员工关系管理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4-03-11 20:05: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员工关系管理 一、填空题 1、员工关系的特征是 个别性与集体性 、 平等性与不平等性 、 对等性与非对等性 、 经济性、法律性与社会性 。

2、关于管理者和工会、管理者和雇员关系的基础,有两种观点: 一元论 、 多元论 。

3、我国法定工作时间为每周不超过 40 小时,每日不超过 8 小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实行 不定时工作制 和 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 。

4、劳动合同分为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和 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 。

5、《劳动合同法》第17条规定:劳动合同应具备以下条款:(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 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时间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 劳动保护、劳动条件和职业危害防护; 、(九)法律、法规规定应当纳入劳动合同的其他事项。

6、所谓员工满意度,是指员工对在组织中所扮演的角色的感受或 情感体验 ,是员工对其工作或工作经历评估的一种态度的反应,它与 工作卷入程度 、 组织承诺 和 工作动机 等有密切关系。

7、员工关系的实质是 冲突 与 合作 。

8、劳务派遣,又叫 人才派遣 、 人才租赁 ,与劳动关系不同,劳务派遣涉及 派遣机构 、 劳动者 和 接受单位(实际用工单位) 三方之间的关系。 9、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培训可以分为 常规培训 和 非常规培训 。

10、集体协议,我国成为 集体合同 ,是 个人劳动合同 的对称,是指 工会 代表劳动者与 雇主 或 雇主团体 之间签订的,有关 劳动条件 、 劳动标准 及 劳动关系 问题的书面协议。

11、谈判的实际过程至少包括四个阶段: 接触 、 磋商、 敲定 、 扫尾 。

12、张伯伦和库恩概括集体谈判的三个功能是: 市场 或 经济 功能、 政府 作用和 决策 功能。

13、员工关系又称 雇员关系 ,与劳动关系、劳资关系相近,它以研究与 雇用行为管理 有关的问题为特殊现象。

15、工资是雇主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约定,以 货币形式 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 劳动报酬 。

16、所谓纪律管理,是指维持组织内部 良好秩序 的过程,也即凭借 奖励 和 惩罚 措施来纠正、塑造以及强化 员工行为 的过程;或者说是将组织成员的行为纳入 法律 的环境,对 守法者 给予保障,对 违法者 予以适当惩罚的过程。 17、未成年工,指年满 16 周岁未满 18 周岁的劳动者。 18、泄密行为主要包括擅自把 单位 或第三人秘密泄露给他人,引诱他们盗取单位秘密, 单位秘密等。

19、竞业限制经济补偿,是指 用人单位 与 劳动者 约定劳动者接受 竞业限制 ,而由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 接触 或者 终止 后的 竞业限制 期限内 按月支付 劳动者的货币。

20、中国台湾学者黄越钦将劳动关系的主要调整模式归纳为 斗争模式 、 多元放任模式 、 协约自治模式 、 统合模式 。

21、《劳动合同法》第10条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 用工之日 起建立。

1

22、竞业限制的实质是对劳动者 择业权 的限制,其目的在于保护用人单位的 商业秘密 。

23、劳务派遣中劳动合同期限不低于 2 年,且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向其按月支付不低于 最低工资 标准的报酬。

24、员工管理理论一般认为,合作的根源主要由两方面组成,即 “被迫” 和 “获得满足” 。

25、美国著名的劳动关系学者邓洛普最早以统合模式对劳资政三者之间的关系加以说明,统合模式具体分为 国家 统合模式、 社会 统合模式、 经营者 统合模式。 26、同工同酬,是指相同 岗位 的劳动者不论 性别 、 年龄 、 种族 、 用工形式 等差异,在从事 同等价值 的工作,取得相同 工作绩效 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报酬也应该相同。

27、非常规培训,是用人单位对劳动者的 技术业务 进步进行了特别的 人力资本 的投入,通常需要签订 培训协议 ,明确双方的 权利义务 关系。

28、员工关系的基本含义,是指 管理方 与 员工及团体 之间产生的,由双方 利益 引起的表现为 合作 、 冲突 、 力量 和 权利 关系的总和,并受到一定社会中 经济 、技术、 政策 、法律制度和 社会文化 背景的影响。

29、劳动合同的形式,是指劳动合同的表示方式,有 书面形式 和 口头形式 之分。 30、《劳动法》第41条规定,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 工会 和 劳动者 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 一 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 3 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 36 小时。

31、心理契约是与劳动合同相对应的一种 隐性契约 ,是决定 员工行为 的重要因素。 32、用工单位与被派遣劳动者之间建立的是 劳务 关系,而非 劳动合同 关系。

33、劳务派遣协议是 劳务派遣 单位与 用工单位 在 平等自愿 、 协商一致 的基础上订立的书面法律文件。

二、判断题

1、服务期是指用人单位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劳动者进行专业技术培训,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方在劳动合同或者培训协议中约定劳动者需为该用人单位提供保证的服务期。(对 )

2、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六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错)不满三个月

3、对劳动者超过一个月拒签书面合同,用人单位应当书面终止劳动关系,并依法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错 )无需支付

4、员工援助计划是组织帮助员工及其家属解决职业心理健康问题,由组织出资为员工设置的系统培训项目。(对)

5、所谓申诉,是指必须用书面的正式方式,表示出来的对组织或企业有关事项的不满。(错)以口头或书面等正式方式

6、劳动者在试用期内需提前5天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错)3天 7、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1年。(对 )

