谏太宗十思疏巩固测试题

更新时间:2023-11-27 08:4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谏太宗十思疏巩固测试题

班级_________ 学号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一、基础巩固(每题4分,共3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奢侈(shē) .B.壅蔽(yōnɡ) .C.谬赏(miù) D.垂拱(ɡǒnɡ) .

疏浚(jùn) .

黜恶(chù) .

懈怠(dài) .谗邪(chán) .

满溢(yì.

堵塞(sāi.

装载(zǎi.

殷忧(yīn.

2. 下列有关课文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 ) 以直言敢谏著称,史以“诤臣”称之。

A.《谏太宗十思疏》作者魏征,字玄成,封郑国公,唐代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B.本文是魏征写给唐太宗的奏章之一,阐述了“居安思危”“戒奢以俭”“虚心纳下”等观点,被唐太宗奉为座右铭。

C.疏,原义为“分条陈述”,后指一种文体,是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的奏疏。

D. 《谏太宗十思疏》一文几乎全用对偶句和排比句,句式整齐华美,是一篇典型的骈体文。

3.下列句中加线的词,全部属于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 ①必固其根本 ②不念居安思危 ③凡百元首 ........④莫不殷忧而道著 ⑤则思虚心以纳下 ⑥则思三驱以为度 ....⑦傲物则骨肉为行路 ⑧则纵情以傲物 ⑨则思知足以自戒 ......

A. ①③④⑤⑧⑨ B.②⑤⑥⑦⑧⑨ C. ①③⑤⑥⑦⑧ D. ①②④⑦⑧⑨ 4.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

例句:何必劳神苦思 .A.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 B.必固其根本 ..C.则思知止以安人 D.则思虚心以纳下 ..5. 下列句中加点字的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

例句:简能而任之 .A.想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 B.择善而从之 ...C.则思江海下百川 D.当神器之重 ..6.下列句子停顿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B.有善始者/实繁 C.则/智者尽/其谋,勇者竭/其力 D.何必/劳神苦思 7.下列句子句式相同的两项是( )

A.虽董之以严刑 B,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C.将崇极天之峻 D. 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8.下面的句子对原文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

A. 文章开篇并没有直接提出“十思”的内容,而是以生动形象的比喻打开话题。“臣闻”的口气不卑不亢,令人警醒。

1

B.第2段总结历史经验,并从创业守成、人心向背等方面论述“居安思危”的道理。 C.第3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即“十思”,这“十思”就是十条劝诫,句句坦诚,字字惊心。

D.文章最后从反面论述做到“十思”的好处,描绘出“垂拱而治”的政治理想。 二、课内精读(共21分)

(一)阅读课文选段,完成9~15题(每题4分,共24分)

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人君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不念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德不处其厚,情不胜其欲,斯亦伐根以求木茂,塞源而欲流长者也。

凡百元首,承天景命,莫不殷忧而道著,功成而德衰,有善始者实繁,能克终者盖寡。岂其取之易而守之难乎?昔取之而有余,今守之而不足,何也?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竭诚则吴越为一体,傲物则骨肉为行路。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怨不在大,可畏惟人;载舟覆舟,所宜深慎。

9.对下列各句中加点字解释全部不正确的一组是( ) ①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 浚:疏通 .②人君当神器之重 当:应当 .③善始者实繁,克终者盖寡 克:能够 .④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 董:处罚 .⑤臣闻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 固:稳固 .⑥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景:大 .

⑦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盖:承接上文,表示推断原因 .

A.①②⑤ B.②④⑤ C.③④⑦ D.①⑤⑥ 10.对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德不厚而望国之治 (治:治理) .B.夫在殷忧 (殷:深) .C.永保无疆之休 (休:美好,福祉) .D.则纵情以傲物 (自己以外的人) .

1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 ①欲流之远者②根不固而求木之长 ③人君当神器之重 ④今守之不足 ....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相同 B.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不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D.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12.对下列各句中“而”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德不厚而思国之安 ②貌恭而不心服

③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 ④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A.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不同; B.①和②相同,③和④也相同; C.①和②不同,③和④也不同; D.①和②不同,③和④相同;

2

13.下列句子翻译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B.C.

D.

——刚开始人才很多,到后来人才就很少了

——竭尽诚心,就能使敌对的势力(和自己)联合;傲视别人,就会使亲人成为陌生

——最终苟且免于刑罚,但并不会感激(国君的)仁德,表面恭顺但内心并不服气。 14.下面的句子对原文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作者以“固本浚源”为喻来说明君主要想治理好自己的国家,一定要“积其德义”。因此,“德义”是君主应具备的重要品质。

B.古代的君主能创业却不能守成,主要与他们品德的衰微有关,这是一种普遍的规律。魏徵以此说明太宗要守成,力量已经不足了。

C.作者认为治国仅靠“严刑”、“威怒”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以德义来赢得民心,最终消解人民心中的“怨”,才能取得社稷的稳定长久。

D.节选的两段分别从设喻和历史经验的角度来说明“居安思危”的重要性。 (二)、阅读课文语段,完成16~20题(共44分,其中选择题每题4分)

诚能见可欲,______⑴__________;将有作,则思知止以安人;念高危,则思谦冲以自牧;_____(2)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虑壅蔽,______(4)___________;惧谗邪,则思正身以黜恶;恩所加,_________(5)____________;罚所及,则思无以怒而滥刑。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则智者尽其谋,____(6)_______________,_______(7)____________,信者效其忠;文武争驰,君臣无事,_____(8)_____________,可以养松乔之寿,鸣琴垂拱,不言而化。何必劳神苦思,代下司职,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

15.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12分)

(1)诚能见可欲:______________ (2) 将有作______________ ..(3)则思谦冲而自牧: ___________ (4) 则思正身以黜恶: ___________ ..(5) 简能而任之: ________________ (6) 代下司职:______________ ..16、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则思无以怒而滥刑 以其无礼于晋 ..B.则思谦冲以自牧 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C.勇者竭其力 奔车朽索,其可忽乎 ..D.役聪明之耳目 震之以威怒 ..

17.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属于“十思”内容的一项是

( )

①知止以安人 ②谦冲以自牧 ③慎始而敬终 ④役聪明之耳目 ⑤简能而任之

3

⑥正身以黜恶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③⑥

18.下列对第3段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本段提出“居安思危”的具体做法,句句坦诚,字字惊心,是对唐太宗的忠诚告诫。 B.“十思”可概括为“五戒”:“见可欲”“将有作”戒奢侈;“念高危”“惧满盈”戒骄傲;“乐盘游”“忧懈怠”戒纵欲;“虑壅蔽”“想谗邪”戒轻人言;“恩所加”“罚所及”戒赏罚不公。

C.“思知足以自戒”谈的是君王的个人欲望,“虑壅蔽,则思虚心以纳下”不仅是个人修养问题,也是治理国家应采取的措施。

D.做到“十思”,人君不必“劳神苦思”,而国家却可以“垂拱而治”。这和老子的“无为而治”是一致的。

19、将语段中划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2分)

(1)乐盘游,则思三驱以为度;忧懈怠,则思慎始而敬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总此十思,宏兹九德,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将文中空格处的内容补写完整(8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u8q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