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道路设计

更新时间:2023-07-19 07:29: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本文粗略阐述了关于城市道路设计的五个方面:城市道路设计系统;道路线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设施设计;设计人性化生活街道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

【摘 要】 城市道路设计是复杂而又系统的,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发展以及机动化水平的提高,城市道路的交通构成发生了巨大变化,同时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道路也有了更高的人性化要求。 面对这些挑战,我们城市道路设计工作者需要与时具进不断思考。本文粗略阐述了关于城市道路设计的五个方面:城市道路设计系统;道路线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设施设计;设计人性化生活街道。

【关键词】 城市道路; 道路横断面; 人性化;

前言

城市道路在人们出行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理想的道路在满足交通运输和出行便利的同时还可以给人美和舒适的感受。在近十年中,我国经济文化的高速发展有目共睹,城市道路也在不断地发展创新,人们对这一产品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城市道路设计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它在规划和道路施工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传统的设计理念中,“以车为本”长期以来一直是道路交通设计的出发点。道路仅是人和车辆移动的通道,设工作者们更多考虑的是如何使车辆能够快速的通过。这种设计观念导致了城市建设时不考虑地形特点, 千篇一律的方格网式的道路网络,导致了单调的城市道路,以步行和自行车为出行方式的弱势群体其公平使用道路的权利被无形剥夺。而如今人性化的理念已经系统地贯穿于各行业的创造和设计活动中。技术愈进步社会越发展, 设计工作中的人性化设计理念就越来越显示其重要的作用与深远的意义。

1 城市道路设计系统

从一条道路的规划、设计、到施工完成后人们可以使用,这个过程要涉及到多个部门,包括规划、业主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以及其他相关部门,从立项到竣工验收的每个阶段都需要多个部门的协作。

城市道路的设计系统所涉及的专业也是很多,包括道路测量、道路交通设施、道路排水、道路附属桥隧、道路照明、道路绿化等。各个专业相互独立但又被联系在一起,在统一的协调下完成从方案到施工图设计的工作。各个专业的设计人员在方案初期围绕项目进行具体的操作,提出意见使之完善最终确定。然后通过所掌握的专业知识完成施工图纸的设计。 2 道路平纵线形设计

道路线形设计直接关系到道路的使用质量和交通运输状态. 良好的线形设计, 不仅经济适用为城市交通运输提供安全迅速便利的条件, 而且也能与沿线两侧自然环境和景色相融合,

本文粗略阐述了关于城市道路设计的五个方面:城市道路设计系统;道路线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设施设计;设计人性化生活街道

以消除司机与乘客路途的疲劳。 从景观和安全观点来看,平面线形用较大半径的圆弧曲线, 要比漫长的直线和短线为佳, 除了主干线道路和交通性干道不宜采取较多的转折外, 一般的道路都可以采用适当的转折, 设置较大的曲线, 使沿线两侧建筑物, 自然景色有所变化, 以消除长直线的单调感, 解除司机的疲劳, 遏止交通事故的发生。平纵线型的组合应该结合地形地物、地质水文、地域气候、地下管线、排水等条件,符合城市设计要求,与城市环境协调. 3 道路横断面设计

城市道路横断面的设计是个交通工程、道路工程、市政工程和景观绿化设计的综合体,而不是简单的道路几何设计. 横断面的基本布置型式有4种:

一幅路布置:所有车辆都集中在同一个车行道上混合行驶, 车行道布置在道路中央. 适应于机动车与自行车流量较小或其中一类流量较大但两者高峰时间错开的道路, 还可以应用在“潮汐式”交通特征明显的道路. 由于其造价较低, 组织方便, 故流量不大的次干道及支路较多采用.

两幅路布置:利用中央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二, 使车辆对向分开行驶. 一般用于快速路、主干道、机动车流量相对较大但自行车流量不大的次干道.由于可以为远期预留道路建设空间,两幅路被更多的采用.

三幅路布置:道路两侧用分隔带(或分隔墩、栏杆)将一幅路的车行道一分为三, 中间双向行驶机动车, 两侧均单向行驶自行车. 它主要用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流量都较大的主、次干道. 如果结合道路绿化,三幅路对于骑车一族是人性化的横断设计,人们在炎热的夏季骑车可以充分享受树荫带来的惬意.

四幅路布置:在三幅路基础上, 再利用中央分隔带将中间的机动车道分隔为二, 分向行驶. 它原主要适用于宽度较大机非流量都较大的主干道路. 但因占地较多,故采用比较少.

一幅路和两幅路是未来道路横断面的发展趋势, 但两幅路必须吸收三、四幅路的优点并解决机非干扰的问题. 根据一些大城市非机动车的发展特点, 参考国内外其它城市的实践经验, 干道及以上道路横断面型式应采用两幅路布置, 支路及个别次干道可以采用一幅路布置, 两幅路的自行车道可以引进路侧带与人行道和绿化结合布置, 有条件的道路可禁止自行车的行驶; 吸收三、四幅路的优点, 机动车与行人、自行车之间最好设置绿化带隔离, 而且还可以利用中央绿化带设置安全岛, 保证行人横过马路的安全 .

道路横断面的综合布置原则:

a. 在规划设计中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

本文粗略阐述了关于城市道路设计的五个方面:城市道路设计系统;道路线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设施设计;设计人性化生活街道

b. 保证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行人、机动化与非机动化车辆尽量分离, 加强三者的安全性, 提高行车的速度, 减少三者之间的互相干扰.

c. 保证沿路管线的布设, 避免管线、各种构筑物及人防工程的相互干扰.

d. 考虑沿街建筑的性质, 要与沿路各类型建筑物取得和谐.

e. 基于考虑蓬勃发展的小汽车工业, 在保证小汽车行驶的同时, 提倡公交优先, 有条件的情况下应设置公交专用道及港湾式车站.

f. 中央分隔带的设置一般应满足自行车过马路最小安全等待宽度, 在主次干道上要考虑路口进口道左转拓宽需要; 在部分主干道要考虑车辆中间调头需要; 支路要考虑机非混行以及路边停车的需要.

g. 增加道路绿化率, 合理布置绿化带, 道路绿化率应满足《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的要求 .

