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ICSSON交换机入门

更新时间:2024-04-15 10:33: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四章 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及原理

目的:了解交换机的硬件结构及原理

理解相关概念

了解APT和APZ的子系统

AXE10:是一种全数字集中的控制的程控交换机,可在移动网,公网上使用。 AXE10由APZ和APT两大部分组 成。其系统结构如下:

系统层1

子系统层 CPS 功能块层 功能单元层(软件或硬件)

1、APZ:为交换机的控制部分,主要子系统:

BTU 。。。 BTR RE DA BT RPS IOS MAS TCS TSS 。。。 GSS APZ APT 系统层2 AXE10 CPS: 中央处理机子系统

MAS: 维护子系统 RPS: 区域处理机子系统 IOS: I/O输入输出子系统

在AXE10系统中,根据不同的应用要求,APZ有两大类:APZ211和APZ212。主要在硬件和处理能力上有所不同。

1.1CPS:CENTRAL PROCESSOR SUBSYSTEM 中央处理机子系统。

1.1.1含有双备份的处理机CPA和CPB。还为系统中所有的功能块提供程序和数据的存

储器。CPS由硬件和软件组成,并与MAS、RPS和SPS配合工作。CP的类型:CP20、CP25、CP30,CPS的主要功能如下:

(1)、程序执行及数据处理:它在被执行的任务之间分配处理机的资源,而这些任务通

过缓存器、工作表、时间队列、日历功能等来分级。 (2)、功能变换:它用于变换、增删系统中的软件单元。

(3)、系统后备:它用于将CP存储器的内宾拷贝出来,或将拷贝出来的软件再装到系统

中去。

(4)、监视功能:用于监视CP存储器的使用情况。在CP内有三种存储器:程序存储器

(PS),数据存储器(DS)和参考存储器(RS)。这些存储器使用的限度和范围可设,一旦超出将产生告警。

(5)、程序修改功能:用于处理需纠正的软件错误。CP内含有打补丁的功能。 (6)、程序测试的功能:用于测试和踊跃软件信号和变量。它可以用于正在安装调测的

交换机,又可以用于正处于运行中的交换机。

(7)、处理机负载测试:用于在话务高峰期检测处理机处理能力过载的情况。 (8)、维护统计:用于收集CP的状态信息以及APZ发生的非正常事件。 (9)、SIZE自动监视。

(10)、FUNCTION CHANGE:替换、增加和删除功能块。

1.1.2中央处理机两侧的状态

CP采用的是双备份的并行同步的工作方式,正常情况下,CPA是执行边,呈现EX状态;CPB是备用工作侧,呈现SB/WO状态。执行边控制RP,备用侧CP执行与执行侧CP相同的工作,但不向RP发指令信号,它产生的结果信号仅用于与执行侧CP送来的结果地进行比较,这样,一旦系统出错,比较的结果就会不同,故障马上被发

1

现。只要两边CP的结果信号不同,系统将会进行诊断测试,两个CP的状态将发生变化。例如若是侧的CP发生故障,则B侧会变成执行侧,呈现EX/WO状态,而A侧则退出服务,因此对话务不产生影响。以上功能是由自动维护单元(AMU:APZ211)控制的(在APZ212中是由维护单元(MAU)控制的)。两个CP的不同状态可归功纳如下表所示:

CP两侧状态

CPA 执行(EX) 执行(EX) 执行(EX) 执行(EX) 备用工作(SB/WO) 备用暂停(SB/HA) 备用分离(SB/SE) 备用刷新(SB/UP)

CPB 备用工作(SB/WO) 备用暂停(SB/HA) 备用分离(SB/SE) 备用刷新(SB/UP) 执行(EX) 执行(EX) 执行(EX) 执行(EX)

备注 正常状态 不正常状态 不正常状态 不正常状态 正常状态 不正常状态 不正常状态 不正常状态 1.1.3、CPS的硬件介绍:

硬件逻辑图:

2

CP30硬件图:

SPU——SIGNAL PROCESSOR UNIT IPU——INSTRUCTION PROCESSOR UNIT STUD——STORE UNIT DATA RPH——RP HANDLER

3

UMB-S:UPDATING AND MATCH BUS FOR SPU UMB-I:UPDATING AND MATCH BUS FOR IPU SPU的功能:

(1) 把任务排序,送给IPU (2) 处理简单的任务

(3) 命令执行(INSTRUTION EXECUTION) IPU的功能: (1) 中央处理器

(2) 工作管理(JOB ADMINISTRATION) CP MEMORY,DS、PS、RS构成CP内存。

(1)、DS:(DATA STORE )存储局数据,用户资料 (2)、PS:(PROGRAME STORE)存储程序。

(3)、RS:(REFERENCE STORE)存储程序运行所需要的参考数据

DS RS PS DS RS PS IPU MAU SPU CP-A RPH RPH CP-B UMB-S SPU UMB-I IPU IOG 系统备份:

把PS、DS、RS数据存入IOG的硬盘(系统DUMP、人工DUMP)

1. 系统的后备文件:RELFSWn 存在RELVOLUSW里。 SYBFP:FILE;

4

ORDERED

WO CZBBSC290R/FC/0/0/00/00 AT-5 TIME 001212 1549 PAGE 1 SYSTEM BACKUP FILES

FILE IO EXCHANGE RELFSW0 - - FAULT CODE 5

FILE IO EXCHANGE

RELFSW1 - BCN90R/FC/0/0/00/00 SUBFILE TYPE OUTPUTTIME CURRENT COMMANDLOG R1 DSSMALL 001114 1148 YES - R2 DSSMALL - NO - R3 DSLARGE 001114 1148 YES - R4 DSLARGE - NO - R5 PS,RS 001114 1148 YES -

FILE IO EXCHANGE

RELFSW2 - BCN90R/FC/0/0/00/00 SUBFILE TYPE OUTPUTTIME CURRENT COMMANDLOG R1 DSSMALL 001114 1148 YES - R2 DSSMALL - NO - R3 DSLARGE 001114 1148 YES - R4 DSLARGE - NO - R5 PS,RS 001114 1148 YES - END

在通常情况下,RELFSW0为最新文件,RELFSWn(MAX)为最大文件。

人工DUMP:

人工DUMP不能DUMP到RELFSW0文件里。

5

R0 R1 R2 R3 R4 R5 人工DUMP是最彻底的DUMP,DUMP到R0、R1、R2、R3、R4、R5。 REFERENCE DUMP是最基本的DUMP,用于开局时用。 R0是存储控制数据。

R1、R2是存储CHARGING数据。(DS)

R3、R4是存储EXCHANGE DATA,SUB DATA。(DS) R5是存储程序。(RS、PS)

SYTUC;人工旋转RELFSWn,条件是在所有RELFSWN都必须有内容,如果有的文件为空,用INFIC改名。

人工DUMP:

人工DUMP不能DUMP到RELFSW0文件里。 SYBUP:FILE;

自动找到最大的文件里。R0、R1/R2、R3/R4、R5都DUMP到HD。

自动DUMP:

自动DUMP到RELFSW0文件,用不着反转。 SYBUI:DISC;激活自动DUMP。 SYBUE;去活自动DUMP。

设置自动DUMP时间:SYBTS:TIME=,TDMI=; SYBTP;打印。

TIME:做LARGE DUMP时刻。

6

TDMI:两次SMALL DUMP的间隔时间。 如何保存某一刻的DUMP文件?

