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期末复习练习(欧姆定律2)

更新时间:2023-03-08 06:22:30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初三期末复习练习(欧姆定律2)

一.选择题

1.通常情况下,下列物体中属于导体的是( ) A. 玻璃杯 B.橡胶棒 C.铜钥匙 D.陶瓷碗

2.两个电阻R1、R2(R1>R2)组成的如图3所示的四种电路,其中电路总阻值最小的是

R1

R1 R1 R2 R2

R2

B A C D

图3

3.如图1所示电路中,L1、L2是两盏完全相同的灯泡。闭合电健S后,L1、L2均正常发光,过了一会儿突然两灯同时熄灭,检查时发现:若用一根导线先后连接开关S的两端和电阻R的两端,电路均无变化,两灯仍然不亮。若用电压表测L2两端b、c两点问的电压,电压表的示数明显高于L2的额定电压。据此可以判断( )

A.L1灯丝断了 B.L2的灯丝断了 C.开关S接触不良 D.电阻R损坏了 5.如图6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定不变。当S1闭合、S2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3V;当S1断开、S2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9V,则R1∶R2为( )

A.1∶3 B.3∶1 C.1∶2 D.2∶1

6.图7是一个电子门铃,当两个导线夹子相接触时,电子门铃有音图6 乐声.若小明将下列物品分别接入两夹子之间,能使门铃发出音乐声的是( )

A.硬币或橡皮 B.塑料尺或铅笔芯 C.橡皮或塑料尺 D.铅笔芯或硬币

7.关于公式I=U/R,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导体中的电流成正比 B.导体的电阻跟通过导体的电流成反比

C.当通过导体中的电流为0A,导体的电阻也为OΩ

D.当导体两端电压一定时,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8.若R0已知,利用下列各电路图,不能求出小灯泡电阻的是 ( )

9.当温度降到一定程度时,某些物质的电阻会变为零,这种物质叫超导体。当电流通过超导体时不发热,故超导体的应用具有十分诱人的前景。假如科学家已研制出室温下就能使用的超导体,你准备将它用来制作( )

A.家用保险丝 B.白炽灯泡的灯丝 C.电炉的电热丝 D.输电导线 10.如右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闭合开关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的过程中( )

A.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变亮

1

B.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大,灯泡变暗 C.电流表示数变大,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亮 D.电流表示数变小,电压表示数变小,灯泡变暗

11.某同学想用一只“1.5V、5Ω”的小灯泡制作一个简易手电筒,采用电压为6V的蓄电池作电源。为了保证小灯泡在使用时不至于因为电压太大而烧毁,该同学又从实验室里找到了一捆标有“1Ω/㎝”的电阻线。该同学应如何利用这捆电阻线才能保证小灯泡正常发光( )

A.应并联一段20㎝长的电阻线 B.应串联一段20㎝长的电阻线 C.应并联一段15㎝长的电阻线 D.应串联一段15㎝长的电阻线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由断开到闭合,电流表两次示数之比是1:5,由此可知,电阻R1与R2之比是 ( ) A.5:1 B.1:5 C.1:4 D.4:1

13.在如图1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端b滑动的过程中,正确的是( ) A.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灯L变亮 B.电压表的示数增大,电灯L变暗 C.电流表的示数不变,电灯L变亮 D.电压表的示数减小,电灯L变暗 二.填空题

14.由于电压和电阻两者都可能影响电流的大小,用实验研究它们的关系时,可以先保持电压不变,探究电流和电阻的关系;然后保持电阻不变,探究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最后总结出了欧姆定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控制变量法”。在以下问题的研究中: ①滑动摩擦力大小跟哪些物理量有关;②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得出牛顿第一定律;③电流产生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④研究磁场,引入磁感线。其中,应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的是 (填番号)。

2

15.下表列出了一些材料制成的长1m、横截面积为1mm的导线在20℃时的电阻值.

