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化学自习能力的研究

更新时间:2024-03-29 10:2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25届苏州市中学化学年会交流论文

论文题目:

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化学自习能力的研究

作者: 刘富兵

学校: 苏州外国语学校

地址: 苏州新区竹园路201号

邮编: 215011

联系电话: 0512-87188216

2007-9-10

1

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学生化学自习能力的研究

苏州外国语学校 刘富兵

摘要:本文就“培养学生化学自习能力”这个话题谈了些个人看法和具体做法。

关键词:化学自习活动、化学自习能力、自习程序小题、兴趣、实验清单、专题框架教学

自1987年在我国中学化学教学大纲里首次把“培养自习能力”作为教学目标提出至今已有二十年。二十年来,教材几度改革,培养学生自习能力这个主题越来越凸现,但体现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自习能力的培养问题,至今仍不容乐观。“应试”使教师放不开手脚,学生的学习常处于被动应付局面。新教材以其崭新的呈现方式给培养学生自习能力带来了契机。本文想就新教材背景下学生化学自习能力的培养作些肤浅的探讨。

所谓化学自习活动是指学生在已有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基础上,运用自然科学的具体方法以及它的程序化实施,通过科学认识的基本过程获得新的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自觉主动过程。它由“确定化学问题”、“搜集和处理化学资料并得出知识”、“应用”这三个相互密切联系的阶段和步骤组成①。目前在化学教学领域里对自习能力一般理解为:学生自己掌握化学教材中的知识、独立获取真理的能力。包括制订自习计划并组织学习、独立阅读书籍并理解知识、摘录笔记、找寻参考书、搜集资料、查阅参考文献、钻研问题、复习概括所学知识、自我检查督促、运用所学知识设计并解决问题、独立设计实验并完成实验、得出结论等方面的能力,其核心表现为“阅读理解”。用关系图总结如下:

已有化学知 识化学技能

学生已有的化学知识和技能虽有差异,但作为合格的初中毕业生一般已具备自习高中化学知识的能力。如何掌握新的知识和技能,关键问题是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方法并有序化的使用这些方法,使学生由“会学”到“学会”,以适应学生将来自身发展的需要。新教材在知识结构的布局、内容的安排、各种材料的准备等方面为学生展开自学活动提供了极大方便与可能!本文就《化学反应原理》模块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的教学实践,谈谈我个人的一些做法,以抛砖引玉。

一、了解学生以有知识基础

学生已经在必修《化学2》的专题二“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中学过化学反应的热量、化学能和电能相互转化等知识,在此基础上需进一步深化知识内涵,完善知识结构,强化知识运用与能力的形成。

形成化学自习能力 ②

+ 自然科 学方法 科学学习方法的程序化步骤

化学自习过程

新的化学知识 和化学技能 2

二、分析教材结构,明确自习目标

第一课,即向学生全面展示本专题知识结构体系,明确学习需要达成的目标。 专题一: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 第一单元: 化学反应中 的热效应 (四课时) 化学反应中的焓变 ........反应热、焓变、吸热反应、放热反应 ..热化学方程式、反应热与键能、 ............单元目录 要掌握的知识(加着重号者为重点) 中和热和测量、盖斯定律、运用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的测量与计算 反应热 ...能源的充分利用 标准燃烧热、热值、降低能耗、新能源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电极、半电池、盐桥、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电子流动方向、 .........电极上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 .............银锌钮扣电池、普通锌锰干电池、碱性锌锰干化学电源 电池、氢氧燃料电池、铅蓄电池等电池的工作原理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池、电解原理、阳极、 ....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及应用 ...阴极、电极上的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极粒.............子放电次序、常见电解质电解产物、氯碱工业、.........电镀、电解池和原电池比较 .........金属腐蚀的实质、化学腐蚀、电化学腐蚀、吸......氧腐蚀、析氢腐蚀、钢铁吸氧腐蚀原理 ...........防止金属腐蚀的方法、利用原电池原理保护金属、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金属腐蚀原理的应用 试卷自拟 知识理解运用与解题习惯 第二单元: 化学能与 电能的转化 (五课时) 第三单元: 金属的腐蚀 与防护 (两课时) 单元测试 (两课时) 金属的电化学腐蚀 金属的电化学防护 上表列出知识体系、各单元重点知识,规定了学完相应内容最多需用时间。我用三课时让学生通读本专题教材,要求在教材上标记、批注学习心得,希望相互间合作、交流、竞争等。实践表明部分学生学习热情高涨,课余时间都在津津有味地研究教材。教师这期间要及时做好个别辅导,有问必答。

