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

更新时间:2023-08-30 07:4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

大连市第二十四中学2011年高三模拟考试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1-40为必考题,41至47题为选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传统“金砖四国”(BRIC词的砖(Brick)类似,因此,被称为“金砖四国”。南非加入后,其英文单词,变为“BRICS”,并改称为“金砖国家”。2011年4月14日,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中国三亚举行,五国领导人商讨如何协调应对重大国际问题,如何深化和扩大彼此间合作,如何加强金砖国家合作机制等问题。

1A.①国城市化进程减缓 C.③国城市化水平最高

B.②国人口增长缓慢 D.④国经济发展最快

2.表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的国家依次是 A.俄罗斯、印度、巴西、中国

C.巴西、印度、中国、俄罗斯

B.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 D.印度、巴西、俄罗斯、中国

( )

3.从经济上看,“金砖四国”的差别很大。巴西被称为“世界原料基地”,俄罗斯被称为“世界加油

站”,印度被称为“世界办公室”,中国被称为“世界工厂”。关于上述称谓理解错误的是 ( )

A.巴西是矿产资源、农业资源大国

B.俄罗斯的石油和天然气出口为其经济增添了双翼

C.印度是软件工业大国,班加罗尔是其软件业代表城市 D.中国利用充足的原料能源驱动了经济繁荣

读图1,b点为线段ac的中点。图中线段ac为地球表 面的一半圆 弧。回答4—6题。

4.若线ac位于同一经线圈上,新年伊始,a点的正午太阳高度正好达90°,则 A.a点比c点的线速度大 B.a、c位于同一纬线上 C.a与c的纬度值相等 D.a、c可能在同一经线上 5.若线ac位于晨昏线上,a点的地方时为8时,则 A.a点昼长大于c点昼长 B.c点日出的地方时是4时

( )

( )

C.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D.a点的区时比c点的区时早12小时

6.若线ac位于70。N纬线上,且6月22日晨昏线与a点的距离最近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a点的太阳高度为3°26′ C.a点处于极昼 B.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43°26′

D.c点的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

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

读图2“北冰洋冰层覆盖面积变化图”,回答7—8题。

7.2007年冰层覆盖面积变化最明显的海域是

A.加拿大沿岸

B.美国沿岸

C.挪威沿岸

D.俄罗斯沿岸

( ) ( )

8.导致北冰洋冰层覆盖面积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 B.厄尔尼诺现象的加强

C.全球气候逐渐变暖 D.沿岸城市工业废水的排放量增加

读我国某地温度带分布示意图3(图中I-V气温从高到低),回答9~11题。

9.影响图中温度带Ⅱ-V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10.图中海拔最高处大致在

A. 107.5°E,34° N C. 108.5°E,33.5°N

C.地形地势

D.季风环流

( ) ( )

B. 107.5°E,34. 5°N D. 106°E,33°N

( )

11.乙河流域与甲河流域相比,发展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地势低平,土壤肥沃 B.热量充足,复种指数高 C.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D.降水量少水土流失弱

12.下面是中国近十年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走势图4, 该指数升幅过高往往不被市场欢迎

的原因是: ( )

①发生物价不断上涨,造成经济不稳定 ②央行增加货币发行,造成货币供应紧张 ③生活成本提高,手中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

④生活成本降低,手中金钱价值便随之上升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

13.假设2010年棉纺织部门生产棉纺织衬衫100万件,每件衬衫的价值量为24元。如果2011年该

纺织部门生产这种衬衫的劳动生产率提高20%,其他条件不变,则该纺织部门衬衫的价值总量和单位商品的价值量分别为:

( )

A.2880万元、24元 B.2880万元、20元 C.2400万元、24元 D.2400万元、20元

14.财政投资乘数效应是指政府财政投资支出的每1元,通过市场可以形成大于1元的对物品和劳务

的总需求。下图是财政投资乘数效应的过程示意图。根据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图中a、b、c处依次应该填入

( )

①经济增长,财政收入增加 ③企业生产扩大,就业增加 A.①→③→②

B.③→②→①

②企业增加投资,居民消费增长 C.③→①→②

D.②→③→①

15.社会分配公平问题是近两年一大社会热点。如果说做大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政府的责任,那

么,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体现了政府的良知。为了分好这个“蛋糕”,政府应该( )

①加大财政税收在收入分配中的调节作用

②完善对垄断行业工资总额和工资水平的调控政策

③保护合法收入,固定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 ④制定企业工资方案,提高最低标准 A.②④ B.①② C.①④ D.②⑧

