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45轻放工作面机尾缩短出支架安全技术措施

更新时间:2023-10-21 19: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45轻放工作面机尾缩短出支架安全技术措施

245工作面运料巷改到外到系统后,运料巷走向发生变化。从运料巷1点开始随工作面往外回采,工作面倾斜长度逐渐缩短,工作面上端头需要缩短出支架。1点至3点走向11米范围,工作面缩短8米,出6个支架。3点至7点外3米,走向76米范围,工作面缩短25米,出20个支架。工作面共需要缩短出支架26个。工作面停采结束时预计采长为79米,支架为63个。为保证缩短出支架工作的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第一部分:施工方案

一、施工方案: 1、安装平台和绞车。 2、上巷替茬改变支护方式. 3、提前缩短前溜。

4、直接从上往下依次缩短出大尾梁支架、普通支架。 5、缩短后溜。 二、施工顺序:

1、前部溜子停电闭锁——在前部溜子机头固定节处拆开顶链——在前溜机尾固定节下侧顶开口、去掉溜槽——缩短前溜——对口紧车——缩短出支架。

2、后部溜子停电闭锁——在后部溜子机头固定节处拆开顶链——在后溜机尾固定节下侧顶开口、去掉溜槽——缩短后溜——对口紧车。

第二部分:风险辩识

1、顶板掉砟伤人。 2、顶梁脱落伤人。 3、磕手碰脚。 4、钢丝绳伤害。

1

5、机械伤害。 6、信号故障。 7、绳头连接。 8、倒柱伤害。 9、飞销伤害。 10、其它按《三采区各工种风险预控》中规定执行,并随本措施一起向职工贯彻。 第三部分:支护方式

一、上巷超前支护方式

1、从运料巷1点往外上巷替茬改变支护方式。上巷替茬采用两路铰接顶梁配单体支柱一梁两柱支护,柱距0.5米。上帮一路为HDJA——1000铰接顶梁,下帮一路为HDJS——1000双楔铰接顶梁,上、下两帮两路铰接梁间距1.9米。铰接顶梁上使用Ф20cm×2.4m——2.6m一面平优质板梁背顶,板梁间距0.3m——0.5m。两路铰接顶梁外侧,每块板梁两端各打一根单体支柱。工作面煤壁外超前替茬长度不小于10米,10——20米范围在U钢棚梁中间每梁下打一根单体支柱。替茬及单排支柱均为DZ-25/100或DZ-28/100型单体液压支柱。

2、替茬范围顶板不好时,自工作面溜子机尾往外顺走向在替茬所使Φ20cm×(2.4m——2.6m)一面平板梁靠上帮,使一路Φ20cm×1.5m一破二板梁配单体支柱棚子加强支护。点子打在二层板梁“十”字交叉处,柱距0.5m。下帮(出架通道)人行道净宽度不小于1.6m。

3、自工作面前部溜子空帮侧至切顶线范围,靠下帮顺走向加使两路HDJA—1000铰接顶梁配单体支柱一梁一柱棚子加强支护。上帮两路棚子间距1.0m为人行道。下帮两路棚子棚距0.5m。

4、替茬范围支柱(除板梁两端所打支柱外)其余支柱全部穿铁鞋。所有支柱全部拴防倒链。双排支柱初撑力≥12MPa,单排支柱初撑力≥7MPa。

5、出支架范围巷道净高度必须保持在1.8米以上。出支架调向时,上帮所加小板梁下点柱影响过支架时,可暂时去掉,改好出架通道。往外小板梁下点柱不影响过支架时,不再去掉。将通道范围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2

管线全部吊挂在两帮安全可靠地点,防止出支架时挤坏电缆、管线。

6、工作面前部溜子机尾缩短后,溜子机尾至上帮不得小于2米。 7、支架出去后及时补齐中间一排单体支柱和超前支柱。 二、上端头支护方式 :

