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一轮复习的策略与要求.

更新时间:2023-04-06 07:1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高三第一轮复习的策略与要求

1、高三三轮复习的指导思想与总体计划

1.1、明确三轮复习的指导思想.

⑴结合考点,紧扣教材,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目标.

⑵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联系、应用,结合高考题型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促使学生以良好心态对待高考.

1.2、制定三轮复习的总体计划.

各科教师应制定好高三复习总体计划与阶段性计划及相应的复习策略,建议各科复习应按三个阶段(三轮)进行(时间段划分仅供参考).

⑴第一轮(2016年7月21日--2017年3月24日)为“以点带面打基础”阶段.要求:落实考点,全面复习。抓纲务本,单元过关,整理题型,夯实四基,初步总结方法规律。

⑵第二轮(2017年3月25日--2017年5月5日)为“重点专题上台阶”阶段.要求:设置专题,构建网络。强化考点,突出重点,归纳迁移,培养综合能力,穿插和渗透做题的规范性、准确性和时效性训练,重点提升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⑶第三轮(2017年5月6日至高考)可分三个小阶段.

①(2017年5月6日--2017年5月15日)为“综合模拟攀高峰”阶段。要求:强化训练,综合攀登。套题训练,强调自主,纵横联系,巩固应用,总结方法,内化知识,自我完善,积累考试经验,全面提高应试水平。

②(2017年5月16日--2017年5月28日)为“考前调适出状态”阶段.要求:休整调适,自主整理。自学为主,个辅为辅,适度训练,要求学生回归课本,回归基础,收拢、巩固已有

知识,同时进行心理的调试,轻装上阵,逐步达到最佳状态。

③(2017年5月29日—2017年6月6日)为“停课复习”阶段.要求:适度休息、轻松复习,不能放得太松、更不能收得太紧,要张驰有度、愉悦等待.

2、高三第一轮复习的四条教学任务

2.1、制订科学合理的复习教学计划。

⑴有了一个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复习就有目标,就有方向。

①高三第一轮教学要在帮助学生真正理解基础知识上下功夫(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要在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基础知识分析实际问题上下功夫(不关心实际),要指导学生学会审题,掌握解题规律和基本方法上下功夫(培养能力),在培养学生养成规范答题习惯上下功夫,减少学生不应有的失分现象。

②千万不要出现“第一轮复习赶进度,第二轮复习炒冷饭,第三轮复习乱做题”的现象。

⑵第一轮复习中应防止出现以下四个问题.

①复习无计划,复习程序乱。一般表现为:时间安排不当,或前紧后松、或前松后紧、或过快、或过慢;复习无稳定的程序,学生无所适从。

②讲课无新意,详略不得当,重结论轻过程。其表现为:把复习课上成压缩的新授课,讲授不改变形式,疑点把握不准,平均用力,引不起学生共鸣,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L

只讲概念规律的结论,学生理解知识不深,不准确,不透彻,知识不能迁移。

③对高考要求把握不准。其表现为:个别知识点挖得过深、过难。训练题目过程理想化,且过于繁、难。

④解题不少,能力不高。其表现为:就题论题,而不是就题论法.;题目重复过多,增加学生负担,效率不高。

2.2、选择合理的复习教学方法。

⑴第一轮复习各单元按“习、读、讲、练、考、评、补”顺序进行。

⑵第一轮复习各环节要目的明确,确保实效,实施中层层推进,环环相扣。

2.3、了解第一轮复习的四项基本教学任务。

⑴第一项:全面、系统地复习所有的知识点.①全面:覆盖教材中所有知识点;②系统:不仅掌握知识本身,而且掌握与该知识点有联系的前、后、左、右的有关的知识点。

⑵第二项:完成记忆任务.①所需记忆的知识,在第一轮复习时必须“一次到位”,决不可把记忆任务推到第二轮复习;②所需记忆的知识,必须以能“默背”为合格。

⑶第三项:初步掌握各单元的知识结构.①记忆、理解各单元知识结构图(表);②本单元知识能“单元过关”。

⑷第四项:着力培养初步的综合能力和学科能力.①大部分应是低档综合题,小部分是中档综合题,一般不搞高档综合题;②一般是在本单元内的综合练习;③将各项学科能力落实至足量的例题及练习题;④中、低档题的学科能力基本过关。

2.4、确立第一轮复习复习抓目标:尖子生、边缘生.