将系统文件从IOG的HD往OD或OD往IOG里HD传送文件称CONVERSION。 将系统文件从OD往IOG的HD传送文件称IN。 将系统文件从IOG的HD往OD传送文件称OUT。 INMCT:SPG=0;

INVOL:IO=OD-1,NODE=A; END;

SYMTP:DIR=OUT/IN,SPG=spg,NODE=node[,IO1=io1],IO2=io2,FILE1=[file1][,FILE2=file2]; FILE1:系统备份文件。 FILE2:OD的文件名。 INMCT:SPG=0;

INVOE:IO=OD-1,NODE=A; END;

1.2 RPS REGIONAL PROCESSOR SUBSYSTEM区域处理机子系统

RPS用于存储和执行与其相关的区域软件,RP 所控制的硬件被分成扩充模块(EM),从RP的角出发,其控制的所有硬件都是一个个不同号码的扩充模块是RP最基本单元,它是由一定数量的硬件设备组成。通常,两个RP组成一对RP,其同控制一组(最多可达16个)EM,其中每个RP控制组中一半的EM,只有当其中的一个RP对EM的控制发生故障时,另一个RP才接替控制所有的EM,是通过EM总线(EMB)被RP控制的。RP通过双备份的区域处理机总线(RPB)连接到CP,每一条RPB可连接32对RP(64个RP)。一对中央处理机(APZ212)可控制32条RPB。RP类型: (1)、普通RP

(2)、PRD:它的容量和能力都比普通RP大,用于处理大量的复杂程序 (3)、STC:局间信令终端。

(4)、RPA:区域处理机适配器,它是向SP与CP之间提供通信的接口。RPA的状态: EXSLP:SPG=0;

(5)、EMRP:这是专门用于用户级的RP。

RP BUS 有串行RP BUS和并行RB BUS。BYB202所带RP BUS是并行RP BUS,

7

BYB501所带的RP BUS 可以是并行RB BUS,也可以是串行的RB BUS。

1.3 MAS:维护子系统 MAINTENANCE SUBSYSTEM

硬件:APZ211:AMU;APZ212:MAU 主要功能:

1)比较CP两边处理的结果。

2)若比较结果不一致,MAU将决定哪边的CP有问题,并作相应处理。 3)INITIAL LOADING ,CPT(CENTRAL PROCESSOR)TEST。

1.4、IOS:I/O输入输出子系统 INPUT/OUTPUT SUBSYSTEM

输入输出子系统处理出入AXE10系统数据通信的支援系统,也是系统与维护人员之间的人机接口。主要功能:

1)、数据通信。例如:向计费中心传送计费数据。 2)、CP的再装入。 3)、统计处理。

4)、人机通信接口,包括配合维护支援中心对交换机的操作。

IOG(INPUT/OUTPUT GROUP)类型:IOG11A,IOG11B,IOG11C,IOG20B,IOG20-P,IOG20C,IOG20M 等。目前主要是IOG20系统。

The description will include such general topics as: ? the subsystems included in SP-based IO Systems ? the hardware configuration ? supported external medias ? terminal definition ? the file system

? data links

? command handling and general operation procedures for SP-based IO systems ? MCS Transaction Log ? Infinite files

? File Process Utility

As well as more advanced topics such as: ? external data link protocols ? inter-node communication in SPG ? CP-SP communication ? function change in SP

? SP backup

? SP co-processor dump

? hardware maintenance functions ? SP Trace System Log

8

? SP system parameters ? SP Restart Log ? SPS Event Log ? Direct File Output ? Start up of IOG20

9

1.4.1基本概念:

SP:Support Processor IOG 里的处理器。硬件:CPU60。

ICB:INTER COMPUTER BUS 用于两SP之间的通信,是ETHERNET BUS.

NODE:SP,FILE MEDIAS,CP INTERFACE共同构成。正常状态下有EX和SB两种状态。可设置成节点A和节点B.具体由IOG上的旋扭设置.

LINK:CP和SP之间的逻辑连接,经过RPV(RPV2)和RP BUS。在节点A设置成LINK=0,在节点B设置成LINK=1;在分离LINK时,有两种方法:

(1)手动按扭分离,连接两下,主要用于开局时.这种方法可以分

离LINK0,也可以分离LINK1

(2)指令分离,FCSLI:SPG=0;这种方法只能分离LINK1.主要用于

平常维护.

SPG:SUPPORT PROCESSOR GROUP。两个SP节点加上其它的IO 设备。一个SPG只能

有两个NODES,一个IOG系统可以有四个SPG,具体由IOG上的旋扭设置.可以有四个SPG连到CP。一个SPG有两条LINK(LINK0和LINK1)。具体四个SPG的LINK配置如下:

SPG0:LINK0(RP-1)AND LINK1(RP-4)

10

SPG1:LINK0(RP-5)AND LINK1(RP-6) SPG2:LINK0(RP-7)AND LINK1(RP-8) SPG3:LINK0(RP-9)AND LINK1(RP-10)

通常情情况下,在CP RELOAD 时,通过RP=1 LOAD 系统备份文件.RP=2指定用于CP

FUNCTION CHANGE.RP=3指定用于IOG3功能.RP=4用于B节点与CP之间的通信. SCSI-2 - Small Computer Systems Interface. VME - VERSA Module Eurocards. VSA - VME to SCSI-2 adapter. DL----DATA LINK

IO DEVICE:AT\\AMTP\\ALI\\HD\\OD\\FD\\DL

NODE NODE CP CP RP BUS ICB SPG

有关指令:

P:PRINT;打印

I:INITIAL ;激活、定义,开始 E:END;去活,结束 C:CHANGE;修改 T:TRANSFER;传送 R:REMOVE;删除

SPS既可以放在CP,也可以放在SP内存里。 IOIOP:IO1=ALL;打印CP中的MCS设备。

11

1.4.2.IOG的四个子系统:

1)、SPS 支持处理子系统 2)、DCS 数据通信子系统 3)、FMS 文件管理子系统 4)、MCS 人机通信子系统

1.4.2.1 SPS:SUPPORT PROCESSOR SUBSYSTEM 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SP和它们的操作系统(包括SP FUNCTION CHANGE)。 ·RPA

