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谏太宗十思疏》

更新时间:2023-10-21 19:59: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景秀高中文言文自学指导系列

《谏太宗十思疏》

魏征

一、学习目标

1、 感受本文说理的逻辑力量。积累文中主要的文言实词虚词,掌握文中的古今

异义词和活用词。

2、 学习魏征之言金剑的精神,领会课文中“思国之安,必积其德义”的思想。

二、随文识字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岂取之易,守之难乎?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诚能见可欲则思知足以自戒,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而自牧,惧满盈则思江海下百川,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仁者播其惠,信者效其忠。文武并用,垂拱而治。何必劳神苦思,代百司之职役哉! 一、文学文化常识

1、《谏太宗十思疏》是__________(作者)向唐太宗劝谏的奏章。贞观十一年作者“频上四疏,以陈得失”,终始唐太宗警醒,作者因此被世人成为_________臣。2、《谏太宗十思疏》中的疏是古代臣属进程给帝王的奏章,是古代的一种文体。请再列举三种古代文章标题中的文体名: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景秀高中文言文自学指导系列

_______________。 二、文章内容

1、《谏太宗十思疏》以_____________为线索,文章重心在第三段,“十思”可归纳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五戒。

2、写作特点:比喻论证,生动形象,正反对比论证,加强说服力,语言朴实雄健,雄辩的逻辑力量。 三、知识梳理

1通假字 (1)振之以威怒 (2)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2古今异义词

(1)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2)既得志,则纵请以傲物 (3)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5)人君当神器之重 3词类活用

(1)则思江海下百川

(2)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3)则智者尽其谋

(4)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5)貌恭而不心服

(6)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7)则思知止以安人 (8)则思虚心以纳下 (9)则思正身以黜恶 (10)宏兹九德 4句式特点 (1)文武并用

景秀高中文言文自学指导系列

(2)终苟免而不怀仁 (3)戒奢以俭 (4)虽董之以严刑 (5)振之以威怒 (6)居域中之大

(7)斯以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也 5重点虚词 (1)虽董之以严刑

(2)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缪赏 (3)克终者盖寡

新序二则

一学习目标

1、品味本文朴素.简洁.,自然,精炼;了解笔记小说的特点。 2、积累文中的主要的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句式等知识。 3、培养自己言而有信、注重操守的传统美德。

延陵季子将西聘晋,带宝剑以过徐君,徐君观剑,不言而色欲之。延陵季子为有上国之使,未献也,然其心许之矣,致使于晋,顾反,则徐君死于楚,于是脱剑致之嗣君。从者止之曰:“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也。”延陵季子曰:“吾非赠之也,先日吾来,徐君观吾剑,不言而其色欲之,吾为上国之使,未献也。虽然,吾心许之矣。今死而不进,是欺心也。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遂脱剑致之嗣君。嗣君曰:“先君无命,孤不敢受剑。”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即去。徐人嘉而歌之曰:“延陵季子兮不忘故,脱千金之剑兮带丘墓。”

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子罕不受。献玉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故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为宝,若与我者,皆丧宝也,不若人有其宝。”故宋国之长者曰:“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今以白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其知

景秀高中文言文自学指导系列

弥精,其取弥精;其知弥觕,其取弥觕。子罕之所宝者至矣。” 1、 通假字

(1) 致使于晋,顾反

2.重点实词

(1)聘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2)过带宝剑以过徐君 (3)顾致使于晋,顾反 (4)廉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5)伪爱剑伪心,廉者不为也 (6)诸宋人有得玉者,献诸司城子罕 (7)示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

3.一词多义

(1)致完成致使于晋,顾反(由“达到”义引申) 献给于是脱剑致之嗣君 (2)带佩戴带宝剑以过徐君 挂于是季子以剑带徐君墓树而去

4.此类活用

(1)延陵季子将西聘晋 (2)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3)徐人嘉而歌之曰

5. 句式特点

(1)致使于晋,顾反

(2)此吴国之宝,非所以赠送也 (3)子罕非无宝也,所宝者异也

(4) 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 6、文化常识

景秀高中文言文自学指导系列

刘向(约前77-约前6),本名更生,字子政,沛人。西汉家、家、家。平生著述甚丰,以、最有文学价值。 7、 艺术特色

本文,例如写徐国国君细看宝剑,,季札因有上国的使命,没有相赠,,这里就是伏笔,为下文季札发表的言论作准备。本文,,语言精炼,自然流畅,意义深刻。

训俭示康

学习目标

1、学习运用事例论证、对比论证的方法。

2、借鉴古人崇尚节俭的训诫;培养勤劳节俭的生活作风。

吾本寒家,世以清白相承。吾性不喜华靡,自为乳儿,长者加以金银华美之服,辄羞赧弃去之。二十忝科名,闻喜宴独不戴花。同年曰:“君赐不可违也。”乃簪一花。平生衣取蔽寒,食取充腹亦不敢服垢弊以矫俗干名,但顺吾性而已。 众人皆以奢靡为荣,吾心独以俭素为美。人皆嗤吾固陋,吾不以为病。应之曰:孔子称“与其不逊也宁固”﹔又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又曰“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古人以俭为美德,今人乃以俭相诟病。嘻,异哉! 近岁风俗尤为侈靡,走卒类士服,农夫蹑丝履。吾记天圣中,先公为群牧判官,客至未尝不置酒,或三行、五行,多不过七行。酒酤于市,果止于梨、栗、枣、柿之类﹔肴止于脯醢、菜羹,器用瓷漆。当时士大夫家皆然,人不相非也。会数而礼勤,物薄而情厚。近日士大夫家,酒非内法,果、肴非远方珍异,食非多品,器皿非满案,不敢会宾友,常量月营聚,然后敢发书。苟或不然,人争非之,以为鄙吝。故不随俗靡者盖鲜矣。嗟乎!风俗颓敝如是,居位者虽不能禁,忍助之乎!

又闻昔李文靖公为相,治居第于封丘门内,厅事前仅容旋马,或言其太隘。公笑曰:“居第当传子孙,此为宰相厅事诚隘,为太祝奉礼厅事已宽矣。”参政鲁公为谏官,真宗遣使急召之,得于酒家,既入,问其所来,以实对。上曰:“卿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5g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