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中以学生社团活动促学生特长发展的实践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04 21:43:02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普通高中以学生社团活动促学生特长发展的实践研究

阶段总结(2011.3-2011.7)

大连市第二中学

又是一个学期的工作结束了,结合自己的工作和课题参研教师的工作总结,把本学期的课题研究工作加以总结。

一、组织落实研究计划

本学期紧紧围绕提高实践和研究效益、质量这一主题,通过会议和活动的方式开展课题的实践和研究工作。

1、通过会议的形式及时将课题组的研究思路传达给各实践和研究单位。为了使各课题组扎实的开展工作,开学初的2月24日,《普通高中以学生社团活动促学生特长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召开了由全体课题组成员参加的“阶段工作总结会议”。会上对上学期课题组的活动情况进行了全面、细致的总结,既肯定了老师们的工作成绩,也就有关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同时对新学期的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3月8日,在本学期第一次课题组负责人会议上,特别强调要做好本学期社团活动的设计规划工作,提高活动的效率和质量。

4月7日,本学期第二次课题组负责人会议上,在总结三月份社团活动的情况的基础上,针对“影响社团活动的各因素”这一研究课题从研究的必要性、研究的内容、研究的具体选题、研究的要求、研究的条件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说明,并对课题成果撰写进行分工并提出要求。

5月17课题组月度工作总结会上。4月份社团活动情况作了总结并对5月份的活动作了安排以及6月份活动调整情况作说明。

7月22日上午,《普通高中以学生社团活动促学生特长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组召开全体参研教师会议,会议对本学期社团活动开展情况和课题研究工作做了初步的总结,总结肯定了本学期工作的成绩,也指出了仍然存在的问题。会议决定下学期开学初召开课题组全体会议,以便对本学期工作做出更加全面地总结和评估,同时安排下一阶段的研究工作。

2、根据计划适时安排社团活动,社团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在本学期校园活动空间相对狭窄的不利条件下,课题组克服困难,本着用时间换空间的方式,合理安排社团活动时间,比较顺利的完成了本学期的四次社团活动。根据计划安排,分别在3月18日和25日、4月22日和29日、5月20日和27日、6月24日安排四次活动。前三次活动分成两组进行,由于高三已经离校,足够的空间使所有社团同时开展活动,所以第四次活动统一安排到6月24日进行。总体来看,各社团都为顺利开展社团活动作了适当的准备,因此,每次活动也都能够比较顺利的进行。

3、加强了社团活动的检查力度,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为了使课题组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各社团的工作情况,本学期课题组加大了社团活动期间的检查力度,检查工作起到了督促工作的目的,5月和6月份的工作明显好于3-4月份的工作。

二、本学期工作的主要成绩

1、大部分社团的活动有比较强的目的性计划性,工作思路清晰,既有学期整体规划,每月的活动方案也很详尽,所以活动内容比较充实,形式也比较符合内容的要求,程序环节处理得比较好,保证了每一个社团成员在活动期间都有事可做,活动进行得也就比较顺利。午荷文学社、青春话筒、我爱记单词、艺手创意工作室、英格话剧社等做得相对比较突出。

2、对社团性质的认识更加清晰。经过一年多的实践和学习,老师们对社团工作的性质有了更加深刻地认识。特别是一些高三老师在外出学习过程中通过对兄弟学校学生社团建设情况的了解,使这种认识更加清晰和明确。老师们认识到学生社团是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按着自愿的原则自己组织起来的社会团体,所以学生的自主性应该是第一位的,从社团成立到社团的发展,从活动的设计、组织到活动经费的筹集,从活动的时间到活动场所,从是否聘请指导教师到什么时候到哪里去聘请指导教师都应当由学生自主决定,总之,兴趣和自愿是学生社团的两大重要特征。

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的社团没有一个是符合这两个要求的,但我们的目标是达到这两个要求。我们之所以由教师代表校方出面组织学生社团,并参与从计划的制定到活动的组织、管理,从发展成员到活动的指导等大多数工作,

除了课题的原因之外,主要还是考虑到学生本身的能力,当我们把现有的社团做得比较成型而且初步形成学校文化的时候,教师就会逐步撤出第一线的工作,教师只是在学生需要的时候,应学生的要求才参加学生的活动。

我们之所以还由校方出面来统一规定学生活动的时间、场所,主要还是考虑学校的整体管理,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除非周末和假期,我们不可能满足学生自主安排活动时间的要求,我们也不可能满足学生自主选择活动场地的要求,因为就我们目前的条件达不到这种水平,同时从学生的公德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来看,也不具备自主选择活动场地的条件。

