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科学复习中考模拟测试卷

更新时间:2023-04-15 17:50: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中考模拟测试卷

[分值:160分]

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有:H—1C—12O—16S—32Zn—65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生命活动中,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B)

A. 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

B. 斑马发现敌害迅速逃跑

C. 蘑菇从小长大

D. 雏鸡破壳而出

【解析】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体现生物能生长和繁殖;斑马发现敌害迅速逃跑体现了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蘑菇从小长大体现了生物能生长;雏鸡破壳而出体现了生物能繁殖。

2.小玲和小贝在争论地球自转和公转的问题,其中正确的是(D)

A. 方向不同

B. 公转和自转周期相同

C. 都围绕太阳转

D. 公转形成四季,自转导致昼夜更替

【解析】地球自转是绕地轴旋转,周期是24小时,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公转是绕太阳旋转,周期是一年,方向是自西向东。地球自转导致昼夜交替,地球公转形成四季。

3.人杰地灵的台州流传着许多包含科学道理的谚语,其中解释错误

..的是(D)

A. “吃过端午粽,棉衣远远送”——此时节气接近夏至,气温较高

B. “六月盖被,有谷无米”——此时气温太低,影响水稻果实正常发育

C. “少吃多滋味,多吃坏肚皮”——平时饮食要适量,吃太多增加消化负担

D. “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是指食物关系,描述了一条完整的食物链

【解析】在“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中只有消费者,缺少生产者,不能构成食物链。

4.下列有关如图所示的叙述,正确的是(B)

(第4题)

A. 图中甲所示结构为植物的生殖系统

B. 按同化作用方式区分,该生物属于自养型

C. 该生物能通过呼吸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D. 该生物体的细胞中均含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解析】图中甲所示结构为果实,是植物的生殖器官,植物体无系统,A错误;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C错误;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光合作用只能在植物的绿色部位进行,D错误。

5.关于下列图片的描述,合理的是(A)

(第5题)

A. 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手要接触金属笔卡

B. 用手掌代替橡皮小槌,无法完成膝跳反射实验

C. 两小球能相互吸引,它们一定带异种电荷

D. 吸烟损害吸烟者身体健康,对周围人的健康没有影响

第 1 页

第 2 页 【解析】 使用测电笔辨别火线和零线时必须接触笔尾金属体,故A 正确;只要敲对部位即可完成反射,故B 错误;两小球相互吸引,可能只有一个小球带电,另一个小球不带电,故C 错误;吸二手烟也有很大的危害,故D 错误。

6.科学家最新研制了一款微型无人侦察机——“蜂鸟”。为了减轻其质量,该侦察机的材料应具有的特点是(B )

A. 硬度高

B. 密度小

C. 熔点低

D. 导热性好

【解析】 硬度是指物体的坚硬程度,不会影响质量;熔点指晶体熔化时的温度,与质

量无关;导热性是指物体对热的传导能力,与质量无关;由公式ρ=m V

知,在密度一定时,体积越大质量越大,在体积一定时,密度越大质量越大。

7.如何减少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的含量是科学家一直在探究的课题,最近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专家找到一种新型催化剂,可将二氧化碳转化为液体燃料甲酸(CH 2O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A ) A. 地球上二氧化碳含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植物的呼吸作用

B. 二氧化碳能阻挡地面辐射,对地球有保温作用

C. 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酸的过程属于化学变化

D. 这种新型催化剂在反应前后质量不变

【解析】 大量燃烧化石燃料,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是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不会造成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上升,A 错误。

8.利用厨房用品能完成的实验是(D )

A. 检验鸡蛋壳中是否含有碳酸钙

B. 检验自来水中是否含有氯离子

C. 测定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

D. 比较食用油与水的密度大小

【解析】 鸡蛋能与食醋反应生成气体,但是不能确定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要进一步检验;实验室检验氯离子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利用厨房用品不能完成;测定蔬菜中农药的残留量,需用特定的药品,利用厨房用品不能完成;将食用油和水混合即可比较食用油与水的密度大小。

9.“制作人体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观察”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B )