16.2010午7月8日下午,由中国城市竞争力研究会主办的“2010中国城市分类优势排行榜”新闻

发布会在香港举行,青岛获得“2010中国十佳最具幸福感城市排行榜”首位。青岛市政府为了提升居民幸福感,可能采取的措施有 ( )

①执政为民,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②求真务实,把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③以人为本,尊重老百姓的一切利益 ④转变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7.2011年2月2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接受中国政府网和新华网联合专访,针对时下居高不下的房价时指出,我还有信心。如果我没有信心,不去努力,那就是失职,就是对人民的不负责。我

不仅要做这样的表态,而且要付诸实际行动。这表明 A.政府作为行政机关,执行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 B.政府作为服务型政府,提高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 C.政府作为权威的政府,自觉接受人民的监督

D.政府作为人民的政府,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

( )

18.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于2010年10月15日在京召开,并就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

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召开党外人士座谈会,听取各民主党派中央、全国工商联领导人和无党派

人士意见和建议,并就有关问题问计于党外人士,这充分体现 ①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组织活动的根本原则;

( )

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

②各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依法行使质询权; ③中国共产党坚持民主执政: ④人民政协是多党合作的重要机构;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9.就文化而言,“世界因不同而精彩,交流因不同而必要,创新因交流而迸发”。这句话所体现的关

于文化的正确观点是 ( )

①尊重各民族的文明成果,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世界上林林总总的文化,都值得我们弘扬 ③文化交流是各个民族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各国应在文化上相互借鉴,共同繁荣 A.②③ B.②④

C.①③

D.①④

20.碘是一种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智力元素”之称。人体内的碘过多和过少都会得“大脖子病”。

对此卫生部决定,从2010年起将依据“科学补碘,分类指导”的原则供应碘盐。上述原则的哲学依据是 ( )

①意识的内容来自客观世界

②量的积累达到一定程度会发生质变

③从实际出发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要求 ④矛盾特殊性要求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1.许多美国富人都把卡内基的那句话“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种耻辱”奉为圭臬。十年来美国富豪的慈

善捐赠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其中比尔·盖茨一人就捐赠466亿美元,“股神”巴菲特也捐了

85%以上的个人财富约370亿美元。相比之下,中华慈善总会所获捐赠中,来自国内富豪们的不到15%,70%都是来自国外和港台。此时,我们应该对国内富豪们强调的哲学道理是

①价值观对人的行为具有导向作用 ③只有在奉献中才能实现人生价值 A.①② B.②③

( )

②物质上的富足是评价人生价值的标准 ④努力奉献社会的人才是幸福的 C.③④ D.②④

22.从植物成熟的周期,到太阳周而复始的轮回;从对季节更替的全程关注,到对播种与收获的适时

测度 我们的先祖探索着自然运行的规律,并以此为指导安排农事和生活,也创造了“春节与

年”的文化。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亲身实践获得的认识才能促进实践发展

( )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祸

A.②③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23.利比亚撤侨,短期内撤回几万人,救回的都最普通的平民,这是感动世界的中国国家形象。“危

难之时,国是我家,这是我们这几天来最深切的感受。”这是同胞撤离后的心里话。下列说法与

上述观点所体现的哲理一致的是 ( ) A.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C.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B.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D.祸兮福依福兮祸伏

24.中国古代文献中常出现“关东”一词。秦汉时期的“关东”指函谷关(今陕西境内)以东地区,

明清时期的“关东”则指山海关以东地区,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 A.农耕技术的推广 C.政治中心的迁移

B.经济重心的南移 D.社会制度的变革

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

25.《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

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 )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 26.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

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与这一论断无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确立王位世袭制 C.确立三省六部制

B.创立郡县制 D.开创科举制

27.吴江县的盛泽镇,本来是一荒村,“明初居民此五六十家,嘉靖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

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绸绫之聚亦且十倍。四方大贾辇金至者无虚日 盖其繁阜喧盛,实为邑中诸镇之第一。”上述材料说明: ( ) A.盛泽镇丝织业开始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明代已开始形成以“市”为标志的商业中心 C.明清政府重农抑商政策失效

D.工商业发展促进城镇的形成与繁荣

28.台湾作家柏杨认为:中国文化似一条壮观伟大的河流,但是到了14世纪,“它终于淤塞成一个酱

缸,构成一个庞大而可哀的时代”。形成“酱缸”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 )