·CP和SP之间通信的硬件和软件。软件存在CP和SP内。 ·SPG的操作维护软件。 ·节点之间通信的硬件和软件。 ·系统备份。

1)、SPS的硬件包括:CPU60和RPV(RPV2)。 ·CPU60:是SP的处理器和数据存储器(DRAM)。

·RPV(RPV2):软件存在硬盘,在硬盘开电时读入。RPV:RP BUS ADAPTER VME是RP BUS和SP之间的接口.类似于局域处理器,有它自己的RP地址,同时是RP BUS接口与VME BUS接口之间相互转换. 软件存在硬盘,在硬盘开电时读入。RPV是并行RP BUS与VME BUS之间的接口,RPV2是串行RP BUS与VME BUS之间的接口.其中软件存在PROG_A和PROG_B中。RPV是由PROVME和DRPBU组成。

2)、CP和SP之间的通信:是由SPS子系统完成,由CP里的功能块和SP里的独立模块及RPV/RPV2处理。SP 到CP或CP到SP的寻址方式有两种:经过JTP(JOP TRANSFER RPOTOCOL,LAYER4~5)或直接经过TSAP(TRANSPORT SERVICE ACESS POINT)。(OSImodel) OSI MODEL:

是一种逻辑结构,把里面的软件分成七层结构或协议,协议的结果是保证在同层通信和 对话。其中LAYER1是物理层,是硬件之间的接口,可以有软件支持,也可以无软件支 持。LAYER2~7是由软件提供支持。LAYER1~4是网络层,目的是在用户之间建立通路。 LAYER5~7

是应用层,目的是在用户之间建立通信和维护。

12

OSIAPPLICATION LAYER7PRESENTATION LAYERSESSIONLAYERTRANSPORT LAYERNETWORKLAYERDATA-LINK LAYERPHYSICAL LAYER654321

入口指令在CP的命令接收功能块处理之后,功能块把SUBCOMMAND送向SP相关的功能块去处理。有些指令只在CP中处理,处理之后送给SP相关的功能块。

TSAP:TRANSPORT TRANSFER ACESS POINT,有些SP功能是通过TSAP实现。TSAP存储在CP的功能块中,作为LOCAL STRING SYMBOL。

指令:EXTDP; EXDTI/EXTDE INTERFACE CP-SP:

CP RPV/RPV2 SP PARALLEL RPBUS /SERIAL RPBUS VME BUS 13

RPA和SP都为双备份工作,正常情况下既可以为A NODE主用节点,也可是B NODE为 用节点,且两LINK 都为WO。查看其状态: IMMCT:SPG=0; :IMCSP; :END;

14

定义SP和CP之间的LINK(LAYER2);

EXSLI:SPG=0,NODE=A,ADDR=1,RPTYPE=RPV/RPV2; EXSLE:SPG=0,LINK=0;

举例:如果要删除一个文件TTFILE00。但是出现告警:文件在使用中;可以有以下步

骤处理:

可以通过TSAP一删除。 BLSLI:SPG=0,LINK=1; EXSLE:SPG=0,LINK=1; EXTDE:TSAP=FMG00VFP; INFIR:FILE=TTFILE00; EXTDI: ? EXSLI:? BLSLE:?

JTP:JOP TRANSFER PROTOCOL EXJAP/EXJAI/EXJAE

15

The SP allocated applications have a status for each node:

? Active, ACT:EXJAI已经在CP中定义,系统已经启用该项功能。 ? Defined, DEF:EXJAI已经在CP中定义,但没有在节点报告给AXIOJTP

?Blocked, BL:EXJAI没在CP中定义,但已经在SP中报告,不能在所有的SP中启用。

16

·SP TRACE SYSTEM追踪错误、记录IOG有关事件(EVENT LOG)。 EVENT LOG ITEMS(SPS EVEMT LOG): (1)、信号的接收与发送 (2)、事件的产生与结束 (3)、写入变量

(4)、内存的分配与管理

RUNNING LOG/CURRENT LOG/TRACE POINTS SPS TRACE LOGFILE(.STL)存在PROG_A和PROG_B. 查OPI“SP TRACE SYSTEM” 指令:

IMLIT:SPG=0;

IMTSI;激活SPS TRACE SYSTEM

17

?

IMTSI:MODE=SIG,NODE=ALL;激活所有节点的信号数据。 IMTSE;去活SPS TRACE SYSTEM。

IMTSE:NODE=B;去活B NODE 的TRACING。 IMTSP;打印SP TRACE SYSTEM 的状态。 IMTLP;打印在SPG存在的一系列的LOGFILE。

IMTLP:NODE=A;打印在SPG中A NODE存在的一系列的LOGFILE。 IMTTI:设置TRACE POINT。 IMTTR:删除TRACE POINT。

IMTLT:LOGFILE从硬盘拷到OD、FD。 IMTLR:从硬盘删除LOGFILE。

·SP TRACE SYSTEM的监视

万一LOGFILE存储不够空间时,或PROG_A和PROG_B被SP TRACE SYSTEM占满或超出VOLUME LIMIT时,SP TRACE SYSTEM自动去活,告警“SP TRACE SYSTEM INACTIVE”,可以在OPI查找。 IMTLP; IMTLR:

·SP HARDWARE TABLE存在PROG_A和PROG_B中, SP HARDWARE DEFAULT TABLE存在

18

OMFZLIBORD中。

IMLCT:SPG=0;

IMHWI:定义 IMHWR:删除 IMHWL:LOAD 软件 IMHWC:修改 IMHWP:打印

SP SYSTEM PARAMETERS(可以用FUNCTION CHANGE 修改,存在CONFILEn) 打印所有SPG的值:LASSP:

19

IMALP:打印SPS EVENT LOG

1.4.2.2 DCS:DATA COMMUNICATION SUBSYSTEM

DCS其软件存在SP内,主要是数据通信功能,即TERMINAL COMMUNICATION、DATA LINK COMMUNICATION、CPT LINK COMMUNICATION。硬件包括LUM(LINE UNIT MODULE),由一块MOTHER BOARD 和四块DAUGHTER BOARD构成。其中LUM软件存在PROG_A和PROG_B中。

CPT:CENTRAL PROCESSOR TEST

DATA LINK:用于两台终端之间的连接与通信。 PHYSICAL INTERFACE:相互通信的硬件或终端。

PROTOCOL:在终端之间通信寻址、建立通话、交换数据和信息的规则。

传输:同步和异步。(Asynchronous or Synchronous),同步传输的特点是可以多字节打包传送。异步传输是一字节一字节传送。

DTE:Data Terminal Equipment,通常是一台终端或一台计算机。

20

DCE:Data Circuit Terminating Equipment,通常是一个网络或一个MODERM。 OSI模型:

21

(1)LAYER1:

22

23

NP=CM-LM-LU-NP

·CM:COMMUNICATION MODULE:是一个逻辑概念,在某种意义上,CM和NODE是同一概念。

SPG0 NODEA=CM1 SPG1 NODEA=CM17 SPG2 NODEA=CM33 SPG3 NODEA=CM49 ·LM:LINE MODULE

24

NODEA:LM=1 NODEB:LM=2

·LU:LINE UNIT,在硬件上是LUM BOARD。一LU控制1-4个端口。状态为:

? Working Executive or Standby - WO/EX, WO/SB ? Manually Blocked - MBL ? Hardware Blocked - HBL ? Conditionally Blocked - CBL ? Automatically Blocked – ABL

IMLCT:SPG=0; ILLUP:LU=ALL; END;

·PORT:可分成物理端口(PP)和逻辑端口(NP)。在DCS中有告警端口(AT-0),

25

CPT端口(AT-3),高速端口和普通低速端口。

PP=DM-LM-LU-PP

ADRESSING:

NTN:NETWORK TERMINAL 分配给NP,类似于电话号码。例如:NP=1-1-1-4;

ODA:ORIGIN FOR DIGIT ANALYSIS IMLCT:SPG=0;

26

ILDNI: ILDNP:

PORT又可以分成:

? Single link port(SLP)

? Logical link port(LLP),只适用于CPT PORT。

? network port,(NP),SLP和LLP都是NP=CM-LM-LU-LLP;

DFO:Direct file output

功能:

? File Process Utility, FPU 运用MTP或FATM协议 ? Direct File Output, DFO运用MTP或DDO ? DFO Mirroring

ILDFP: ILDFR: ILBUP: ILBUR: ILBBI: 指令:

IMLCT:SPG=0; ILLUP:LU=ALL; ILNPP:NP=ALL; ILNPP:PORT=ALL; ILBLI:LU=; ILBLE:LU=; ILBLI:NP=;

27

NP,NP=CM-LM-LU-SLP或

ILBLE:NP=; ILLTI: ILSLI: ILSLC: END;

BLSLI:SPG=0,LINK=0; BLSLI:SPG=0,LINK=1; BLSNI:SPG=0,NODE=A; BLSNE:SPG=0,NODE=B;

SYRSI:SPG=0,NODE=A,RANK=SMALL/LARGE/RELOAD;对SPG作RESTART。 定义端口: (1) 定义LU IMLCT:SPG=0;

ILLUI:LU=1-1-1,CHAR=79;(网络层、数据层的协议) 第二、三层:X.28 异步通信协议.X.25同步通信协议 第一层:物理接口,V.24/V.28. ILBLE:LU=1-1-1; END;

(2).定义端口. !AT-0! IMLCT:SPG=0;

ILSLI:NP=1-1-1-4,RATE=4800,PROT=X28/V24; ILSLC:NP=1-1-1-4,PAD=1-1&19-1,PRIV=5-1; ILTEI:NP=1-1-1-4,NTN=1011104; ILBLE:NP=1-1-1-4;

ILPCI:NTNA=1011104,NTNB=1015100; MCDCI:DIR=USER,NAME=T1011104,AUTH=E;

MCDCI:DIR=COM,NAME=T1011104,NTN=1011104,AUTO=YES,SUPRV=NO,QUEUE=YES; MCDBE:DIR=USER,NAME=T1011104;

28

MCDBE:DIR=COM,NAME=T1011104; MCDVI:IO=AT-0,NTN=1011104; END;

IOIOI:IO=AT-0; IOBLE:IO=AT-0;

如果用AT-0出告警的话,加上COMMATT;

告警板出席:IODAC:ATT;!(进入之后,并不是所有在所有的终端都出席,前提是在IOIOI

上加工上COMMATT;)!

IODAC;!退席! !CPT 端口! IMLCT:SPG=0;

ILLLI:PP=1-1-1-3,RATE=64000,PROT=SDLC/V36;

ILLLC:PP=1-1-1-3,TIMING=SOURCE,DSRSUP=NO,DCDSUP=NO; ILLLI:NP=1-1-1-3-1,ADDR=H'01,PROT=CPT/SDLC; ILLLC:NP=1-1-1-3-1,N2=1,K=1,LINK=ALARM; ILLLI:NP=1-1-1-3-2,ADDR=H'86,PROT=CPT/SDLC; ILLLC:NP=1-1-1-3-2,N2=1,K=2,LINK=NOALARM; ILLLI:NP=1-1-1-3-3,ADDR=H'A9,PROT=CPT/SDLC; ILLLC:NP=1-1-1-3-3,N2=1,K=2,LINK=NOALARM; ILLLI:NP=1-1-1-3-4,ADDR=H'CD,PROT=CPT/SDLC; ILLLC:NP=1-1-1-3-4,N2=1,K=2,LINK=NOALARM; ILLBE:PP=1-1-1-3; PTCCI:NP=1-1-1-3-1; PTCCI:NP=1-1-1-3-2; PTCCI:NP=1-1-1-3-3; PTCCI:NP=1-1-1-3-4; ILLBE:NP=1-1-1-3-1; ILLBE:NP=1-1-1-3-2; ILLBE:NP=1-1-1-3-3; ILLBE:NP=1-1-1-3-4;

29

END;

!DATA LINK DEFINITION!

IMLCT:SPG=0;

ILSLI:NP=1-1-3-1,PROT=X25DTE/V35,RATE=64000;

ILSLC:NP=1-1-3-1,TC=1-30,OC=31-40,DSRSUP=YES,TIMING=MODEM ; ILSLC:NP=1-1-3-4,N1=1036;

ILSLC:NP=1-1-3-4,DPS=1024-1024,DWS=2-2, K=7;

ILROP:ROT=ALL;

ILROI:ROT=1,NP=1-1-3-1; ILBLE:NP=1-1-3-4; ILROP:ROT=ALL;

ILRCP:RC=ALL; ILRCI:ROT=1,RC=1; ILRCP:RC=ALL;

ILDAP:ODA=ALL;

ILRAI:RC=1,ND=87551301; ILDAP:ODA=ALL;

ILACP:NTN=ALL;

ILACC:NTN=8661010101, PRI=4-4; ILACC:NTN=1015100, PRI=1-1;

ILDNP:DEST=ALL;

ILDNI:NTN=8755130101, DEST=OSS01; ILDNI:NTN=8755130102, DEST=OSS02;

30

ILDNI:NTN=8755130103, DEST=OSS03; ILDNI:NTN=8755130104, DEST=OSS04; ILDNI:NTN=8755130105, DEST=OSS05; ILDNI:NTN=8755130106, DEST=OSS06; ILDNI:NTN=8755130107, DEST=OSS07; ILDNI:NTN=8755130108, DEST=OSS08; ILDNI:NTN=8755130109, DEST=OSS09; ILDNI:NTN=8755130110, DEST=OSS10; ILDNI:NTN=87551301, DEST=POLLOSS; ILDNP:DEST=ALL;

