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十七单元第三讲 六个国家梯级巩固+课后落实

更新时间:2023-12-22 03:5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安徽专用)梯级巩固+课后落实:第

十七单元第三讲 六个国家

(2013·浙江金丽衢十二校联考)俄罗斯科学家用年降水量(R)同年蒸发量(E)的比值作为湿润的指标。有人把他所计算的俄罗斯平原许多地方的湿润指数同各个自然地带的界限进行了对比,发现这二者之间存在着很相符合的情况。据此回答1~2题。

俄罗斯平原若干区域的湿润指数表 区域 R/E a 4/3 b 1 c 2/3 d 1/3 1.读表分析,a、b、c、d四区域对应的分别为( ) A.湿润森林、森林草原、西部干草原、东部干草原 B.东部干草原、西部干草原、森林草原、湿润森林 C.湿润森林、森林草原、东部干草原、西部干草原 D.西部干草原、东部干草原、森林草原、湿润森林

2.c区域与d区域位于平原南部,对其环境描述错误的是( ) A.c区域河流众多,为暖湿气流的通道

B.c区域气候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冬季寒冷、夏季炎热 C.d区域相对大陆性强,牧场较少

D.d区域年蒸发量大,热量条件好,植被较茂密

解析:第1题,由表可知,a区域年降水量大于年蒸发量,属于较湿润地区,应为湿润森林;b区域年降水量与年蒸发量相等,属于过渡地带,应为森林草原;c、d两区域年降水量小于年蒸发量,气候较干旱,因此为干草原。第2题,俄罗斯平原有两个平原组成,西部为东欧平原,东部为西西伯利亚平原,东部干草原应为西西伯利亚平原,其南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植被稀疏,故D选项描述错误。

答案:1.A 2.D

2013年1月下旬以来,日本全国各地区普降大到暴雪。结合下图回答3~4题。

3.图例①②③的数值关系是( )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②>① D.②>③>①

4.该岛1月0℃等温线与38°N纬线基本吻合,中国1月0℃等温线与33°N纬线基本吻合,该事实说明( )

A.日本1月平均气温受冬季风影响大 B.日本南北温差大

C.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D.日本雨季开始时间比中国早

解析:第3题,日本是岛国,多山地,冬季盛行西北风,日本西侧处在西北风的迎风坡,湿润的气流遇地形阻挡形成降水;东侧处于西北风的背风坡,降水少。第4题,同纬度日本气温比我国高,所以日本常绿阔叶林的分布纬度比中国高。

答案:3.A 4.C

- 1 -

读1月、7月澳大利亚局部等值线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5~7题。

5.东澳大利亚暖流对沿岸气温影响最为明显的是在当地的(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6.有关甲地区的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 .

A.世界著名的混合农业区 B.7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

C.是澳大利亚著名的小麦和羊毛产区 D.当地冬季是河流的丰水期

7.我国从乙地区大量进口某种资源,该资源为( ) A.森林资源 B.石油、天然气 C.铁矿石 D.煤炭

解析:第5题,考查洋流对澳大利亚的影响。冬季气温低,暖流的增温作用更明显,从图中也可以看出,7月份澳大利亚东部海域的等温线向南(高纬)突出明显。第6题,考查澳大利亚部分区域的地理特征。甲地区属于雨热不同期的地中海气候,该地夏季(1月份)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第7题,考查澳大利亚的资源。乙地区是澳大利亚的铁矿分布区,我国从该地区大量进口铁矿石。

答案:5.D 6.B 7.C

由于区域所处的位置不同、自然环境不同,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也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读图回答8~10题。

8.造成甲、乙两国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洋流 B.地形 C.大气环流 D.人类活动

9.关于甲国与乙国在自然环境方面的相似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都是岛国 B.面积相差不大 C.气候都比较湿润 D.都多火山、地震

10.关于甲国与乙国经济发展差异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甲国工业起步早,乙国工业起步晚

B.甲国农业以畜牧业为主,乙国农业以渔业为主

C.甲国工业为“资源型”布局,乙国工业为“临海型”布局

D.甲国传统工业曾在世界上地位突出,乙国高新技术产业在世界上地位突出

解析:第8题,甲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乙国属于季风气候,造成两国气候差异的主

- 2 -

要因素为大气环流。第9题,甲国为英国,位于板块内部,地壳活动不活跃,火山、地震少;乙国为日本,位于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第10题,甲国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故甲国乳畜业发达;乙国属于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答案:8.C 9.D 10.B

下图示意的甲、乙两国分别为传统、新兴的鲜切花生产国。读下图,完成1~2题。

1.比较甲、乙两国降水特点及其成因( )

