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期末练习题(配答案)

更新时间:2023-06-05 18:3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成本会计》期末考试题

一、名词解释

1.财务成本 是根据实际成本原则和权责发生制要求,按各成本计算对象受益的情况汇集与分配所发生的生产费

用,所计算的一定质量和数量产品或劳务的个别劳动耗费补偿价值。

2.制造费用 指在生产中所发生的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外的各种费用。

3.定额成本 是根据先进合理的技术经济定额和计划价格、计划费用率等有关资料测算的产品生产成本。标准成

本是定额成本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4.现代成本会计 是成本会计与管理的直接结合,它根据成本核算和其他资料,采用现代数学和统计的原理和方

法,建立起数量化的管理技术,用来帮助人们按照成本最优化的要求,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进行预测、决策、控制、分析、考核,但使企业生产经营实现最优化运转,以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和竞争能力。

5.产品生产成本项目 简称产品成本项目或成本项目,是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核算的项目。

6.权责发生制原则 凡是应计入本期的收入或支出,不论相项是否收到或已付出,都算作本期的收入或支出;凡

是不应计入本期的收入或支出,即使相项已经收到或付出,也不算作本期的收入或支出。在成本会计中,应正确处理“待权经费用”、“递延资产”、“预提费用”等费用。

7.要素费用 工业企业生产费用要素一般有:外购材料、外购燃料、外购动力、工资、提取的职工福利费、折旧

费、利息支出、税金、其他支出,按照以上费用要素反映的费用,又称为要素费用。

8.辅助生产费用的代数分配法 运用代数中多元一次联立方程的原理,在辅助生产之间相互提供产品或劳务情况

下的一种辅助生产成本费用分配方法。

9.平行结转分步法 又称为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不计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不随半成实

物在各步骤之间转移而结转。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装配式生产企业。

10.约当产量法 是将月末在产品数量按照完工程度核算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即约当产量,然后按完工产品的产量和月末在产品约当产量的比例分配计算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11.成本报表 是根据日常成本核算资料定期编制,用以反映企业成本水平,分析和考核企业在一定时期内成本计

划执行情况及结果的会计报表。

12.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指分配制造费用时,不管各月实际发生的制造费用是多少,每个月制造费用都应该

按统一的年度开始前预先确定的计划分配率分配给个受益产品,该计划分配率全年度适用,但在年度内如果发现制造费用的实际数与计划分配率分配的费用数差额较大时,应及时调整计划分配率。 二、判断题

1.成本计算要求正确及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可随意确定。 ( ) 2.月末在产品的约当产量是根据月末在产品数量及其加工程度计算的。 ( ) 3.制造费用所采用的所有分配方法,分配结果“制造费用”账户期末都没有余额。( ) 4.从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计算程序看,品种法是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 ( ) 5.辅助生产的主要任务是,在为基本生产服务的同时,对外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 ) 6.企业的生产类型从客观的角度影响着成本计算方法的选择。 ( ) 7.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应计入营业外支出。 ( )

8.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每月末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归集的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可以不进行分配。 ( )

9.在企业只有一个辅助生产车间的情况下,才能采用辅助生产费用的直接分配法。( )

10. 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各生产步骤产品成本计算单上的月末余额,就是各生产步骤该产品实际结存的在产品成本,即狭义在产品成本。 ( )

三、单项选择

1. 企业的生产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是( )

A. 管理费用 B. 制造费用 C. 营业费用 D. 生产费用 [ ] 2. 先进先出法会使( )。

A. 期末存货成本接近实际 B. 期末存货成本背离实际

C. 发出存货成本接近实际 D. 物价上涨时会使利润偏低 [ ] 3. 人工费用分配的会计处理是根据以下凭证进行的 A.工资单 B.工资单汇总表

C.人工费用分配表 D.人工费用分配汇总表 [ ] 4. 成本还原的对象是

A.产成品成本 B.各步骤所消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

C.最后步骤的产成品成本 D.各步骤半成品成本 [ ] 5. 采用交互分配法,各种辅助生产费用( )。

A. 都要计算一个费用分配率 B. 都要计算两个费用分配率

C. 不需要计算费用分配率 D. 均按相同的费用分配率计算 [ ] 6. 废品损失账户月末

A.一定没有余额 B.如果有余额,余额一定在借方

C.如果有余额,余额一定在贷方 D.可能有借方或贷方余额 [ ] 7. 在生产主要产品的同时,附带生产出来的非主要产品是指( )