ILNAI:NAME=SZOSS,NTN=87551301; ILNAP:NAME=ALL;

MCDVI:IO=AMTP-0, NTN=87551301; MCDVP; SP定义 ILSPP; ILSPR:SP=X29; ILSPR:SP=MTP;

ILSPI:SP=MTP, NTN=8661010101; ILSPI:SP=X29, NTN=4131216702; ILSPP;

1.4.2.3 FMS:FILE MANAGEMENT SUBSYSTEM

主要由软件组成,也包括部分硬件。其软件存在CP和SP内,硬件主要有HD、FD、OD、MT等。 基本概念:

?Storage Medium:可分为内部和外部媒介。内部媒介有硬盘(HD),外部媒介有光盘

(OD)、软盘(FD)等。在使用之前先要格式化。其中对于FD,格式化格式有两种:APN 和MSDOS;对于OD,格式化也有两种:APN(IOG\\CP DUMP)和NSR02(CHARGING)。 ·HD:主要存储交换软件(包括基站软件)、CP和SP交换数据、LOGS FILE、统计数据、

31

计费数据等.经过SCSI-2连接到SP.在开局时要格式化(FORMAT).

?Volume:相当于子目录。通常FD和OD都只确定一个卷,而HD可分为多个卷。其标准内

部卷有: INMCT:SPG=0;

INMEP:NODE=A,IO=HD-1; INVOP:VOL=;

INMEI:NODE=A,IO=HD-1,FORMAT=; INMEI:NODE=A,IO=OD-1,VOL=,FORMAT=; INVOI:VOL=,NODE=,IO=;!加卷名! END;

在FORMAT时,不需要INVOL,否则在FORMAT OD 时出错。 读OD的内容:

A.INMCT:SPG=0;

B.INVOL:NODE=A,IO=OD-1; C.END;

D.INMCT:SPG=0; E.INFIP:FILE=OD0A1 F.INVOE:NODE=A,IO=OD-1; G.END;

1)、 PROG_A:存在NODEA,主要是存储操作系统软件,包括有SP软件、RPV/RPV2

LUM软件和SP系统文件,SP TLOG。PROG_A存在所有SPG中。

2)、 PROG_B:存在NODEB。PROG_B存在所有SPG中。

3)、 OMFZLIBORD:主要是存储交换数据。包括有SP交换数据、LOGS、STS等。OMFZLIBORD

存在所有SPG中。

4)、 RELVOLUMSW:存储CP系统后备文件和COMMAND LOG、暂时存储SP软件,只存在SPG0 5)、 EXCHVOLUME:存储计费和统计数据。(TLOG) 6)、 STATVOLUME:存储统计数据。 7)、 CHARVOLUME:存储计费数据。 8)、 BTSVOLUME: 存储基站软件。

局数据、TLOG放什么VOL?

32

?File: 存在VOLUME里面,但不能同时存在两个VOLUME。每一个文件由许多RECORD

组成。文件属性:

1)、File class:

·Simple-SPL:不包含子文件。

·Composite-CMP:含有子文件(SUBFILE),所有数据存储在子文件。

·Device-DEV:DEV文件实质上是存贮介质的指针,指向OD或FD等。

Simple and composite file types

SPG 0 0 0 0 NODE A B A B Device file type

DEV OD-1 OD-1 FD-1 FD-1 DEV FILE OD0A1 OD0B1 FD0A1 FD0B1 2)、File Type:

? Sequential (SEQ):RECORDS顺序扩展。表现为“无穷大”。最大为定义的SUBFILE

最大数目。

? Direct Access (DIR):包括有限数量的RECORDS。可以认为DIR文件类型为SEQ类

型的一种特殊情形。

33

? Keyed Access (KEY):

无穷大文件:通过定义和循环使用文件,达到“无穷大”的结果。

TLOG:Transaction log,相当于开了一个LOGFILE,对交换机发生的事件记录下来,存

在IOG硬盘当中。

INMCT:SPG=0;

INFII:FILE=TLOG,VOL=EXCHVOLUME,RLENGTH=256, SIZE=100,

EXP=100,TYPE=SEQ,FCLASS=CMP;

INFII:FILE=TLOGON,VOL=EXCHVOLUME,RLENGTH=256, SIZE=100,

EXP=100,TYPE=SEQ,FCLASS=CMP;

INFII:FILE=TLOGRESTART,VOL=EXCHVOLUME,RLENGTH=256, SIZE=100,

EXP=100,TYPE=SEQ,FCLASS=CMP;

END;

IMLCT:SPG=0; MCTLP;

MCTLS:FILE=TLOG,FILEDUR=72,IO=ALL,XPRCA=32&35&47; MCTLS:FILE=TLOGON,FILEDUR=120,LOGONS; MCTLS:FILE=TLOGRESTART,FILEDUR=240,PRCA=32; MCTBE:FILE=TLOG; END;

IMLCT:SPG=0; MCTBE:FILE=TLOGON; END;

IMLCT:SPG=0;

MCTBE:FILE=TLOGRESTART; END;

CLOG:Command log,用于记录修改过的局数据或用户数据的指令。以防发生系统重启

时可以在CLOG中找出修改过的但又未做备分的局数据或用户数据。

CLOG需要定义两个文件:RELCMDHDF(指令保存在这个文件)和一个辅助文件RELADMPAR,

都存在RELVOLUMSW里面。每次做自动LARGE DUMP就会生成一个新的RELCMDHDF

34

文件。

INMCT:SPG=0;

INFIP:FILE=RELCMDHDF; INFIR:FILE=RELCMDHDF;

INFII:FILE=RELCMDHDF,VOL=RELVOLUMSW,FCLASS=CMP,RLENGTH=512,SIZE=2000,EXP=50

0,TYPE=SEQ;

INFDI:FILE=RELCMDHDF,DEST=CLOG,EQUIP=NOLINK,RULE2=2; INFIC:FILE=RELCMDHDF,DUMPCOND=DUMP; SYCSI:SFN=0000001; SYGPS:DEFAULTS,CLH=AUT; INMCT:SPG=0;

INFII:FILE=RELADMPAR,VOL=RELVOLUMSW,RLENGTH=32,FCLASS=CMP,

TYPE=SEQ,BLK=6,SIZE=192,EXP=32;

SYCLI;!激活!