应用实例

:

图1

如图1为鞍山市解放西路(千山中路-人民路)道路横断布置,这种道路横断布置为我市最为常见的布置型式.在一幅路横断布置的基础上,鞍山市区内各个主、次干道均在中央机动车道内安装栏杆,这就构成了准两幅路.两侧绿化带隔开机动车与行人的距离,人行道的路缘石、草坪种植带和步行硬地不在一个平面上, 增加了行人的安全感,. 按照无障碍设计要求, 人行道设置导向块材, 在行人过马路处设置三面坡缘石坡道, 盲道和街道缘石坡道均很完备.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设计, 提高了人们的户外生活品质.

本文粗略阐述了关于城市道路设计的五个方面:城市道路设计系统;道路线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设施设计;设计人性化生活街道

如何解决昂贵的城市用地与良好环境的关系; 如何通过合理的道路横断面, 确保车辆行驶顺畅和生态景观道路的设计目标, 完成交通任务, 减少汽车污染问题,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非常重要. 规划设计好城市道路横断面, 针对我国目前状况, 要综合考虑路幅宽度; 细化机动车道功能、增加机动车道数量、适应交通发展需要; 管线入沟、减少人行道宽度、增加道路绿地率; 重视研究道路交通构成变化趋势, 满足路面分幅远近期过渡需要、同一条道路的横断面应随交通、地形等因素变化而适当变化.

4 道路公共设施设计

人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体, 公共设施是为人服务的, 因此公共设施的规划设计要体现对人的关怀, 集功能与环境景观于一体, 关注人在其中的生理需求和心理感受, 使人们活动起来都能体会到舒适、方便、自然、和谐且美好的感受. 如在人流集中的步行商业街周围, 设置足够的停车场使人们出行更方便; 休息座椅与高大乔木或花坛相结合, 使人在休息时既亲近了自然又可以避免夏日的暴晒; 林荫小道、座椅、路灯及电话亭等, 提供人们小憩休闲的空间. 以人为本不仅要考虑到正常人的需求, 还要考虑到伤残人、老人和儿童等弱势群体的特殊要求, 努力创造一个公平、平等的社会环境. 如在道路必要的地方设置残疾人坡道和盲道; 提供儿童专用的坐具、场地和设施; 为老年人和残疾人设置厕所蹲位等. 从城市道路建设的细节处, 更多地体现对人的关怀、关心、帮助和方便.

5 设计人性化的生活街道

城市中的大大小小的街道交织成网,在此类道路上人车混杂, 交通情况比较复杂,所以设施规划设计要细致入微. 标志标线方面做到充分利用现有路面, 更有效地组织交通. 街道的停车需求较多, 合理布置各类型的停车位和组织交通尤为重要, 引导和限制性的设施是设计的主要手段. 其主要措施是通过在路边、路中设置各种设施来控制车流、限制车速, 以换取居民更多的活动空间.

a. 将道路的平面线形设计成蛇形或锯齿形,

迫使进入的车辆降低车速, 也使外来车辆因线路曲折不愿进入而达到控制车流的目的, 同时曲线形道路对居民而言, 其趣味性更强, 景观更丰富.

b. 在道路的边缘或中间左右交错种植树木,

产生不易进入的氛围, 以减少不必要车辆的驶入.同时, 道路上种植的树木改善了道路景观, 美化了居住区的环境.

c. 在道路交叉口处将道路设计成凹凸状, 将路面部分地抬高或降低, 使车辆驶过时产生振

本文粗略阐述了关于城市道路设计的五个方面:城市道路设计系统;道路线形设计;道路横断面设计;道路设施设计;设计人性化生活街道

动感, 给驾驶者以警示.

d. 在确保车辆可以通过的前提下, 间断性地缩小车行道的宽度, 造成不易通过的视觉效果. e. 在道路铺设上采用不同颜色和材质的材料, 在视觉上形成印象驼峰、印象槽化岛, 既为了引起驾驶者的注意减速行驶, 也使生活性的道路更富趣味.

f. 通过在交叉口设置斜路障, 路端上设置通行路障来限制车辆的转弯和前行.

g. 在居住区入口或道路交叉口设置形象的交通标志传达限速和禁转等交通信息.住宅地区的支路系统, 行人对道路安全、舒适的需求被置于首位. 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创造出了灵活的道路网络, 活泼、多样的断面形式, 创造了宜人、友好的交通空间. 更重要的是居住区内的道路被赋予了更高的意义, 成为人们交流的场所.

6 结语

本文阐述了城市道路设计的系统,分析了城市道路线形设计、横断面设计,对于道路公共设施及生活性街道也提出了一些想法。鉴于篇幅和水平有限,一些问题还有很多:比如道路修复、道路改造、关于软基处理、路面结构计算等。希望本文不仅对设计人员会有借鉴作用,也能使我们全面认识城市道路设计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终结经验,改进不足,做的精益求精,创造出精品工程。

参 考 文 献

[1] CJJ 37-90 城市道路设计规范

[2] 岳素平.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几点思考[J ]. 西部探矿工程, 2003, (5) : 1222123.

[3] 赵国峰. 关于城市道路横断面综合布置的探讨[J ].交通科技, 2002, (6) : 69272.

[4] 马 青, 吕正华, 赵明. 以人为本的城市街道设施规划研究[J ]. 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 2001, 10 (4) :241224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5g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