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对策

更新时间:2023-12-13 22: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水利工程中混凝土裂缝的成因及对策

作者:阚晶莹

来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4年第06期

摘要:水利工程中常常要用到混凝土。混凝土具有坚固耐用及很强的可塑性,混凝土是水利工程建筑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但在施工及使用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混凝土的裂缝问题,严重影响到了工程的质量及安全,如何克服裂缝的产生,保证顺利施工及工程的稳定运行,是建筑工作者需要思考并努力解决的问题。本文对其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混凝土;裂缝;成因;预防

中图分类号: TU3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2-48-1 1 混凝土裂缝的种类划分

混凝土的裂缝有两种,一种是无害裂缝,一种是有害裂缝。在施工过程中,由于材料的混合、天气、施工、模板等原因常常会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如果裂缝在0.05毫米以下,而且不连贯,而是在砼内部产生的一种固有的裂缝,通过肉眼人们无法看到,一般宽度在0.05毫米以上,且小于0.2~0.3毫米,且不再扩展,这样的裂缝都可视为无害裂缝,但如果宽度高于这个标准,且有扩展趋势的裂缝则都视为有害裂缝。

混凝土表面的裂缝按其形成可分为干缩裂缝和温度裂缝两种情况。干缩裂缝主要是因为置于空气中的混凝土表面水分散失快于内部水分散失,表面水分散失后,体积变小而产生变形干缩,而内部干缩较慢而产生约束,这样表面产生拉应力大于自身的抗拉强度,就产生了裂缝。一般浇筑后两三天就会出现。温度裂缝主要是由于环境温度降温幅度过大,表面急剧收缩,而内部由于水泥的水化作用产生高温,对表面的收缩产生限制,当收缩的拉应力大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就会产生温度裂缝,一般在浇筑后一周内到3周内容易出现。 2 产生混凝土裂缝的原因 2.1 混凝土的收缩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都采用支模浇筑的方式进行,在混凝土模板中预先用钢筋支架成笼状网格,然后再将水泥沙浆浇筑在模板内,使钢筋和水泥沙浆凝结成一个整体,由于水泥水发热使内部高温,而外部温度低且水分散失快,这样表面会产生收缩,内外收缩比不一样,就会产生裂缝,这样的裂缝多为规则的条状,交叉的不多,在结构的变截面处多发,基本与受力的钢筋平行,一般在大体积的砼中常发生收缩裂缝,较小的构件一般不容易产生收缩裂缝。砼收缩裂缝危害较大,尤其是暴露在大气中的构筑物,影响更大。如不加以防止,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94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