SYBRP;打印最近一次RELOAD情况,对应一个CLOG的SUBFILE。 看子文件内容:IOFAT:FILE=RELCMDHDF-00000005;

IOCMI:FILE=RELFCMDHDF-0000005,PROC=E; 指令:

INMCT:SPG=0; INVOP; INFIP:VOL=; END; 文件的定义 INMCT:SPG=0;

INFII:FILE=TLOG,VOL=EXCHVOLUME,RLENGTH=256,SIZE=100,EXP=100,TYPE=SEQ,FCLASS=CMP;

END;

RLENGTH:表示记录的长度,256 BYTES组成一个记录。

SIZE:文件包含的RECORD个数,100个RECORD组成一个TLOG FILE。

35

EXP:文件扩展步长,文件以100RECORD为单位扩展。 无穷大文件的定义

IOIFI:FILE=TTFILE00,NSUB=9999,MAXSIZE=500,MAXTIME=30; 理解MAXSIZE、NSUB、MAXTIME对文件的影响 MAXSIZE:文件的最大SIZE为500。 NSUB:子文件数为9999。

MAXTIME:子文件的时间最长为30分钟。

参数的结果:一是在30分钟内SIZE=500时关闭子文件;二是SIZE未达到500时,但时间

已经是30分钟,子文件关闭。

INFDI:FILE=TTFILE00,DEST=CHARGING00,EQUIP=NOLINK; !FOR DUMPING TO OD! INFDI:FILE=TTFILE00,DEST=dest,EQUIP=FTAM or MTP; !FOR TRANSFER TO BILLING CENTRE! 把TTFILE00通过NOLINK的方式DUMP到CHARGING00即定义一个文件到FPU。 FPU:FILE PROCESS UTILITY。

DL:DATA LINK,通过不同接口和波特率连接到IOG. IOG20有以下几种协议:

(1)NOLINK:数据只能人工DUMP到外部媒(FD\\OD\\MD),通过DATA LINK 自动传输是不可

能。

(2)MTP:数据可以通过DATA LINK,MTP协议自动传送。文件可以人工DUMP到外部媒介。 (3)FATM:File Transfer and Management,数据可以通过DATA LINK,FATM协议自动传送。

文件可以人工DUMP到外部媒介。

(4)DDO:Direct Data Output

DEST:外部接收的目标的名字。一个文件最多16个DEST。

INFMT人工把文件拷贝到外部媒介。用INFDP看;用INFSP看SUBFILE。

INFCC:FILE=TTFILE00,REMOVE=7200,DUMPCOND=DUMP;!FOR DUMPING TO OD!(理解

REMOVE、DUMPCOND的意义)

INFCC:FILE=TTFILE00,REMOVE=7200,TRANSCOND=AUTO;!FOR TRANSFER TO BILLING CENTRE!

在文件DUMP72小时之后从FPU中删除。 文件改名:

INFIC:FILE1=,FILE2=; 文件拷贝:

36

INFIT:FILE1=,FILE2=;只能从硬盘文件拷贝到硬盘的文件,文件要先定义; INFET:FILE1=,FILE2=;可以从硬盘文件拷贝到OD,FD;或OD、FD 拷贝到HD; INFMT:文件可以一次性拷贝;

FPU:FILE PROCESS UTILITY主要作用:用于管理无穷大文件,从HD到OD或DATA LINK;

如计费文件,一旦计费文件停止,所有呼叫失灵。

1.4.2.4 MCS:MAN-MACHINE COMMUNICATION SUBSYSTEM

主要由软件组成,也包含部分硬件。软件存在于CP和SP中,硬件主要有ALI,告警板等。

ALI:ALARM INTERFACE,由ALCPU和ALEXP组成.

交换机的告警系统的功能是通过IOG中的MCS完成的。告警可以是内部或外部告警。内部告警(如APZ或APT告警)表示程序处理错误,硬件故障等。外部告警表示设备所处环境的问题,比如:火警、电源等。告警级别有A1,A2,A3,O1,O2。

MCS只有两种状态:SEP和NOT SEP; IMLCT:SPG=0; MCDVP; END; 改变状态: IMLCT:SPG=0;

37

MCDSC:IO=AT-4,SEP=YES/NO; END;

IOIOP:IO1=ALL;打印CP中的MCS设备。 “告警处理”

ALALI:ALI=0,IO=AT-1,ALDI,EXAL=0;!激活告警接口! ALBLE:ALI=0; !告警种类定义!

ALACC:ALCATNO=0, ALCAT=\

ALACC:ALCATNO=1, ALCAT=\ ALACC:ALCATNO=2, ALCAT=\ ALACC:ALCATNO=3, ALCAT=\ ALACC:ALCATNO=4, ALCAT=\ ALACC:ALCATNO=5, ALCAT=\ ALACC:ALCATNO=6, ALCAT=\ ALACC:ALCATNO=7, ALCAT=\ ALACC:ALCATNO=8, ALCAT=\ ALACC:ALCATNO=9, ALCAT=\ ALACC:ALCATNO=10, ALCAT=\ ALACC:ALCATNO=11, ALCAT=\ ALACC:ALCATNO=12, ALCAT=\ ALACC:ALCATNO=13, ALCAT=\ ALACC:ALCATNO=14, ALCAT=\

ALACC:ALCATNO=15, ALCAT=\!告警级别定义!

ALCLC:ACLNO=0, ACL=\ ALCLC:ACLNO=1, ACL=\ ALCLC:ACLNO=2, ACL=\ ALCLC:ACLNO=3, ACL=\ ALCLC:ACLNO=4, ACL=\!ALARM RECEIVE,外部告警的定义!

38

ALRDL:DEV=EXAL2-0,CAW1=\

ALEXL:DEV=EXAL2-0,ACL=A1,ALCAT=14; ALEXI:DEV=EXAL2-0;

ALRDL:DEV=EXAL2-1,CAW1=\ ALEXL:DEV=EXAL2-1,ACL=A1,ALCAT=14; ALEXI:DEV=EXAL2-1;

ALDI:与告警板相连.

EXAL:EXAL0—基站的告警.

EXAL2—交换机的告警. AC=0/1,短路/开路

ALARM RECEIVER DATA

DEV CAW1 CAW2 AC MR ND RTIME

EXAL2-1 FAN ALARM SPG0 1 N N EXAL2-4 DGGW5/HIGH VOLTAGE POWER 0 N N EXAL2-5 DGGW5/LOW VOLTAGE POWER 0 N N EXAL2-7 DGGW5/LIGHT PROTECT POWER 0 N N EXAL2-8 DGGW5/COMMON FAILURE POWER 0 N N EXAL2-9 DGGW5/MODULE FAILURE POWER 0 N N EXAL2-10 DGGW5/FUSE ALARM POWER 0 N N EXAL2-11 DGGW5/MAINS FAILURE POWER 0 N N END

AT-0是如何实现告警输出?

IOROL的COND

The parameter COND can assume the following values: 0 Printout shall always be rerouted towards the next device.