A、副次品B、联产品C、副产品D、等级产品 [ ] 8. 在各种产品的机械化程度相差不多的情况下,分配制造费用适宜采用 A.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B.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C.机器工时比例法 D.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 ] 9. 下列项目,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停工损失为

A.由于地震造成的停工损失 B.由于暴雨造成的停工损失

C.季节性停工损失 D.可以由保险公司赔偿的停工损失 [ ] 10. 废品损失是( )项目。

A.成本 B.期间费用

C.非常损失 D.营业外支出 [ ] 11. 分步法中,半成品已经转移,但成本不结转的方式是( ) A.逐步结转 B.平行结转

C.综合结转 D.分项结转 [ ]

12.在联产品联合成本分配的系数分配法下,应将各联产品的实际产量按事先确定的系数折算为( ) A、约当产量 B、相当产量 C、计划产量 D、投入产量 [ ] 13. 采用分类法的目的在于( )

A、分类计算产品成本 B、简化各种产品的成本核算工作

C、简化各类产品的核算工作 D、准确计算各种产品的成本 [ ] 14. 将生产类型划分为大量生产、成批生产和单件生产,是从以下角度划分的 A.生产工艺过程 B.生产组织方式

C.企业内部职能 D.企业的生产特点 [ ] 15. 为正确有效地计算产品成本,我们必须按企业的( )确定基本生产成本归集程序。

A.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 B.生产特点

C.管理要求 D.产品的生产工艺 [ ] 四、综合计算题

1. 某公司设有供电、供水两个辅助车间,本月供电车间发生费用6000元,本月供电12000度,其中为供水车间供电2000度,基本生产一车间生产甲产品耗电4000度,一般消耗800度,基本生产二车间生产乙产品耗3000度,一般消耗500度,厂部耗电1700度。供水车间发生费用900元,共提供300吨水,其中供电车间耗水75吨,基本生产

一车间甲产品耗水105吨,一般消耗15吨,基本生产二车间乙产品耗水60吨,一般消耗15吨,厂部消耗30吨。

要求:(1)用交互分配法计算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并编制会计分录(辅助生产车间不设 制造费用);

1. 对内分配率(交互分配率): 电分配率=6000/12000=0.5(元/度) 水分配率=900/300=3(元/吨) 对外分配率:

电分配率=(6000+225-1000)/(12000-2000)=5225/10000 =0.5225(元/度) 水分配率=(900+1000-225)/(300-75)=1675/225 =7.4444(元/吨) 编制会计分录:

①交互分配:

借: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225 ——供水车间 1000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1000 ——供水车间 225

②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2090 ——乙产品 1567.5

制造费用——基本一车间 418 ——基本二车间 261.25

管理费用 888.25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电车间 5225

③对外分配: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 781.662 ——乙产品 446.664

制造费用——基本一车间 111.666 ——基本二车间 111.666

管理费用 223.342

贷:辅助生产成本——供水车间 1675

2.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本月投产1000件,完工前发现其中有20件不可修复废品,该产品成本明细账上所记合格品与废品共同发生的费用为:原材料31600元,制造费用92 000元,工资及福利费17200元,原材料是生产开始时一次投入的,合格品生产工时为9000小时,废品120小时,废品回收的残料计价620元,应收过失人赔偿140元。

要求:编制有关废品损失的会计分录。

1)将废品的生产成本从“基本生产成本”科目及所属明细账转出:

借:废品损失——甲产品 2068.84

贷: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直接材料) 632 (直接人工) 226.32 (制造费用) 1210.52 (2)回收的残值:

借:原材料 62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620 (3)责任人赔偿:

借:其他应收款——过失人 140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40 (4)结转废品净损失:

借:基本生产成本——甲产品(废品损失) 1308.84

贷:废品损失——甲产品 1308.84

3.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要经过二道工序,其单位定额工时分别为6、4小时。本期期末在产品为200件,本期完工128件。在产品在各工序的数量为,第一工序80件,第二工序60件。材料在第一道工序投入为65600元,生产工人工资和制造费用分别为100000元和80000元。

