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必背 24个概念

更新时间:2023-09-16 12:40:02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4个概念。

1、 传播: 传播是社会信息的传递或者是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 2、 双重偶然性:

双重偶然性指的是传播双方都存在着不确定性,通过传播所作出的选择有受到拒绝的可能。双重偶然性的存在说明,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多变量的系统。这些变量如果处理不当,便会引起传播障碍和传播隔阂。 3、 符号:

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是信息表达和传播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基本要素。 4、 意义:

所谓意义,就是人对自然事物或社会事物的认识,是人给对象事物赋予的含义,是人类以符号形式传递和交流的精神内容。 5、 语境:

语境即言语环境,它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

语境这一概念最早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来的。他区分出两类语境,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也可以说分为“语言性语境”和“非语言性语境”。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表现为言辞的上下文,它既包括书面语中的上下文,也包括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的是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包括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背景、文化背景、交际目的、交际方式、交际内容所涉及的对象以及各种与话语结构同时出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 6、 象征性互动 7、 共同的意义空间:

共同意义空间主要包括两层含义:一是对传播中所使用的语言、文字等意义符号共同的理解;二是大体一致或接近的生活经验和相应的社会文化背景。

共同意义空间是个人与社会相互作用的纽带,随着意义交换的活跃化和持续进行,共同意义空间则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共同意义空间越大,传授双方的了解程度和相互理解能力就越强,更有利于传播的实现。 8、 信息 9、 编码 10、 11、

译码 信息社会

信息化社会就是以知识和信息为基础的社会,它以现代信息技术的出现和发展为技术特征,以信息经济发展为社会进步的基础,以社会信息化的发展为标志。他的特点是:1)以信息和知识产业为主导地位。2)劳动力主体是信息的生产者和传播者。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信息饱和 信息低量 信息污染 媒介 媒介分析 传播的偏倚论 媒介的情景论 媒介即信息 媒介是人的延伸 热媒介与冷媒介 人际传播

23、 24、

群体压力 趋同心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0x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