1 Printout shall be rerouted towards the next device if the device is unattended.

2 Printout shall not be rerouted towards the next device (default value). 举例:以下是PRCA=0&&31的输出定义,AMTP肯定会输出。COND=2表示下面的AT“always be rerouted towards the next device”也就是AT-0,所以AT-0也会输出。COND=1表示下面的AT“rerouted towards the next device if the device is unattended”,当AT-0出问题时,AT-4才有输出。 COND=2表示以后的终端都不会输出,所以在定义下去也没意义。

小结:AMTP-0、AT-0肯定输出。AT-4当AT-0出问题时才输出。

IOROL:PRCA=0&&31,IO=AMTP-0,。。。。,COND=0;

39

IOROL:PRCA=0&&31,IO=AT-0,。。。。,COND=1; IOROL:PRCA=0&&31,IO=AT-4,。。。。cond=2; IOROL:PRCA=0&&31??

IOTXP:\

IOROL:PRCA=0&&31,IO=AMTP-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NOSYST; IOROL:PRCA=0&&31,IO=AT-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0&&31,IO=AT-4,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L:PRCA=0&&31,IO=AT-3,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0&&31,IO=AT-10,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I:PRCA=0&&31;

IOROL:PRCA=32,IO=AT-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32,IO=AT-4,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L:PRCA=32,IO=AT-3,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32,IO=AT-10,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I:PRCA=32;

IOROL:PRCA=33&&34,IO=AMTP-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NOSYST; IOROL:PRCA=33&&34,IO=AT-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33&&34,IO=AT-4,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L:PRCA=33&&34,IO=AT-3,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33&&34,IO=AT-10,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I:PRCA=33&&34;

IOROL:PRCA=35,IO=AMTP-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NOSYST; IOROI:PRCA=35;

IOROL:PRCA=36&&67,IO=AMTP-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NOSYST; IOROL:PRCA=36&&67,IO=AT-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36&&67,IO=AT-4,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L:PRCA=36&&67,IO=AT-3,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36&&67,IO=AT-10,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I:PRCA=36&&67;

40

IOROL:PRCA=68&&99,IO=AMTP-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NOSYST; IOROL:PRCA=68&&99,IO=AT-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68&&99,IO=AT-4,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L:PRCA=68&&99,IO=AT-3,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68&&99,IO=AT-10,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I:PRCA=68&&99;

IOROL:PRCA=100&&131,IO=AMTP-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NOSYST; IOROL:PRCA=100&&131,IO=AT-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100&&131,IO=AT-4,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L:PRCA=100&&131,IO=AT-3,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100&&131,IO=AT-10,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I:PRCA=100&&131;

IOROL:PRCA=132&&163,IO=AMTP-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NOSYST; IOROL:PRCA=132&&163,IO=AT-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132&&163,IO=AT-4,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L:PRCA=132&&163,IO=AT-3,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132&&163,IO=AT-10,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I:PRCA=132&&163;

IOROL:PRCA=164&&195,IO=AMTP-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NOSYST; IOROL:PRCA=164&&195,IO=AT-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164&&195,IO=AT-4,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L:PRCA=164&&195,IO=AT-3,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164&&195,IO=AT-10,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I:PRCA=164&&195;

IOROL:PRCA=196&&227,IO=AMTP-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NOSYST; IOROL:PRCA=196&&227,IO=AT-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196&&227,IO=AT-4,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L:PRCA=196&&227,IO=AT-3,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196&&227,IO=AT-10,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I:PRCA=196&&227;

41

IOROL:PRCA=228&&255,IO=AMTP-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NOSYST; IOROL:PRCA=228&&255,IO=AT-0,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228&&255,IO=AT-4,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L:PRCA=228&&255,IO=AT-3,DTYPE=FIRST,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COND=2; IOROL:PRCA=228&&255,IO=AT-10,DTYPE=STB,CLASSA=0&1&2&3&4&5,CLASSUA=0&1&2&3&4&5; IOROI:PRCA=228&&255;

IOTXP:\

一个PRCA最多定义可以是32个,每一个PRCA都可以在POD中找到. IOROP;!打印! ALEXP:DEV=; ALRDP:DEV=; ALACP; ALSCP;

下面的连接图!

42

IOG20的比较:

项目\\IOG类型 HD OD RP接口板 IOG20B IOG20B-P IOG20C 1个/每节点 3 1/2 RPV2 1~3个/每节点 1~3个/每节点 3 1/2或5 1/4 RPV2 3 1/2或5 1/4 RPV(PROVME/DRPBU) MAGAZINE

43

1.4.3.指令

1.本地模式和CPT指令:

本地模式:LOCAL MODE,在正常情况下,所有的指令(包括入口指令和SUBCOMMAND)都由SP送往CP,并由CP转发给SP(SP指令),但在LOCAL MODE下,指令不送给CP,而由SP直接处理。

CPT指令用于开局或修改CP或打补丁,其所有软件在SP内。指令形式为:PTXXX; MCLOC:USR=SYSTEM,PSW=INIT;

进入LOCAL MODE。用CPT指令的前提必须进入LOCAL MODE。进入后:PTCOI激活,PTCOE退出。

PTWSP;看CP状态。 退出LOCAL MODE,用EXIT;

在LOCAL MODE 下,不需要加MCS和DCS的入口指令。 MCLOC:USR=SYSTEM,PSW=INIT; ILNPP; EXIT;

进入LOCAL MODE有两种方式:

一、MCLOC:进入;

二、LOCAL PORT 进入,进入后,不需要MCLOC,波特率为4800。 ● 当不能连上CP时,终端也会自动提示进入LOCALMODE。

比较上面两种情况,进入方式一则不能进入SPS,例如IMMCT、IMCSP指令得不到认可。 进入方式二可以进入SPS,而且字符终端的输入要求大写字母,甚至有时需要TTY模式。 TTY模式是相对于BUF模式而言。

2.APT:为AXE10的交换部分

处理所有AXE的交换功能,包括硬件和话务处理软件两部分。APT被分成许多子系统,这些子系统还可以组合成不同的子系统组。

1)、TCS:话务控制子系统(TRAFIC CONTROL SUBSYSTEM),是APT的核心部分,是一个纯软件的子系统,它是各类交换的控制中心。 ·控制呼叫的建立、监视、拆除。 ·分析被叫号码、主叫号码。 ·选择出路由。

44

·存储用户类别。

2)、GSS:选组级子系统(GROUP SWITCHING SUBSYSTEM),GSS用以在时分复用PCM线间进行线路和时隙交换,建立主、被叫用户在选组级的连接通路,同时也向交换机及网络提供定时信号。它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时分交换(TSM,TIME SWITCHING MODULE):通过控制话音信号的存储和读写,从而实现将不同的用户连接起来。在时分交换模块中:SSA、CSA、CSB、SCS。控制读出,控制写入。

空分交换(SPM,SPACE SWITCHING MODULE):是一个N×N的矩阵,实际上是用电子门电路来实现,在不同的时钟交叉点连通,从而将话音交叉到不同的方向上,在矩阵中,每个垂直方向都有一个控制存储器,它规定了在矩阵中,哪些交叉点建立连接,对于一个内部特定的时隙,每个垂直方向上只能有一个交叉点连接。 内部时隙:0~511共512个内部时隙,通过CPU录找内部时隙。

反向内部时隙:为了减少CPU的负荷,采用向方法,当一个空闲的内部时隙被发现用于前向时,经半个周期后的内部时隙用于后向。 例子:TS-7 用于后向时:512/2+7=333 可靠性:采用双备份,即采用两个平面。 容量的计算:

每个16K的SPM可以带32个TSM。每个TSM最多带16个SNT。 TSM:16(PCM)×32=512TS=0.5K 32TSM×0.5K=16K

TSM1 TSM0 SPM . . .