还可以将知识体系简化为一目了然的简洁形式,有利于学生将书本知识高度浓缩。如:

3

三、编写自习程序小题,布置适当任务

在学生整体通读教材之前,除了让学生了解明确本单元知识体系,更具体的工作是要编写好每章节的自习题,提供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线索,时时明确自习任务,以便将知识细化、实化,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得以逐点落实。

比如第一单元我给学生编写的“自习程序小题”如下:

1、理解化学反应中既有物质变化,又有能量变化。能量变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什么? 2、什么叫反应热?什么叫焓变?你是如何理解这两个概念的内涵的?

3、如何从反应物、生成物的总能量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如何从反应过程中化学键的变化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这两个角度所理解的反应热本质是否相同?

4、已知各反应物和生成物键能数据,你能计算某一反应的反应热吗?

5、什么是热化学方程式?它的书写有些什么特别规定?这什么要这样规定?请体会“热化学方程式”这样一个化学用语的作用。

6、请设计实验,测量稀的强酸和稀的强碱反应的中和热。说出所用仪器、测量原理和步骤。由此体会化学反应反应热数据获得的途径。

7、什么是盖斯定律?用心体会这个定律的合理性、必然性,并能用盖斯定律求某反应的焓变。由此再体会化学反应反应热数据获得的途径。

8、什么叫标准燃烧热?什么是物质的热值?如何用这些数据结合盖斯定律进行计算? 9、请查阅资料,总结人类面临的能源危机以及未来的新型能源。 四、充分发挥新教材的引领提示作用

新教材对知识的阐述符合认知规律,有翔实的资料、丰富多彩的图表、数据、模型、推演过程等等,还设计了许多体现学习梯度和过程的栏目,如:你知道吗、交流与讨论、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信息提示、问题解决、化学史话、拓展视野、检索咨询、生活向导、知识预备、课题方案设计、记录与结论、整理与归纳、各抒己见、请你决策、资料卡、调查研究、新闻链接、查阅资料、调查咨询、合作交流、参观讨论、实验探究、反思评价等等。

这些栏目本身就是对学生自习方法的最好提示,在推进书本知识的过程中不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教师不必囿于传统教育观念和程式,要踏着新教材的知识节奏,大胆放手并正确引导学生自己去学,获取他们需要的知识。另外,教师必需十分熟悉新教材,充分准备好各种教学资料及实验用品等,为下一阶段学习的深化做好准备。

五、教师抓住重点难点,点拨讲解,并及时总结

学生的自习活动虽然也是一种认知过程,甚至它在基本步骤和阶段上与化学老师、化学科学工作者的认识相一致,但自习的效果还与兴趣、动力、方法及持久程度等因素有关。在教师放手让学生自习的这一轮工作结束后,学生的收获参差不齐:特别优秀的学生只需拓展和加深;少数学生在理解基本知识点上还有能力障碍;大多数学生则在知识的归纳整理上零乱、在知识的具体运用上显得稚嫩。对这些,教师决不能心中没数。接下来我用五节课的

