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练习题附答案

更新时间:2023-05-03 16:0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统计学练习题附答案 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

一.单项选择题

1.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最合适的统计量是( D )。

A.极差

B.平均差

C.标准差

D.离散系数

2.如果峰度系数k>3,表明该组数据是( A )。

A.尖峰分布

B.扁平分布

C.左偏分布

D.右偏分布

3.某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有1200名学生,法学院有800名学生,医学院有320名学生,理学院有200名学生。上面的描述中,众数是( B )。

B.经济管理学院

D.理学院

4.某班共有25名学生,期末统计学课程的考试分数分别为:

68,73,66,76,86,74,61,89,65,90,69,67,76,62,81,63,68,81,70,73,60,87,75,64,56,该班考试分数下四分位数和上四分位数分别是( A)。

和和

和和

5.对于右偏分布,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之间的关系是( A )。

A.平均数>中位数>众数

B.中位数>平均数>众数

C.众数>中位数>平均数

D.众数>平均数>中位数

6.某班学生的统计学平均成绩是70分,最高分是96分,最低分是62分,根据这些信息,可以计算的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是( B )。

A.方差

B.极差

C.标准差

D.变异系数

7.在离散程度的测度中,最容易受极端值影响的是( A )。

A.极差

B.方差

C.标准差

D.平均差

8.在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不能直接比较它们的标准差,因为两组数据的( D )。

A.标准差不同

B.方差不同

C.数据个数不同

D.计量单位不同

9.总量指标按其反应的内容不同,可分为( C )。

A.总体指标和个体指标

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C.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总体标识总量指标

D.总体单位总量指标和标识单位指标

10.反映同一总体在不同时间上的数量对比关系的是( C )。

A.计划完成成都相对指标

B.比较相对指标

C.动态相对指标

D.比例相对指标

年全国男性人口数为66556万人,2002年全国金融、保险业增加值为亿元,2003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为亿元,2003年全国城乡居民人民币储蓄存款余额亿元。以上总量指标依次是( )。

A.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

B.时期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点指标

C.时点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D.时点指标、时期指标、时点指标、时期指标

12.某企业产品第一批废品率为1%,第二批废品率为%,第三批废品率为2%。第一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25%,第二批产品数量占总数的30%,则该厂三批产品的平均废品率为( B )。

13.某工厂有三个流水连续作业车间,某月份车间制品合格率依次为、、,该工厂产品的平均合格率为( C )。

A.3

10.95+10.9

+1/0.85 B.0.95+0.9+0.853 C.√0.95×0.9×0.853 D.

0.95×0.9×0.853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关于众数的叙述,正确的是( ABD )。也可以只选AD

A.一组数据可能存在多个众数

B.众数主要适用于分类数据

C 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唯一的 D.众数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B )。

A.如果计算每个数据与平均数的离差,则这些离差的和总是等于零。

B.在一组数据中,有75%的数小于上四分位数。

C.在一组数据中,有75%的数大于上四分位数。

D.平均数和中位数相等。

E.中位数大于平均数。

3.下列指标中属于总量指标的有( ABD )。

A.工资总额

B.钢材消耗量

C.商业网点密度

D.年度国内生产总值

E.流动资金周转天数

4.时期指标的特点是( ACE )。

A.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可以相加

B.不同时期的指标数值不能相加

C.某时期的指标数值与该期时间长短有关

D.某时期的指标数值与该期时间长短无关

E.更长时期的指标数值可通过连续相加得到

5.标志变异值可以(ABCD )

A.衡量平均数的代表性

B.反映社会经济活动的均衡性

C.表明生产过程的节奏性

D.说明变量分布的离散程度

6.均值是数据集中趋势的最主要的测度值,这是因为( BC )。

A.它不易受极端值的影响

B.它反映了数据分布的中心位置和数据必然性的特点

C.它有许多优良的数学性质

D.它比众数和中位数更具稳定性

三.判断分析题(判断正误,并简单说明理由)。

1.在分组数列中,各组的次数f有权衡各组变量值轻重的作用,某组的变量值越大,对平均数的影响就越大。

(错,对平均数的影响是f与变量值共同作用的结果。)

2.若甲、乙、丙三个企业的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分别为90%、100%和110%,则这三个企业平均的产值计划完成程度应为100%。

(错,应该和绝对指标相联系起来。三个企业总的实际完成量/三个企业总的计划完成量)四.计算题。

1.某银行为缩短顾客到银行办理业务的等待时间,准备采用两种排队方式进行试验:一种是所有顾客都进入一个等待队列:另一种是顾客在三个业务窗口处队列三排等待。为比较哪种排队方式使顾客等待的时间更短,两种排队方式各随机抽取9名顾客,得到第一种排队方式的平均等待时间为分钟,标准差为分钟,第二种排队方式的等待时间(单位:分钟)如下:

要求:

(1)画出第二种排队方式等待时间的茎叶图。

(2)计算第二种排队时间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均值=7,标准差=)

(3)比较两种排队方式等待时间的离散程度。

第一种排队方式离散系数= 第二种排队方式离散系数=

表明第一种排队方式的离散程度大于第二种排队方式

(4)如果让你选择一种排队方式,你会选择哪一种试说明理由。

选第二种,因为第二种排队方式的平均等待时间较短,且离散程度小于第一种排队方式。

表明,在很多次排队情况中,第二种排队方式的时间大部分情况小于第一种排队方式。对一次排队而言,第二种排队方式的时间小于第一种排队方式的概率较大。

2.甲乙两个企业生产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和总成本资料如下:

要求:比较两个企业的总平均成本哪个高,并分析其原因。

原因:尽管两个企业的单位成本相同,以及产品C在甲乙企业的产量中所占比重基本一致,但单位成本较低的产品A在乙企业的产量中所占比重较大,因此拉低了乙企业的总平均成本。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sq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