①甲国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②甲国受副热带高压带和西风带的交替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③乙国受赤道低压带影响,全年降水丰沛且季节分配均匀 ④乙国受地形影响,降水季节差异大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与甲国相比,乙国发展鲜切花生产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 ②光照充足 ③地势平坦 ④水源丰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解析:第1题,根据经纬度和材料信息可知,甲国为荷兰,位于欧洲西部,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受西风带和暖流影响,全年降水较多,且季节分配均匀。乙国为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的高原地区,为热带草原气候,降水季节差异较大。第2题,甲国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纬度较高;乙国纬度较低,热量充足,为热带草原气候,有干湿两季之分,干季降水较少,但光照充足,为发展鲜切花生产提供了有利的自然条件。

答案:1.B 2.A

阅读下面两幅图,完成3~4题。

3.甲图是某种农业活动形式的示意图。该农业活动最可能出现在乙图中的( ) A.a处 B.b处 C.c处 D.d处

4.乙图中b区域是世界三大城市密集区之一,其兴起的主要原因不包括( ) .A.地形平坦,有利于城市建设 B.气候温和湿润,有利于人类居住

- 3 -

C.水陆交通便利,有利于对外联系 D.阳光灿烂,有利于农业生产

解析:第3题,考查美国区域概况、农业地域类型及其分布。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地畜牧业饲料主要来自作物,是典型的乳畜业,分布在美国的东北部五大湖沿岸。第4题,考查影响城市分布的区位因素。本区纬度位置较高,受大西洋水汽影响,降水较多,不利于农业生产。

答案:3.B 4.D

5.(2013·亳州五校联考)读某国局部地形图(图Ⅰ)和该国甲市月均降水量图(图Ⅱ)。回答下列问题。

该国重要谷物作物有小麦、玉米和大麦。谷物产量仅次于中国、美国、印度和俄罗斯,是世界上第五大谷物生产国。其小麦主产区位于北部平原地区,玉米主产区则位于西南部和北部平原。

图Ⅰ

图Ⅱ

(1)简述该国图示地区的地形特点。 (2)推测甲市所在地区的气温特征。

(3)分析甲市所在地区的降水特征及成因。

(4)归纳影响该国图示地区玉米种植的自然条件。

解析:(1)地形特点从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势起伏及分布角度分析即可。(2)气温特征包括气温高低及季节分布、日较差和年较差等;可依据甲地的纬度位置和降水较均匀来推知该地属于温带海洋性气候,以此分析气温特征。(3)降水特征包括降水多少、季节分布等方面,注意从图中提取数据信息;成因可依据位置来分析。(4)注意归纳自然条件,要分析利弊;自然条件要从地形、气候(光、热、水)、土壤、水源等方面分析, 可依据气候特征分析光、热、水条件。

答案:(1)东部为低山高原,西部是平原,地势东高西低。 (2)冬季温和,夏季凉爽,日较差和年较差小。 (3)年雨量约980 mm,全年湿润,秋冬雨较多,终年受暖流和西风的影响,水汽量大,降水多;秋冬季温带气旋活动较春夏季频繁,降水亦较多。

(4)利: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深厚,灌溉水源充足,纬度较低,热量较丰富。弊:夏季凉爽多风,多阴雨天,光热不足,不利玉米生长。

6.(2013·合肥六校联考)阅读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下图为金砖五国分布图。

- 4 -

材料2:印度独立后,为了解决粮食问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实行新的农业发展战略——绿色革命。绿色革命是指热带、亚热带地区的农业现代化,以引进、改良、推广高产优良品种为核心,提高粮食单产,所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小麦和水稻。

(1)金砖五国中属于西半球的国家是________。当北京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南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________,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________时针方向流动。

(2)金砖五国资源非常丰富,其中印度和________的铁矿资源非常丰富,而________的油气资源极为丰富。

(3)试分析印度推行绿色革命的原因。

(4)亚马孙河流域分布的典型植被是________,自20世纪70年代之后,该植被遭到了大面积砍伐,马尔代夫等岛国对此极为担心,因为植被破坏可能加剧________。

(5)宝钢发展生产所需的铁矿石除了来自金砖国家外,还来自________,试分析宝钢舍近求远进口铁矿石发展生产的原因。

解析:(1)巴西位于西半球,当北京昼长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为北半球的夏季,北印度洋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南非昼短夜长。(2)巴西铁矿资源丰富,俄罗斯油气资源丰富。(3)绿色革命的实质就是粮食问题。(4)亚马孙河流域的植被是热带雨林,它的破坏会加剧全球气候变暖。(5)从图中可以看出,宝钢的铁矿石主要来自印度、巴西和澳大利亚,其原因是这三个国家富矿多,海运便利,运输成本低。

答案:(1)巴西 昼短夜长 顺 (2)巴西 俄罗斯

(3)人口多,粮食需求量大;季风气候,旱涝灾害频繁发生,粮食生产不稳定;当时粮食生产技术较为落后。

(4)热带雨林 全球变暖

(5)澳大利亚 原因:宝钢位于沪宁杭工业基地,消费市场广阔;海运便利,海运成本低;国外这些国家主要为富铁矿,而我国铁矿以贫铁矿为主;冶炼技术水平提高,冶炼单位钢铁所需要的原料减少。

- 5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hr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