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西方经济学试题及答案(最新已整理)

更新时间:2023-09-27 07:57: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单选题

1对辞退福利的正确列支方法是( A )。A. 计入管理费用

2.下列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可根据相应账户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的是( D.交易性金融资产 3.下列有关利润表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D ) 。D. 采用“本期营业观”编制

19.年末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其填列依据是( A )。A.“利润分配”账户年末余额

20.A公司涉及一起诉讼,根据以前的经验及公司所聘请律师的意见判断,该公司在该诉讼中胜诉的可能性有30%,败诉的可能性有70%。如果败诉,A公司将要支付100万元的赔偿款。根据规定,A公司应于年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负债金额( A)A.100万元 4.Z公司涉及一桩诉讼,根据以在经验及公司所聘请律师本期的意见判断,公司在该桩诉讼中胜诉的可能性为30%,败诉的可能性有70%。如果败诉,公司将要支付40万元--60万元的赔偿款。据此,Z公司应在本期末资产负债表中确认预计负债金额(B.50 万元 5. 因采用商品开具面值40万元,票面利率4%,期限3个月的商业汇票一张。该应付票据到期时,公司一共应偿付( C )。C. 404 000 元 6. 12月31日“长期借款”账户余额600万元,其中明年4月末到期应偿还的金额为 200万元。那本年末资产负债表中“长期借款”项目填列的金额应为( B )B.400 万元 7. 会计实务中,某项会计变化如果不易分清会计政策变更与会计估计变更时,正确的做( A )。A.按会计估计变更处理 8. 年来预提商品保修费15万元,但税法规定该项支出在实际发生时准予扣除。该项负债产生的暂时性差异类型为( B )B.可抵扣暂时性差异15万元

9.企业现有注册资本 2000万元,法定盈余公职余额900万元。前年发生的亏损中尚有450 万元未予弥补,据此,本年可用于弥补亏损的法定盈余公职数额为(C)C. 400 万元 10.将面值1 000万元的股票按1 100万元的价格发行,支付发行费用35万元。该项股票发行,计入“资本公积----股本溢价”账户的金额应为( B)B. 65万元 11.下列项目中,应予以资本化的利息支出是( B )。

B.购建固定资产发生的长期借款,在资产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发生的利息支出 12.对“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余额中1年内到期的金额,在财务报表中的正确列示方法是( A )。A.视为流动负债在资产负债表中单独列示

13.收入是指会导致企业所有者权益增加、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企业在( A )。 A.日常经营活动中所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14.企业确认的下列收益中,按照现行税法规定免交所得税的是(A)。A.国债利息收入 15.B公司将自产的洗涤用品发放给职工,成本价为55 000元,售价为60 000元,则企业因此需交纳的增值税为( B )。B.10 200元

16.当新投资者介入有限责任公司时,其出资额大于按约定比例计算的、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部分,应计入( C )。C.资本公积

17.根据我国2006年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规定,企业接受资产捐赠时,按确定的价值贷记的账户为( D )。D.营业外收入 18.A股份公司委托某证券公司代理发行普通股100 000股,每股面值1元,每股按1.2元的价格出售。根据协议,证券公司按发行收入的3%计提手续费,并直接从发行收入中扣除。则A公司计入资本公积的数额为( A )。A.16 400元

21.2007年末,甲存货成本20万元,计提跌价损失2万元。此时该项存货的计税基础为( D )。D.20万元

22.下列项目中,属于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项目的是( C )。C.应付利润 23.提供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和偿债能力情况的报表是( A )。A.资产负债表

24.下列事项中,引起现金流量净额变动的项目是( B )。B.用现金等价物清偿30万元债务

25.企业对现金清查中发现的确实无法查明原因的长款,应将其计入(D)D.营业外收入 26.企业筹建期间发生的下列费用中,不应作为开办费核算的是(D)D.在建工程的借款利息

27.工业企业发生的下列各项收入中,不影响企业营业利润的是( B )。B.出售无形资产的净收益

28.期末计提带息应付票据的利息时,应贷记的账户是( D )。D.应付利息 29.出售不动产应交的营业税,其核算账户是( D )。D.固定资产清理

30.企业经营业务支付的下列税款中,与企业(一般纳税人)损益无关的税金是(D)D.增值税

31.A公司2007年12月31日“持有至到期投资”账户的余额60 000元,其中1年内到期的金额10 000元。则填列资产负债表的“持有至到期投资”项目时,应填列的金额为(C)。C.50 000元