A. 制作装片时,用滴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清水

B. 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

C. 调节时,用左眼观察目镜内物像,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

D. 观察时,向左上方移动载玻片使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

【解析】 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的是生理盐水,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A 错误;染色时,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另一侧吸引,B 正确;调节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物镜,防止压碎玻片标本,C 错误;观察时,物体和像的移动方向相反,向右下方移动载玻片才能使位于视野右下方的物像移至视野中央,D 错误。

10.如图是一种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

的是(A ) (第10题)

A. 图中只有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水稻→昆虫→鸭

B. 图中水稻和杂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C. 该生态系统中能量主要来自水稻和杂草固定的太阳能

D. 图中微生物可以通过呼吸作用分解鸭的粪便,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

【解析】图中共有三条食物链,分别为:水稻→昆虫→鸭、水稻→鸭、杂草→鸭。

11.教材中的图表资料可为我们提供许多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 利用元素周期表,可查阅元素符号

B. 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判断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C. 利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推知金属与酸、盐能否反应

D. 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可直接查出某种元素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

【解析】利用元素周期表,可直接查阅元素名称、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信息,A正确;利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可判断金属材料的一部分化学性质但不能判断其物理性质,B 错误;利用酸、碱、盐的溶解性表,可判断部分常见酸、碱、盐的溶解性及部分复分解反应能否发生,但不能推测金属与酸能否反应,C错误;利用相对原子质量表,可查出某种元素一个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无法查出一个原子的实际质量,D错误。

12.如图所示,条形磁铁置于水平面上,电磁铁水平放置且右端固定,当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逐渐向左移动时,条形磁铁仍静止,在此过程中,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A)

(第12题)

A. 逐渐增大,方向向左

B. 逐渐减小,方向向左

C. 逐渐增大,方向向右

D. 逐渐减小,方向向右

【解析】电磁铁左端是N极,P向左移动,电路中电流增大,电磁铁磁性增强,对条形磁铁吸引力增大,条形磁铁仍静止,根据受力平衡知条形磁铁受到的摩擦力逐渐增大,方向向左。

13.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物质及其变化,更有助于了解物质组成及变化的本质。从下列图片中不能

..获取的信息是(B)

(第13题)

A. 构成物质的粒子之间有间隔

B. 硅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

C.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和离子

D. 受热水分子运动速率加快

【解析】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文字的图片中的文字是移走原子后所形成的,此图表示由原子构成的物质中原子可以进行移动但却不能说明原子的内部构成,故B不正确。

14.在“创新实验装置”的竞赛中,某科学兴趣小组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夹持仪器已略去),引起同学们的兴趣。下列是四位同学对实验中的部分现象进行的预测,其中正确的是(D)

(第14题)

【解析】打开活塞K,过氧化氢溶液滴入烧瓶中,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会生成水和氧气,二氧化锰是该反应的催化剂,反应前后质量不变;反应生成的氧气会增大装置②中的压强,将氢氧化钠液体压入装置③中,氢氧化钠和硫酸铜会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絮状沉淀。

15.酒精测试仪可检测驾驶员是否酒后驾车,如图所示是它的原理图,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随酒精气体浓度的增大而减小。如果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那么(C)

(第15题)

A. 传感器的电阻越大

B. 通过传感器的电流越小

C. 电压表的示数越大

D. 传感器两端的电压越大

第 3 页

【解析】测试到的酒精气体浓度越大,酒精气体传感器的电阻越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电流越大,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越大,电压表示数越大,传感器两端的电压越小。

二、填空题(第16—17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35分)

16.气候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气候变化已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

(第16题)

(1)研究古气候的科学家通过观察每个土层的花粉,可以推测出该地区古气候的特征。植物的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逐渐发育成为果实。

(2)科学家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原因提出多种假设,其中两种假设如下。

假设一:太阳输出能量的变化会引起地球表面的温度变化。气象学家发现,短期的气候变化与太阳黑子的数量变化有关。图中表示太阳黑子的是②(填序号)。

假设二:火山活动会造成地面温度降低。火山喷发会释放大量的气体和粉尘,这些物质会较长时间滞留在大气层中,减少到达地表的太阳能。火山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解析】(1)子房发育成果实。

