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君毅先生的宗教哲学

更新时间:2023-12-15 12:45: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唐君毅先生的宗教哲學

第一集:概述:心靈九境與四教會通

一 引論

-本節目新專輯講述唐君毅先生的宗教哲學 -唐先生的主要著作如下:

1. *《中國文化之精神價值》1953 2. 《人文精神之重建》1955

3. *《中國人文精神之發展》1958 4. *《文化意識與道德理性》1958 5. 《中國哲學原論》1956-1975 6. 《道德自我之建立》1963

7. *《中華人文與當今世界》1975 8. *《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1977

—當中講及宗教哲學的,主要有*號的五部。 -唐先生的體系性著作為《生命存在與心靈境界》。當中,他全面建構出其心靈九境的哲學體系。

-特點:繼承和發展儒家的即超越即內在的本心,並以此為基礎,將中、印、西主要的哲學系統融會貫通起來,並判定其理論地位的高下。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賃軔朧碍鳝绢。 二 心靈九境說

I 心靈九境說

-唐先生的心靈九境說,可稱為一種「心本體論」。

此說主張宇宙的本體是心,後者除主體義、價值義外,亦具超越義、最高存有義,可理解為儒家講的本心、道家講的道心、佛教講的佛心或基督教講的神心。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祸測樅锯鳗鲮。 -∵心的價值實踐有不同的價值層級,∴便產生了不同的境界。 心的價值實踐有三大方向,稱為心靈三意向或三志向。 /他依次分別稱為三觀(即能觀):縱觀、橫觀和順觀。

\至於觀法的對象,他稱為三境(即所觀):體、相、用。後者佛教用語,指實體、性相和作用。

-唐先生還將三觀與三境賦予黑格爾辯證法的三題論的意義:正、反、合。 -唐先生根據黑格爾精神哲學體系的觀點,以為心靈的三種境界的區分只是一大方向上的區分,其實每種境界可以進一步無窮細分,而唐先生自己則只再將三境再區分三種,合共成為九種境界: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婭骒東戇鳖納。 I 客觀境(可稱下三境)-觀體,即經驗的客體 1. 萬物散殊境-觀體/觀個體界,即殊相/個體

1 / 6

2. 依類化成境-觀相/觀類界,即共相/種類

3. 功能序運境-觀用/觀因果界、目的手段界,即因果/目的與手段 II 主觀境(可稱中三境)-觀相,即經驗的主體 4. 感覺互攝境-觀體/觀心身關係與時空界,即人之感性 5. 觀照凌虛境-觀相/觀意義界,即人之理性 6. 道德實踐境-觀用/觀德行界,即人之道德意志 III 超主客觀境(可稱上三境)-觀用,即超越的宇宙本體 7. 歸向一神境-觀體/觀神界,即神體 8. 我法二空境-觀相/觀一真法界,即法相 9. 天德流行境-觀用/觀性命界,即德用

-這裏只講述心靈九境中與宗教會通問題相關的重要涵義──心靈九境的分別義與融合(圓融)義,或可依佛教用語順序稱為差別義與平等義,或者不即義與不離義。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顧荭钯詢鳕驄。 -唐先生以為:

/圓融地說-九境由一心所生,皆可以收攝融合於一心,故終極來說是一,在價值實踐上相即不離。

\分別地說-一心感通而成九境,甚至進一步可無窮衍生眾多宇宙萬有之境,各境有其分際意義上的不同,不可混淆。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诒尔肤亿鳔简。 -他的意思是說:即使一種境界的價值層階如何的高,在實踐上是不能離開價值層階低的事物而獨立存在。

-至於分別義,唐先生著重說明各境不同義理的主要價值和意義,有四方面的主要涵義:

1. 下而上(即緃觀)的意義─重視超越的宇宙本體,其價值涵義較經驗的對象為高。這方面以耶教的義理為最優勝(即耶教體大)。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點鉍杂篓鳐驱。 2. 外而內(即横觀)的意義─重視內在的價值主體,其價值較外在的現實事物

為高。這方面以佛教的義理為最優勝(即佛教相大)。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骚卺癩龔长鳏檷。 3. 前而後(即順觀)的意義─重視具體的價值實踐,其價值較抽象的理論思考

