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和谐校园---马村小学办学特色

更新时间:2023-05-14 12:2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围绕“和谐”主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校园文化,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创建和谐校园,彰显学校特色

新乡市红旗区小店镇马村小学

2012年3月6日

围绕“和谐”主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校园文化,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创建和谐校园,彰显学校特色

一、学校基本情况

马村小学位于本村东北角,东邻京珠高速公路,西邻107国道,南邻新长北线,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学校始建于1950年,占地面积4670平方米,建筑面积1158平方米,现有6个教学班,一个学前班,在校生已由当初的50多人增加到了今天的150人。学校教师队伍工作激情洋溢,敬业奉献。校园内绿化美化初具规模,操场路面全部硬化,校园卫生整洁,环境优美,引人入胜。多年来学校以教学为重心,走质量办学之路。规范的管理,严明的校纪校风给学校注入了勃勃生机,连续多年被评为教育质量先进单位。

二、办学特色的确立

近年来,我们马村小学始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终身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办学宗旨,通过营造人文校园,和谐校园的文化氛围来熏陶学生使之成为志向高远,品德高尚,个性鲜明,创新尚美的文明小公民暨“创建和谐校园,培育文明学生”为学校办学特色,此办学特色与我们新乡当前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遥相辉映,再加上校风、学风、教风、座右铭、文化墙、橱窗的精心布置,不但使师生的才艺得到展示,还营造出了浓厚的和谐的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完善的制度约束、和谐人情化的操作,为师生们创设了轻松愉悦的工作和学习环境。

学校作为培养人的场所,是引领社会发展与文明的重要基地,从教育的作用来看,学校教育具有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两大功能,在启迪心智、传授知识、确立人生价值、实现人类进化上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学校教育理应担负起构建和谐社会的重任,创建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没有和谐的校园,就不会有和谐的社会,没有文明的公民,就不会有文明的社会。所以,创建和谐校园,更能彰显学校的特色,因为和谐可以凝聚人心,和谐可以团结力量,和谐可以发展事业。

三、创建措施

(一)抓教师管理,打造和谐团队

围绕“和谐”主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校园文化,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为了打造一支积极向上,团结协作的教师队伍。学校把开展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作为学校工作重要环节。首先,让老师们学习教育法制法规和红旗区教育系统劳动纪律相关条例,让老师们把握大方向,以明确的教育主导思想引导工作。其次,学校着手给老师们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切实解决老师们工作与生活中的困难,让老师们充分体会团体的温暖,为老师们提供一个舒适温馨的工作环境,使他们能够充满幸福感的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工作是最终目的。

教职工之间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完善人格的要求,更是实现育人使命的需要。组织对个人,要做到公正处事、公平待人,工作上严格要求,生活上多加关心;个人对组织要多看一点大局,多做一点贡献,多讲一点服从;个人与个人之间,要多一点尊重,多一点宽容,多一点爱心;个人对自己,要多一点自律,多一点自省,多一点修炼。努力形成见贤思齐、团结和谐、共促发展的良好氛围。

(二)以尊重为桥梁,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建立起民主、平等、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应该是相互合作、彼此尊重,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实现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要做到理解学生、尊重学生,宽容、平等地对待学生。

同学之间应建立起相互尊重、相互激励、互相学习、平等互助、共同进步的新型同学关系。一个学生在校度过的时间是比较长的,他只有与同学建立良好的关系,保持一个融洽、正常的交往,才能在心理上得到安全感、归宿感,才有利于自己的进步与成长。

(三)以养成教育为切入点,培养学生文明习惯

学生是学校教学工作的主要对象,所以对学生的教育更为重要。我校校风、学风已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一方面我继续加强班主任管理工作,研讨各班教与学的情况,交流各班管理经验,探讨学生的思想动态。另一方面要求各班经常对学生进行《日常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通过不懈的努力,学生的良好日常行为习惯和良好的思想品德得以培养。充分利用各种舆论和宣传阵地加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充分利用升旗、橱窗、广播、黑板报、宣传栏等宣传媒体,引导学生勤奋学习,介绍学习方法和经验,报道各种好人好事及文学稿件,使学生每天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度过。注意把家长作为学校教学工作管理的

围绕“和谐”主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校园文化,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有力助手,让关心教育、热爱教育事业的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工作。另外,要求各班预备以后齐读古诗词,进而达到熟读成诵可以代替唱歌,这是实现有效教学及素质教育双赢的一种不错的教育方法。

(四)以和谐为主题,营造温馨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的发展和繁荣是和谐校园的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促进和谐校园的形成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马村学校校园文化的的主基调是洁净、整齐、有序、合理、规范,并且是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极具特色与表现力。透过这个窗口的任一景,就可以感知校园的文化、校园的和谐。围绕“和谐”主题,学校的每一幅壁画,每一句标语,每一块宣传版面都经过精心挑选,配色、内容、画面都讲究和弦跟拍。

(五)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在和谐的氛围中推动学校素质教育工作

在和谐文明的氛围里,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来展现学生特长彰显学生个性,如我们定期开展的优秀作文评比,绘画比赛,歌咏暨经典诵读比赛,趣味运动会等活动,为学生多方面发展提供了机会,融科学性、艺术性与一体,对学生进行了德育教育,校风校貌发展良好,体现了学校端正的办学思想。最近,为了搞好大课间活动,我们购置了呼啦圈、毽子、跳绳等器材,极大的调动了学生们的课外活动情趣。丰富的活动不但增加了孩子们的自信心还使他们增长了见识,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

总之,学校领导要率先垂范、身先士卒;教师要爱生乐教、严谨治学;职工要敬业爱岗、服务育人;学生要好学上进、刻苦砥砺。全体教职员工要确立“工作为重、质量第一”的工作观念,工作中大力弘扬“艰苦创业、勇于创新、争先创优”的精神,淡化议论、强化感觉;淡化复杂、弘扬简单;自觉做到思想上同心,目标上同向,行为上同步,事业上同干,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全心全意,群策群力。以人为本,创建和谐校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相信这一理念必定会成为全校师生的共同追求,一定会内化为大家的自觉行动。希望大家同心同德、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发有为,努力使自己成为创建和谐校园的实践者和生力军,努力促进学校事业的新发展

围绕“和谐”主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校园文化,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马村学校门前一瞥

美丽的校园环境与文化

围绕“和谐”主题,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打造校园文化,彰显学校办学特色。

文明上进的少先队员

自己动手铺垫跑道

红旗区小店镇马村小学

2012年3月6日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j6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