(2)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较低而显得较暗的气体斑块,故为②。火山地震是地壳运动的表现形式。

17.中国科研人员首次在自然界中发现金属铀。金属铀和二氧化铀按要求制成一定尺寸和形状的燃料棒或燃料块,就可以投入核反应堆使用。此反应堆获得核能的途径是裂变(填“裂变”或“聚变”)。目前工业上的金属铀可用四氟化铀(UF4)和镁通过热还原法来制备,化学方程式为UF4+2MgU+2MgF2,此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置换反应。

【解析】核裂变和核聚变都能释放能量,但是又有区别,对于核裂变是可控的,如核电站的核反应堆就是通过核裂变提供能量的,而核聚变过程不可控,如氢弹爆炸就是利用核聚变释放能量。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是置换反应。

18.运用现代科技手段,从某种生物中提取特定的基因,转入其他生物中,从而产生具有特定优良性状的新生物,这就是转基因技术。如图所示是转基因抗虫烟草的培育过程。

(第18题)

(1)从苏云金杆菌中提取的抗虫基因应导入到烟草细胞的细胞核(填写细胞结构名称)中。

(2)抗虫烟草繁殖的后代具有(填“具有”或“不具有”)抗虫性状。

(3)转基因食品逐渐进入了人们的视线,目前人们对转基因褒贬不一。学校举行主题为“转基因利弊”的辩论赛,作为支持转基因的正方辩手,你应挑选下列观点中的①③(填序号)作为论据。

①转基因抗虫作物的推广,能减少对农药的依赖

②转基因技术改变了生物的基因组成,可能会影响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③转基因技术在农业、工业、环保、医药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

④转基因生物可能成为外来物种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⑤转基因食品短期看没什么坏处,长期的危险难以预料

【解析】(1)抗虫烟草是将苏云金杆菌中产生杀虫毒素的基因转入到普通烟草细胞的细胞核中,使普通烟草也能产生杀死该虫的毒素,表现出抗虫性,得到抗虫效果良好的抗虫烟草。新培育出的转基因烟草,被导入了外源基因,就是一种转基因植物。其中有抗虫作用的基因是由苏云金杆菌提供的。

(2)通过转基因烟草的培育过程,我们可以推断:在生物代代繁衍的过程中,亲代的性状是通过基因遗传给后代的。因此,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抗虫烟草繁殖的后代具有抗虫性状。

第 4 页

(3)转基因食品安全问题,题中给出的观点中①③是正方观点,②④⑤是可能存在的危害,即反方观点。

19.在“做”中“学”,是学习科学、体验科学很重要的途径。

(1)小亮用一条塑料管绑住左手上臂,如图甲,结果发现a血管变得不明显,而b血管浮现,据此判断a血管为动脉(填血管名称)。

(第19题甲) (第19题乙)

(2)小亮将一个磁浮玩具稳定地“漂浮”起来,如图乙所示。实现“漂浮”电路中的a 点必须连接电源的正极;若要增加玩偶“漂浮”的高度,可将滑片P向上移动加以调节;请你列举其他同样能达到目的的方法增加线圈的匝数(或提高电源电压或增强玩偶下方磁铁的磁性等)。

【解析】(1)动脉是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的血管,用一条塑料管绑住左手上臂后,动脉因缺乏血液而空瘪,所以“发现a血管变得不明显”,表明a血管为动脉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的血管,用一条塑料管绑住左手上臂后,远心端静脉中的血液不能向前流动,在静脉瓣的作用下血液也不能倒流,所以静脉因血液充盈而膨胀,因此b血管是静脉血管。

(2)由题意可知,磁浮玩具稳定地“漂浮”起来,其利用的工作原理是同名磁极互相排斥;根据同名磁极相互排斥可知,图中电磁铁的上端应为N极,则由安培定则可知,电流从电磁铁的下端流入,上端流出,此时要想实现“漂浮”,电路中的a点必须连接电源的正极;若要增加玩偶“漂浮”的高度,即增大电磁铁的磁场强度,可将滑片P向上移动,使电路中的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电磁铁磁性增强。

