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某锡矿选矿工艺研究

更新时间:2023-05-21 08:2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钼 钨 选矿

维普资讯

20年第 5 07期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9

华南某锡矿选矿工艺研究鲁军(紫金矿冶设计研究院,建上杭 34 0 )福 6 2 0摘要:针对广东银岩铜铋钼锡矿进行了选矿工艺研究,采用先浮选硫化矿,以重选一细泥浮选一重选组合流程

从硫尾矿中回收锡石,获得含锡 5 .%、 61回收率 7 .%的锡精矿和含钼 4 .%、 1 40 2 7 2回收率 6 .%的钼精矿, 2 75 6并得到含铋 2 .%、 4 8回收率 3 .%的铋精矿和含铜 1.%、 8 41 7 2 6回收率 5 .%的铜精矿两个考察产品。 7 63 9该工艺技术可行,流程简单,指标可靠。

关键词:铜铋钼锡矿;选矿;回收;综合工艺研究

中图分类号:D 5. T 92 文献标识码: 4 A

文章编号:17—4220 )500—4:6199(070—09 0

含锡外尚含有少量钨、铋、含镅钼、铜等有价元素。因此,,

1矿石性质1化学组成 . 1化学多元素分析结果表明,矿石中主要有价元素有锡,锡的含量为 0 6其次有铋、、、 .%, 6钼钨铜等, 在选矿过程可考虑综合回收。原矿化学多元素分析

有必要选择合理的选矿工艺,以最大限度地综合回 收上述元素,提高资源利用率。本文详细叙述了针对该锡矿进行的选矿工艺试验研究情况,以期为该锡矿的开发利用提供技术依据。表 1Tb 1 a

原矿多元素分析结果/%T e a ay i e u t f mu t ee n f r n o - n r/ h n l ss r s l o l - l me t o u - f mi e o e% s i

结果见表 1锡物相分析结果见表 2,。表 2Tb 2 a

辉铋矿和泡铋矿存在,少量自然铋。辉铋矿呈它形晶粒状、维状或短柱状浸染嵌布于脉石矿物中,与纤或

原矿锡物相分析结果/%T e r s t o i h s n y i/ h e u s f t p a e a a ss l n l%

黄铜矿、黄铁矿、闪锌矿等硫化矿呈比邻镶嵌。辉铋矿粒径一般为 00~ . m, . 03 5 a r最小为 OO 1 m。铜主 . m 0

要呈黄铜矿存在,偶见少量斑铜矿、辉铜矿。黄铜矿多呈它形不规则粒状浸染嵌布于脉石矿物中。黄铜12矿物组成 .

矿粒径一般为 00~ . m,小为

O 0 m .5 05 m最 . 1 m。 O

金属矿物主要有锡石、钼矿、铋矿、辉辉泡铋矿、

黑钨矿、白钨矿、黄铜矿、黄铁矿、镜铁矿、赤铁矿等, 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黄玉,其次为云母、萤石、绿泥石等。 1有价元素的赋存状态及矿物特征 . 3锡石常呈粒状或细粒星散状或呈细粒聚集成团块状浸染嵌布,少数呈细脉状或网状嵌布于石英、黄

2选矿工艺研究21选矿流程的确定 .

原矿矿物组成除锡石、硫化矿物及含铁矿物外, 其它均为较低密度的脉石矿物,含量为 9.锡矿 4%。 2物解离较晚,到一 . 5 0 7 m直 01+ . 4 m粒级, 2 0其单体解离率才达 5%, 0而连生体 9%与脉石连生。若要重 5选排尾使锡预富集,宜采取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流

玉及云母等脉石矿物中。锡石粒径多数介于 0 3 .~ 0 0m . m,最小为 0 0 m。钼主要呈辉钼矿存在, 1 . 1m O辉钼矿呈细脉状星散浸染嵌布于脉石矿物中,也见少

程。结合当前钼市场经济价值,硫化矿浮选应以钼为主。因此本试验原则流程确定以重选为主,辅以其它选矿方法,采用阶段磨矿、阶段选别、泥砂分选、中矿单独处理、细泥归队、集中选别、硫化矿回收、以锡钼

量辉钼矿沿黄铁矿、辉铋矿粒间或边缘嵌布。辉钼矿粒径一般为 00~ .r最小为 OO 1 m。铋多呈 .5 03 m, a . m 0收稿日期:07 0— 5 20— 5 2 作者简介:鲁军 (9 4,, 17一)男河北乐亭人,工程师。

钼 钨 选矿

维普资讯

1 O

有色金属(选矿部分)

2 0第 5期 07年

为主要回收目标的选矿工艺。22预选试验 .

是浮选及离心选矿机的可选粒级范围。对细泥直接

为给流程试验提供必要的工艺条件和配置,事先开展预选试验工作是使流程试验能顺利开展所必须的条件。2 .硫化矿浮选试验。1 2

浮选难以得到符合要求的产品,而浮选精矿中又含有较多的石英、玉、石等低密度脉石,此细泥黄萤因处理采用浮选抛尾预富集工艺,离心机重选精选提高精矿品位,出低密度脉石。排23流程试验及结果 .

