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太阳钟教学设计

更新时间:2023-12-15 12:46: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太阳钟》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盐津县落雁乡天井小学 彭丽娟 教材简介

《太阳钟》是苏教版《科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白天和黑夜》的第二课。在第一课时学生通过各种方法感受了时间,本课则是学生深入研究时间测量的第一课,学习内容涉及到中国古代时间测量工具的发展史。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已经历了一个观察太阳影子变化的过程,本课,学生将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理解“日晷”的计时原理及时间单位年、月、日、小时是如何确定的。 学情分析

本课与《太阳和影子》、《昼夜交替》、《看月亮》、《昼夜对动植物的影响》共同组成《白天和黑夜》这一单元。本课是学生开始初步认识到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基础上,将内容伸展到时间的测量。通过对古人一些时间工具的了解和简单的制作时间工具,加深太阳和影子之间关系的变化规律和计时工具的原理。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认识太阳钟和古代计时工具的原理。 2、过程与方法:利用太阳钟的原理制作计时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

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有关时间测量仪器的发展历史及日晷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日晷的计时原理 教学过程

(一)巧设铺垫

质疑提问,同时板书:太阳钟 (二)探究新知 1、介绍牛顿的故事

2、出示日晷挂图(介绍日晷) 3、探究日晷原理 a.探究原理 b. 制作日晷 (三)、认识手掌日晷 a.教师介绍

b.学生操作 (四)归纳知识

1.无论是古代的计时器还是日晷它们都有什么共同的特征? 2.学生汇报(都有固定的刻度和标识) 3.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4.学生汇报 5.教师小结

(五)巩固新知,课后实践

请同学们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 教学反思

古时常用的太阳钟至今似乎越来越少见,利用太阳钟的制作原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后意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正确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好处。

这节课主要是向学生介绍古代的一些计时工具,知道太阳钟的计时原理。并利用这一原理自己动手制作一计时器。 课前为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特质疑:在古代,还没有手表的时候,人们又是怎样判断时间的变化呢?接着通过“牛顿钟”的故事初步建立学生对太阳钟认知,学生对于他的举动自然比较感兴趣。正好切入主题,介绍太阳钟后让学生亲自动手做一做,利用电筒的光代替太阳光实践体验后,再找出工作原理,使学生认识更为深刻。

在学生意犹未尽的时候介绍手掌日晷,使学生的注意力和兴趣迅速提高。学生实践验证后谈谈启发,帮助学生正确意识到掌握和运用自然规律,可以为人类和社会发展带来好处。

最后出示古代一些计时器,让学生找出原理,并说说其它的计时器又是运用了什么原理计时的,帮助学生正确认识掌握大自然的规律,从中促使学生思考。同时让学生根据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做一个“太阳钟”或者“计时器”,下节课带到课堂上共同研究。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并把这节课的知识加以延伸。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5j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