20.甲肝(甲型病毒性肝炎)是由甲肝病毒引起的消化道传染病,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分开,否则容易使家人染上甲肝。

(1)甲肝的病原体是甲型肝炎病毒。

(2)甲肝患者用的碗筷要同家人分开,这一预防措施属于切断传播途径。

(3)接种过甲肝疫苗的人能够抵抗甲肝病毒的侵袭,这种免疫属于特异性(填“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

【解析】(1)甲肝是由甲型肝炎病毒引起的,因此该病的病原体是甲型肝炎病毒。

(2)“患者的碗筷同家人的分开,饭馆的餐具严格消毒”,属于传染病预防措施中的切断传播途径。

(3)注射疫苗而获得的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

21.1774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进行了如图实验,取一根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在玻璃管的底部装入红色固体氧化汞,再装满汞(水银),将其倒扣在盛有汞的烧杯中,通过凸透镜将阳光会聚到氧化汞上,对其加热,使其发生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HgO2Hg+O2↑。

(第21题)

(1)为使加热效果最好,应使氧化汞处于凸透镜的焦点处。

(2)氧化汞(HgO)中汞元素的化合价为+2。

(3)写出该实验的现象:红色固体消失、管内液面下降。(列举一点)

【解析】(1)凸透镜的焦点处温度最高,所以为使加热效果最好,应使氧化汞处于凸透镜的焦点处。

(2)氧化汞中,氧元素显-2价,化合物中各元素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设汞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x+(-2)=0,x=+2。

(3)氧化汞(红色固体)在加热的条件下分解为汞和氧气,玻璃管内的压强增大,所以管内的液面下降。

第 5 页

22.“徒步健身,有氧运动,我们在行动”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地进行。肌细胞收缩和舒张需要物质和能量,其中部分物质的获取和代谢废物的排出途径如图。图中A、B、C、D 表示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第22题)

(1)进行A过程时,膈肌收缩(填“收缩”或“舒张”)

(2)C、D过程完成后,血液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该血液首先进入心脏的_左心房,再经体循环进入骨骼肌细胞。

(3)肌细胞代谢产生的废物除了图中表示的途径外,还能通过皮肤排出体外。

【解析】(1)由图可知A是吸气活动,此时肋间外肌和膈肌都收缩,胸廓变大,气体进入肺。

(2)C、D过程是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血液变成动脉血,由肺静脉首先流回心脏的左心房,经左心室出发进行体循环到达骨骼肌细胞。

(3)人体的排泄途径主要有:呼吸系统通过肺呼出的气体,主要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皮肤产生汗液,排出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大部分的水、无机盐和尿素通过泌尿系统由肾脏形成尿液排出体外,是排泄的主要途径。所以除了图中表示的呼吸和泌尿外,还有皮肤这条排泄途径。

三、实验探究题(第28题5分,其余每题6分,共35分)

23.解决淡水资源危机对社会发展有重要意义。小柯设计如图装置模拟海水淡化,请回答:

(第23题)

(1)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物态变化是先汽化后液化。

(2)实验结束后,向乙装置的试管内滴加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目的是检验乙装置的水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或氯离子)。

(3)为使冷凝效果更好,可以对乙装置进行的操作是乙装置烧杯中加冷水或冰块(或在导管外包湿毛巾)(写出一点即可)。

【解答】(1)食盐水受热,水汽化成水蒸气逸出,在乙处遇冷液化,所以是先汽化后液化。

(2)滴加硝酸银和稀硝酸是检验Cl-的,这一操作的目的是检验乙装置的水中是否含有氯化钠(氯离子)。

(3)冷凝液化时蒸气会放出大量的热量,所以为使冷凝效果更好,可以在烧杯中加冷水或冰块、或在导管外包湿毛巾。

24.过度肥胖有损健康,有人建议喝绿茶减肥,因为绿茶中含有茶多酚。茶多酚真的有减肥作用吗?小科用小白鼠对此展开探究。

【提出假设】茶多酚对小白鼠营养性肥胖具有减肥作用。

【实验步骤】

(1)分组:质量为20克左右的同龄幼年雄性小白鼠30只,随机平均分成A、B、C三组,分别养殖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

