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区划沿革

更新时间:2023-11-06 11:43: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行政区划沿革

原洪洞、赵城两县分制,刘家垣域属赵城管辖。赵城初有12里,后析为37,旋并为35,至清道光年间并为29里。刘家垣域内村庄分属黄村里、师村里、大义里、罗云里。在《洪洞县志》2005年版中有记载:

“……黄村里(村4:曹家庄、高池村、张端村、黄村)、师村里(村5:西梁村、下楼村、师村、双昌村、王绪村)、大义里(村6:东梁村、中鄢村、东鄢村、鄢里村、刘家垣、刘家后峪)、罗云里(村26:刘家中峪、刘家前峪、陈家庄、石家山、上楼村、虎峪庄、罗云村、上村、下村、翟家山……)”

民国初仍袭清制,刘家垣域内行政区划未有变化。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期间洪洞、赵城两县虽有部分区划调整,但未涉及刘家垣域。

新中国成立初期,洪、赵两县基本延续解放战争后期的区划。 洪洞县辖7个区:城关区,治所驻城内;一区驻马头;二区驻苏堡;三区驻冯张;四区驻后泉;五区驻白石;六区驻万安。1950年10月,下辖6个区。赵城县辖7个区:城关区,治所驻城内;一区驻驻耿壁;二区驻明姜;三区驻杨堡;四区驻黄村;五区驻孔庄;六区驻樊村。1950年10月,并为4个区,1952年6月,汾西县磊上区划归赵城县,下辖5个区政府。

1954年7月,洪洞、赵城两县合并为洪赵县,县政府驻洪洞城。下辖改为2区、2镇、108乡。即:孔庄区、涧头区;城关镇、

赵城镇;108乡为:石家庄、龙门、杨堡、张端、黄村、三交河、堤村、磊上、薛家庄、曹家沟、西昌、王绪、回坡底、北石明、孙堡、陈村、小河、干河、北秦、陈家庄、明姜、胡坦、营田庄、鲁生、道觉、后河头、韩侯、连城、下跑蹄、仇池、好义、登临、石止、马牧、宜家庄、郭家节、侯村、楼村、晋家庄、大胡麻、关口、深沟、耿峪、石门峪、上柳树、上纪落、南王、涧头、娄村、安子、后泉、茹曲、涧西、龙马、峪头、洞子沟、马驹、金山沟、西张、营里、师村、李家坪、古罗、宝峰、郭盆、苏堡、原上、东张、左木、永一、峪里、南谷、梗壁、董家垣、高公、西崔堡、铁炉庄、长命、万安、上寨、甘亭、冯堡、左壁、涧桥、冯张、孔村、封里、南秦、坡底、上桥、紫岸、古县、官庄、孔寨、西安、洪段、柏村、曲亭、白石、杜戍、辛村、下沟、程曲、东疙瘩、逍洞、韩略、尹壁、南步亭。

1956年6月,并小乡为大乡,行政区划改为38个乡。即:城关、赵城、南秦、冯张、上纪落、明姜、曲亭、淹底、苏堡、涧头、万安、洪段、白石、石止、刘家垣、好义、干河、曹家沟、龙马、道觉、后河头、郭家节、下跑蹄、圣王、里开、古罗、韩略、柳沟、张端、孔庄、回坡底、宜家庄、左家沟、三交河、左木、樊村、圈头、翟庄。

1958年10月,实现公社化,县人民委员会将下辖的38个乡改设为10个人民公社。即:赵城,治所驻赵城城内;吕梁,治所驻刘家垣;七一,治所驻堤村;东方红,治所驻苏堡;马牧,治

所驻马牧;万安,治所驻万安;飞虹,治所驻明姜;南垣,治所驻曲亭;雄火,治所驻城关;白龙,治所驻龙马。公社下设管理区,管理区辖生产队。

1958年12月,洪赵县与霍汾县合并为洪洞县,下辖为17个人民公社,原洪赵县10个人民公社区划未变,新增原属霍县的4个公社:超美、红旗、跃进、红星;原属汾西的3个公社:勍香、前进、卫星。

1959年4月,洪洞县人委将下辖的17个人民公社调整为26个人民公社,即:刘家垣、龙马、苏堡、万安、雄火、三交河、曲亭、孔寨、古罗、马头、明姜、赵城、堤村、苑川、盈村、坡底、李曹、汾西、霍县、安乐、对竹、和平、辛置、团柏、勍香。