1、上端头支架的柱距和密度的确定: (1)估算上端头支护强度

Pt=10×(4----8)×H×Yz(KN/m3) 式中:H---采高2米,Yz----岩石容重2.5t/ m3

上端头采用金属双楔铰接顶梁棚子齐梁直线柱布置,排距1.0 m,柱距0.5 m,取6倍采高的顶板进行计算。

Pt=10×6×2×2.5=300(KN/ m2)

(2)估算单体液压支柱在工作面的实际支撑力 Rt=Rb×Kb×Kz 式中

Rb----单体液压支柱额定工作阻力 Kb----承载不均衡系数取0.8 Kz----单体液压支柱增阻系数取0.95

则:Rt=300×0.8×0.95=228KN

(3)计算支护密度N=Pt/Rt=300/228=1.32 (4)计算柱距D=n1/(N.n2) 式中

n1=最大控顶距时支柱的排距数为10排。 n2=最大控顶距为9米。 D=10/1.32×9=0.84米 (5)柱距的计算

由计算得到柱距为0.84米,为了加强工作面支护以及便于职工操作等因素,确定柱距为0.5米。

2、支护方式:

(1)运料巷1点至3点上端头支护方式:

3

上端头采用6路HDJS—1000金属双楔铰接顶梁配DZ-22(25)型单体液压支柱组成的支架支护顶板,柱距0.5m,排距1.0m,齐梁直线柱布置,超前工作面2m做缺口,柱排距误差不大于±100mm,所有铰接梁平行运料巷布置,倾斜长度2m。

(2)3点至7点外9米上端头支护方式:

上端头采用4路HDJS—1000金属双楔铰接顶梁配DZ-22(25)型单体液压支柱组成的支架支护顶板,柱距0.5m,排距1.0m,齐梁直线柱布置,超前工作面2m做缺口,柱排距误差不大于±100mm,所有铰接梁平行运料巷布置,倾斜长度2m。

3、上端头高档段,端头支架尾梁空帮侧实行“2、3”排管理。最大排距3排2米,最小2排1米。上端头最大控顶距9米,最小控顶距8米。

4、上端头缩短出支架期间,上端头轻放支架上侧不使用导向梁。

第四部分:运料巷扩车窝

一、工程概况

245工作面上端头缩短出支架,需要在运料巷适当位置扩绞车窝安装绞车,为保证扩绞车窝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二、施工程序和方法

1、施工方案:采用爆破的方式做车窝。

2、施工顺序: 在车窝范围,每架U钢梁下打一根单体支柱加强支护——上帮松帮——打眼爆破——爆破处临时支护——清理活煤——在U钢棚子中间,起木梁配单体支柱一梁两柱棚子替换U钢棚子——清理现场。

三、施工中存在的风险

1、防止爆破飞出的煤、砟伤人。 2、爆破后顶板不好,流砟。 3、顶板掉煤、砟伤人。 4、将残眼药卷钻爆。 5、衣物被钻杆缠住伤人。

4

6、风线甩伤人员。 7、起木梁时滑脱伤人。

8、其它按《三采区各工种风险预控》中第十五条中规定执行并随本措施一起向职工贯彻。 四、技术质量要求和保证工艺质量的措施 (一)、做车窝技术要求:

1、车窝位置:在工作面煤壁外40——50米范围,运料巷上帮扩车窝。 2、车窝规格;长×深×高=4.2m×1.0m×1.8m。车窝帮、顶采用单层塑料网,塑料网规格为1米×5米,长边沿巷道方向使用。

3、支护形式:梁使用¢20cm×3.6米一面平圆木,柱腿使用DZ-22或DZ-25型单体支柱。木梁一梁三柱支护,木梁两端头各支设一根单体支柱。绞车外侧每粱下再补打一根单体支柱。支柱与木梁接触点处加垫厚度10mm的木板,防止点柱顶伤木梁。车窝顺巷道方向共使用8架木梁,棚距0.6米。

4、所有点柱打设迎山有劲,穿好柱鞋,初撑力不小于50KN(6.5MPa),并及时系好防倒绳。 (二)爆破技术要求

1、炮眼布置方式:沿工作面走向与煤壁夹角为65度~75度。炮眼布置为三排五花眼,顶眼距车窝顶板0.3米,仰角为5度~10度,底眼距底板0.4米,俯角为10度~15度。 腰眼平行于底板布置。眼深:顶眼1.2米,腰眼1米,底眼0.8米。眼距均为0.8米。装药量为1个药卷/眼。

