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中小IT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及对策分析

更新时间:2023-07-21 12:22: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 0 1 3年8月

经济论坛E e o n o mi c Fo r u m

Au g .2 01 3Ge n . 5 1 7 No . O 8

总第 5 1 7期

第0 8期

我国中小I T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及对策分析文/郑少芳【摘要】核心竞争力具有向外辐射的效应,可以影响企业其他能力的发挥;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所在,是企业取得良好市场绩效的重要保证。我国中小 I T企业由于缺乏自主创新能力、研发费 用偏低以及管理混乱,缺乏核心竞争力,严重阻碍了中小I T企业的发展。本文针对中小I T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培育策略。

【关键词】核心竞争力;技术创新;竞争优势【作者简介】郑少芳,淮阴师范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人力资源管理。一

我国中小 I T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

键的技术人才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载体,而中小 I T企业难以提供高工资、高福利和优越的职业发展前景,导致很多技术型人才向大型高科技行业流动。例如青岛某中小型 1 T企业成立 5年,公司内老员工仅有 3 0%,大多数互联网开发和软件设计 的毕业生把该公司作为跳板,在该公司积累工作经验之后再寻找机会去大型 I T公司工作。技术型人才流失后,不仅使原有开发项目无法正常运行,还带走了原有的技术设计方法和技术流程。企业需要

(一 )研发投入低,技术创新能力差技术创新是支撑 I T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

在,在技术更新换代迅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只有具备强大的研发能力,才能使企业保持竞争优势。从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来看,国际企业界认为两者之比大于 5%,企业才具有竞争力,两者之

比在 2%仅能维持企业发展,而不足 l%的企业则难以生存。我国对创新意识的培育一直不够重视,生产过程中研发投人也不足。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在2 0 1 1年发布了一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的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 0 0 4~ 2 0 0 8年规模以上国有企业的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 l%左右,民营企业则更低。对于中小 I T企业而言,研发投入还不足销售收入的 1%,严重阻碍了中小 I T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 中小 I T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不足,缺乏科学严谨的产品开发流程。大多数软件的开发以经验数据

花费成本重新招聘和培训新员工,再接收原有开发项目,不同设计人员设计理念和操作方法不同,很难利用已有的成果,需要对软件进行再设计,容易

产生重复劳动,导致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三 )组织管理无序,员工职业发展受阻中小 I T企业在组织管理方面与大型高科技企

业相比,缺乏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良好的职业发展通道,导致员工缺乏归属感,企业难以形成聚合力。一方面,中小 I T企业缺乏内外一致公平的薪

为支撑,对软件设计的需求分析不够,难以准确把握客户需求;在软件的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测试等研发流程阶段缺乏统一的标准,容易导致产品的重复设计,使研发进度滞后,影响了研发效率,跟不上市场节奏变化。也有部分 I T企业拥有先进的研发流程和产品线,但由于实践经验的匮乏,导致难以维持产品线的合理有效运作,导致大量人力和物力成本的浪费。

酬体系。有很多 I T企业各类岗位无工作说明书, 般由领导根据员工的业绩和素质直接确定薪资等级,企业内部容易出现同工不同酬的现象。中小一

I T企业由于发展的局限性和整体市场盈利能力的不足,难以支付给员工富有竞争力的薪酬,尤其对高学历和高技能的技术型人才缺乏吸引力。另一方面,晋升渠道过窄,员工职业发展受限。中小 I T

企业在晋升制度方面,领导人容易受裙带关系影响,倾向于提拔有背景的员工,而且企业内部大多是管理岗的职业发展路线,而研发类等技术岗位的员工无法凭借高知识和技能获得职位晋升。二、我国中小 l T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策略

(二 )技术人员流动率高,技术流失严重 I T行业的高速发展,吸引了大批人才的流

入,但 I T行业的发展存在行业集聚性,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 I T业发展较为迅速,而二三线城市的I T业发展相对缓慢。对于中小 I T企业而言,关

(一 )产学研相结合,提高企业技术创新能力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2y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