1959年7月,霍汾县从洪洞分出,原洪赵辖区的15个人民公社区划未变,即:刘家垣、龙马、苏堡、万安、雄火、三交河、曲亭、孔寨、古罗、马头、明姜、赵城、堤村、苑川、盈村。同年10月,新增设城市人民公社。

1961年5月,增设洪段、白石、双昌、左家沟、回坡底、安头、左木、7个人民公社,在原来16个人民公社的基础上,改为23个人民公社。

1963年5月,撤销孔寨人民公社,增设辛堡、冯张、甘亭、淹底、孔峪、董家垣、后河头、圣王、十五里垣、干河10个人民公社,下辖32个人民公社。

1964年3月,将32个人民公社合并为25个人民公社,即:

城关、雄火、冯张、甘亭、曲亭、淹底、孔峪、古罗、苏堡、马头、明姜、圣王、苑川、十五里垣、赵城、堤村、马牧、白石、龙马、万安、左家沟、双昌、刘家垣、安头、霍家庄。管理区改称生产大队。

1965年3月,增设城关镇,同时将城市人民公社改为城关人民公社。下辖为26个人民公社(镇),直至1984年,政权组织名称虽有变化,但区划未有变动。

1984年,改革“政社合一”的体制,公社改为乡、镇,城关乡并入城关镇,下辖9镇16乡,即城关镇、甘亭镇、曲亭镇、苏堡镇、广胜寺镇、明姜镇、赵城镇、万安镇、刘家垣镇、冯张乡、淹底乡、孔峪乡、古罗乡、圣王乡、苑川乡、南沟乡、南王乡、堤村乡、马牧乡、白石乡、龙马乡、左家沟乡、左木乡、山头乡。

2001年4月,对行政区划作了调整:撤销双昌乡、左家沟乡,并入万安镇;撤销白石乡、马牧乡,组建辛村乡;撤销南王乡、冯张乡、城关镇,组建大槐树镇;撤销古罗乡,并入曲亭镇;撤销孔峪乡,并入淹底乡;撤销南沟乡,并入赵城镇;撤销圣王乡,并入明姜镇;苑川乡改名为兴唐寺乡。下辖9镇7乡,即:大槐树镇、甘亭镇、曲亭镇、苏堡镇、明姜镇、赵城镇、广胜寺镇、刘家垣镇、万安镇、兴唐寺乡、堤村乡、淹底乡、龙马乡、辛村乡、山头乡、左木乡。

镇情综述

刘家垣镇位于洪洞县西北部丘陵地区,距县城25公里。东与堤村乡、辛村乡为邻,西与山头乡相连,南与万安镇接壤,北与汾西县为界,赵克路、石三公路贯穿全镇,全镇辖23个行政村, 75个自然村,有人口28500余人,51750余亩耕地,总面积106平方公里,其中,水浇地1845亩,宜林地20000余亩,退耕还林地4333亩,小麦种植面积43890亩。截止2011年底,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到一亿元,人均收入达到5497元,粮食总产量达到了800万吨,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6‰以内。

刘家垣镇地处吕梁山支脉猫儿山、罗云山、郝家山三条山梁和轰轰涧河、舞阳涧河、石止涧河三条季节性河流之间,整个地势西高东低,丘陵起伏,沟壑遍布,全镇共有大小山沟112条,地下水位较低,水资源缺乏,是全县最严重的缺水地区之一。属暖温带半干旱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约为11℃,1月份最冷,平均气温为零下3.4℃,极端最低气温为零下18.3℃,7月份最热,平均气温为25℃,极端最高气温38℃。平均年降水量为537.3毫米,无霜期平均186天。平均海拔850米,气候温和,适宜农作物生长;农村经济以农业为主,主要农作物为小麦、玉米、杂粮、棉花等,小麦种植面积43890亩。自然资源主要有:煤、铁、石灰石、石膏等。

驻镇站所有派出所、工商所、国税所、地税所、国土资源所、供电所、卫生院、中心校、交警中队、煤焦站、环保所、安监站、信用社、畜牧兽医站、网通公司15家。

域内现有初中1所,小学19所,共有学生3601人,教师278人。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exp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