32.企业现有注册资本2 000万元,法定盈余公积余额1 200万元,则可用于转增企业资本的数额为( B )。B.700万元

33.下列不属于管理费用的支出项目是( A )。A.借款利息

34.下列各资产负债表项目中,能根据相应的总分类账户的期末余额直接填列的是( D )。D.应付职工薪酬 35下列项目中,属于企业经营过程中因购买材料和接受劳务供应而发生的债务是( A.应付账款

36.编制现金流量表时,企业因资金短缺,变卖旧汽车收到的现金属于(B)。 B.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

37.带息应付票据的利息支出应计入( A )。A.财务费用

38.2008年12月30日A公司“坏账准备”账户有借方余额2 000元,年末应收账款余额1 000万元。如果按5‰提取坏账准备,则A公司“坏账准备”账户的年末余额为( B )。B贷方余额50 000元

39.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持有期内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A )。 A.计入资本公积

40.一台设备原值为100万元,累计折旧3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假定各年税法折旧与会计折旧相等,此时该项设备的计税基础为( C )。C.70万元

41.D公司接受A公司投入设备一台,原价50000元,账面净值30000元,评估净值为35 000元。则D公司接受设备投资时,“实收资本”账户的入账金额为(B.35 000元 58.公司溢价发行股票时,对支付给券商的代理发行手续费,会计处理方法为( D )。 D.直接从溢价收入中扣除

59.某企业年初未分配利润150 000元,当年实现净利润600 000元,按15%的比例提取盈余公积。当年该企业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为( A )。A.660 000元

60.2008年2月7日,A公司收到法院通知被K公司诉讼,并被要求赔偿违约经济损失30万元。至6月末,法院尚未作出裁决。对此项诉讼,A公司估计有80%的可能胜诉;42.按照规定,下列业务中应确认为企业当年主营业务收入的有( A )。A.12月25日销售产品一批,价款100万元。同日收到购货单位交来的同等金额、3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一张

43.2007年4月1日甲公司向乙公司投资900万元现款,占乙公司注册资本的90%,甲公司个别报表中对该项投资采用成本法核算。2007年乙公司实现净利润600万元(假设每月均衡),并宣告分配现金股利500万元。则2007年度甲公司个别报表中应确认投资收益( A )。A.405万元

44.下列属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的项目是( C )。C.购买债券支付的现金 45.预付货款业务不多的企业,可不单设“预付账款”账户,而将预付的货款记入( A )。A.“应付账款”账户的借方

46.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包括( D )。D.A和B

47.下列项目,应作为营业收入核算的是( C )。C.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入 48.下列各项不属于存货的是( A )。A.工程物资 49.某零售企业12月31日的“库存商品”账户余额为860 000元,“商品进销差价”账户余额为275 000元,“在途物资”账户余额为120 000元,“低值易耗品”账户余额为51 000元,“包装物”账户余额为6 000元。则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金额应为( B )。B.756 000元

50.采用间接法计算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净额时,应从净利润中扣除的项目金额是( A )。A.处置固定资产的收益

5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职工薪酬内容的是( B )。B.支付职工的困难补助

52.2007年B公司因进行债务担保,于当期确认预计负债50万元。税法规定债务担保支出不得在税前列支。则本期由此产生的暂时性差异为( A )。A.0 53.下列各项中,不可用于弥补企业亏损的是( A )。A.资本公积

54.某企业因违约于2002年2月被一家客户起诉,原告提出索赔150 000元。2003年1月8日法院作出终审判决,判决该企业自判决日起30日内向原告赔偿100 000元。在该企业2003年2月27日公布的2002年度的会计报表中,该赔偿金额应作为( A )。A.2002年度的调整事项处理

55.出租无形资产取得的收益,在利润表中应列入( B )。B.“营业收入”项目 56.下列各所有者权益内容中,与企业当年净利润无关的是( B )。 B.资本公积 57.企业按出租无形资产收入计算交纳的营业税,其核算账户是( A)A.其他业务成本

若败诉,赔偿金额估计为20万元,并支付诉讼费用3万元。则2008年6月30日,A公司对外报送财务报表时,需要做的处理是( A )。A.不确认负债,作为或有负债在报表附注中披露

38.出租包装物的摊销价值应计入( C )。C.其他业务成本 45.A公司于3月15日销售商品一批,应收账款为100 000元,规定对方付款条件为2 10、1 20、N 30。购货单位已于3月22日付款。A公司实际收到的金额为( C )。C.98 000元