8、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对)

9、仲裁庭裁决的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30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延长期不得超过15日。(错)45日内结束

10《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7日内,应当将是否受理的结果通知申请人。(错 )5日内日 11、参加保险,缴纳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法定义务,双方都必须履行。(对 )

2

12、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最长支付周期不超过30天。(错)

13、《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三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错) 14、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按行政区划层层设立。(对 ) 15、先行调解是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错 )仲裁

16、根据2008《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对)

17、负有保密义务的员工保守单位商业秘密,是一项附随义务,也是一项法定义务。企业必须支付保密费、保密津贴等。( 错)不是必须 18、竞业限制的期限最多不得超过3年。(错)两年

19、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不履行相应义务,用人单位可以拒绝支付竞业限制经济补偿,并要求劳动者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对)

20、《就业促进法》明确规定:各民族劳动者享有平等的劳动权利。用人单位招用人员,应当依法对少数民族劳动者给予适当照顾。(对)

21、《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单位的注册资本不少于500万元 。(错 )50 22、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单位劳动时间的最低工资数额。(对)

23、加班是指劳动者在标准工作日以外继续从事劳动或工作。(错)加点 24、劳动争议仲裁不收费。(对)

25、内外控制理论认为,人的行为会受到外在刺激的影响而改变。(错)行为调适 26、根据2008《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是) 27、我国不实行全国统一的最低工资标准,有省或市级人民政府规定,报国务院备案。(对)

28、森林业伐木、归楞及流放作业属于女职工禁忌从事的劳动范围。(对) 29、我国劳动法规定的最低就业年龄为18周岁。(错)16

30、我国劳动法律规定,不得以结婚、怀孕、生育、哺乳为由辞退女职工或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对)

31、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是劳动者的法定义务。(对)

32、就业协议不是劳动合同,而是一种特殊的民事合同,并直接接受劳动法的调整。( 错 )

33、非全日制用工,工资最长支付周期不超过15天。(对)

34、根据2008《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职工累计工作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对) 35、《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内。不得单独约定试用期合同。(对) 36、《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1.5倍的工资。(错)2倍

37、《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用工小时计酬标准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小时工资标准。(对)

38、《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务派遣一般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 对)

39、自由改革主义主要研究雇员的社会问题。(对)

40、早期工业化时代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是激烈的对抗,政府立法和政策倾向于员工一方。(错)雇主一方

3

41、劳务派遣中劳动合同期限不得低于1年,且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间,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向其按月支付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报酬。(错)2年

42、劳动合同条款分为基本条款和约定条款。(错)必备条款和约定条款

43、临时工不需要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不用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错) 44、违反竞业限制义务的责任人通常只需要依据约定承担民事责任。(对) 45、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对)

46、被派遣劳动者享有与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同工同酬的权利。(对 )

47、《劳动合同法》规定,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对) 48、传统型企业的劳动关系强调的是一元观,主张用强有力的管理反对工会。(对) 49、劳务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应依法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对)

50、《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扣押劳动者的居民身份证和其他证件,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对) 三、选择题(前25单选,后25多选)

1、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是激烈的对抗,劳动关系处于不稳定和直接对立之中。这属于下列哪个时期劳动关系的特点(A ) A、早期工业化时代的劳动关系 B、管理时代的劳动关系

C、冲突的制度化时期的劳动关系 D、成熟的劳动关系时期

2、下列不属于员工参与和参加管理的形式是(B) A、员工持股计划 B、员工援助计划 C、工作委员会 D、工人董事

3、管理者把纪律管理视为增强行为的一种要求,认为员工之所以顺从劳动纪律,是因为他们惧怕强制措施或处罚办法。这是下列哪种理论的观(A) A、X理论 B、Y理论

C、行为调试理论 D、内外控制理论

4、下列不属于劳动争议处理的方法是(C) A、协商 B、仲裁 C、罢工 D、审判

5、劳动仲裁委员会的组成,采用“三方性”的组织原则,不包括(D) A、劳动行政部门的代表 B、工会代表

C、企业方面代表 D、法律机构代表

6、质量圈是指从事相关工作的志愿人员组成的质量改善小组,通常拥有多少个成员为宜( B)

A、3至5个成员 B、5至10个成员 C、10至15个成员 D、15至20个成员

4

7、下列哪项不属于“烫炉法则”的内容( C ) A、令而后行 B、勿失控制 C、行为调试 D、以身作则

8、我国《劳动法》规定,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的工资报酬。(D) A、150 B、200 C、250 D、300

9、根据对跳槽周期的合理预估,服务期通常以 年为宜。(C) A、1-2年 B、2-3年 C、3-5年 D、5-7年

10、《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 %。( D ) A、50 B、60 C、70 D、80

11、正统多元论对员工关系的看法中主要关注的问题是(A) A、均衡效率和公平 B、效率最大化

C、减少不公平和不公正 D、雇员忠诚度的最大化

12、下列属于劳动合同中约定条款的事项是( D ) A、劳动合同期限 B、劳动报酬 C、社会保险 D、福利待遇

13、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 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A) A、15 B、30 C、45 D、60

14、根据劳动法及相关规定,劳动者的休息时间主要有(ABCD ) A、工作日内的间歇时间

B、两个工作日之间的休息时间 C、公休假日 D、法定休假日

15、我国《劳动法》规定,安排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的,支付不低于工资的 %的工资报酬。(B) A、120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3408.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