磨矿后先浮硫化矿,硫尾矿再回收锡,有利于集中回收钼铜铋等金属硫化矿。此外,钼解离比锡早,先浮钼等硫化矿

是合理的。在硫化矿浮选中,以钼回

231钼铋铜回收试验。。

通过预选试验选定原矿磨矿细度及硫化矿浮选条件,在此基础上进行硫化矿浮选试验。钼精选尾

收效果来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硫化矿浮选磨矿细度在一 . 4 0 00 mm 6%为宜。 7

矿+硫精矿 2采用摇床选别,考察铜、回收可能性。铋硫化矿试验工艺流程见图 1。钼浮选闭路试验结果见表 3铋、,铜摇床选别试验结果见表 4钼精矿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 5。钼铋铜回收试验结果表明,经分

22螺旋溜槽试验 .. 2

在矿砂试验中重点对螺旋溜槽和摇床进行了考察。选采用螺旋溜槽,粗为避免铁污染影响螺旋溜槽 精矿的回收,采取弱磁选脱除螺旋溜槽精矿中的杂铁后进行精选作业。精选采用摇床,发挥其分选精度高的优越性。试验结果表明,螺旋溜槽精矿经摇床一次选别可获得精矿含锡 5。%、作业回收率7 .% 71 4 03 4

离选别可获得含钼 4。%、作业回收率 9 .%的 72 2 08 5钼精矿,含铋 2 .%、 4 8作业回收率 6 .%的铋精矿 8 08 8和含铜 1.6作业回收率 6 .%的铜精矿。由表 2%、 7 39 5 5可知,钼精矿符合二级 1类产品要求。 3药剂用量单位:/ gt

的选别指标。除溢流外,针对产率 7。%、品位 74锡 404%的精选尾矿,增加一次精选作业,获精矿 . 7再所产品富集比仅 4倍,而将近 9%的尾矿锡品位 0 02%, .8又不能排尾,明主要是贫连生体。对含锡说故 04%的精选尾矿增加精选作业未起到应有的效果, . 7

l

搅拌、选时 m 浮间: n i

磨矿 ( ) O 7m 0 一. 4m 6% 05丁基黄药 4 0 5( )煤油 20 I 0 2松醇油 3 O丁基黄药 2

须再磨再选。在摇床选别时发现,次精矿带中混有粗颗粒的脉石或连生体,响了次精矿的品位提高。影将次精矿筛除+ . 4 m粒级后, 0 7 m 0 7m 0一 . 4 m粒级再经 0摇床一次选别,可获得精矿含锡 4 .作业回收率 5%、 7 9.的好指标, 3 2说明次精矿分级人选是有效的。22 中矿处理 .. 3

鼾钼硫尾精矿二

煤油 10 0:松醇油 2 0扫选

l f 硫

人锡回收系统

该中矿是螺旋

溜槽精矿精选后的尾矿和螺旋溜

槽中矿合并,对该物料进行了直接人选、磨后人选、 磨后分级分别用摇床选别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 中矿磨后选别效果明显改善,再磨是必须的。中矿再贫磨细度试验结果表明,不论磨矿细度一 . 4 m占多 0 7m 0少,人选中矿品位有何差别,只要脱除+ . 4 m粒 0 7m 0级后将一 . 4 m粒级人选均可获得较高品位的锡 00 m 7产品,所不同的是产品中锡金属量的分配与磨后 0 7m . 4 m含量有关, 0随着细度增加回收率提高。可见对中矿而言,细磨后分级人选是获得好指标的技一

钼精矿

铋精矿

铜精矿摇床尾矿

图 1硫化矿选矿工艺流程F g T e f w h e f s l h d r e e a in i 1 h o s e t o up i e o e s p r t l o

表 3

钼回路闭路试验结果c o e ic i% l s d cr u t/

Ta Ex rme tlr s lso l b e um e r to b3 pe i n a e u t fmoy d n s pe ai n

术关键。2 .细泥处理 .4 2

细泥处理试料是由螺旋溜槽溢流、精选溢流、中

矿再磨选溢流合并构成的总溢流。由于细泥中 +. m 00 m粒级占多数, 2金属量约 7%, 0这一主导粒级

232锡的回收试验 ..根据预选试验,对锡的回收采用重选一浮选一

钼 钨 选矿

维普资讯

2 0年第 5 07期

鲁军:华南某锡矿选矿工艺研究硫尾矿

l l

图 2选锡重选一浮选一重选工艺流程Fi 2 Th g a i— lo a in- r v t fo h e o t s pe a in g e r v t -f t to g a iy l ws e t f i e r t y n o

表4

铋铜摇床选别试验结果/ %s p r t n b a l g% e e ai y tb i/ o n

别试验结果见表 6锡精矿多元素分析结果见表 7,。表6 锡回路闭路试验结果c r u t% ic i/

Ta 4 Ex e i ntl e u t o imu h‘o p r b p rme a r s ls f b s t— p e c

T b 6 E p r n a e u t o i e e ain c o e a x ei me t r s l t s p r t l s d l sf n o