3、爆破采用一次装药一次爆破的方式,一次爆破长度不超过2米。班长和爆破工可以根据现场煤帮软硬程度适当调整装药量。

五、针对爆破、支护风险制定控制措施

1、 施工前,先对施工地点进行安全确认,详细检查施工地点的顶板、两帮及支架情况,发现问题必须及时处理,处理不好严禁施工。

2、施工前,在每架U钢棚梁下打一根DZ-28型单体支柱加强支护。施工地点5米范围内的管线和电气设备必须用旧皮带或双层砟帘掩盖严实。

5

3、施工时,施工人员必须执行好审帮问顶制度,顶帮活煤、活砟要及时找掉,防止帮片、顶掉煤(砟)块。

4、打眼采用风钻湿式打眼,打眼装药爆破,按爆破图表要求施工。 5、打眼爆破前,瓦斯员必须现场检查瓦斯浓度,只有当施工现场20米范围内瓦斯浓度小于1.0%时方可打眼爆破。

6、炮眼封泥采用水炮泥,其它剩余部分用黏土炮泥封严封实。 7、爆破必须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和“三人连锁放炮制”。 8、爆破前,班长必须亲自安排责任心强的人到75米以外拐弯安全处站岗警戒。站岗人员两人一组,一人负责撤人站岗,一人负责通知班长。无班长命令,严禁私自撤岗。

9、爆破工必须最后离开爆破地点,并必须在安全地点起爆。 10、爆破前,班长必须清点人数,确认无误后,方准下达爆破命令。 11、爆破后,班长和爆破工必须提前到现场检查爆破效果,处理瞎炮、拒爆时必须在班长指导下进行,并应在当班处理完毕。如果当班未能处理完毕,当班爆破工必须在现场向下一班爆破工交代清楚。处理拒爆时,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由于连线不良造成的拒爆,可重新连线起爆。

(2)在距拒爆炮眼0.3米以外另打与拒爆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3)严禁用镐刨或从炮眼中取出原放置的起爆药卷或从起爆药卷中拉出电雷管。不论有无残余炸药严禁将炮眼残底继续加深;严禁用打眼的方式往外掏药;严禁用压风吹拒爆(残爆)炮眼。

(4)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破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矸,收集未爆的电雷管。

(5)在拒爆处理完毕以前,严禁在该地点进行与处理拒爆无关的工作。 12、爆破后,及时起好一梁二柱板梁棚子对顶板进行临时支护。板梁为φ20cm×0.8——1.5m一破二板梁,单体支柱打在板梁两端,顶空时用合适规格的板梁摆架接顶,严禁空顶。

6

13、待活煤清净后,有里向外依次逐架使木棚子替换U钢棚子。 14、替棚子时,必须最少3人以上配合作业,并安排一人负责安全工作。

15、做车窝使棚子过程中,必须坚持审帮问顶制度,提前找掉帮顶活煤活砟,谨防煤砟伤人。去U钢棚子必须坚持由里向外逐架进行,使好一架木棚子再去一架U钢棚子。 16、去U钢棚子前,先在两架U钢棚子之间用¢20cm×3.6米圆木配DZ-25型单体支柱一梁两柱维护顶板。单体支柱迎山有劲,穿好铁鞋,并及时系好防倒绳。而后再去U钢棚子。

17、去U钢棚子的方法 :

(1)U型钢梁下支设好单体支柱后,拆卸掉U型钢棚子两帮柱腿上的卡子,去掉两帮柱腿,最后去掉U钢棚梁,U钢棚梁两节之间的卡子暂不去掉,等回下来后再拆卸。

(2)回U钢棚梁下支柱时,必须使用长把工具,人员要站在支架上方安全地点,回柱时要慢回且时刻注意钢梁、支柱、顶板等情况,有异常情况时必须立刻停止回柱工作,进行处理。