⑴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目标学生培养的重要性,树立全局观念,确保真正把目标学生培养落到实处。对目标学生进行学法指导。

⑵对目标学生的成绩与能力提出明确要求,使目标学生复习有明确的奋斗目标。个别辅导,因材施教,发现目标学生在复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分析解决。

⑶建立目标学生成绩档案,对成绩不理想、波动大的同学,帮助其找出原因,促其稳步提高.

3、高三第一轮轮复习的八条教学原则

要优化第一轮课堂教学就必须遵守高三复习的教学原则,总原则是适当延长一轮复习时间,缩短二轮复习,加大三轮综合训练时间和强度,并遵循以下七条教学原则.

3.1、全面性原则。

⑴第一轮复习中力求追求全面和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构建知识体系。

⑵第一轮复习要力求做到知识无遗漏,但不能将复习课当成新课来上。

3.2、基础性原则。

⑴用足教材,把握基础,教材的图表、数据、小实验等全面温固,零散知识系统化、网络化。

⑵注重基础,注重通性法,精选精编,讲求实效和针对性。

3.3、系统性原则。

⑴第一轮复习时就不应是把平时学习过的知识简单地重复一遍,而是要在对知识整体和各个单元知识部分之间的关系作了仔细的探究后,按逻辑结构及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平时所学的各个单元的、局部的、分散的、零碎的知识及解题的思想、方法和规律进行纵横联系,“以线串珠”,使之系统化、结构化、网络化.

⑵将各部分知识进行有机的整合、构建知识的结构体系,以形成整体的“认知框架”、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构建的方法可以将各单元与单元、单元与整体之间的联系与作用用表格式、纲要式、图表式和口诀等形式进行直观形象地构建知识整体的层次结构。

3.4、针对性原则。

⑴复习指导思想的确定,复习计划的制定,复习方法的选择,例题、练习题的选取和编制等都要有较强的针对性,不能带有任何的盲目性与随意性。

⑵所谓针对性是指:①针对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②针对学生学习中薄弱环节;③针对重、难点;④针对高考的热点;⑤针对国家考试中心的命题信息。

⑶对于学科的认识水平那些内容对中学学科素质培养最重要;那些知识是高校学习必须的;那些知识对培养思维能力有极大的帮助。

3.5、追求三精的原则。

⑴精选:例题、材料精选,要突出问题中所蕴含的学科思想与方法、人文情感。要选择能体现“通法通则”,即包含最基本的学科思想方法的代表性题目。在选题时要注意知识的内在联系,所选的题目应有不同的层次与梯度。使基础好的学生能解高档题,基础差的学

生能解低档题,争取中档题,使知识发生发展的规律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有机结合起来,使教学目标指向每个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⑵“精讲”:例题精讲,要突出教师的主导性.精讲”集中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该讲的内容必须讲深讲透,分析过程要强化。例题教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得解答结果,也不是为了展示解题过程,而是通过题目的解答过程为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原型或模式,教会如何找准切入点。既然是“精讲”,就不能“满堂灌”。

⑶“精练”:习题精练,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所选的练习题要对准高考。

3.6、主体性原则。

⑴学科基本原理、基本规律,其中与大学密切相关的知识尤为重要。在复习课中,教师只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引导者、指导者与合作者,而不能成为知识的贩卖者。

⑵教师不能独霸课堂,一讲到底,要启发、引导学生,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复习的效率。

3.7、指导性原则。

⑴各科教师要根据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复习方法的指导。指导学生制定复习计划,明确复习目的,确定复习重点,落实复习措施,选好复习方法。指导学生处理好基础与能力、课本与复习资料、做题与纠错、做题与复习、课内与课外等关系。

⑵要重视课本的学习,强化“三基”训练,克服盲目求难、求巧,急于求成,好高鹜远等浮躁现象。要提高练习的质量,重视解题思路的分析、归纳以及表述的规范化,对于错误的习题要及时订正,并做成“错题集”经常复习,通过相应的纠错练习强化正确性。

⑶指导学生进行知识内在联系的总结,知识网络结构的建立和解题规律的提炼,克服以练代替复习现象。要教育学生切实提高理科实验的动手能力,了解最新的重大科技动态,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扩大知识面,提高整体素质。

3.8、一把剪刀、一个口袋原则。

⑴一把剪刀就是选择适合学生实际的练习,剪掉一些特难题、旧题、偏题和怪题.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gfl.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