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游与唐婉的《钗头凤》赏析

更新时间:2023-07-30 23:54: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红酥手, 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 错, 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 莫, 莫!

世情薄, 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乾, 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语斜栏。 难, 难, 难!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寻问, 咽泪装欢。 瞒, 瞒, 瞒!

译文:

你柔软光滑细腻的手, 捧出黄封的酒, 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 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 春风多么可恶, 欢情被吹得那样稀薄, 满杯酒像是一怀忧愁的情绪, 离别几年来的生活十分萧索。 遥想当初, 只能感叹错! 错! 错!

红酥手, 黄縢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 错! 错!美丽的春景依然如旧, 只是人却白白相思得消瘦, 泪水洗尽脸上的胭红, 把薄绸的手帕全都湿透。 满春的桃花凋落在寂静空旷的池塘楼阁上, 永远相爱的誓言虽在, 可是锦文书信再也难以交付。 遥想当初, 只能感叹莫, 莫, 莫!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 莫! 莫!世情轻薄, 人情可恶, 黄昏中下着雨, 打落片片桃花. 晨风干燥, 吹拂面庞, 泪痕却犹残留。我喃喃自语地独倚斜栏, 想用笺纸写下心事寄给你。 却是难, 难, 难。

今时不同往日 , 人事皆非, 身染重病的我常觉得自 己像秋千的绳索那般晃荡无凭。 听着远方的角声, 心中生起寒意, 夜已经快过去了 。 怕人询问, 我忍住泪水, 在别人面前强颜欢笑。 幸苦伤心地瞒! 瞒! 瞒!

(不过对于唐琬这首回复之作, 究竟是真有其事还是好事者的附会之作, 一直以来都颇有争议,传言是世人借用唐婉之手回复陆游而作。 )

赏析: 这首词写的陆游自己的爱情悲剧。

陆游的原配夫人是同郡唐氏士族的一个大家闺秀, 结婚以后, 他们“伉俪相得” , “琴瑟甚和” , 是一对情投意和的恩爱夫妻。 不料, 作为婚姻包办人之一的陆母却对儿媳产生了 厌恶感,逼迫陆游休弃唐氏。

在陆游百般劝谏、 哀求而无效的情况下, 二人终于被迫分离, 唐氏改嫁“同郡宗子” 赵士程,彼此之间也就音讯全无了 。 几年以后的一个春日, 陆游在家乡 山-阴- (今绍兴市) 城南禹迹寺附近的沈园, 与偕夫同游的唐氏邂逅相遇。 唐氏安排酒肴, 聊表对陆游的抚慰之情。 陆游见人感事, 心中感触很深, 遂乘醉吟赋这首词, 信笔题于园壁之上。 全首词记述了 词人与唐氏的这次相遇, 表达了 他们眷恋之深和相思之切, 也抒发了 词人怨恨愁苦而又难以言状的凄楚心情。词的上片通过追忆往昔美满的爱情生活, 感叹被迫离异的痛苦, 分两层意思。开头三句为上片的第一层, 回忆往昔与唐氏偕游沈园时的美好情景: “红酥手, 黄滕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 虽说是回忆, 但因为是填词, 而不是写散文或回忆录之类, 不可能把整个场面全部写下来, 所以只选取一个场面来写, 而这个场面, 又只选取了 一两个最富有代表性*和特征性*的情事细节来写。 “红酥手” , 不仅写出了 唐氏为词人殷勤把盏时的美丽姿态, 同时还有概括唐氏全人之美(包括她的内心美) 的作用。 然而, 更重要的是, 它具体而形象地表现出这对恩爱夫妻之间的柔情密意以及他们婚后生活的美满与幸福。 第三句又为这幅春园夫妻把酒图勾勒出一个广阔而深远的背景, 点明了 他们是在共赏春色*。 而唐氏手臂的红润, 酒的黄封以及柳色*的碧绿,又使这幅图画有了 明丽而又和谐的色*彩感。