(3)去卡子时,可先用锤敲击卡子螺母,使其松动,如螺丝锈蚀严重,可提前在螺杆上和螺母里涂抹少量润滑油,使其润滑,然后再用锤敲击螺母,使螺母松动,然后用专用套管或扳手去掉卡子。

18、替下来的U钢及时人工抬运到指定地点码放整齐,严禁堵塞后路,U钢必须码放稳固,必要时使用塑料绳或铁丝拴好。

19、车窝做好后,必须将活煤(砟)清净,并保证底板平整。

第五部分:运料巷扩扩帮

一、工程概况;

工作面上机尾在缩短出支架过程中,为保证后部溜子上帮人行道宽度不小于0.7米,需在工作面上机尾上帮扩帮。为了保证扩帮施工作业的安全,特制定如下安全技术措施:

7

二、施工方案:

1、随着机尾上移及时扩工作面上机尾上帮。

2、倾向方向:采用在上巷替茬上帮“十”字梁上挂梁,挂梁随扩帮长度增加,挂0.5m短梁,每够1m换双楔铰接顶梁。加梁方式见附图。

3、采用人工用镐刨帮,打眼爆破方式扩帮,打眼方向沿走向打眼。 4、施工顺序:安全确认———松帮——打眼爆破——审帮问顶——铺顶网——挂梁背顶——打临时点柱——撩活煤——打正规点柱。 三、技术要求:

1、背顶采用¢20cm×0.8m——1.5m一面平板梁背顶,保证梁平。 2、顶帮铺单层塑料网,。

3、扩帮必须超前煤壁不少于1 m 。

4、扩帮高度不低于1.8m,人行道宽度不少于0.7m。

5、点柱必须迎山有劲,穿好铁鞋。点柱初撑力不小于90KN,一梁一柱,根根拴防倒链,打一根拴一根。

6、扩帮处底板要平整与运料巷底板一致,不得出现台阶。

7、炮眼布置,采取“三排五花眼”,炮眼布置方式及爆破图表见附图。打眼爆破严格按爆破图表要求施工。 四、风险辨识:

1、审帮问顶、找活煤(砟)时、防止掉砟伤人。

2、爆破必须按规定撤够距离,站岗放哨,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三人联锁放炮制”。

3、严禁爆破后不临时支护就撩煤。 五、扩帮施工安全措施:

1、每班工作前,必须对周围环境进行安全确认,歪扭点柱改正打牢,方可开始工作。

2、严格按照施工顺序施工,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工作。

3、打眼、装药、挂梁、支设支柱等煤帮工作,必须进行审帮问顶。 4、打眼爆破前,必须将爆破地点前后5m范围内电缆、管线、支柱活柱部分用皮带机皮子遮盖严实,防止放炮崩坏。

5、爆破前,班长必须安排专人在距爆破地点30m以外安全地点站岗警

8

戒。站岗人员要将警戒线以里所有人员撤到警戒线以外。站岗人员二人一组,一人站岗,一人返回通知班长下达爆破命令,站岗人员未接到班长亲自下达的撤岗命令前,任何人不得私自撤离和放任何人进入到警戒线内。

6、爆破后,人员进入工作地点前必须由外向里维护好支架,歪扭棚子及时扶正。班长和爆破工共同检查爆破效果,发现瞎炮、残炮必须先按《煤矿安全规程》第342条规定进行处理,处理好后再干其它工作。

7、施工全过程中必须坚持审帮问顶制度,提前找掉顶帮活煤、活砟,防止顶帮掉砟伤人。严禁上端头空帮放顶与扩帮平行作业。

8、扩帮处用塑料网护顶,塑料网用双股塑料绳联接,塑料绳联网间距不大于0.2m。上帮用吊帘,搪材裱好背牢。顶空时摆架,帮空时填煤,严禁空帮空顶。

9、采区必须在上隅角悬挂瓦斯便携。通风区瓦斯员必须经常到扩帮现场和上隅角检查瓦斯浓度,当现场瓦斯浓度超过0.5%时必须及时示警撤人。

10、其它方面按《13268轻放工作面回采作业规程》相关执行。 六、机组到上端头5m前派人站岗警戒安全措施:

1、机组距上巷5m处,机组停机割煤,溜子闭锁停止运转。机组司机通知扩帮处大工站岗警戒,严禁人员在上机尾工作、行走和停留。撤人从前溜机尾正后开始,由里向外撤人。

2、站岗人员站在运料巷煤壁外5m处。去运料巷站岗时,要去二人,其中一人必须是大工,一人站好岗后,大工回来再巡视一遍。确认无问题后,通知司机开机割煤。机组司机未接到大工命令,不得开机割煤。

第五部分:绞车及安全设施

一、轨道情况及要求

铺设轨道型号为22kg/m的轨道,道木采用优质坑木,间距不得大于1米。轨道夹板螺丝齐全、平正、接头铺设符合标准要求。曲线段轨枕要加密,并加设轨距拉杆,数量不少于三根。

二、绞车布置

9

1#绞车(南翼轨道下山坡底,安装一台JD-11.4KW绞车,头朝里)通过坡底导向滑轮,负责从-240大巷片口往南翼轨道坡拖运车盘,运输最大坡度30。

2#绞车(南翼轨道坡245泵站-160片口上方40米处,JH-22KW,头朝下)负责南翼轨道坡的支架回运,运输最大坡度260。

3#绞车(南翼轨道坡245新系统运料巷片口上方20米处, JH-22KW,头朝下)负责南翼轨道坡的支架回运,运输最大坡度270。

4#绞车(245新系统运料巷片口里第一个坡头处, JH-15KW,头朝下)负责运料巷片口里第一个坡的支架回运,运输最大坡度280。

5#绞车(245新系统运料巷第一个石门坡头里15米处, JD-11.4KW,头朝外与6#绞车对拉)负责运料巷第一个石门坡头与运料巷11点之间的支架回运,运输最大坡度30。

6#绞车(245新系统运料巷11点处, JD-11.4KW,头朝里与5#绞车对拉)负责运料巷第一个石门坡头与运料巷11点之间的支架回运,运输最大坡度30。

7#绞车(245新系统运料巷11点位置处, JH-18.5KW或JH-15KW,头朝里)负责支架在运料巷的运输,运输最大坡度80。

8#绞车(运料巷5点新扩车房内,JH-18.5KW或JH-15KW)负责支架在运料巷无轨道运输和支架上平台。

三、绞车的固定及要求:

1、地锚固定绞车时,采用Ф20mmX1.6m锚杆配合树脂药卷锚固,并用专用压块(300mmX200mmX15mm)固定,锚杆不少于8根,每根锚杆配CK2860药卷不少于一根,锚杆的外露长度不超过0.15m。每个压块上两个M20螺母将压杠拧紧,锚杆要垂直于底板打设,每根锚杆的锚固力不低于30MPa,使用前单位安排专人检查绞车固定情况,并用锚杆拉力试验器检查锚杆锚固力是否达到要求,安监科要安排专人检查锚杆锚固力,并写出锚固力试验报告备案。

2、采用木点柱固定时,四根压点柱垂直顶底板打设,两根戗点柱必须

10

短出支架26个,出支架工作一直到工作面结束。

2、当最上头支架最上侧距上巷上帮距离在1.0~1.5米时开始出支架。 3、工作面出支架的顺序:早班缩短工作面前后部溜子——中、夜班出支架。

4、工作面缩短出支架时,使用8#绞车将支架直接拉出的方式。 5、随着支架的拉出,露出的双楔顶梁棚梁必须及时支设单体支柱。支架拉出后,必须及时按正规排支柱支设好支柱。

6、出支架过程中需改点柱时,严格执行先支后回的原则。 二、平台安装

1、平台安装在运料巷距工作面煤壁30~50m处。

2、平台安装处进行卧底,保证净高不低于2.2m,平台安好后平台顶面距棚梁顶面不低于1.8m。

3、平台内轨道与运料巷轨道对接,上齐道夹板及螺丝,螺丝必须拧紧拧牢。

三、撤除支架工艺:

1、回撤支架工序:收回支架伸缩梁——降支架前、后柱0.2m左右——用单体支柱顶移支架调向——用绞车外拖支架——空帮及替茬范围支护。

2、撤除支架必须班长、跟班区长现场指挥协调作业。

3、撤除支架工作由有经验的工人担任,先检查周围顶板及支护等情况,发现问题先处理后出支架。

4、缓慢降支架前后柱到合适位置,用单体支柱进行调向,支柱必须顶戗有力,现场人员闪开支柱弹射方向,站到安全处。支架调向需改支设支柱时必须坚持先支后回原则,支架调正后及时补齐正规支柱,用道头外绞车外拖支架。

5、随支架的回撤,及时在拉出支架的空帮侧顶梁下支设临时支柱,顶梁一梁一柱支设,支架拉出后,及时改打成正规支柱。

6、拖运支架过程中,打信号人员必须站在被缩短支架的下侧支架架箱

16

内手持电信号操作,发现有卡拌支架等情况必须及时打信号停车处理。

7、出支架后,出支架空间及时补打齐单体支柱。维护好出支架空间。 四、支架上车盘

1、支架上平台前接通支架进、回液管。

2、支架上平台前将支架侧护板、后插板、伸缩梁收回,并降到最低高度,后尾梁距底板不小于0.3m。

3、运料巷进车盘时,必须掌握好车盘的方向,并将车盘运至平台处。支架上平台前,先将空车盘开入平台,在平台顶端的孔内穿Ф20mm螺栓固定40T锚兰链条,通过车盘上的孔穿螺栓,固定车盘。要求平台两侧要各固定一条螺栓。

4、平台前1~2m的巷道下帮设专门的信号躲避硐,躲避硐的规格不低于高×宽×深=1.8m×0.8m×0.7m,躲避硐内设上平台绞车的信号。

5、支架上平台时,平台下帮躲避硐内,设打信号人员,其它人员全部躲于上平台的绞车外,支架两侧及绳道内严禁站人。

6、支架在平台处准备上车盘前,必须停车,将支架与车盘间的活煤,活碴全部清净。

7、支架在车盘上的固定方式为,支架前梁侧的底座采用的压杠配两条型号为Ф27×300mm专用螺栓固定到车盘上,并要求专用压杠焊铁板侧朝下,支架后底座的专用孔内穿过Ф20×75mm的两条螺栓将支架到车盘上,并在支架后底座的外侧用槽钢配Ф20×75mm螺栓将槽钢块固定到车盘上对支架进行限位。如各螺栓孔大时,要求必须加设垫板,垫板的规格为60mm×60mm×10mm,中孔为Ф22或Ф24,在支架的后尾梁与车盘的两侧间采用反正扣将后尾梁与车盘拉紧,具体见附图。

8、装运支架的车盘,必须由运输区提前检修,确保各轮轴的运转灵活,肖子齐全有效。支架在车盘上必须坐正,严禁偏装。

9、支架在车盘上固定好压杠,穿好后底座的螺栓后,去掉固定车盘的链条,用上平台的绞车将支架上开2——3m,停于平台外的羊角罐挡处。上齐各固定螺栓,限位槽钢及反正扣,检查无问题后,方可向外开运支架。

17

10、在支架后尾梁与车盘间用反正扣拉紧,如果后尾梁顶镐漏液,在支架底座处打一根撑木支住后尾梁。支架后插板不能收回或锁不住时必须进行处理,否则不得运输。

五、支架运输:

1、、绞车司机持证上岗,开车前详细检查绞车的固定、手把、信号、钢丝绳、罐挡等安全设施,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后再开车。

2、绞车运转期间,司机要精神集中,密切注意钢丝绳、绞车运转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查明原因妥善处理后再开车。

3、绞车牵引支架时,绞车要运转平稳,绞车在运行期间严禁司机用手直接排绳和站在一旁开车。

4、回运支架的其它规定:

(1)、支架回运前,由调度室组织有关单位对支架回运路线进行现场调查验收,即巷道、轨道、罐挡等,对调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在回运支架前及时平衡相关单位进行处理,确保支架运输路线畅通。 (2)、支架在运输途中,回柱绞车必须使用慢速回运支架。 (3)、运输途中所有人员必须躲开绳道及支架两侧。 (4)、运输支架一次只准回运一个支架。 (5)、严禁人员在运输支架的车盘上乘坐。 六、特殊地段的回运要求: (一)运料巷道头无轨道运输支架

1、拖运支架前,要求拖运支架的绞车必须安设灵敏可靠的声光信号,信号安装成可移动信号,使于观察支架运行情况人员能及时打信号停车。

2、绞车司机开车前必须详细检查绞车的固定情况、钢丝绳的断丝是否超过规定、闸皮、信号等情况,发现问题必须先处理好后再开车,开车过程中必须严格按信号开、回车。

3、工作面上端头出架人员要详细检查绳头、绳卡子、信号等情况,确认无问题后方可将绳头通过新40T链条,锚兰、螺栓、拴于支架的前过桥上或支架底座两侧固定后拉镐的孔内,锚兰要拧紧螺栓,并要求绳头居中,

18

确认无问题后,人员在待出支架下方第2个支架架箱内打信号开车。

4、运料巷拖运支架时,支架必须降至最低,侧护板、伸缩梁全部收紧锁好。

5、运料巷拖运支架时,绳道及支架的正下方严禁站人。跟架人员只能躲于被拖运支架后方5米以外的安全地点观察支架运行情况,并要求其手不离移动信号按钮,发现异常,及时打信号停车处理。

6、运料巷拖运支架需使用滑轮时,滑轮必须为10t或10t以上大滑轮,并用新40T链条配锚兰、螺丝将滑轮固定在运料巷合适位置。把车房内的JH-18.5回柱车绳头从滑轮上穿过后用40T链条配锚兰、螺丝与支架底座连接。

7、拖运支架时,支架运行范围内的活煤、活砟、要及时清理,确保支架运行范围内的净高不低于1.8m。

8、移动信号在出完支架后,必须及时将信号线按标准吊挂整齐。 9、拖运支架工作完成后,必须及时将巷道重新平整。 (二)斜坡运输规定

1、绞车司机开车前必须详细检查绞车的固定,闸皮、钢丝绳、信号等情况,发现问题,先处理好后再开车。

2、斜坡运输,严格执行“开车不行人,行人不开车”的规定。 3、绞车司机要精力集中,严格按信号开车。开车期间,密切注意绞车的运转及钢丝绳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停车处理。

4、斜坡运输一勾只准运输一个支架。 5、把勾工的配备及操作。

(1)、各绞车平坡头、坡底均需配备一名把勾工负责操作罐挡、摘勾、打信号。

(2)、把勾工要持证上岗,熟悉施工现场,并负责检查支架的固定情况, 发现松动要及时紧固并将各紧固件详细检查一遍,无问题后方可回运。 (3)、把勾工要详细检查轨道、道岔、罐挡、信号等安全设施是否正常。 (4)、把勾工要详细检查巷道是否畅通,有无影响支架运输的杂物等。

19

(5)、发送开车信号前再检查一遍:满罐绳是否联好;红灯是否挂在运行前方醒目位置;主绳头是否联好;防跳镢螺丝是否拧紧牢固;斜坡上有无行人,无问题后方可发送开车信号。

(6)、支架运行后要目送支架通过道岔、罐挡及车场。支架到位置后,打信号停车,支架停稳后方可摘镢,把勾工必须在轨道一侧操作,严禁在道心操作。

(三)对拉车回运支架措施

1、对拉车回运支架,两部绞车司机必须密切配合,始终保持钢丝绳处于胀紧状态。防止钢丝绳过松或过紧,造成剪断绳或拉断绳现象。

2、对拉车回运支架时,绞车的速度严禁超过0。4m/s。使用导向滑轮时,滑轮与锚杆间必须采用新40T链条、锚兰、螺栓联接牢固,并在锚杆上加压块固定链条,防止滑脱。 (四)人力推架的规定

