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章 知识学习策略 试题库

更新时间:2024-04-07 14:21:02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二章 题库

一、单选题

1、从知识的来源可将知识分为直接知识和( C )。

A. 感性知识 B. 自然科学知识 C. 间接知识 D. 个人知识 2、无意义音节的首创者和遗忘曲线的最先提出者( B )。

A. 巴甫洛夫 B. 艾宾浩斯 C. 弗洛依德 D. 冯特 3、要使学习的知识达到自动化,主要通过( B )。

A. 形成策略化 B. 反复练习 C. 多问为什么 D. 使用联想法 4、对如何游泳的记忆属于( )。

A. 形象记忆 B. 语词记忆 C. 情绪记忆 D. 程序性记忆

5、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

A. 过度学习 B. 记忆的恢复现象 C. 无倒摄抑制的影响 D. 无前摄抑制的影响 6、学生刚学英语时,对26个字母的记忆两头容易,中间难,这种现象就是所谓的( )。

A. 痕迹消退说 B. 动机说 C. 同化说 D.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7、听到一声巨响转过头属于( )。

A. 无意注意 B. 有意注意 C. 有意后注意 D. 有意前注意 8、无论在中午或傍晚,一根香蕉总是被看成黄色,这是由于 ( )所致。

A. 知觉适应 B. 明度恒常性 C. 知觉的理解性 D. 颜色恒常性 9、“猎人进山只见禽兽,樵夫进山只见柴草”是知觉( )的表现。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10、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针对所学内容画出网络关系图,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

A. 组织构造策略 B. 深入理解策略 C. 高效练习策略 D. 保持记忆策略 11、在一份书面学习材料中,记忆效果最好的位置往往是( )。

A. 中间部分 B. 开始和结尾部分 C. 不一定 D. 都一样 12、有人在学习解高次方程的思路时,概括为“四化换一元”,这是使用了( )。

A. 图表归纳法 B. 形象联想法 C. 简语归纳法 D. 符号纲要法 13、老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老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

A. 组织构造策略 B. 深入理解策略 C. 高效练习策略 D. 保持记忆策略 14、有人记忆马克思的生日“1818年5月5日”时,联想为“马克思一巴掌一巴掌打得资产阶级呜呜地哭”,这是使用了( )。

A. 组织构造策略 B. 深入理解策略 C. 高效练习策略 D. 保持记忆策略 15、记忆的容量为七加减二个项目的是( )。

A. 长时记忆 B. 短时记忆 C. 瞬时记忆 D. 程序性记忆

16、有人在记忆π值时,记为“山巅一寺一壶酒,尔乐苦煞吾...... ”,这是使用了( )。

A. 形象联想法 B. 歌谣归纳法 C. 谐音联想法 D. 简语归纳法 对人名、地名、名词解释以及定理、定律等的记忆属于( )。

A. 程序性记忆 B. 陈述性记忆 C. 感觉记忆 D. 机械记忆 18、对一个真实的棋局,象棋大师的记忆准确性为64%,业余新手只有18%。由此可见,( )对组块有着很大的影响。

A. 加工深度 B. 觉醒状态 C. 记忆内容 D. 个体的知识经验

19、人们在看动画片的时候能把原本静止的图像看成是在运动的,这是因为存在着( )。

A. 幻觉 B. 感觉记忆 C. 静止运动 D. 错觉 20、“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体现了知觉的( )。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21、在知觉世界时,人们总是把少数事物当成知觉的对象,把其他事物当成知觉的背景,这是 ( )。

A. 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整体性 C. 知觉的理解性 D. 知觉的恒常性 22、信息保持时间短暂、记忆容量大的记忆为( )。

A. 感觉记忆 B. 短时记忆 C. 长时记忆 D. 瞬间记忆 23、“窥一斑而知全豹”说明了知觉的( )。

A. 选择性 B. 整体性 C. 理解性 D. 恒常性

24、有人记忆有关马克思出生和去世的时间(1818-1883),联想为“马克思一爬一爬,一爬爬上山”,这是使用了( )。

A. 组织构造策略 B. 深入理解策略 C. 高效练习策略 D. 保持记忆策略

二、多选题

1、从知识的功能出发可将知识分为( )。

A. 社会科学知识 B. 陈述性知识 C. 程序性知识 D. 公共知识 E. 策略性知识 2、注意的特点有( )。

A. 稳定性 B. 选择性 C. 广度 D. 分配 E. 转移 3、有效的学习知识,可按以下的目标实现条件( )。

A. 概念化 B. 条件化 C. 结构化 D. 自动化 E. 策略化 4、知觉的规律主要是在知觉的基本特性中表现出来的。知觉的基本特性有( )。

A. 知觉的选择性 B. 知觉的整体性 C. 知觉的理解性 D. 知觉的恒常性 E. 知觉的起伏性 5、组织策略可利用的图形有( )。

A. 系统结构图 B. 流程图 C. 模式或模型图 D网络关系图 E. 双向图

6、认知学习过程涉及以下那些概念( )。

A短时记忆 B长时记忆 C感觉记忆 D注意 E元认知 7、深入理解的方法有( )。

A自问理由法 B.形象比喻法 C.异同比较法 D.感性经验累积法 E.自我举例法 8、下列属于归纳策略的是( )。

A.分类归纳法 B.歌谣归纳法 C.简语归纳法 D.图表归纳法 E.纲要归纳法 9、教师在教授学生学习纲要法时应注意( )。

A提要性原则 B层次性原则 C自动化原则 D掌握性原则 E目标性原则 10、应用注意规律在教学中的应用:( )。

A.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B.避免分散注意

C.运用有意注意规律进行教学 D.使用各种形式增强持续性注意 E.根据不同年龄学生的注意发展特点组织教学 11、选用科学的复习方法时应注意:( )。

A.采用背读结合的方法 B.整记与分记相结合 C.尽量减少抄写时间 D.多种形式复习相结合 E.多种感官协同记忆

12、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语言传授可以学习各种课本知识和日常生活常识,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这种对知识的记忆是( )。

A.语义记忆 B.情景记忆 C.程序性记忆 D.陈述性记忆 E.长时记忆

13、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可以说明( )。

A.遗忘的原因是由于记忆痕迹衰退 B.遗忘的原因是由于干扰 C.遗忘的原因是由于压抑 D.遗忘的原因是由于提取失败 E.系列位置效应产生的原因

三、绘图说明题(15分)

请绘制并解释艾宾浩斯曲线。

四、简答题

1、结合遗忘的规律说明如何合理使用复习策略?(15分)

2、请从记忆的角度解释为什么普通人难以完成三位数乘三位数等位数稍多的心算问题。(10分)

五、举例说明题

1、请列举日常生活现象说明知觉的对象和背景的关系。(10分)

2、知识获得要经过包括三个阶段,分别是a.介绍和复习、b.深入理解、c.提供练习阶段,请结合所学知识举例说明在知识获得中怎样合理使用学习策略。(15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gn8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