(2)喂养和灌胃:每天定时绐各组小白鼠喂养等量适量饲料,并在晚上8时进行灌胃,

第 6 页

(3)第1天、第45天、第90天分别对各组小白鼠进行称重、记录,并求平均值。

【交流讨论】

(1)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小白鼠的体重都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小白鼠体内的有机物的合成量大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有机物的分解量。

(2)通过B、C两组实验对照,能得出的结论是茶多酚对小白鼠营养性肥胖具有减肥作用。

(3)第46~90天,A、C两组实验不可以(填“可以”或“不可以”)形成对照。

【解析】(1)在实验过程中各组小白鼠的体重都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小白鼠体内的有机物的合成量大于有机物的分解量。

(2)对照实验是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B、C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茶多酚,根据表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茶多酚对小白鼠的营养性肥胖具有减肥作用。

(3)A、C两组有茶多酚和高能量饲料两个变量,不可以形成对照。

25.乙炔(C2H2)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乙炔作为原料在不同的反应条件下可以转化成多种化合物。乙炔气体和氧气反应能产生高温火焰(氧炔焰),工人师傅常用氧炔焰切割或焊接金属构件。现在让我们一起对乙炔燃烧(氧炔焰)的产物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当还原性气体中混有水蒸气时,则难以还原氧化铜。

【提出问题】乙炔燃烧的产物中除水外主要还有哪些物质?

【假设与猜想】猜想:①一定有二氧化碳;②可能有一氧化碳。

【实验设计】根据上述猜想的两种物质设计如下实验:

(1)在氧炔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大烧杯,观察现象。

(2)将乙炔燃烧的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足量的浓硫酸,将剩余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若氧化铜变红,则说明有CO(填化学式)。

【证据与结论】

实验(1):观察到烧杯内壁有附着的白色沉淀,则猜想①成立。

实验(2):若氧化铜变红,则猜想②成立。

【分析与交流】实验(2)中,若将乙炔燃烧的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浓硫酸和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再将剩余气体通过炽热的氧化铜,此时氧化铜不变红,能否证明猜想②不成立?不能(填“能”或“不能”)。

【解析】【证据与结论】实验(1)检验CO2用澄清的石灰水,在氧炔焰上方罩一个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大烧杯,若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证明产物中有CO2。

实验(2)将乙炔燃烧的产物依次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和足量的浓硫酸,可以除去CO2和H2O,将剩余气体通过炽热的CuO,若产物中有CO,则CO会将黑色的CuO还原为红色的Cu,故若观察到CuO变为红色,则证明产物中有CO,猜想②成立。

【分析与交流】若将乙炔燃烧的产物依次通入浓硫酸和澄清石灰水,则剩余气体中含有水蒸气,即使剩余气体中含有CO,也难以还原氧化铜,故不能证明猜想②不成立。

第 7 页

第 8 页 26.在做“探究导体中电流跟电阻的关系”的实验中,实验器材有:电源(3伏不变),电流表、电压表、定值电阻四只(5欧、10欧、20欧、25欧各一只),滑动变阻器M(10欧 1安),滑动变阻器N(20欧 1安),开关、导线若干。

(第26题)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要求滑片P 向B 端移动时电路中的电流变大。

(2)某次实验中,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时,发现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电压表示数为3伏,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两电表示数均无明显变化,电路故障原因可能是R 开路。

(3)

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到的结论是: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实验中选择的滑动变阻器应是N (填“M”或“N”)。

【解析】 (2)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流表示数几乎为零,且电压表始终为3伏,说明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的是电源电压,而电流太小导致电流表指针几乎不偏转,则故障的原因可能是R 开路。