要求:(1)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各道工序内在产品加工程度均按50%计算)。 (2)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4. 某企业将E、F、G三种产品归为一类来汇集生产费用。这三种产品的单位定额成本分别为54元、60元和72

元。本月E产品完工100件,在产品80件,完工率50%;F产品完工160件,在产品120件,完工率60%;G产品完工120件,在产品150件,完工率70%。该类产品本月发生的费用加上月初在产品的成本,生产成本合计为41468元,其中材料成本24512元,工资7536元,制造费用9420元。

要求:1、选定一种产品作为标准产品,计算各产品的成本系数。用成本系数将生产成本分配到E、F、G三种产品上去,并计算出各产品的实际单位成本。 标准产量计算表

某类产品成本计算单

E产品实际单位成本= 5310/100=53.1(元)

F产品实际单位成本=9440/160=59(元) G产品实际单位成本=8496/120=70.8(元)

5. 某企业生产A、B两种产品共耗用甲材料4000千克,每千克计划单价2元,原材料成本差异率为2%,甲产品投产100件,乙产品投产200件,每件甲产品消耗材料定额8千克,乙产品消耗材料定额6千克。

要求:(1)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分配甲、乙两种产品所耗的材料费用。

(2)编制发出材料分录。

甲材料费用分配率=

4000 28000

==4(元/千克)

100 8 200 62000

A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100×8×4=3200(元) B产品应分配材料费用=8000-3200=4800(元)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3200 ——

B产品 4800

贷:原材料——甲材料 8000

借:基本生产成本——A产品 64 ——B产品 96

贷:材料成本差异——甲材料差异 160

6. 某企业采用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5月8日投产A产品200件,批号为501,6月份全部完工;6月2日投产B产品240件,批号为601,当月完工50件。B产品的计划单位成本为:原材料300元,燃料和动力80元,工资及福利费200元,制造费用16元。

两批产品5月份和6月份发生的费用如下: 单位:元 要求:计算6月份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产品成本明细账

批号:501 投产日期:5月

8号

产品成本明细账

批号:601 投产日期:6月2号

六、简答题

1.简述企业总经营成本(全部成本)的构成。 直接材料+直接工资=主要成本

间接材料+间接工资+其他间接费用=制造费用 主要成本+制造费用=制造成本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期间费用 制造成本+期间费用=总经营成本

2.阐述期间成本的含义。 期间成本又称期间费用,是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联系的成本,不计入产品成本,

直接归入当期损益,主要分为:1、营业费用:指企业在销售商品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如广告费、促销费、分销费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人员和其他经费。2、管理费用: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管理整个企业组织,使其正常运做所发生的费用,以及技术转让费、技术开发费、无形资产摊销费和公共关系等费用。3、财务费用:指企业在筹资等财务活动中所发生的费用。

3.成本核算要正确划分哪些费用界线? ① 正确划分应否计入产品成本,期间费用的界限; ②正确划分产品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③正确划分各月份的费用界限; ④正确划分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⑤正确划分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

4.制造费用的分配方法主要有哪些?(1)生产(工人)工时比例法

(2)生产工人工资比例法 (3)机器工时比例法

(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5.定额法的含义是什么? 定额法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和成本费用形成的各个阶段制订先进合理

的定额,作为成本费用控制的标准,用产品的定额成本去控制实际生产费用的支出,随时查明实际生产费用脱离定额的数额及其原因,从而降低产品成本的一种将事前、事中和事后的核算与控制融为一体的产品成本核算方法和控制制度。 6.简述产品成本计算对象对产品成本计算基本方法的影响。 为适应各种类型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产品成本计算中有三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以及以产品成本计算对象为标志的三种不同的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 (1)按照产品的品种(不分批,不分步)计算产品成本→品种法:从成本计算的实体看,有“半成品”和“产成品”之分。

(2)按照产品的批别(分批,不分步)计算产品成本→分批法:从成本计算期(时间范围看,有“一批生产的生产期”和“月份”之分。

(3)按照产品的生产步骤(分步,不分批)计算产品成本→分步法:从成本计算的主体空间范围看,有“全厂”和“生产阶段”之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n41.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