总之在目前的管理体制下,我们只能逐步实现学生社团活动的自主化目标,盲目冒进,带来的后果可能是学生社团的消失。

3、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比较好的发挥,至少认识到学生在社团活动中的重要性。随着社团活动的深入,老师们经验的积累,老师们对社团活动的调控能力也越来越强,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越来越突出出来,学生自主查资料、自主选择剧本、自主排练、自主设计活动方案等情况越来越多。

4、产生一些社团活动中的教育故事。随着社团活动的逐渐深入,出现了一些比较好的教育故事,比如沈晓钰老师在社团活动中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的故事,应当说故事的主角张昆可能就是一个人才(偏才)。赵月红老师在活动中发现的孙逢庆同学就是一个在西藏问题方面有着比较深刻的认识的学生。刘佳老师指导的宋亚楠同学也可能是一个不一般的人物。刘丹老师指导的谷琛、尚家魁同学虽是理科生但是仍然坚持参加“历史的天空”俱乐部的活动,说明了这个俱乐部的价值和意义。一个个案例充分说明,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做,就可能为学生成长开创一条道路。

5、对外联系得到加强,走出校园的社团明显增加。本学期各社团加强了和社会的联系。“午荷”文学社参加了“金石滩踏青活动暨2011大连学校媒体交流会”,向兄弟学校展示了我们的实力。“艺手创意”工作室的老师带领学生做了市场调查,不仅开阔了眼界,而且为今后开展工作提供了思路。“方舟”心理组织学生到劳动公园踏青,寻找春天,体会生命的美好。物理科技制作小组去科技馆参观,开阔了学生的眼界。“海蛎子”俱乐部组织学生做市场调查。有的

社团也有外出的计划,但由于客观原因没能成行。

外出活动既能提高学生的兴趣,也能开阔学生的眼界,应该是一件好事,但是由于有安全风险,所以老师们承担着非常重大的责任,在校外活动中我们的老师设计周密的活动计划,考虑到各种可能的因素,保证了每一次外出的安全,我们的老师是有强烈责任心的优秀团队,是令人尊敬的。

6、教师自身能力得到提高。随着社团活动的深入和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老师们越来越认识到自身能力提高的必要性,很多老师在总结中都提到了提高自身素质的必要性问题,有的老师已经开始付诸行动,比如马芳老师在为学生做讲座做准备时,对高中所有单词加以分类整理,这一分类过程,不仅使学生能够更高效率的提高记单词的效率,而且也使自己对单词的理解提高了一个层次,能够从更高层次上掌控单词,进而做到更自如的运用。还有一些老师为了指导好自己的指导对象,自觉学习有关的理论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指导水平。

7、教师的奉献精神令人尊敬。我们开展社团活动,不可避免的就会产生一些费用,这些费用如何出,对本来意义的社团来说这不是问题,社团成员自己拿就是了。但是由于我们的社团是学校出面(通过教师)组织的,这里就有一个是否滥收费的问题,不收费就有一个活动能不能顺利开展的问题,所以这是一个很纠结的问题,为了保证社团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我们的老师自己出钱,孙晶老师为了学生的社团活动顺利进行,每学期都要垫一部分钱到里面,这里我们绝不是要求每一个老师都这样做,我们只是说我们的老师这种奉献精神值得我们敬佩。这也为我们提出一个问题,社团活动经费到底如何解决,我还是建议学校拨一点儿、学生集一点儿、社会上拉一点儿。请不要再让老师往里垫钱了。

8、社团活动准备工作都比较充分。经过多次活动的实践,大家都认识到了准备工作对一次活动的重要性了,所以本学期各次活动,各社团都能够作比较充分的准备工作,从而保证了每一次活动的顺利进行,这里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艺手创意”工作室的老师们,在活动前他们搞调研,通过调研了解的需求做出开展什么活动的决策,而且要“彩排”:亲自做一做,看一看用多长时间能够完成一件作品,以便决定做什么,以保证每次活动学生都能够完成一件作品,

而不至于到下一次活动是在接着做。由于有自己的亲身实践,所以他们的每次活动效率都比较高,而且在期末还搞了一次作品展示。

9、参研教师更加重视反思。反思是进步的阶梯,反思越深刻,对存在的问题认识的也就越深刻,改正就越彻底,进步也就越快。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和研究,参研教师的反思意识越来越强,而且反思的内容越来越全面,反思的程度也越来越深刻。从本次总结来看,老师们更多的是从以下方面做反思:1)教师自身的指导能力。很多教师在总结中都提到了提高自身指导能力的问题。老师们认为提高自我修养和专业知识是提高教师的指导能力的前提和基础,自己没有有关方面的知识,就不可能把相关问题指导清楚,只能以其昏昏使人昭昭,起不到指导教师的指导作用。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就为我们今后提高自身素质奠定了基础,希望能够以此激励自己,把提高自身素质的事情做好。