导线 银 铜 铝 钨 铁 锰铜合金 镍铬合金

电阻R/Ω 0.016 0.017 0.027 0.052 0.096 0.44 1.1

根据表中数据回答:假如让你架设一条输电线路,在铝线和铁线之间,你应选用 ______;假如要选用一根金属丝来做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在铁丝和锰铜丝之间,你应选用___________。

16.一位同学设计了一个风力测定仪,如下左图所示,O是转动轴,OC是金属杆,下面连接着一块受风板,无风时以OC是竖直的,风越强,OC杆偏转的角度越大.AB是一段圆弧形电阻,P点是金属杆与弧形电阻相接触的点,电路中接有一个灯泡,测风力时,闭合开关S,通过分析可知:金属杆OC与弧形电阻AB组合在一起相当于一个____________,观察灯泡L的亮度可以粗略地反映风力的大小;若要提高装置反映风力大小的性能,可采取的方法是______ ___. 17.有4Ω和6Ω两个电阻。将它们串联后的总电阻是________Ω;将它们并联后的总电阻是________Ω。

18.导体两端的电压一定时,导体的电阻越小,通过导体的电流________;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变为原来的2倍,则通过导体的电流变为原来的________倍。 19.如图6所示,V1、V2是两个相同的双量程电压表(量程为“0~

2

3V”和“0~15V”)。当电路正常工作时,两表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电压表V2所用的量程是 ,灯L1与灯L2的电阻之比R1∶R2= 。

20.两个电阻A和B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关系如图2所示.由图可知电阻值较大的是 (选填“A”或“B”);它的阻值是 Ω.若将A和B两电阻并联后接在电压为2V的电源两端,由图可知并联电路干路中电流的大小是 A.

21.给你一只标有“5Ω 1A”的定值电阻和一只标有“20Ω 0.8A”的滑动变阻器,在保证所有电路元件安全的前提下。若串联后接入电路.它们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 V. 三.实验题

22.在“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时,同学们设计如图8电路图,其中R为定值电阻,R’为滑动变阻器,实验后,数据记录在表一和表二中。 表一 R=5Ω 表二 U=3 V 电阻/Ω 电流/A 5 0.6 10 0.3 15 0.2 电压/V 电流/A 1.0 0.2 2.0 0.4 3.0 0.6 (1)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可得出如下结论: 由表一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表二可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时,先用5欧的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V,再换用10欧的定值电阻时,某同学没有改变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合上开关后,电压表的示数将__________3V(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此进就向__________(选填“右”或“左”)调节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3V。 23.【探究名称】探究并联电路中电流的关系

C 【设计实验与进行实验】

A ⑴按图14所示连接电路;

⑵把电流表分别接入到电路中的A、B、C处,测出它们B 的电流,填入下表;

14 A处的电流IA B处的电流IB C图处的电流IC 第一次测量 第二次测量 第三次测量 0.10 0.20 0.25 0.12 0.24 0.30 0.22 0.44 0.55 ⑶为了防止个别偶然因素的影响,我们可以采用以下两种方法之一,重复上面实验步骤. 方法一:改变电源电压

方法二:更换其中一条支路中的电阻(阻值不同) 【分析与论证】

⑴在连接电路时,开关必须______;

⑵上面设计的表格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_;

⑶表格补充完整后,通过对上面数据的分析,后面两次实验是采用方法__ ___进行的, 可以得出结论: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计算题

24.如图29所示电路中定值电阻R1=5Ω,R2为滑动变阻器,电源

3

电压保持不变。当滑片在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滑片在b端时电压表示数为2V。求: (1)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

25.为了锻炼身体,小莉设计了一个电子拉力计,试图用电压表的示数表示出拉力的大小,原理如图13(甲)所示。其中,电源电压U=12V;电压表的量程为3V;R0=10Ω;R1是一根均匀电阻线(电阻值与长度成正比),总长为10cm,总电阻为50Ω;弹簧右端固定金属片P,并连接拉环,P与R1的左端拉触,当拉环受到拉力作用时,弹簧伸长并带动P在R1上滑动,弹簧伸长的长度△L与所受拉力F的关系如图13(乙)所示,弹簧能承受足够大拉力,其电阻值不计。

(1)该电子拉力计能测量的最大拉力是多少? (2)为了使电子拉力计能测量的最大拉力达到600N,在保持其它元件不变的情况下,R0应改用多大阻值的电阻?

4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f9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