(3)电流与电阻的乘积都是2伏,故可得出结论:在电压一定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4)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由表格中数据知,U R =I 1R 1=5欧×0.4安=2伏。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当定值电阻的阻值最大为25欧时,所需滑动变阻器的阻值最大,此时电

路中电流为0.08安,所以R 滑=U 滑I =3伏-2伏0.08安

=12.5欧,因此选择滑动变阻器N 。 27.如图是探究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示意图,装置中的碳酸氢钠溶液可维持瓶内的二氧化碳浓度保持不变。将该装置放在20 ℃环境中。实验开始时,针筒的读数是0.2毫升,毛细管内的水滴在位置X 。30分钟后,针筒的容量需要调至0.6毫升的读数,才能使水滴仍维持在X 的位置。据此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第27题)

(1)以释放出的氧气量来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该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0.8毫升/时。

(2)用这一方法测量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的光合作用速率要低,原因是植物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气。

(3)如果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毫升读数处。在另一相同实验装置中,若只将温度提升至30 ℃,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毫升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 的位置上。比较两个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这两个实验中,光照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而温度才是限制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或“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提高温度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_。

【解析】 (1)光合作用的速率=(0.6-0.2)毫升÷0.5小时=0.8毫升/时。

(2)释放出的氧气量实际上是光合作用制造的氧气与植物呼吸作用消耗的氧气之差,故用这一方法测得的光合作用速率比实际的光合作用速率要低,原因是植物在光合作用的同时进行呼吸作用,消耗了一部分氧气。

(3)若在原实验中只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的容量仍维持在0.6毫升读数处,说明光照强度不是限制因素;但将温度提升至30 ℃时,增加光照强度,则针筒容量需要调至0.8毫升读数,才能使水滴维持在X 位置上,说明温度是该实验中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主要因素,即在光照充足的条件下,在一定范围内提高温度可提高光合作用速率。

28.现有如下实验器材:学生电源(电压可调,但不能精确显示输出电压的数值)、开关、电动机(用字母M表示)、已调零的电压表和电流表、铁架台、细线、重物、秒表、刻度尺和若干导线。为了证明“在相同的时间内,利用电动机提升同一重物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做功越多,重物被提升的高度越高”,小勇组装了如图的装置。写出实验步骤并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第28题)

【解析】①学生电源旋至某一挡位,将重物下拉至刻度尺零刻度线处,闭合开关,同时启动秒表计时,读出电压表示数U和电流表的示数I,一段时间后,断开开关,同时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示数t,用刻度尺测量出重物上升高度h,将U、I、t和h记录至数据表格中。

②改变电源输出电压,仿照步骤①再做两次,每次均使电动机通电时间为t,记录相应数据至表格中。

③用公式W=

四、分析计算题(第29、31、33题各6分,第30题7分,第32、34题各10分,共45分)

29.大米的加工过程如图,每100克糙米、胚芽米和白米的部分营养成分如表。

(1)下列有关稻谷的说法正确的是ABC(多选)。

A. 稻谷是植物的生殖器官

B. 水稻幼苗是由稻谷中的胚发育而来

C. 稻谷是由子房发育而来

D. 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导管输送给稻谷

(2)大米富含淀粉,进食后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葡萄糖后被吸收。

(3)下列对大米的认识正确的是B(填字母)。

A. 米糠层没有营养物质

B. 食用糙米有利于人体健康

C. 米加工得越精细越有营养

【解析】(1)稻谷是植物的生殖器官,A正确;水稻幼苗是由稻谷中的胚发育而来,B 正确;稻谷是由子房发育而来,C正确;叶制造的有机物通过筛管输送给稻谷,D错误。

(2)大米富含淀粉,进食后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葡萄糖后被吸收。

第 9 页

第 10 页 (3)加工精细程度越高,营养损失越多,糙米中各类营养成分均高于胚芽米和白米,故食用糙米有利于人体健康。

30.浙江省提出到2019年底要全面剿灭劣V 类水。某河流水质原为劣Ⅴ类,氨氮含量高,藻类等浮游植物占主导;经“食藻虫控藻引导水体生态修复”方法治理后得到改善,主要水质指标达Ⅲ~Ⅳ类,其治理过程如图甲,治理后存在的部分食物关系如图乙。