TSM31 CLM CLM 45 CLM

容量的扩展:

16K——32K——48K——64K——128K

硬件组成:(BYB202):

LMU:SNT——LMU——TSM,将串行格式转换为并行格式,LINK MULTIPLEXING UNIT SSA:SPEECH STORE A,存储来话。 SSB:SPEECH STORE B,存储去话

CSAB:CONTROL STORE A/B,控制从SSA读取话音信息和写入SSB。 CSC:CONTROL STORE C,存储控制SPM交叉连接的信息。 TSM86:MEM1 TSM64C:MEM4

THU:TIME TO HIGHWAY UNIT 话音转换,SPM全令测试接口。每一块THU只能与一个BASIC SPM相连。

HSU:HIGHWAY TO SPM UNIT 与THU作用一样,为后方向。每一块HSU处理一个比特。 SPU:SPACE UNIT,每一块SPU板处理一个比特交换。

在TSM86中,HSU与SPU是分开成两块板,在TSM64C中二者合为一块板。 CCU:CLOCK CONNECTION UNIT(3个CLM),最后一块CCU应有终止插头。

LSU:LINK SUPERVISE UNIT,监视输入的数据链和话音的奇偶校验,LSU可以命令所连接的SNT经数据链发出的错误的信息,LSU接收话音并发出RP/LP。

CIU:CENTRAL INTERFACE UNIT,它是TSM/SPM硬件与RP软件中区域软件接口。 硬件组成:(BYB501):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和分组交换是通信技术中两种最基本的交换技术,电路交换最适合于话音等交互式实时通信,目前第二代蜂窝移动通信网就是采用电路交换技术的,而分组交换则适合于突发性的数据通信,随着交换机处理能力的增强,分组交

46

换也可用于话音等交互式实时通信(如IP电话),分组交换通信具有面向非连接、信道利用率高以及适合个性化通信等特点,因而是末来通信技术发展的方向。

电路交换是采用公共控制方式,在源端和目的端间实时地建立起电路连接,构成一条信息通道,专供两端用户通信,通信期间,信道一直为通信双方用户占有,通信结束,立即释放,端对端物理电路由若干条中间电路交换机连接起来的传输链路组成,链路可以是时分复用系统(TDMA)中的时隙,也可以是频分复用系统(FDMA)中的频带。 电路交换的特点:电路交换特别适合于话音通信之类的交互式实时通信。电路交换网也可用来传输数据,其信息传输时延小,且一次连续的传输时延不变;信息在通路传输是透明的,即交换机不对用户数据进行存储、分析和处理,交换机在处理方面的开销比较小,信息传输率比较高。信息编码方法和信息格式不受限制。电路交换用于传输信息量大、通信对象又比较确定的用户。

分组交换是利用存储-转发原理,使不同终端的数据采用长度不大的等长标准数据格式,通过非专用的许多逻辑子信道进行数据的快速交换,即将信息分成为数据组或信息包,再加上包含有目的地址、分组编号、控制比特等的分组头,沿着不同路由进行传送,收端可按分组编号重新组装成原始信息。

分组交换的最基本思想是实现通信资源共享,网中任一对终端间存在好几条通路,同一信息各分组可实行并行传输,因而大大缩短了信息通过网络时时间,从而既能满足要求快速反应的话音通信之类实时通信业务的要求,又具备信道利用率高的特征,分组通信的实质是依靠高处理能力的计算机来充分利用宝贵的通信信道资源。目前应用电路交换的技术有1G的模拟系统和2G的GSM蜂窝移动电话,而应用分组交换的有目前的2.5G的GPRS及以后发展的3G和4G。

分组交换的特点:

·能向用户提供不同数据终端间灵活的通信环境。

·能实现线路的动态统计时分复用。在一条物理线路上可以同时提供多条信息通路,中继线和用户线的利用率高。

·信息的时延小,且变化范围不大,易较好满足实时通信要求,

提供了实现快速响应的交互式通信的可能性。

·可靠性好。

·为保证分组的正确传输,需加控制信息——分组头,增大开销,

从而降低了传输效率,尤其是较大的报文,分组交换还不如电

47

路交换。

3)、TSS:中继信令子系统(TRUCK AND SIGNALLING SUBSYSTEM),信令系统在用户与交换机之间、交换机内部、以及交换机与交换机之间传送用以完成接续的各类信息。TSS对中继电路进行监视和测试。

4)、CHS:计费子系统(CHARGING SUBSYSTEM),计费系统的功能应能提供准确和详细的计费数据,用于用户帐单的形成及统计的目的。基本计费采用的方法通常有:脉冲计费(PM)、话单计费(TT)。在呼叫期间收集到的计费数据可以送至FMS,由FMS通过FPU的管理再传到计费中心。CHS仅有软件组成。

5)、CCS:公共信道信令子系统(COMMON CHANNEL SIGNALLING SUBSYSTEM),随路信令和共路信令系统是信令的两种实现方式。 目前七号信令系统是最流行的一种共路信令

48

系统,也是目前移动网运用的一种信令系统。其中七号信令系统又可分为14位 和24位的信令,由CCS和TSS共同实现。

6)、MTS:移动电话子系统(MOBILE TELEPHONE SUBSYSTEM),用于处理移动电话的呼叫,是移动通信系统特有的子系统。由软件组成。

7)、ESS:扩展交换子系统(EXPANSION SWITCHING SUBSYSTEM),用于发送录音通知消息和多方通话功能。

8)、OMS:操作维护子系统(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SUBSYSTEM),是高质量通信服务的保障。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BSC的硬件组成: PCM TO MSC

1)、ETC:EXCHANGE TERMINAL CIRCUIT,中继接口板,所有局间及BSC的中继线都由ETC板引出。

2)、ST:SIGNALLING TERMINAL 信令终端,产生和处理信令,两个信令终端加上一个

64K的PCM时隙就构成一条信令链。

3)、TRAU:TRANSCODER ADAPTION UNIT,主要用于语音的压缩,将4个64K压缩成一个

64K。

TRAU ST ETC ETC GSS

PCM TO RBS TRAU TRH 49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6qp.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