A.专制制度 B.“罢黜百家” C.“三教合一” D.程朱理学

D.启蒙与救亡并重

29

C.推动中国近代化

30.“欧洲从希腊继承了什么?继承了关于人和社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这里所说的“关于人和社

会的某种概念的动力线”是指古希腊的 ( ) A.人文主义和民主政治 B.公民大会的辩论机制 C.轮番而治的管理模式 D.人民主权的观念

31.读《美、德、英、中四国在世界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曲线图》图6,其中曲线④代表的国家是

( )

32.某历史档案馆文档记载:“中国共产党及各根据地政权承认国民政府颁布的宪法性法律的效力,

根据地的法令以上述宪法性法律的基本原则为依据,并根据各根据地的特殊情形予以制定。”导

A.美国 B.德国 C.英国 D.中国

致这两种法律制度的并存,反映了 A.国共党内合作方式的要求

B.中共建立人民民主政权的愿望

( )

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

C.国共合作抗日政策的实现 D.国民党迫于国内和平的压力

( )

33.图7呈现的是北京市民使用的购货证和购粮证,票证的流行说明我国当时

①实行计划供应体制 ③购销矛盾非常突出 A.①②③

B.②③④

②日常生活用品短缺 ④城乡差别逐步扩大 C.①③④

D.①②④

34.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曾经发表一篇题为“没有‘中国制造’的一年”的文章,描述一个美

国家庭抵制“中国制造”近一年后终于发现,“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并表示,以后10

年都没有勇气再尝试这种日子。以上材料说明 A.中国产品因质量差而引起美国家庭的抵制 B.中国产品已经成功进入美国市场 C.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阻挡的潮流 D.经济全球化受到人们的抵制

( )

35.荚国比较现代化学者E·布莱克说:“虽然搞现代化比较早和比较晚的国家的前提有很大的不同,

但是参加现代化行列比较晚的各国的前提都是十分相似的。”他所说的如中国等参加现代化行列

比较晚的各国“十分相似”的“前提”是指 A.近代工业的起步 B.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 C.国内市场的形成

D.来自外部世界的挑战

( )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4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1~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36.(26分)城市是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影响最深刻的地方,优越的地理环境更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读我国东部M市的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M市等高线地形图8 材料二 M市产业结构的变化图

(1)在地理野外考查中发现,图中3、4处上覆土层较1、2处厚,结合图中信息,运用所学地理

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

(2)据材料分析,M市近15年来产业结构是如何调整的,受其影响对劳动力的需求有何变化。

(10分)

(3)伴随城市规模的扩大,M市建设了新的产业区。请在高新技术产业区和化工产业区中任选一

个,依据图表信息对其区位进行客观评价。(8分)

37.(20分)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阿富汗位于亚洲的中西部,是一个多山的高原国家。农牧业是该国经济的主要支柱,农

牧民约占全国人口的80%。

材料二:瓦汗走廊位于帕米尔高原南端和兴都库什山脉北段之间的一个山谷,谷底海拔4900多米,每年6—8月都会有牧民来此放牧.

材料三:阿富汗附近地区略图9及沿图中四段经线的年降水分布曲线图10。 (1)简述图9所示区域沿36。N纬线的降水分布特点,并解释其原因。(10分)

(2)分析当地的牧民只有在6~8月才到瓦罕走廊放牧的原因。(6分)

(3)简要分析克什米尔地区多地震的主要原因。(4分)

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

38.(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中共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包容性增长”理念。其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的国

家和人群。从国内看:寻求的是和谐增长、科学增长。社会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使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人民生活改善同步;财富公平分配,让大家都在增长中获得利益。从全球视野看,

一国的经济增长不应损害或抑制另一国;国家之间应协调、和谐的增长,是共赢和多赢。让那些贫困国家在全球区域出增长过程中能够受益更多。

“治堵”已成为中国许多大城市的一个公共话题。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老城旧格局与快

速机动化的矛盾日渐突出,加之城市人口的膨胀、行政区域的相对集中、公共交通的相对滞后等,导致堵车成为城市“高血压”。如何破解“堵城”的交通不畅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元旦后“首堵”北京治堵方案出台,正式接受历史的检验。

(1)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我国实现包容性增长提出你的合理化建议。(14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请你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提出合理化建议。(12分)

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

39.(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有报道称,南开大学有意在2011年增设1个本科专业,名为。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旨在为社会培养循环经济、再生资源、低碳经济等领域的急需人才。据悉,教学计划涉及的主要专业实验均与绿色能源、低碳经济等现今高新技术产业相关,包括环境监测实验、环境微生物实