(第30题)

(1)河道修复包含“曝气充氧”和“活化底泥”等措施,底泥中的需氧微生物在氧气充足的情况下可将有机物(C x H y O z )分解为CO 2、H 2O 等无机物。资料显示,溶解于水的氧气还能除去水体中的某些有害气体,如将H 2S 转化为S 和H 2O ,写出氧气除去H 2S 的化学方程式:2H 2S +O 2===2S ↓+2H 2O 。

(2)引入食藻虫,可减少藻类的数量,从而提高水体透明度;在河床上种植沉水植物,可利用其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吸收底泥中的N 、P ,以改善水质。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判断,引入的食藻虫属于_消费者。

(3)最后还可适量投放鲢鱼、黑鱼等生物,从而提高该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写出治理后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绿藻→食藻虫→鲢鱼(或绿藻→鲢鱼;绿藻→食藻虫→黑鱼)。

【解析】 (1)在自然界中的物质循环中,细菌、真菌把动植物的遗体遗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和无机盐,这些物质又能被植物吸收和利用,进而制造有机物,可见,细菌和真菌对于自然界中物质的循环起着重要的作用。

(2)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成分和生物成分。非生物成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由图乙可知,引入的食藻虫以绿藻为食,属于消费者。

(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越强。为了治理水体,提高该湖泊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可以在水中投放一定数量的鲢鱼、黑鱼,增加生物的种类和数量。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这种关系形成食物链,该生态系统的食物链有:绿藻→食藻虫→鲢鱼、绿藻→鲢鱼、绿藻→食藻虫→黑鱼。

31.硫酸锌溶液可以作木材防腐剂。工业上常用红锌矿(主要含ZnO)和稀硫酸为原料制取硫酸锌,化学反应方程式为:H 2SO 4+ZnO===ZnSO 4+H 2O 。计算:

(1)硫酸锌中锌元素、硫元素和氧元素间的质量比为65∶32∶64。

(2)如果用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的硫酸锌溶液配制10%的硫酸锌溶液,需要加入多少克硫酸锌固体?

(3)取50克某红锌矿与200克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最后得到80.5克硫酸锌,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假设红锌矿中的杂质不与稀硫酸反应)

【解析】 (2)设需要加入硫酸锌固体的质量为x 。

100克×1%+x =(100克+x )×10%,x =10克。

则需要加入10克硫酸锌固体。

(3)设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y 。

ZnO +H 2SO 4===ZnSO 4+H 2O

98 161

200克×y 80.5克

98161=200克×y 80.5克

y =0.245=24.5%

则所用稀硫酸的溶质质量分数是24.5%。

32.家用电器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其制造与使用均体现着科学知识的运用。

(1)某饮水机的电路如图所示,水沸腾前,红灯亮、绿灯灭、加热管正常工作;水沸腾后,绿灯亮,红灯灭,加热管不工作;且每种工作状态连入该电路的用电器最多只有两个。试分析温控开关1和2在水沸腾前、后的通断情况是温控开关1和2在水沸腾前同时闭合,在水沸腾后同时断开;以及红、绿指示灯电阻R红、R绿应满足的条件是R绿远大于R红。

(第32题)

(2)图甲是某型号高温高压蒸汽消毒锅,图乙为自动测定锅内温度的电路原理图。其中R0为定值电阻,阻值为5欧,为温度指示表(实质是一只量程为“0~0.6安”的电流表),R x(测温探头)为热敏电阻(其电阻值随锅内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热敏电阻的阻值与温度的对

锅内的温度值(℃) 25 37.5 50 62.5 75 87.5 100 112.5 125

R x对应的电阻值(欧) 150 80 50 30 20 15 10 7

②若锅内温度为125 ℃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6安,求此时热敏电阻R x的阻值及其功率。

