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月”

更新时间:2023-12-28 20:5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古诗词中的“月”

作者:曹明雄

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读写版》2018年第16期

2018年1月31日,时隔152年的“超级月亮”与蓝月亮、红月亮再度“喜相逢”,上演了一场难得一见的旷古奇观。实际上,早在古代,中国的文人骚客就将一份特别的情怀给了月亮。从《诗经》中的“月出皎兮,佼人僚兮”到脍炙人口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古诗词里有不计其数的咏月名句。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古诗词中的“月”。 月亮的别称

曹老师:苏轼的《水调歌头》中有这样一句词:“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在古代,人们把月亮分为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请同学们根据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分别说一下古诗词中“月亮”的别称。

丁紫涵:月亮的许多别称是根据它的形状产生的。初月像钩子,所以又称银钩、玉钩。陆游《月下作》中就有“玉钩定谁挂,冰轮了无辙”这样的说法。

贾彩:在辛弃疾的笔下,月亮又被称为“玉兔”。他有一句诗是这样写的:“著意登楼瞻玉兔,何人张幕遮银阙”。月亮还被称作“玉蟾”“蟾蜍”“蟾宫”。晏殊的《中秋月》中就有“未必素娥无怅恨,玉蟾清冷桂花孤”一句。贾岛的诗《忆江上吴处士》写道:“闽国扬帆去,蟾蜍亏复圆。”金人李俊民在《中秋》一诗中把月亮称作“蟾宫”,诗句是:“鲛室影寒珠有泪,蟾宫风散桂飘香。”

张海波:我再补充一点。根据吴刚伐桂的传说,月亮又称为“桂月”“桂轮”“桂宫”“桂魄”。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把月亮称为“夜光”。实际上,月亮的许多别称都被诗人写进了自己的诗中,它不仅悬挂在我们的头顶,更悬挂在中国古典诗词的上空! 与月亮有关的习俗

曹老师:中华民族有许多习俗都与月亮有关的。哪位同学来具体说说呢?

张雨瞳:《礼记》中有“秋暮夕月”的记载。夕月,即祭拜月神。月到中秋分外明,中秋节可是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主要活动是赏月和吃月饼。有些地方甚至还有烧斗香、树中秋、点塔灯、放天灯、走月亮、舞火龙等习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cdl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