46.两项非货币资产交换,且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不涉及补价时,换入资产的入账价值应为( C )。C.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加上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47.预收货款不多的企业,可不单设“预收账款’’账户;若发生预收货款业务,其核算账户应为(B)。B.应收账款

48.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不能超过( C )。C.6个月

57.企业出售无形资产的净收入,会计上应确认为( A )。A.营业外收入 58.公司债券分为抵押债券与信用债券的依据是( C )。C.按债券有无担保 64.最高层次的会计信息质量是( C )。C.有用性

65.公司将股票面值1 000万元的股票按1 100万元的价格发行,发行费用35万元。则应计入“资本公积——股票溢价”账户的金额为( B )。B.65万元

82.企业购买其他企业发行的可转换债券,性质上属于( B )。B.混合投资 85.企业采购原材料时开具银行承兑汇票所支付的手续费应计入( D )。D.财务费用 93.2007年1月1日甲公司以19 800万元购入一批3年期、到期还本、按年付息的公司债券,每年12月,31日支付利息。该公司债券票面年利率为5%,实际利率5.38%,面值总额为20 000万元,甲公司将其确认为持有至到期投资,于每年年末采用实际利率法和摊余成本计量。该债券2008年12月31日应确认的投资收益为( B )。B.1 068.75万元

101.采用总价法确认应收账款入账金额时,销售方应将其给予客户的现金折扣计入( C )。C.财务费用 102.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要求前后期间提供可比的会计信息的原则是( A )。A.一致性原则

多选题

1.下列各项属于会计政策内容的有(ABCE) A.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B.借款费用的核算方法 C.所得税费用的核算 E.发出存货的计价方法

2.企业交纳的下到各项税金,应通过“营业税金及附加”账户核算的有(AE)A.消费税 E.营业税 3.下列各项中,应作为营业外支出核算的有(ABCDE)

A.对外捐赠资产 B.存货非常损失 C.债务重组损失 D.税款滞纳金支出 E.出售固定资产净损失 4.下列各项业务中,会引起资本公积总额变动的有( BE)

B.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E.确认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市价变动收益 5.下列各项不产生现金流量的有(ABCD)。

6.A.本期核销的坏账 B.存货盘亏 C.以固定资产抵债 D.分配分配股票股利 6.下列交易和事项不影响企业当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有( ABD )。 A.收到被投资单位分配的现金股利 B.售出固定资产收到现金 D.用存货偿还短期借 7.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处理方法有( BD )。B.追溯调整法 D.未来适用法 8.下列属于企业实收资本增加途径的有(ABC )。

A.接受投资者投资 B.经批准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 C.经批准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9.下列业务中,影响所有者权益结构变动的有( ABDE )。

A.用盈余公积弥补亏损 B.接受捐赠 D.经批准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E.发放股票股利 10.按照收入准则的规定,企业确认商品销售收入实现的条件包括(ABCDE )。

A.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与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B.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C.企业没有保留与商品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和控制权 D.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E.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11.下列项目中,不应确认为收入的有( ABD )。

A.销售商品收取的增值税 B.出售飞机票时代收的保险费 D.销售商品代垫的运杂费 12.下列业务中,能引起企业利润增加的有( ACD )。

A.收回已确认的坏账 C.计提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 D.收到供应单位违反合同的违约金 13.下列各项应作为营业外支出核算的有( ABCE )。

A.捐赠支出 B.债权人发生的债权重组损失 C.罚款支出 E.出售固定资产的净损失 14.企业本期确认的下列各项收入中,计算纳税所得额时按税法规定应予调整的有( ADE )。 A.国债的利息收入 D.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E.投资企业的所得税税率大于被投资单位的所得税税率时,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确认的投资收益

15.工业企业的下列交易和事项中,应当交纳增值税的有( ABCD )。A.将产品对外投资 B.将产品分配给投资者 C.将委托加工的物资用于工程项目D.将产品赠送他人

16.下列增值税(均有合法的专用发票)应计入所购货物成本的有( ABC )。A.小规模纳税人购入生产用原材料所支付的增值税B.一般纳税人购入固定资产支付的增值税C.购入工程物资支付的增值税 17.下列项目中,可能引起资本公积总额变动的有( ACD )。

A.资本溢价 C.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D.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期末公允价值变动

18.预计负债应具备的条件包括(ACE )。A.该义务是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C.该义务的履行很可能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E.该义务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19.下列项目中,属于营业外收入的有(AC )。A.罚款收入 C.出售无形资产的净收入

