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初中学科教学设计模板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3-08 08:19:29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我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课题: 《笔墨千秋》 科目 提供者 美术 张晶 教学对象 单位 八年级 课时 1 山西临汾市临钢中学 一、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能够表述中国画的主要特点以及中国画表现意境的主要元素。 认知目标:能够运用中国画的基本知识分析具体作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够通过短文描述自己对具体作品的理解和真切感受。 二、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传统绘画表现的基本特点,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教材从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笔墨特点以及意境表现呢特点进行了介绍,使学生对中国画有较为整体的认识,为学生形成热爱祖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观有着积极地意义。 教材设置的两个教学活动均以短文写作的形式开展,区别在于:活动一分析指定作品的笔墨特点;活动二维自选作品的赏析感受,较全面地运用知识。 三、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之前的美术学习,他们对美术了解的也相对较多,大多已经积累了比较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其抽象思维、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动手制作能力也相对有所提高。本学期继续进一步培养学生认识美术这一学科的特点,了解更多的美术知识,尝试使用不同的工具,运用不同的表现方式,体验形、色的变化与魅力;另一方面则更加侧重对美术文化的学习和渗透,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感受美术所带来的乐趣。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教材可分为两个课时进行。第一课时从中国画概述及流变导入,以“你了解中国画吗?”为题,安排学生做好课前准备。课堂上小组选出代表进行交流,老师汇集材料做出总结,以此完成导入部分。 第二部分以“意境美”一节为教学内容,了解中国画经营位置的方方面面,结合笔墨知识进一步学习赏析方法,需要把握以下环节: 1、 款识是作品的组成部分,在画面上占有部分空间,直接影响画面布局。 2、 款识作为作品意境表现的补充,其内容往往是绘画的延伸。 3、 不是固定的视角和瞬间的景物,而是移动的视角和时空转换,自由灵活的主观表现。 短文写作运用本课所学知识对一副画进行分析,同时表述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分析了解中国传统绘画表现的基本特点。 教学难点:中国画的表现形式、笔墨特点以及意境的表现方式。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老师带来了一些画画的工具材料你们认识吗?是的这就是笔、墨、纸、砚,合称“文房四宝” 中国画就是用它们画出来的。这些延续 一、欣赏一组图片数千年的传统工具材料, 是造就中国画独介绍文房用具笔特表现效果的重要部分 ——导入课题《笔墨千墨纸砚,以演示方式 秋》。 展示宣纸上的笔墨作为中国人,我们都很熟悉中国画,但 效果。 是,要完整地描述中国画的特点却不太容 易。今天, 我们就以中国画的特点为题来进行探讨,为我们认识、欣赏、学习中国画打下好的基础。 1、简单介绍中国画的流变。 2、比较工笔画和写意画,说说它们的不同之处:工笔画用笔工整细致,敷色层层渲染,极其细腻地描绘物象。 总结:写意画笔墨豪放简练高度概括,以少胜多。 3、以大观小的观察认识方法。 《千里江山图》描绘了祖国的锦绣河山。画面千山万整争雄竞秀,江河交错,1、线描、工笔、烟波浩渺,气势十分雄伟壮丽。在现实生写意比较。 活中,我们要从什么角度才能看到如此开2、《出水芙蓉阔的画面?中国人多喜欢登高望远,从高图》 处把握全面。这就形成了中国画中“以大3、《册页—— 二、初步认识中国画 观小”,强调以“想象”为本质特征的观荷花翠鸟图》 察识方法。花鸟是中国画表现的重要内容,4、 《册页——中国人善于借花鸟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鱼》(朱耷) 感,“小中见大”,一草一术往往折射出5、《韩熙载夜人们的宇宙观。 宴图》 4、“不似之似”,这条鱼在哪里?它和现实中的鱼有什么不同?画家笔下的艺术形象,不只是照搬客观物象,而是\概括取舍、删繁就简,追求“不似之似”的艺术趣味。 5、灵活变化的时空表现。中国画不拘泥于固定时空的表现手法常常把事件的全部过程巧妙地安排在一幅画里。 “书画同源”,绘画笔墨技法与中国书法用笔密不可分。比较绘画线条和书法线条,你有什么发现?中国画的线不仅仅是用来句画形象的,线条运行的本身也流露着艺术家的情感。不同质感的线条给予我们不同的视觉感受,并主宰着画面的整6、《送子天王体风貌。 图》 笔墨既是状物传情的手段,其本身也7、《渔翁渔妇三、用笔——状物传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体现了中国书法的图》及篆隶草书图解 情:线描、书法比较。 意趣。 8、《五牛图》 我们来分析《五牛图》中的线描表现,(韩滉) 并思考如下问题。 1、牛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 2、画中的线条给你什么感受?线条的质感是方正还是圆润,凝重还是飘逸? 3、你眼中的《五牛图》表现了什么意境? 运笔时的水分多少、速度疾缓、按使转等等,造成画面墨色千变万化,淋漓尽致。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以\运墨而五色具\一语概括。 教师依照《墨9、《墨葡萄图》葡萄图》图示列举的方法演示墨色变化,(徐渭) 四、 或与学生互动,共同尝试。 10、《容膝斋图》用墨赋彩 墨色的表现不可脱离用笔,对比两幅(倪瓒) 山水画,说一说它们的不同之处。 11、《山水图轴》《容膝斋图》疏淡用笔,表现了什么(黄宾虹)第 2 页 样的心境?《山水图轴》与《容膝斋图》笔法上的不同之处以及墨色效果差异。 七、教学评价设计 1、由学生归纳中国画的表现特点,教师进行补充。 2、参照教材上的一幅作品,撰写一篇分析笔墨特点的短文。 3、尝试中国画笔墨感觉。 八、板书设计 一、笔墨千秋 了解中国画笔墨特点和意境表现方式 1、介绍文房用具笔墨纸砚,以演示方式展示宣纸上的笔墨效果。 2、欣赏《出水芙蓉图》、《册页——荷花翠鸟图》、《千里江山图》王希孟、《册页——荷花翠鸟图》、《册页——鱼》朱耷、《韩熙载夜宴图》、 《送子天王图》、《渔翁渔妇图》及篆隶草书图解; 《五牛图》韩滉、《墨葡萄图》(徐渭)、《容膝斋图》倪瓒、《山水图轴》黄宾虹 教学回顾与反思 用语言表达视觉感受需要借助比喻、借喻等修辞手段,需要用联想进行转换。因此,生动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是创设教学情境的关键,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体验画中的生活情景在这里尤其重要。基于当今学生习惯于影视媒介写实画面的现况,适应中国传统绘画中“气韵生动”、“似与不似之间”、“可居可游”等观赏方式成为教学中的难点。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4x3.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