4

时间将知识进一步归纳整理,如由键能求焓变的公式、获取反应热数据的常见四种方法、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点、原电池电极反应式的书写、电解池两极离子放电顺序(不绝对)、电解产物的判断、金属腐蚀的快慢等。每一个重点难点热点背后都精心组织一些训练题,部分课堂讲解,部分课后由学生自己完成。试题的内涵与外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显得相当重要,从应试角度看直接决定着教学效果。原则是:不做泛滥重复的题目、不做不切实际的偏题怪题,做就要做在高考中经过考验的确实能很好训练能力、启迪思维的好题。当然选题时也要体现新教材的一个“新”字,不能一味在老圈子里做老文章。

如果说让学生自己带着问题看书自习是“放手”,那么教师的总结与点拨就是“聚拢”,教师能做到有目的的“放”,有成果的“聚”,一般说教学效果是相当好的。

六、让实验成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催化剂

在本专题里我给学生准备的实验有七个:中和热数据的测定、铜锌原电池工作原理、拆解废铅蓄电池和锌锰干电池、自制氢氧燃料电池、电解饱和食盐水并测定生成物、电镀小实验、铁的腐蚀原理研究。本校实验室条件较好,再加上小班化,每班级不足三十人,极易分成小组,每小组四至六人,实验时间为两节课,要写出实验报告。实验时除了重要的安全问题及一些常规操作问题外,其它一般让学生自己操作、创造或发挥,老师不加以限制。这样反而强化了学生的责任心与成功感,激化了探索的欲望。实验清单第一课就发给学生,有些学生在自己看完书后就想动手做,我就利用中午或吃晚饭前的时间带他们到实验室,效果相当不错。由于充分运用了课余时间做实验,实际做的实验不止这七个,还有一些演示实验也被学生在我的指导下做掉了。实践表明,学生对实验相当感兴趣!甚至于为了做实验不去吃饭。浓厚的兴趣,才是自习的动力,就是能力得以培养的保障。为了让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能一直“保鲜”,教师一定要亲自或主动参与学生学习的过程,表现出和他们一样的热情,体现出师生间学习上的合作,既是“导演”,又是“演员”。

七、形式多样内容灵活的作业是透视学生自习成果的百叶窗

传统的学生作业,要么上作业本子、要么就是做卷子,学生较厌倦!因为它手段单调,表现形式枯燥。新教材强大的信息量及灵活的展现模式,催人视野大开、思维多样而不拘一格。配合新教材具体内容,我在作业布置上动了些脑筋,目的是体现一个“新”字,培养学生自习能力,当然又不能离高考太远。

本节我布置了这样两条作业:

1.写一份能源报告,拟召开国家级能源报告会。根据自己所学到的知识自拟报告项目。(参考提示:能源现状调查、新能源开发项目及开发前景、氢能廉价开发、现有能源浪费调查、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建议……中国能源网、中国电池网、世界新能源网……)

2.请就下列话题之一写一份学习小报告:营养物质、高能燃料、节能新技术、电池使用情况调查、金属腐蚀与飞来横祸、钢铁发蓝术、白铁与马口铁比较、海轮的船壳保护。

如果您不想写报告且又具备条件,那就请您自制一种原电池并让它工作,能么?

5

这两条作业要求选做其中之一。高二(1)班有学生24人,选做第二题小报告的有14人,制作小电池的有4人,选做第一题的有6人。他们在网上收集到很丰富的资料,知道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大开了眼界。更重要的是,一颗通过化学而改变人类未来的种子似乎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啦!这种教学效果难道不是一种突破吗?当然对教师来说也面临着知识空洞的挑战,在欣赏学生的成果时也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