1、在平巷人力推架时,推架人员严禁在支架的两侧及支架运行的前 方,推架时要求用力均匀,确保速度不超过0.4m/s,并要求设专人负责安全指挥工作。

2、人力推架时必须注意支架运行前方的情况,在开始推架、停架、发现前方有人或障碍物、接近道岔等情况时,安全负责人必须及时发出警告。

3、人力推架时,严禁放飞车。

4、平巷推架时,相邻两组间的间距不少于30m。 (五)支架发生倾倒、掉道的处理规定

1、处理支架倾倒、掉道,必须有跟班领导现场负责指挥上道。 2、上道时采用导链或液压千斤顶上道,上道器的起动能力不小于10t。 3、上道前,要先在支架两侧的巷道内各支设两根Ф16cm以上的合适规格的优质圆木,并支设牢固,作为支架倾倒时的护身点柱。

4、使用导链上道时,使用导链要选择完好的导链,要求导链的起吊重量与被起吊重物的重量相匹配;然后选择坚固的起吊梁,并对起吊梁和前后至少4架棚子加固后方准施工。导链与起吊梁之间采用40T链条、锚兰、

20

螺栓联接,锚兰上的螺栓要拧紧拧牢。起吊时,先进行试吊,确认无问题方可正式起吊。起吊过程中,要设专人观山,发现问题及时示警撤人。起吊过程中,任何人员严禁站于起吊梁的正下方及吊件的正下和倾斜下方。下放导链时,要两人配合作业,一人拉小链,一人送小链,控制导链下放速度,防止其急速下滑伤人。。

5、上道期间绞车司机必须坚守工作岗位,并在支架掉道处与绞车间设专门的电信号便于联系上道。

6、上道时,施工人员要随车盘的升起及时加垫道木或大木楔,并支垫牢固,防止起重器失灵,支架及车盘回落伤人。

7、斜坡上道时,上道人员必须站于支架的斜上方施工,如确需到支架的一侧或下方工作时,必须先检查好支架的固定情况,并在支架的下方加打Ф20cm戗点柱将支架戗牢,然后施工人员方可躲于两侧的护身点柱后进行上道施工。

8、斜坡上道,严禁采用微动牵引方式上道。 9、上道期间,与上道无关人员,严禁在上道处逗留。

10、支架上道后,施工人员要及时清理施工现场,查找掉道原因并进行处理,待现场所有人员全部撤至安全地点后,把勾工方可打信号通知开车。

(六)支架过风门规定

1、支架在南翼轨道坡底推到-240大巷片口前,班长必须亲自安排责任心强的人在-240大巷片口安全处站岗警戒。防止推运支架时,人员从大巷进入到风门中间。

2、支架过风门必须严格执行“开一道过一道,关一道,再开另一道,过另一道,关另一道的规定”。严禁两道风门同时打开。开关风门工作必须由班长明确专人负责。

3、风门固定必须采用10#铅丝或塑料绳将风门手把与巷道的固定部位连到一起,严禁采用搪材、川杆等支风门,防止支架进出风门时,风门自动关闭。

21

4、支架过风门期间,严禁运行中的支架与行人同时通过风门,必须严格执行“架过人不过,人过架不过”的规定,并在支架过风门后,方可人员通过。

第八部分、其它规定

1、参加本次施工的所有人员要认真学习本措施。

2、施工过程中,每道工序前必须随时对施工地点进行严格的审帮问顶和安全确认。

3、施工过程中支设的单体点柱必须迎山有劲,并及时拴好防倒绳。 4、每班结束时,要将施工范围的棚梁下的单体点柱补打齐,严禁空顶面积过大,否则不得收工。

5、施工过程中凡有人工作的地点必须搞好自主保安和互保联保工作,两人以上必须明确一人负责安全。

6、其它按《13245工作面作业规程》、《轻放支架采煤技术操作规程》第二章、第五章、《小绞车运输规范》第一、二、三章的有关规定执行。

7、施工现场条件发生变化与措施不符合时另行补充措施。

22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5gf.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