為高。這方面以儒、道二家的義理為最優勝(即儒、道二教用大)。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镀齐鈞摟鳎饗。 4. 圓融(即融合三觀)的意義──重視兼融天道與人心、本體與工夫,其價值

較有所偏倚,或割截天與人、體與用的學問為高。這方面亦以儒、道二家的義理為最優勝。鹅娅尽損鹌惨歷茏鴛賴縈诘聾諦鳍皑。 -另外,∵緃、横、順觀具一種價值上不斷提升的意義。

∴居於下、外、前的層位的境界,其價值涵義越低;相反,居於上、內、後的層位的境界,其價值涵義越高。

-唐先生主要依儒家的標準,來分別各種境界的次序先後及價值高下,並強調其

2 / 6

重要性,但卻並非出於主觀的門戶之見,而是抱有理性的、開放的態度。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槠挞曉养鳌顿。 -他不以為自己所用的標準是唯一可能的標準,∴上述九境的先後高下的排列並非唯一可能的一種。這可說是一種理性的多元主義入路。預頌圣鉉儐歲龈讶骅籴買闥龅绌鳆現。 II 四教的比較與會通

-依一般學者的了解,耶教屬第七境──歸向一神境,佛教屬第八境──我法二空境,儒家屬第九境──天德流行境,唐先生對道家似沒有作出安排。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鋇絨钞陉鳅陸。 -其實,唐先生道家與儒家一樣,同屬第九境。

-他以為天德流行境的意義,在於肯斷人的價值的實踐,與天道的發用流行相即不離,而道家的義理也蘊涵此義。

1 四教的共通處

-他將四教安排在上三境,統稱超主客觀境,當中最重要的涵義,就是四教能超越人的客觀自覺或即覺他(即對外在對象的感通)及主觀自覺(即對內在心靈的感通),而達致人的超主客觀自覺或即自覺覺他(即對超越客觀與主觀的形上實體的感通)。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缝勵罴楓鳄烛。 -→唐先生對四教抱持一種終極是一的平視四教觀點,以為四教所講的超主客的形上實在名義上雖有種種不同,如儒、道二家所講的「天、道體」等,佛教所講的「真如、如來藏」等,以及基督教所講的「完全者、無限者」等,但其所指終極是一,並無不同。∴四教俱可說在講述超越的形上實體方面是殊途同歸的。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報赢无貽鳃闳。 -前面的說法側重在超越的宇宙本體方面,他進而側重在內在的價值主體方面,以為基督教講的天心神性、儒家和道家講的本心本性與佛教講的佛心佛性,只是名稱不同──耶教的天心神性、佛教的佛心佛性,以及儒、道二家的本心本性,事實上俱指同一的形上實體。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鯛汉鼉匮鲻潰。 2 四教的主要差異處

-唐先生雖明言四教有其共同處,但卻沒有忽略四教的各別義理;依其所講的三觀的意思來說:

/基督教-可說是依緃觀而開出,是一種由下層的客觀境或主觀境直接進入超主客觀境的入路,由此而開出超越的上帝的信仰。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跻馱釣缋鲸鎦。 -佛教-可說是依横觀而開出,是一種間接經由破除下層的客觀境或主觀境,從而把握到超越主客觀的如來藏或真如。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籜葦繯颓鲷洁。 \儒家(道家)-可說是依順觀而開出,是一種融和直接和間接兩種入路,以把握超越的天道與本心。另外,因為儒、道家二家可融攝前二教,故其說最為圓融。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届嬌擻歿鲶锖。 不過,四教的入路雖然不同,但其所把握的形上的實體則一,可以說是殊途而同歸。

-上面是依心的能觀(即三觀)方面而說,唐先生亦有從心的所觀(即三境)方

3 / 6

面說明四教的不同。

/圓融地說-四教皆有其體、相、用,因為皆為一心的感通而建立。 \分別地說-四教對體、相、用三者各有其所側重處:

/耶教-直接從下層的心境觀超越的上帝,這種入路可說側重宇宙本體的方面,∴是體大。

-佛教-間接從破除下層的主客體的執障而觀超越的真常心境,其入路可說強調價值主體方面,∴是相大。

\儒、道二教則是融合直接與間接兩種入路,通過價值的實踐而達致超越的天道和內在的本心的貫通,∴是用大。

-另外,唐先生亦進一步從人性(生命)與教法的角度來加以分辨。 -從內在的主體角度來說,四教可再予分疏:

/四教中唯有儒家(道家)從正面價值的角度看人性(即講人的善性),這是人性的第一義或根本義。

\而耶、佛二教則從負面價值的角度看人性(即講人的罪惡與無明),這其實是人性的第二義或派生義。

人須先有正面價值解,才了解到人的負面的價值,∴講人的罪惡或執障,都必須預認人性本身具正面的價值。

-從人性的角度講述四教的分別後,唐先生進而連繫到教法方面加以說明。他以為四教的教法對應不同的主體:

/耶教-針對的,是智慧不足的人(講者以為可用佛教的下等根器或即鈍根之人的名稱來表示),後者或者自大自滿,或者罪孽深重,或者沉陷苦難而無法自拔,這時候教導他們相信一在人之上的上帝,有助於其得解救。綾镝鯛駕櫬鹕踪韦辚糴飙钪麦蹣鲵殘。 -佛教-針對的,是智慧較高的人(可說為中等根器或中根之人),後者執障深重,故此教導他們肯斷一為無明所覆的真如心,讓他們有所覺悟,去除我法二執以回復本來清淨的真心。驅踬髏彦浃绥譎饴憂锦諑琼针咙鲲鏵。 \儒家(道家)-則為智慧最高、罪孽與執障最淺的人(可稱為上等根器或利根之人)施教,讓他們直接肯斷一至善的本心,使他們能充分實現正面的人生的價值和意義。猫虿驢绘燈鮒诛髅貺庑献鵬缩职鲱样。 -唐先生更以治病為喻,說明四教教法在對機施教的效用上各有其優點: /耶、佛二教-對治有罪惡及執障的人,有如用藥醫治患病的人,是非常處變之教。

\儒家(道家)-為一般人施教,有如指導健康的人用飲食滋補,是安常處順之教。

∴唐先生的結語,以為四教可以相資為用,而非互相排斥。 III 心靈九境說與四教會通說論衡

1 貢獻

-講者以為,唐先生的心靈九境四教會通系統,是四教會通學說中的表表者,對

4 / 6

世界哲學有著許多承先啟後的、鉅大的貢獻。锹籁饗迳琐筆襖鸥娅薔嗚訝摈馍鲰钵。 1. 系統宏大

唐先生的心靈九境四教會通系統可說是宗教會通中的空前的大系統,是目前世界哲學中所少有的。

他的學說是繼承中西的兩個規模龐大的哲學體系──中國佛教的判教學說及黑格爾的辯證法體系而建立的,並能進一步在廣度上加以開展。構氽頑黉碩饨荠龈话骛門戲鷯瀏鲮晝。 /佛教的判教體系-只涉及佛教內部的判教,即使是後來宗密等中國佛學家的判教,也只是判分儒、釋、道三教;但唐先生卻擴展到中西四大宗教去。輒峄陽檉簖疖網儂號泶蛴镧釃邊鲫釓。 \黑格爾的辯證法體系-不限於宗教,更及於人類文化學術的各個領域,但大抵還是以西方為中心,而唐先生的體系貫通中、印、西三大系統,論規模明顯更進一步。尧侧閆繭絳闕绚勵蜆贅瀝纰縭垦鲩换。 2. 兼容並包

唐先生依心靈九境體系而建立的四教會通學說,可說是一種平視四教的平等觀,表現出兼容並包、和平寬厚的胸懷。识饒鎂錕缢灩筧嚌俨淒侬减攙苏鲨运。 /他一方面指出四教的共通處-具超越的層面,甚至認為他們所講的形上實體,只是名稱不同,但終極是一。

\另一方面-即使講其不共通處,也能承認各有其勝義:

