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39原电池原理及应用--高考化学知识点全程讲解

更新时间:2023-12-08 12: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考点39原电池原理及应用

1.复习重点

1.原电池的电极名称及电极反应式,

2.对几种化学电源的电极反应式的认识和书写, 3.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4.其中原电池原理及有关计算是高考的命题热点。 2.难点聚焦 [复习提问]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是什么? 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什么? (答)元素化合价发生升降 复习旧知识,引入新知识。温故而知 新 (答)电子的转移 从教材中吸取信息,重视教材、阅读教材,培养学生紧扣教材的思想 提出课题 [多媒体展示]原电池在当今生产、观看屏幕 生活和科技发展中广泛的用途 [讲述]尽管这些电池大小、用途、功效各有不同,但设计原理是相同 的 第四节 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 一、原电池原理 [设问]Mg条在空气中燃烧现象如何?过程中发生的能量变化有哪些? (答)发出耀眼的强光,同时放出大量的热 帮助学生树立能量转化观点 (答)化学能转变为光能、化学能转变为热能 [讲述]这是一个氧化还原反应,Mg直接失电子给氧,设想如果把Mg失去的电子通过导线递给氧,在导线中不就有电流产生吗?该过程就是化学能转变成电能了。那么到底通过何种途径、何种装置来实现这种转变呢? 原电池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分组实验] [1]锌粒放入稀硫酸中 [2]铜片放入稀硫酸中 [3]锌粒放在铜片上一起浸入稀硫酸中 [4]锌粒、铜片用导线连在灵敏电流计上 [5]用干电池证明[4]的正负极 学生思考 提出设想,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 原电池装置就是帮助我们来实现这种转变的装置 动手实验 描述现象 分析讨论 现象解释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敏锐的观察力,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多媒体动画模拟] 锌、铜原电池原理 学生观察、分析、填表 变微观现象为直观生动,便于学生掌握 [多媒体动画模拟]原电池组成实验装置的改变: a、 溶液相同,电极变化: 思考:原电池装置构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培养学生类比,归纳、总结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b、 电极相同,溶液变化: c、 断路: [板书]原电池组成条件: (-)较活泼的金属 (a)电极 (+)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 (b)电解质溶液 (c)闭合回路 从以上讨论的原电池装置中我们来总结一下:原电池原理 原电池原理: 电子 负极 正极 (导线) 流出电子 流入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发生还原反应 [设问]那么电极上的反应如何写?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讲述]以Zn-Cu原电池为例 电极反应:(-)Zn-2e=Zn++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 强调注意点,作业规范化。 练电极反应式和电池总反应 (+)2H+2e=H2↑ 电池总反应:Zn+2H=H2↑+Zn 2+练:Zn-Ag-CuSO4 训练基本功,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宏观上我们看到了两极上的变化,从微观上我们再来探讨一下 [多媒体动画模拟]原电池中的微粒运动 微粒流向: 外电路: 电子:负极 导线 正极 内电路: 离子: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小结] 原电池是一种负极流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流入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实现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投影练习]结合原电池条件,将Fe+Cu=C+Fe设计成一个原电池 2+2+学生分析 透过现象看本质 总结本节课内容,起到突出重点,首尾呼应作用。 巩固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发散能力 学生分析、练习 [作业] 1、课本P108(一)(1)(3)(三)1 2、练习册P113 18题 [家庭实验] 1、制作一水果电池 2、拆开一节废旧干电池,观察其构造 [研究性学习课题]调查常用电池的种类,使用范围及电池中氧化剂和还原剂,了解回收废电池的意义和价值。 板书设计 一、原电池原理 1、 定义:原电池装置是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 2、 构成要素 (-)较活泼的金属 (a)电极 (+)较不活泼的金属或非金属 (b)电解质溶液 (c)闭合回路 3、原电池原理: 电子 负极 正极 活泼的一极 (导线) 不活泼的一极 流出电子 流入电子 发生氧化反应 发生还原反应 (1)电极反应Zn-2e=Zn2+ 2H++2e=H2↑ (2)电池总反应Zn+2H+=H2↑+ Zn2+ (3)、微粒流向:外电路:电子:负极 导线 正极 内电路:离子:阳离子向正极移动 小结:原电池是一种负极流出电子,发生氧化反应,正极流入电子,发生还原反应,从而实现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综合问题能力,使学生了解社会、关心生活,关注环境,增强主人翁意识。