2)认识到计划工作的重要性。计划工作做得好,做工作时就能够做到心中有数,工作中就较少出现差错,工作效率也就比较高。通过一年多的实践,多数参研教师认识到了工作计划的重要性,或者主动按时提交工作计划,或者为因没能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而使工作没能顺利完成而懊悔。希望大家以此为戒,在今后的研究工作中认真考虑、及时制定、上交工作计划,按计划办事,提高办事效率。

3)探讨活动效率不高的原因。我们做工作都希望有较高的效率,但是高效率的完成工作是有条件的。制度环境怎么样,计划是否周密可行,执行计划的人是否具备相应的能力,物质条件是否具备,准备工作做得怎么样,有没有相应的纪律保证等等都影响我们的工作效率,大家在总结中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影响我们工作的因素,我们争取用最大的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满足任务顺利完成所需要的条件。

4)认识到社团活动应该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应该和文化课学习结合起来,要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协调起来。开展社团活动的目的是什么,当然是能力的提高,是人的发展,所以我们搞学生社团不是为了搞社团而搞社团,我们搞社团的目的是为了学生的发展,而要达到这一目的,我们就需要认真设计我们的社团活动,把我们的社团活动与学业成绩的提高,学习能力的提高结合起来,所以老师们建议,社团活动要和学生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要和学习成绩的提高协

调起来,我们认为这种建议是非常好的,它不仅能使我们的社团活动得到社会的认可,而且也是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的。

应该说老师们的反思是深刻的,建议也是有实际意义的,希望老师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积极思考,为学校的发展贡献力量。

三、本学期工作中主要问题

在一学期的工作中,我们的工作虽然取得一些成绩,但是也还是存在着诸多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课题组方面:

1、在计划落实方面还存在漏洞,主要表现在,计划中要求的每次活动前检查各社团的活动方案的要求还是没能完全落实,以致于造成一些社团无方案开展活动的情况,使社团活动活动表现出较大的随意性,有的社团没有具体的活动内容,或者内容不充实,只得提前解散,严重的影响了社团活动的声誉。

2、课题结题的有关材料的准备工作还未能进入实质性的工作。虽然对课题成果的写作做了初步的分工,但是都没能进入实质写作阶段,而且有些内容目前还没有成员承担。

3、检查督促方面做得不够。特别是在落实计划要求方面的督促不够,这是在今后工作重要及时纠正的。

(二)各社团方面

1、还有个别社团的活动流于形式,准备不足,仓促上阵,活动松松垮垮,不能保证学生在活动时间内有事可做。

2、学生的主体地位不突出。虽然这里的原因很复杂,但是不要忘了,我们最终的目标是学生自主开展社团活动,我们总是要放的,所以,该放手时就放手,不要总是担心学生出这样那样的问题,出问题是正常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也能够提高学生的能力。当然不等于说可以放任自流。

3、活动纪律还存在问题。有的社团在活动纪律方面还存在着较严重的问题,如上网打游戏问题,纪律涣散问题,无所事事问题等等。

4、教师指导能力亟需提高。虽然我们前面谈到老师们已经认识到教师素质的提高是指导能力的提高的前提,有的老师也已经在自觉地给自己充电,但是也还是有教师没有认识到它的重要性,还没有那种紧迫感。

5、指导教师之间的协作方面还存在问题。几个教师指导一个社团的时候,这几个教师就是一个团队,一个教师因某种原因不能参与活动时,其他老师应该能够及时补上,在不能完成该教师指导的内容时,也可临时调整一下工作计划,把工作调整到自己擅长的领域,至少保证学生活动的正常开展。

四、下学期主要工作

1、加强计划工作的管理。

各社团要按时提交学期工作计划和月度活动方案。学期工作计划要在9月16日前上交到课题组李国欣老师处,同时上交9月份活动方案。以后各月度活动方案应该在每月10日前上交课题组李国欣老师处。

加强对工作计划和月度活动方案的检查,对不符合要求的要提出整改意见。李国欣收到计划和活动方案后及时上交课题组长处,课题组长组织课题组核心成员审查计划和方案。对不符合要求的计划和方案提出整改意见。

加强对计划执行情况的监督。课题组核心成员要对各社团活动情况进行检查,看是否在执行计划或者是否在按月度活动方案活动。指导教师对偏离活动方案的活动要做出说明。

2、加大对活动的检查力度。

第一、检查活动的准备情况,对准备不充分而去组织活动的要提出批评。

第二、检查活动纪律,对活动纪律要求不严的社团要在月度总结会上予以批评,对严重违反活动纪律的学生交教导处处理。

3、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提高自身素养,为提高指导质量做好准备,学习形式主要是根据社团工作需要自主学习。

4、科学设计,通过设计使参加社团的每一个同学都有事可做,都能有效的参与到活动中来,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也使教师的负担得以减轻。使教师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中解脱出来。

5、组织有关教师撰写相关材料。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74e.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