验、环境工程实验、环境污染控制原理实验、再生资源工程实验、可再生能源工程技术实验和低碳化与节能实验等。所以,也有人将这个专业称作低碳经济”专业。南开大学2011年增设的“资源循环科学与工程”专业学制为4年,也就意味着,到2015年,将有一批学习了 “低破经济”的专业人才走上工作岗位,对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来说,这是个利好消息。有学生认为:南开大学增设“低碳经济”专业表明,低碳经济时代的来临,催生“低碳思维”是一种规律。 材料二:2010年9月3日,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5周年纪念日,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吴邦国、温家宝等同首都各界群众代表—起参观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并向抗日战争烈士敬献花篮,举行隆重的纪念活动。在参观抗日战争纪念馆时,胡锦涛强调要在全党全社会大力弘扬伟大民族精神,万众一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而不懈奋斗。

(1)运用哲学知识评价该生对材料一分析的合理性、严谨性与准确性。(12分)

(2)根据材料二,有人认为从抗战胜利到全面建设和谐社会,民族精神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你赞

同这种说法吗?根据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简要说明理由。(8分)

(3)当今时代,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意义何在?请对我国如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出方法论

的建议。(6分)

40.(37分)城市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人们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的中心。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

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平的重要标志,也是衡量国家和地区社会组织程度和管

理水平的重要标志。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15世纪后期到17世纪中期的150年间,欧洲人口大约增加了50%,被称作欧洲人口爆炸的时代。1500年左右,西欧超过10万人口的城市仅有4个,还没有人口超过20万的城市;但到1700年前后,西欧城市人口超过10万的已有12个,其中4个城市人口超过20万。 ——马世立主编《世界史纲》(下册)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欧洲入口增长的原因及其后果。(10分)

材料二 英格兰与威尔士城市化进程表

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

——D.B.格里格《人口增长和农业的变化》

(2)依据材料二,英国城市人口的发展呈现怎样的趋势?(1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趋

势的原因是什么?(6分)

材料三1750-1900年按人口计算的工业化水平(%)

(3)依据表中数据,概括中国和英国人均工业化水平发展的差异。(4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材料四 1800—2008年中国城市化比率(%)。 ——摘编自国家统计局资料

(4)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与经济发展模式的变化密切相关,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理由。

(8分)

请考生在41、42、43三道题中任选一道题作答,在答题卡上把相应题号涂黑。如果多做,则按

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

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1.【旅游地理】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一 海南省2009年各月接待游客数量统计表。

材料二 三亚市拥有海南岛最美丽的海滨风光,被称为“东方夏威夷”,在约两百公里的海岸线上密布亚龙湾(又称“天下第一湾”)、大东海、鹿回头公园、天涯海角、海山奇观、南山文化旅游区等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下面为三亚市旅游景区分布图。

(1)简析海南省接待游客数量的季节特征,并说明其原因。(4分)

(2)根据题中所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亚市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做简要评价。(6分)

4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下图为1971~2001年非洲各国受灾人口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非洲各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名称及受灾最严重的国家所在地的地形名称。(2分)

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

(2)非洲受灾人口主要集中在____气候区,该气候区的降水变

率 。(3分) (3)指出非洲自然灾害频发会出现的问题及主要解决办法。(5分)

43.(10分)【环境保护】

在全球变暖和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我国近几十年的气候发生了明显变化,地理环境

格局也发生了深刻改变。读图甲“中国近50年年均气温变化空间分布图”和图乙“中国近50年年均降水量变化空间分布图”,完成题目问题。

(1)据图说明近几十年来,我国东部地区气候变暖现象地域差异的分布规律,明显变暖的分布地

区。 (4分)

(2)近几十年来,我国降水明显增加最主要分布在____地区。(2分)

(3)根据上述材料,运用已学知识分析我国近几十年气候变暖引起了哪些地理现象(4分)

请考生在44、45、46、47四道题中任选一道题作答,在答题卡上把相应题号涂黑。如果多做,

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

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4.(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一 日本明治维新时……依据英国模式建设铁路、电信、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纺织工业等;参照法国模式变革法制,改革军事(后来采用普鲁士模式),海军当然还是学习英国;大学则归

