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

更新时间:2023-11-28 02:5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朗读能力是语文教师的基本功

作者:陈德静

来源:《读与写·下旬刊》2012年第01期

摘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教师在集体授课时,如能声情并茂地朗读作品,淋漓尽致地展示人物思想性格,便能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创设课堂审美氛围,达到鼓舞人、教育人的情境作用,充分体现语文学科的育人性质,从而实现品德教育和人文精神教育。 关键词:朗读能力; 语文教师; 基本功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2)01-0112-01

朗读是对文字的激活,透过文字,“目击其物”,好像“看到、听到、嗅到、伸手即可得到”,产生意象美,让静止的无声的语言转换成有声语言。如鱼得水,新鲜、活泼、跳跃。通过朗读,有身临其境,如见其人的感觉。 1.朗读能力的生动性要求

1.1 化静为动,读出动词的跳跃感,体现动态美。如《中国的牛》中带头的牛“停下来--台头看看--迟疑一下--自动走下田去”一连串动作的出现,展现的是一幅幅连续的画面,对牛的“谦让”精神,产生一种心灵的震动,对中国牛崇敬的美感。

1.2 化抽象为具象,给予词语以生命力。如《海燕》中“碰”、“直冲”、“叫喊”等几个重读动词,要读得气满声高,表现出海燕蓬勃、旺盛的斗志和英勇无畏的气概。 2.朗读能力的准确性要求

2.1 句读正确:所谓“句”,是文中语言完整的语言片段,通常指标点停顿要正确;“读”(dòu)“是指句中语意未完,但语气可稍作停顿的更小的片断,通常指语法结构和语感。\标点停顿依次为问号、冒号>句号>分号>逗号,顿号最短。

2.2 语音准确:音节的声、韵、调准确;音变准确;多音节词的轻重音格式准确;语调准确。

声母、韵母发音准确主要是发音部位准确、弹发有力、掌握开口度,舌位高低,吐字归音的要领,让韵腹拉开立起,做到“开口音稍闭,闭口音稍开”,发出整个字音,充实饱满。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f4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