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各语言学流派中看当代语言学的发展

更新时间:2023-12-29 22:0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从各语言学流派中看当代语言学的发展

当代语言学具有客观性,是一门理论学科、实证学科和描述性学科,其方向有音系学,语法,词汇学,语义学,语篇。语言学的研究方向主要有两条,一条是对语言学的每一专业部分进行细致研究,另一条是从整体上研究语言学。尽管这两条研究方向都困难重重,但是不能低估了已取得的成就:已经获取了很多语言方面经得起检验的信息;理论、概念和调查的技巧的发展已经大大有助于我们对于语言性质的理解。20世纪,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其发展形成离不开各大语言学派的研究和理论:索绪尔注意到语言的功能和符号性,美国的结构主义注意形式分析和客观描写,伦敦学派注意语言出现的情景,乔姆斯基重视语言的创造性和普遍性。

索绪尔的理论被认为是现代语言学的开端,同时也是结构主义的创始人。20世纪各学派都从他的思想中受到启发,吸取营养。他为现代语言学提出了总的方向,明确了语言的本质是符号系统,其根本特点是意义与声音的结合。规定了语言学的任务:把语言作为一个单位系统和关系来分析。同时他做出了几个主要区分:(1)语言与言语。索绪尔认为语言既是言语的工具又是言语的产物,同时把语言看做是同质的符号系统,这一点构成了他的理论基础。而“言语”具有异质性,不好研究,所以把“语言”从语言的实际运用分离出

来,把“语言”看做是一个语言使用者所共有的封闭系统,从而提出了语言学研究的对象是语言,这样把“语言”作为语言学的唯一的对象,这也就限制了语言学的研究范围,影响了许多语言学家的研究方向。片面追求“言语” 和“语言”的区分,也就忽视了对句子的研究(杨信彰,1996)。而乔姆斯基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一个由互相联系着的单位构成的系统,构成语言的这些关系也是一个规则的系统,懂得语言的人不仅能判断出他从来没有见过的句子是否符合语言的规则,而且还能运用有限的句子创造出无限的句子,因此他用语言能力和语言表现取代了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同时乔姆斯基认为语言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语言能力,即语言的知识,或已被听者-学习者掌握的潜在的系统规则。(2)共时语言学与历时语言学。索绪尔认为语言是个有内在联系的关系系统,主张使用历时或进化的研究方法,认为共时语言学比历时语言学更为重要。他对此的结论是:“共时语言学事实,不论哪种事实,只能表明一种规律性,但绝不是强制性的;相反,历时语言学事实,强加在语言身上,但绝不带普遍性”(刘润清,2002)。(3)横组合和纵组合的关系。纵组合关系是指在说话者脑中激起联想,而横组合关系指在能够听见或看见的话语。传统的教学练习重视纵组合方面,尤其在教授语法方面。20世纪40年代以后练习技巧开始转向重视横组合方面,比如句型操练等。

布龙菲尔德是美国结构主义的奠基人,他在美国语言学界的地位,有如索绪尔在欧洲语言学界的地位。布龙菲尔德主要关心的是想要把语言学建立成为一门真正的语言科学,一门实证的、描写性的学科。这项任务主要包括两方面:限定有关与其他学科相关的语言学任务;发展语言学概念和原则,使之形成一个平衡的、统一的结构。经过仔细考虑和筛选,他把语言学调查的目标局限于正式的语言话语的形式特征上。语言学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话语语料库,并从中发现规律和结构。在布龙菲尔德最有影响的著作《语言论》里,最主要的观点是陈述了能够使语言学家从语音到句子分析一种语言的概念,同时平衡分析了语言学的不同层面,如音系学、形态学和句法学,但是忽略了语义学的研究。这个时期的结构主义对语言的描写和调查成了语言学中的宝贵财富,语言学的研究自此进入成熟阶段,同时对语言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在其结构主义影响下产生的听说教学法。美中不足的是由于着重对所调查的语言进行形式和结构的描写,过于强调客观性、经验性和可验证性,意义的研究始终不处于重要地位。从历史角度看,这是对传统语法过于强调逻辑和意义的一种反动,但又构成了描写语言学的致命弱点(刘润清,2002)。同时结构主义也被批评过多地重视语言之间的差异和每一种语言独有的特点。

英国伦敦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是弗斯和韩礼德。弗斯强调

语言必须是在各层面的情境中习得,并重视意义的研究。基于弗斯的理论,韩礼德提出了级阶理论,把语言学描写分为三个分支方面的研究:语音学和音系学指的是研究语言实体;语法和词汇研究语言形式,语义学研究与语言形式和非语言事件相关的语境。与布龙菲尔德的结构主义相比,这个理论试图解释范围更广的语言现象,但是它更重视对个别自然语言的描写,而不是适用于所有语言的理论。由于没有对级阶理论进行足够的阐述和分析,而且韩礼德在之后又转向以系统为主要概念基础,加之乔姆斯基的转换生成语法的盛行,级阶理论没有在语言学家中产生很大的反响。

从1957年到现在,乔姆斯基的生成语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1950-1965为第一阶段,第一语言模拟时期,主要抨击行为主义的语言观点,代表作是《句法结构》;1965-1970标准理论时期,扩展了转换生成语法的范围,代表作是《句法理论若干问题》;1970至今,扩充式标准理论时期,研究重点从句法学转移到语义学。

在生成语法中,直接成分分析法是句子结构分析的基本方法,针对其出现的问题,乔姆斯基引入了转换生成成分,并总结了两套规则,即句子结构规则和转换生成规则。转化生成语法把语言看做是有规则支配的系统,它所追求的是所有自然语言的共性。

之前的语言学理论视语言是一个静止的实体或完成的

作品,语言能够被客观地检测、分析和描述。而乔姆斯基视语言具有创造性,但这个语言产生和解释的过程被结构主义语言学所忽视。他认为语言是个整体,我们在演化过程中已经具备了获得语言所需要的类别,这些类别控制我们话语的“深层结构”,不管我们学习的具体语言是什么。句子的形成是由于把深层结构转变成为表面顺序的“转换生成语法”不断的操作的结果。我们所有人都能够理解数不清的句子,只要我们掌握了基本的语言能力。语言技能从根本上说是创造性的,我们理解的无穷尽也标志着我们想表达的意思的无穷尽。

约翰.莱茵斯对乔姆斯基评价到,不论他的语法理论正确与否,它无疑是当前最有生命力、最有影响的语法理论。任何不想落后于语言学发展形势的语言学家都不敢忽视乔姆斯基的理论建树。目前,每个语言学流派都要对照乔姆斯基对某些问题的看法来阐述自己的立场”(刘润清,2002)。当然乔姆斯基的理论也有他的缺陷:他只关注抽象的语言能力;在他的理论中,说者和听者都是理想化的,他们都生活在一个完全同质的语言社团中,他们的语言水平都是完美的。我们知道以这样的背景作为现代语言学的根基是完全没有说服力的。

语言学是一个积极不断成长的学科,各学派的理论和观点虽有不同并互相批判,但正是由于其侧重点不同和各自所研

究的理论不同,促进了当代语言学的发展,使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参考文献(杨信彰,1996)

Stern H. Fundamental Concepts of Language Teaching [M]. Oxford: OUP, 1983.

刘润清. 西方语言学流派[M] .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2.

杨信彰.索绪尔的“语言”和“言语”理论[J] . 山东外语教学, 1996 , (3)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hre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