“东风恶” 几句为第二层, 写词人被迫与唐氏离异后的痛苦心情。 上一层写春景春情, 无限美好, 到这里突然一转, 激愤的感情潮水一下子冲破词人心灵的闸 门 , 无可遏止地渲泄下来。“东风恶” 三字, 一语双关, 含蕴很丰富, 是全词的关键所在, 也是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症结所在。 本来, 东风可以使大地复苏, 给万物带来勃勃的生机, 但是, 当它狂吹乱扫的时候, 也会破坏春容春态, 下片所云“桃花落, 闲池阁” , 就正是它狂吹乱扫所带来的严重后果, 因此说它“恶” 。 然而, 它主要是一种象喻, 象喻造成词人爱情悲剧的“恶” 势力。 至于陆母是否也包含在内, 答案应该是不能否认的, 只是由于不便明言, 而又不能不言, 才不得不以这种含蓄的表达方式出之。 下面一连三句, 又进一步把词人怨恨“东风” 的心理抒写了 出来, 并补足一个“恶”字: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 美满姻缘被迫拆散, 恩爱夫妻被迫分离, 使他们两人在感情上遭受巨大的折磨和痛苦, 几年来的离别生活带给他们的只是满怀愁怨。 这不正如烂漫的春花被无情的东风所摧残而凋谢飘零吗? 接下来, “错, 错, 错” , 一连三个“错” 字, 连迸而出,感情极为沉痛。 但这到底是谁错了 呢? 是对自 己当初“不敢逆尊者意” 而终“与妇诀” 的否定吗?是对“尊者” 的压迫行为的否定吗? 是对不合理的婚姻制度的否定吗? 词人没有明说, 也不便于明说, 这枚“千斤重的橄榄” (《红楼梦》 语) 留给了 读者来噙, 来品味。 这一层虽直抒胸臆, 激愤的感情如江河奔泻, 一气贯注; 但又不是一泻无余, 其中“东风恶” 和“错, 错, 错” 几句就很有味外之味。

词的下片, 由感慨往事回到现实, 进一步抒写妻被迫离异的巨大哀痛, 也分为两层。换头三句为第一层, 写沈园重逢时唐氏的表现。

词的最后几句, 是下片的第二层, 写词人与唐氏相遇以后的痛苦心情。 “桃花落” 两句与上片的“东风恶” 句前后照应, 又突出写景虽是写景, 但同时也隐含出人事。 不是么? 桃花凋谢,园林冷落, 这只是物事的变化, 而人事的变化却更甚于物事的变化。 象桃花一样美丽姣好的唐氏,不是也被无情的“东风” 摧残折磨得憔悴消瘦了 么? 词人自 己的心境, 不也象“闲池阁” 一样凄寂冷落么? 一笔而兼有二意很巧妙, 也很自 然。 下面又转入直接赋情: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这两句虽只寥寥八字, 却很能表现出词人自 己内心的痛苦之情。 虽说自 己情如山石, 痴心不改,但是, 这样一片赤诚的心意, 又如何表达呢? 明明在爱, 却又不能去爱; 明明不能去爱, 却又割不断这爱缕情丝。 刹那间, 有爱, 有恨, 有痛, 有怨, 再加上看到唐氏的憔悴容颜和悲戚情状所产生的怜惜之情、 抚慰之意, 真是百感交集, 万箭簇心, 一种难以名状的悲哀, 再一次冲胸破喉而出: “莫, 莫, 莫! ” 事已至此, 再也无可补救、 无法挽回了 , 这万千感慨还想它做什么, 说它做什么? 于是快刀斩乱麻: 罢了 , 罢了 , 罢了 ! 明明言犹未尽, 意犹未了 , 情犹未终, 却偏偏这么不了 了 之, 而在极其沉痛的喟叹声中全词也就由此结束了 。

这首词始终围绕着沈园这一特定的空间来安排自 己的笔墨, 上片由追昔到抚今, 而以“东风恶” 转捩; 过片回到现实, 以“春如旧” 与上片“满城春色*” 句相呼应, 以“桃花落, 闲池阁”与上片“东风恶” 句相照应, 把同一空间不同时间的情事和场景历历如绘地叠映出来。 全词多用对比的手法, 如上片, 越是把往昔夫妻共同生活时的美好情景写得逼切如现, 就越使得他们被迫离异后的凄楚心境深切可感, 也就越显出“东风” 的无情和可憎, 从而形成感情的强烈对比。再如上片写“红酥手” , 下片写“人空瘦” , 在形象、 鲜明的对比中, 充分地表现出“几年离索” 给唐氏带来的巨大精神折磨和痛苦。 全词节奏急促, 声情凄紧, 再加上“错, 错, 错” 和“莫, 莫, 莫” 先后两次感叹, 荡气回肠, 大有恸不忍言、 恸不能言的情致。

总而言之, 这首词达到了 内容和形式的完美统一, 是一首别开生面、 催人泪下的作品。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at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