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商学院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09-16 00:35:01 阅读量: 高中教育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兰 州 商 学 院 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开 题 报 告

论文(设计)题目:论循环经济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

价体系的构建

学 院、 系: 会计学院 审计系 专 业 (方 向): 审 计 学

年 级、 班: 2008级 审计(1)班 学 生 姓 名: 王秉鹏 指 导 教 师: 雷凯峰

2012 年 05 月 10日

一、论文(设计)选题的依据(选题的目的和意义、该选题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等) (1)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循环经济与政府绩效有着高度一致的目标和方向,两者均致力于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以及自然生态环境的维护。循环经济追求更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更少资源消耗、更低环境污染,我国现阶段发展循环经济的首要目标是节约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而政府绩效审计是对被审计单位和项目资源利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监督和评价。循环经济对政府绩效审计提出了新的客观要求,同时政府绩效审计也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的发展。因此怎样在循环经济下开展好政府绩效审计工作、如何构建循环经济下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体系也就具有很深的研究意义。 (2)国外研究现状 “循环经济” (cyclic economy) 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伯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来的。它泛指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产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 一些西方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他们在政府绩效审计的研究时间上远远早于我国,而求他们的经济发达程度以及审计体制等也为政府绩效审计创造了条件,所以他们在政府绩效审计研究的比我国成熟。John Gly nn 于1985 年发表了一篇题为《货币价值审计——国际概览和比较》的论文, 开创了政府绩效审计比较研究的先河。 美国政府早在20世纪40年代就着手构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并有专门给的杂志刊载相关学术文章,到60年代。美国审计总署就率先把政府工作的重心从经济性审计转向了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并重的审计,俗称3E审计,后来又扩展到5E审计,既有增加了对社会效益和环境的影响。 英国在评价方法上也有许多形式,如专家意见法,问卷调查法,实地考察法,具体评价指标的对比定性分析、运用统计进行定量分析等。荷兰鹿特丹Er asmus 大学的公共管理学教授,Poll it t 主持了一项为期三年的政府绩效审计研究 2

( 1995- 1997) ,主要内容是调查欧洲五国( 芬兰、法国、荷兰、瑞典和英国) 最高审计机关( Supreme Audit Inst itut ion, SAIs) 开展绩效审计的状况, 从中发现五国政府绩效审计的趋势和规律。 澳大利亚在评价时,现有部门制定发展目标,编制年度绩效计划,审计部门在综合考虑个方面因素的情况下,利用综合评价等方法作出审计评价。Hamburg er( 1989) 曾描述绩效审计技术在澳大利亚的发展。 认为绩效审计的产生和发展, 是利益冲突的个人和团体间不断争论的过程。他认为澳大利亚审计署对项目审计的态度,,在1974 年和1989 年曾发生过两次重大变化, 并把这种变化归结为连续三任总审计长的个人影响。 (3)我国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在我国,什么是循环经济? 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给出了明确定义: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 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 (3R)为原则, 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 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 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 的传统经济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宋常,吴少华(2004),雷达(2004),刘力云(2001)等都基本认同了世界审计组织 对绩效审计在《利马宣言》中的表述,认为政府绩效审计就是对政府管理活动的经济性、资源使用的效果性、达到目标的效率性进行的审计。针对绩效审计应涵盖哪些内容,目前还存在着争议,但较具代表性的有“二分法”与“三分法”。如李敦嘉(1996)认为,政府绩效审计可以分为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审计和公共工程的效益审计。 陈守德(2000)等认为,绩效审计应包括两部分,即盈利性支出部分(基建投资、重点建设项目投资及国有企业使用效果审计等)和非盈利性支出部分(行政收支、公共工程收支和各种基金的收支); 赵玉华等(2000)认为,绩效审计应包括管理审计和项目审计(或称投资审计、效果审计)两个方面;还有的认为绩效审计可以划分为两个部分,其一是政府财政收支中的行政收支、公共工程收支和各种基金的收支,其二是政府财政收支中的 3

有关收益性投资部分。 石爱中等(2002)认为,“3E”审计表明了我国政府绩效审计的内涵和内容,其他均应视为“3E”审计的具体表现形式。 客观地说,我国真正针对公共部门开展的绩效审计是从21世纪初开始的。2002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提出要“把财务收支审计与经济效益审计结合起来,促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要“从查处严重损失浪费入手,积极探索经济效益审计”。于是,各级审计机关开始在公共资金领域进行经济效益审计的探索。2002年,深圳市审计局在全国率先开展了以西方“3E”审计理论为指导的政府绩效审计,如深圳市卫生系统医疗设备采购及大型医疗设备使用管理情况审计,政府投资污水处理厂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等。2004年,审计署在政府绩效审计中也有了重大突破,当年组织了对河口清淤工程的效益审计,按照“揭露问题、规范管理、促进改革、提高效益”的总体思路,从“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适当性、环境性”等五个方面,对项目的建设效益进行了评价。 伴随着循环经济步入法制化轨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尤其是随着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政府绩效审计的需求也日益强烈,循环经济下的政府绩效审计的开发已成为不可逆转的大趋势。

4

二、论文(设计)的主要研究内容及预期目标 主要研究内容如下: 第一部分:循环经济下政府绩效审计的理论基础。 第二部分:循环经济和政府绩效审计的关系及循环经济视角下构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的五大基本原则。 第三部分:从科学发展观、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和政绩考核评价制度四方面阐述了循环经济视角下构建政府审计评价标准的重要性。 第四部分:循环经济下构建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工作所面临的问题。 第五部分:我国在循环经济下开展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构建所面临问题的解决对策。 第六部分:结论 (2)预期目标及意义: 伴随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紧缺,循环经济发展已成为当前国际国内重视和研究的论题。本文从循环经济角度出发在科学发展观和建立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下,论述了循环经济和政府绩效审计的关系、循环经济下政府绩效审计的重要性、循环经济下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工作思路,根据循环经济下政府绩效审计的基本原则,构建了在循环经济下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标准,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随着政府绩效审计的不断实践和我国法律制度的不断完善,政府绩效审计评价体系势必将不断得到完善和健全。 5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7t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