/一是在體、相、用方面各擅勝場──耶教講超越實體優勝(體大)、佛教講內在主體優勝(相大)、儒、道二家講價值實踐及貫通天人方面優勝(用大)。

凍鈹鋨劳臘锴痫婦胫籴铍賄鹗骥鲧戲。 \二是在對應人性的教法方面,也互相補足──儒(道)家對應正面的人性,是順成之教,耶、佛二教對應負面的人性,是逆反之教;彼此可相輔相乘、相資為用。恥諤銪灭萦欢煬鞏鹜錦聰櫻郐燈鲦軫。 2 限制

-主要如下:

1.他以自創的縱觀、橫觀、順觀三觀配合佛教體、相、用三境,以及黑格爾的正、反、合三題,雖然有其合理、精巧處,但當中不免有一些削足求履、穿鑿附會的痕迹。鯊腎鑰诎褳鉀沩懼統庫摇饬缗釷鲤怃。 e.g.為了遷就上三境之數目,勉強將道家歸為與儒家相同的天德流行境,忽略了道家與儒家的一些重要的區別,如魏晉玄學家常講的自然與名教,或即自由與道德的區別;而將儒、道二家與耶、佛二家比較時,往往以儒代道,令得道家本身的義理地位隱而不顯。硕癘鄴颃诌攆檸攜驤蔹鸶胶据实鲣赢。 e.g.依體大、相大、用大來分判四教,在各教教義的選擇上便顯得偏而不全: /以體方面來說-耶教講形上實體的超越義雖較他宗突出,但其內在義卻不及儒、道、佛三教,單以體的超越義判其為體大似有不足。阌擻輳嬪諫迁择楨秘騖輛埙鵜蔹鲢幟。 5 / 6

-以相方面來說-佛教講破除執障的價值主體雖為勝義,但講滅去罪惡的價值主體卻不及耶教,講實現善性的價值主體卻不及儒家,故此說佛教相大其實並不全面。氬嚕躑竄贸恳彈瀘颔澩纷釓鄧鳌鲡貼。 \以用方面來說-說儒家(道家)講建立人的價值性的正面實踐(為善)較他宗優勝雖可以成立,但講去除人的罪惡性、虛妄性方面的反面實踐(去惡)卻不及耶、佛二教,只強調儒、道二家用大令人覺得立論不夠完備。釷鹆資贏車贖孙滅獅赘慶獷緞瑋鲟将。 2.世界大宗教除了儒、釋、道、耶四教外,還有伊斯蘭教、印度教等,但唐先生的心靈九境中的上三境,卻沒有包涵後者,∴在廣度上略嫌不足。怂阐譜鯪迳導嘯畫長凉馴鸨撟鉍鲞谣。 -總而言之,唐先生的四教會通學說雖有其限制,但瑕不掩瑜,是目前可見的中西宗教判教系統當中的最出類拔萃的其中之一,是我們在講宗教會通問題時,向前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基礎。谚辞調担鈧谄动禪泻類谨觋鸾帧鲜奧。 6 / 6

-以相方面來說-佛教講破除執障的價值主體雖為勝義,但講滅去罪惡的價值主體卻不及耶教,講實現善性的價值主體卻不及儒家,故此說佛教相大其實並不全面。氬嚕躑竄贸恳彈瀘颔澩纷釓鄧鳌鲡貼。 \以用方面來說-說儒家(道家)講建立人的價值性的正面實踐(為善)較他宗優勝雖可以成立,但講去除人的罪惡性、虛妄性方面的反面實踐(去惡)卻不及耶、佛二教,只強調儒、道二家用大令人覺得立論不夠完備。釷鹆資贏車贖孙滅獅赘慶獷緞瑋鲟将。 2.世界大宗教除了儒、釋、道、耶四教外,還有伊斯蘭教、印度教等,但唐先生的心靈九境中的上三境,卻沒有包涵後者,∴在廣度上略嫌不足。怂阐譜鯪迳導嘯畫長凉馴鸨撟鉍鲞谣。 -總而言之,唐先生的四教會通學說雖有其限制,但瑕不掩瑜,是目前可見的中西宗教判教系統當中的最出類拔萃的其中之一,是我們在講宗教會通問題時,向前發展的一個重要的基礎。谚辞調担鈧谄动禪泻類谨觋鸾帧鲜奧。 6 /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5j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