3.例题精讲

1.确定金属活动性顺序

例1.(1993年上海高考化学题)有A、B、C、D四种金属,将A与B用导线联结起来,浸入电解质溶液中,B不易被腐蚀;将A、D分别投入到等浓度的盐酸中,D比A反应剧烈;将铜浸入B的盐溶液中无明显变化;将铜浸入C的盐溶液中,有金属C析出。据此可推知它们的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

A.D>C>A>B B.D>A>B>C C.D>B>A>C D.B>A>D>C

解析:根据原电池原理,较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作正极,B不易被腐蚀,说明B为正极,金属活动性A>B。另可比较出金属活动性D>A,B>C。故答案为B项。

2.比较反应速率

例2.(2000年北京春季高考化学题)100mL浓度为2 mol·L的盐酸跟过量的锌片反应,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 ( )

A.加入适量的6mol·L的盐酸 B.加入数滴氯化铜溶液 C.加入适量蒸馏水 D.加入适量的氯化钠溶液

解析:向溶液中再加入盐酸,H的物质的量增加,生成H2的总量也增加,A错。加入氯化铜后,锌置换出的少量铜附在锌片上,形成了原电池反应,反应速率加快,又锌是过量的,生成H2的总量决定于盐酸的量,故B正确。向原溶液中加入水或氯化钠溶液都引起溶液中H浓度的下降,反应速率变慢,故C、D都不正确。本题答案为B项。

3.书写电极反应式、总反应式

例3.(2000年全国高考理综题)熔融盐燃料电池具有高的发电效率,因而受到重视,可用Li2CO3和Na2CO3的熔融盐 混合物作电解质,CO为阳极燃气,空气与CO2的混合气体为阴极助燃气,制得在650℃下工作的燃料电池,完成有关的电池反应式:

阳极反应式:2CO+2CO3-4e== 4CO2 阴极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 电池总反应式:_______________。

解析:作为燃料电池,总的效果就是把燃料进行燃烧。本题中CO为还原剂,空气中O2

为氧化剂,电池总反应式为:2CO+O2==2CO2。用总反应式减去电池负极(即题目指的阳极)反应式,就可得到电池正极(即题目指的阴极)反应式:O2+2CO2+4e== 2CO3 。

4.分析电极反应

例4.(1999年全国高考化学题)氢镍电池是近年开发出来的可充电电池,它可以取代会产生污染的铜镍电池。氢镍电池的总反应式是:

(1/2)H2+NiO(OH)

Ni(OH)2

-2-2--+

+

-1

-1

根据此反应式判断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电池放电时,电池负极周围溶液的pH不断增大 B.电池放电时,镍元素被氧化

C.电池充电时,氢元素被还原 D.电池放电时,H2是负极

解析:电池的充、放电互为相反的过程,放电时是原电池反应,充电时是电解池反应。根据氢镍电池放电时的总反应式可知,电解质溶液只能是强碱性溶液,不能是强酸性溶液,因为在强酸性溶液中NiO(OH)和Ni(OH)2都会溶解。这样可写出负极反应式:H2+2OH-2e== 2H2O,H2为负极,附近的pH应下降。放电时镍元素由+3价变为+2价,被还原,充电时氢元素由+1价变为0价,被还原。故答案为C、D项。

例5.(2000年全国高考理综题)钢铁 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发生的反应( )

A.2H+2e==H2

-2+

+

---

B.2H2O+O2+4e== 4OH

D.4OH+4e==2H2O+O2

--

--

C.Fe-2e==Fe

解析: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发生电化学腐蚀时,负极为铁,正极为碳,电解质溶液为溶有O2或CO2等气体的水膜。当水膜呈弱酸性或中性时发生吸氧腐蚀,负极反应为:Fe-2e==Fe,正极反应为:2H2O+O2+4e== 4OH;当水膜呈酸性时发生析氢腐蚀,负极反应为:Fe-2e==Fe,正极反应为:2H+2e==H2。钢铁的电化学腐蚀以吸氧腐蚀为主。故答案为C项。

5.判断原电池的电极

例6.(2001年广东高考化学题)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

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 A.Cd(OH)2 B.Ni(OH)2 C.Cd D.NiO(OH)

解析:此电池放电时为原电池反应,所列反应由右向左进行,Cd元素由0价变为+2价,失去电子,被氧化,故Cd是电池的负极反应材料。本题答案为C项。

例7.(2001年上海高考化学题)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锌片是( ) A.阴极 B.正极 C.阳极 D.负极

解析: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形成了原电池,由于金属活动性Zn>Cu,故Zn为负极。答案为D项。

6.原电池原理的综合应用

例8.(2004年天津高考理综题)下图为氢氧燃料电池原理示意图,按照此图的提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2+

+

--2+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b3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