表5

钼精矿多元素分析结果

/%f mo y d n m o c n r t/ o l b e u c n e tae%

表7

锡精矿多元素分析结果/%o i c n e ta e% f tn o c n r t/

T b 5 T e a a s fma rce c o p s i a h n l i o j h mi c m oio ys o l a tn

T b 7 T e a a s ao h m c o p sin a h n yi o m jrc e ia cm oio l sf l t

重选流程,以螺旋溜槽一摇床为矿砂主干流程,细泥采用浮选一离心选矿机一高频摇床组合流程,锡回收试验分粗选、精选、中矿处理、细泥选别几个部分进行。选锡重选一浮选一重选工艺流程见图 2锡选,

选锡回路闭路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上述流程获得了含锡 5 .%、回收率 7 .%的锡精矿以及含 61 1 40 2锡 1.%、 6 3回收率 61%的锡次精矿, 0 . 0锡综合回收率为 8.%。锡精矿符合二类三级品 00 3

钼 钨 选矿

维普资讯

1 2

有色金属 (选矿部分)

20 0 7年第 5期

3结论 1矿含锡 06%、钼 00 3 .原 . 6 .%是主要回收元 2

的灵活性;螺旋溜槽作为粗选处理能力大,设备设备本身无动力消耗,有分选、级“兼 分一机多能”的作用;用浮选进行细泥选别易于大型化,采流程简单,易控制。 参考文献[]《矿手册》辑委员会编 .选矿手册 ( 8卷第 2分 1选编第册 )M][ .北京:冶金工业出版社,19 . 90 []江西南方稀土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银岩锡矿选矿试 2验研究报告[ . 0 5 R] 2 0 . []福建紫金矿冶设计研究院.东银岩锡矿选矿试验研 3广究报告[ . 0 5 R] 2 0 .

素,、铜铋可考虑综合回收。2先浮硫化矿,尾矿再回收锡方案适应矿石 .硫

性质,获得含锡 5.1回收率 7 .%的锡精矿能 61%、 42 0和含钼 4 .%、 72 2回收率 6 .5 76%的钼精矿产品。铜精

矿和铋精矿也符合商品等级精矿要求,只是考察但试验结果,待深入研究。有3试验确定的选锡重选一浮选一重选工艺 .本方案技术可行,济有效,有如下特点:砂、经具矿细泥回收工艺形成不同组合流程;砂分选,泥为将来投产

创造了分期、分批投入的可能性,现了流程所具有体

[]魏道芳,潘仲芳, 4金光富南岭锡矿调查评价主要进展及找矿前景分析[华南地质与矿产,2 0 ( )2 1 . n 0 5 2:- 1

STUDY oN D M ERAL PRo CESS G D FoR A TD oRE DEPo S T D S I oUTH CH D A

L U

n

( in Dein a d R sa c n t ueo nn n tl ry Z i s n ee rh I si t fMii a d Meal g j g t g uS a g a g F ja 6 2 0, h n h n h n ui n 3 4 0 C i a)ABS TRA CTMi e a p o e sn tc n l g h v b e su i d f r h o e i a Cu—Bi—M0一S de o i i n r l r c s i g e h o o y a e e n t d e o t e r s n n p st n Gu n d n .By a o tn t e r c s i g ln h t isl t r ca m s l h d o e usng fo ai n, s b e e t agog d p i g h p o e sn p a t a frty o e li u p i e r i tto l u s qu n y l t r ca m c s i rt u i g o i a i n l lo h e c nssi g r v t s p r to - lme fo ai n-g a i o e li a st ie sn c mb n to a f ws e t o itn g a i e y e a a in si l tto rvt y s p r to e e ai n. a t c nc n r t c nti i g S 5 .% i n o e ta e o an n n 61 1 wih a r c v r o 7 2% t e o e y f 4. 0 a d a moy e m n lbd nu

c n e ta e o t i i g Mo 4722 o c n r t c n a n n .% wih r c v r o .% we e bti e .An t e p o a o p o u t t a e o e y f 6765 r o an d d wo x l r tr y r d cs c mp ii a c pp r o c nta e c nti i g Cu 1 7 o rsng o e c n e r t o a n n 2.6% wi a r c v r o 5 . 3 t h eo e y f

69% a d a bs t n imu h

c nc n r t c n a n n Bi 4. 8 o e tae o t i i g 2 8% wih r c v r o 4.% we e l s o t i e .Thi pr c s i g ln s t a e o e y f 3 71 r a o b a n d s o e sn p a i o ngn e n d ia l n s, fo h e smp i i a d n i e c e i ii . f e i e r g a v s b e e s l ws e t i lc t n i d c s r d b lt i y y

KEY O RD S: u B—— n d p st r rc sig e li n o rh n ii;tc nc lsu y W C— iMo S e oi;oe p o e sn;r camig c mp e e s l e h ia td vy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iw1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