功于美国。1889年颁布的《日本帝国宪法》以《德意志帝国宪法》为蓝本,确立了同欧美各国民主政体大相径庭的天皇制度,走上了近代化之路。

材料二 日本新领导人(注:指明治维新的领导者)不赞成这种不加区别地奉承所有西方东西的做法,他们并不对西方文明本身感兴趣,而仅仅对其中增强了民族力量的那些组成成分感兴趣。……他们现在提出了一个非凡的改革方案,宗旨在于建立一个强大的日本,而不是完全模仿西方国家。……讲究实际的日本领导人得出了这一明确结论:每个民族必须为自己去掠夺,软弱和胆小将一无所获。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论者曰:中国之当改革不待言矣,然此次之改革,得无操之过蹙,失于急激,以自贻蹉跌之忧乎?辩日:中国之言改革,三十年于兹矣,然而不具改革之效,而徒增其弊何也?凡改革之事,必除旧布新,两者之用力相等,然可有新也。苟不除旧而言布新,其势将旧政之积弊,悉移而纳与新政之中,而新政反增其害矣。

——《戊戌政变记》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日本向西方学习的特点。(6分)

(2)材料三中关于戊戌变法失败原因的争论,“论”者及“辩”者的主要观点各是什么?(6分)

试对此阐明你的看法。(3分)

45.(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

材料一 众议院……有弹劾(违法失职的总统、副总统和高级文官)的全权。……参议院有审讯

一切弹劾案的全权。……凡必须经参议院及众议院一致同意的命令、决议……应经总统批准……。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并得该院出席议员三分之二赞成时,总统有权缔结条约;总统提出大使、公使、领事、最高法院法官及合众国政府其他官吏,经参议院的协议及同意时任命之……

一一摘自《美利坚合众国宪法》 材料二 美国总统威尔逊本是国联的发起人和积极的鼓吹者,但是 参议院拒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结果,美国没有加入国联。 材料三 国会授权罗斯福进行大规模的干预及调节,但在罗斯福新政的前期,最高法院与行政间则展开激烈的争吵。法官们 先后宣布新政的几个主要法令违宪,予以废止。

(1)指出美国宪法三权分立制的理论思想主张出自哪本著作,并请概括该理论思想的主要内容。

(7分)

(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美国三权分立的制度设计。(8分)

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

46.(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材料一 1949年第一届世界保卫和平大会召开,次年发表了“斯德哥尔摩宣言”。要求“无条件

禁止原子武器”,有五亿多人在宣言上签字。1955年《罗素一爱因斯坦宣言》发表,指出了核战争将导致的严重后果,这一宣言立刻得到了各国著名科学家的支持和拥护。

材料二 2000年,联合国举行了“千年首脑会议”,150多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首脑聚在一起,共同探讨关系人类和平与发展的重大问题。

(1)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世界反战运动的主题,并指出其主要特点。(8分)

(2)材料二反映的时代主题是什么?简要指出这一时代主题形成的原因。(7分)

47.(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陈独秀说:“一般地说来,蔡先生乃是一位无可无不可的老好人;然有时有关大节的事

或是他已下决心的事,都很倔强的坚持着,不肯通融,虽然态度还很温和:这是他老先生可令人

佩服的第一点。” 材料二 陈独秀强调,人类“一切苦乐善恶,都为物质界自然法则所支配”,他不仅认为,“西洋除自然科学外没有别种应该入我们东洋的文化”;而且主张,全世界都只应该专门研究科学,因为现在“已经不是空谈哲学的时代了”。西洋自苏格拉底以至杜威、罗素;印度自邬婆尼沙六师以至达哥尔;中国自老子、孔子以至康有为、章太炎,“都是胡说乱讲,都是过去的梦话”。 材料三 “(蔡元培说)现在中国人多不知科学为何物,最要先输入科学思想。”……他(蔡元培)在致陈独秀的信中说:“科学发达以后,一切知识道德问题,皆得由科学证明,与宗教无涉”,理

有固然;但科学仍然有自己“所不能解答之问题,如宙之无涯矣,字之无终始,宇宙最小之分子果为何物,宇宙之全体为何状等是”,对这些问题的研究,便需归于哲学。……因之,哲学既以科学为基础,同时又成科学的归宿。科学不可能代替哲学,二者只能相辅相成……。 ——以上摘自《角色·个性:蔡元培与新文化运动》

(1)根据材料一概括蔡元培先生宝贵的思想品质。(6分)

(2)根据材料二、三比较陈独秀与蔡元培对于“科学”认识的异同。(9分)

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

-1 5 -- 16

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

- -

辽宁省大连市第24中2011届高三模拟考试—文综(word版)

17 -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2vi.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