【解析】①当温度为75 ℃时,R x=20欧,U=U x+U0=IR x+IR0=I(R x+R0)=0.24安×(20欧+5欧)=6伏。

②因为U=U′x+U0=I1R′x+I1R0,所以R′x=U

I1-R0=

6伏

0.6安

-5欧=5欧,P=I12R′x

=(0.6安)2×5欧=1.8瓦。

33.请你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宇宙级快递小哥”出发了

2019年4月20日19时41分,搭载“天舟一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图甲),在我国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飞船按计划抵达预定轨道,“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取得圆满成功。“天舟一号”是我国首个货运飞船,4月22日12时23分,“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和“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太空完成首次交会对接。

“长征七号”运载火箭上还安装了“箭载摄像机”,火箭上升时可拍到摄像机镜头下方箭体周围的实况……

(第33题)

(1)“长征七号”火箭加速上升时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填“平衡力”或“非平衡力”),所搭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在此上升过程中的机械能增大(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如图乙是“箭载摄像机”在火箭上升时拍得的一幅图片,这是光线通过镜头时发生了光的折射(填“反射”或“折射”)后在感光元件上所成的像;摄像机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镜头用耐高温的二氧化硅(SiO2)晶体制成,这是因为二氧化硅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

(3)小明观看火箭发射时的电视直播,看到捆绑在箭体上的助推火箭的燃料耗尽立即与箭体分离,之后又上升了一段距离才下坠而远离箭体。请你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释为什么助推火箭离开箭体后上升了一段距离才下坠。助推火箭和火箭箭体原来一起上升,助推火箭和火箭箭体分离后,由于具有惯性,仍然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同时,由于助推火箭受到重力的作用,在重力的作用下改变了运动状态,所以上升一段距离后才下坠。

【解析】(1)“长征七号”火箭加速上升时处于非平衡状态,所以受到的力是非平衡力。搭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随“长征七号”火箭一起加速上升,在此上升过程中,“天

第 11 页

第 12 页 舟一号”货运飞船的质量不变,速度增大,动能变大,同时高度增大,重力势能增大,而机械能为动能和势能之和,所以机械能也增大。

(2)摄像机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凸透镜成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摄像机在高温环境下工作,镜头用耐高温的二氧化硅(SiO 2)晶体制成,这是因为二氧化硅晶体具有较高的熔点。

34.某高架桥限速60千米/时,主桥长340米,引桥总长1449米。

(1)为监控桥上行驶的车辆是否超速,可以在桥面布点安装工作原理如图甲的传感电路。传感器A 、B 采集车辆经过它们正上方时的时间间隔t 给计算机系统进行处理,若超速,则启动违章拍照。若L 0=10米,试计算t 小于多少秒时,系统启动架设在桥面上方的照相机C 对超速车辆拍照。

(第34题甲)

(2)假设一辆轿车从一侧引桥驶入该高架桥。

①若轿车在正桥水平桥面上急速行驶,则根据轿车呈现的流线形外形可判断,轿车对桥面的压力小于(填“大于”“等于”或“小于”)轿车的总重。

②若轿车以80千瓦的恒定功率通过一侧引桥用时50秒,则轿车通过该引桥时所做的功是多少焦耳?

(第34题乙)

(3)科学中常把实际的研究对象抽象为“物理模型”,引桥可以看做是斜面机械模型。如图乙所示,若斜面的高度H 一定,斜面的长度L 可以改变,试推导:在不考虑摩擦时,用平行于斜面的拉力F 将重为G 的物体匀速拉上斜面顶端,L 越长,F 越小。

【解析】 (1)车速不能超过60千米/时,则v =60千米/时=503米/秒,由v =s t

得t =s v =10米503

米/秒=0.6秒。时间间隔t <0.6秒时,即可启动违章拍照。 (2)①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大于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由于气体在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小,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小于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轿车上、下方所受到的压力差形成向上的升力,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小于轿车的重力。

②由P =W t

得,W =Pt =80×1000瓦×50秒=4×106焦。 (3)∵W 总=FL ,W 有用=GH ,

∴在不计摩擦的情况下,W 总=W 有用,即FL =GH ,

∴F =GH L

。 由此可知,当G 、H 一定时,L 越大,F 就越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jy0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