20.按照规定,下列业务中应确认为企业当年营业收入的有( ABD )。A.12月25日销售产品一批,价款100万元。同日收到购货单位交来的同等金额、3个月到期的商业汇票一张 B.5月20日销售多余的材料一批,价款20万元已收到并存入银行 D.12月28日销售产品一批,发票已经开出,价款80万元已于2个月前预收。购货单位决定下年初再提货

21.下列不需要进行会计处理的业务有( CDE)。C.税前利润补亏D.税后利润补亏E.得股票股利 22.在我国会计实务中,长期借款利息列支的项目可能包括( ABCD )。 A.在建工程 B.财务费用 C.研发支出 D.存货

23.下列账户余额,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应列入“存货”项“金额的有(ACDE )。 A.在途物资 C.发出商品 D.委托加工物资 E.周转材料

24、下列各项费用应计入企业销售费用的有( BC )。 B.广告费 C.展览费 25.下列各项,属于我国现金流量表中“现金”的“(ABCE)。

A.银行存款 B.银行汇票存款 C.外埠存款 E.3个月内到期的短期债券投资 26.下列各项属于职工薪酬内容的有(ABCDE)。

A.计时工资 B住房公积金 C失业保险费 D.辞退补偿 E.给职工免费提供的住房折旧费 27.公司制企业盈余公积的一般用途包括( AB )。A.增加资本 B.弥补亏损

29.下列各项中,按规定可以转增资本的有(ABC )。A.资本公积 B.法定盈余公积 C.任意盈余公积 30.现金等价物应同时具备的条件是( ABDE )。

A.能够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 B.期限短 D.流动性强 E.价值变动风险小

31.下列各项中,属于营业外支出的有( ABD )A.对外捐赠资产B.税款滞纳金支出D.存货非常损失 32.在我国,下列可用于弥补企业亏损的一般途径有(BCDE )。B.用法定盈余公积补亏 C.用以后盈利年度的税后利润补亏 D.用任意盈余公积补亏 E.用以后盈利年度的税前利润补亏

33.企业转让无形资产时,下列应作为其他业务成本核算的有(ACD)。A.转让使用权时按规定摊销的无形资产价值 C.因转让使用权提供咨询服务发生的费用 D.根据使用权转让收入交纳的营业税 34.下列属于会计政策内容的有(ACE )。A.坏账损失的核算方法 C.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 E.存货的计价方法

35.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加工环节由受托方代扣代交的消费税的列支方法包括( CE)。 C.计入委托加工产品的成本 E.抵扣继续生产的应税产品在销售环节缴纳的消费税

36.借款费用的主要内容包括(ABCDE )。A.借款利息 B.外币借款汇兑差额 C.债券发行费用D.借款承诺费E.应付债券溢价或折价的摊销

37.对下列各项业务的会计处理,符合会计规范的有( DE )。D.由于客户财务状况改善,企业将坏账准备的计提比例由原来的5%降为1% E.因固定资产进行了改良,将其折旧年限由8年延长至10年 38.下列有关利润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BD)。B.动态报表D.反映经营成果

2.下列属于企业实收资本增加途径的有(ABC )。A.接受投资者投资 B.经批准用盈余公积转增资本C.经批准用资本公积转增资本

3.下列项目中,可在“材料成本差异”账户贷方核算的有( BCD )。B.购进材料实际成本小于计划成本差额

C.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节约差异(红字结转时)D.发出材料应负担的超支差异

26.下列各项资产应确认减值损失的有(BCDE )。B.可供出售金融资产C.持有至到期投资D.应收账款E.存货

28.在我国会计实务中,长期借款利息列支的项目可能包括(ABCD)。A.在建工程B.财务费用C.研发支出D.存货30.下列不产生现金流量的业务有(ACDE)。A.本期核销的坏账C.以固定资产抵债D.存货的盘亏E.分配股票股利

32.下列各项中,作为“其他应收款”核算的是(BCE )。

B.应收的各种罚款C.租入包装物支付的押金E.应收保险公司的各种赔款 40.企业本期发生的下列费用和损失,影响企业本期净利润的有( ABDE )。

A.计提的坏账准备B.批准处理的存货盘亏损失D.交纳的所得税E.出借包装物的摊销价值 一、填空题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