总结一下,这个专题包括测验在内,我用了十二课时。分布如下: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学生自习,教师答疑。 展示本单元知识结构和要掌握的内容※。 第一课时 下发每单元的自习程序小题,完成后打勾。 列出本专题实验清单。 列出本专题两条选做作业。 第二课时 学生自习,老师答疑。 第三课时 学生自习,老师答疑。 第四课时 实验第一课时 第五课时 实验第二课时 第六课时 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 第七课时 原电池 第八课时 电解池工作原理 第九课时 金属腐蚀与防护、原电池电解池综合 第十课时 本专题高考题纵析 第十一、十二课时 单元测试与学习评价 第二单元综合二 第三单元综合三 实验报告一 实验报告二 本专题训练一 本专题训练二 本专题训练三 本专题训练四 本专题训练五 上交选做作业,展示个人学习成果,并作评价。 (※待新考试大纲出台后,即为考试大纲所要求掌握的内容。)

作业 第一单元综合一 最后还需说明一下,采用的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基础,学生普遍感觉学习的节奏加快、效率提升,学习过程也较自由,没有太多约束,实验做得过瘾。原来只学一遍,现在能学两遍。教师备课的方式要做些调整:不是过去一节一节的备课了,而是一个专题一备。改传统的分步教学为专题框架教学。一下子交给学生本专题框架,明确总的任务,然后让他们自己往框架里填充“材料”。实际的教学效果很好,考试优秀率达90%。而且我感觉这部分知识在将来高三总复习时学生会显得轻松。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去探索这种教学模式的合理性,但在新教材背景下,我作这样的尝试,确实让学生变得“要学”、“会学”、“能学”了,因此我会坚持做下去的。 参考文献:

①照格申:化学自习能力实质初探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1997. 6 ②王志琪、李显希:中学化学教学论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1 ③郑长龙:论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5

6

这两条作业要求选做其中之一。高二(1)班有学生24人,选做第二题小报告的有14人,制作小电池的有4人,选做第一题的有6人。他们在网上收集到很丰富的资料,知道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大开了眼界。更重要的是,一颗通过化学而改变人类未来的种子似乎在他们的心里生根啦!这种教学效果难道不是一种突破吗?当然对教师来说也面临着知识空洞的挑战,在欣赏学生的成果时也学到了许多新的东西。

总结一下,这个专题包括测验在内,我用了十二课时。分布如下: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学生自习,教师答疑。 展示本单元知识结构和要掌握的内容※。 第一课时 下发每单元的自习程序小题,完成后打勾。 列出本专题实验清单。 列出本专题两条选做作业。 第二课时 学生自习,老师答疑。 第三课时 学生自习,老师答疑。 第四课时 实验第一课时 第五课时 实验第二课时 第六课时 焓变、热化学方程式、盖斯定律 第七课时 原电池 第八课时 电解池工作原理 第九课时 金属腐蚀与防护、原电池电解池综合 第十课时 本专题高考题纵析 第十一、十二课时 单元测试与学习评价 第二单元综合二 第三单元综合三 实验报告一 实验报告二 本专题训练一 本专题训练二 本专题训练三 本专题训练四 本专题训练五 上交选做作业,展示个人学习成果,并作评价。 (※待新考试大纲出台后,即为考试大纲所要求掌握的内容。)

作业 第一单元综合一 最后还需说明一下,采用的这种教学方法要求学生有较好的基础,学生普遍感觉学习的节奏加快、效率提升,学习过程也较自由,没有太多约束,实验做得过瘾。原来只学一遍,现在能学两遍。教师备课的方式要做些调整:不是过去一节一节的备课了,而是一个专题一备。改传统的分步教学为专题框架教学。一下子交给学生本专题框架,明确总的任务,然后让他们自己往框架里填充“材料”。实际的教学效果很好,考试优秀率达90%。而且我感觉这部分知识在将来高三总复习时学生会显得轻松。由于本人理论水平有限,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去探索这种教学模式的合理性,但在新教材背景下,我作这样的尝试,确实让学生变得“要学”、“会学”、“能学”了,因此我会坚持做下去的。 参考文献:

①照格申:化学自习能力实质初探 《中学化学教学参考》 1997. 6 ②王志琪、李显希:中学化学教学论 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2.1 ③郑长龙:论化学教学中的科学方法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5

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kwnr.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