资源配置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 决策机制不同,二是 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资源配置 ,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 资源利用 。 4.是否以一定的 价值判断 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 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 同 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_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 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 同 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 价格 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 富有 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 缺乏 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 互补 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 富有 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 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 边际效用 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 无差异曲线 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 消费者均衡 。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 消费者剩余 。 17.技术效率是 投入的生产要素 与产量 的关系,经济效率是 成本与收益 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 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 平均产量的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 收益递增 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生产扩张 线。

1.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 经济成本 。

2.短期边际成本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 成本总量 。 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相交点被称为

收支相抵 点;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点被称为 停止营业 点。

4在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前,长期边际成本 小于长期平均成本;而在相交之后,长期边际成本 大于 长期平均成本。

5.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RC) 。

6.根据 市场集中度 、 行业进入限制 、 产品差别 ,可以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四种类型。

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 等于 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 大于 边际收益。

8.垄断企业是价格的 决定者 ,它按照自己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像完全竞争企业那样是价格的 接受者,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

9.在垄断竞争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 产品差别 竞争。 10.现代寡头理论就是运用 博弈 论来研究寡头行为。

1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 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 。

12.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 向右下方倾斜 的曲线,这表明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成 反方向 变动。

13.由于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就是 资本的净生产力 。

14.经济租是指 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得到的实际收入高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的差额 。 15.正常利润是一种特殊的工资,其特殊性就在于 其数额远远高于一般劳动所得到的工资 。

16.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 税收 和 社会福利政策 。

1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 18.外部性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 主体 带来的影响。

19. 价格管制是政府控制垄断者产品的价格。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自然垄断行业,其原则有三种,一是 边际成本定价 ,

二是 平均成本定价 ,三是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回报率,按成本加这种回报率定价。

20. 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被称为 道德危险 。

21.由于政府引起的资源配置失误就是 政府失灵 。

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 支出 法 、 收入法 以及部门法。 2.GDP-折旧= 国内生产净值 。

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 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 4.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 通货 膨胀

5.长期中的失业是指 自然 失业,短期中的失业是指 周期性 失业。 6.经济增长的源泉是 资源 的增加,核心是 技术进步 。 7. 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被称为 资本-——产量比率 。

8.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 技术进步 。 9. 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惟一原因是 货币量增加 。 10.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 正常的劳动力流动 而引起的失业。 11.效率工资是指企业支付给工人的 高于市场均衡工资 的工资。

12.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 右下方 倾斜的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 右上方 倾斜的线。13. 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 利率 效应最重要。 14.在短期,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 同方向 变动。

15.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减少 ,物价水平 下降 。 16.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1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

17.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 收入等于消费 ,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 总支出等于总供给 。

18. 净现值是指一笔投资未来所带来的 收益的现值 与现在投入的资金现值的差额。 19.加速原理表明投资的变动取决于 产量变动率 。

20.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减少 ;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减少 。

21.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 越小 。

22.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 总支出(总需求) 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1.某银行吸收存款1000万元,按规定应留2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为 0.2 ;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 5000 万元。

2. 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 简单货币乘数 ,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两者之间的比例是 货币乘数 。

3.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 公开市场活动 、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

4.LM曲线向 向右上 倾斜,表明在货币市场上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成同方向变动。 5.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 自然 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 周期性 失业。

7.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l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15,则从1995年到200l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15%

8. 紧缩性缺口引起 周期性 失业,膨胀性缺口引起 需求拉上 的通货膨胀。

9.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 利润推动 的通货膨胀。

10.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 失业与通货膨胀 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11.顶峰是 繁荣 的最高点,谷底是 萧条 的最低点。

12.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 需求管理 、 供给管理 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13.财政政策是通过 政府支出与税收 来调节经济的政策。

14.货币筹资是把债券卖给 中央银行 ,债务筹资是把债券买给 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 。

15.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 货币供给量 16.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之争的实质是 要不要政府干预 。 17.贸易赤字是指 贸易余额小于零 。 18.对国内产品的支出= 国内支出 +净出口。

19.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减少会使AD曲线向 左下方 移动,从而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 减少,贸易收支状况 改善 。

20.浮动汇率制分为 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

21. 一国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对别国的影响,称为 溢出效应 。反过来,别国由于“溢出

效应”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再增加,这种影响被称为 回波效应 。 二、选择题: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D )D. 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

2.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 D )D.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

3.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 A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4.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 C )时,它的供给量( C ):C.上升,增加

5.何种情况下会存在供给大于需求?( C )C.实际价格高于均衡价格

6.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7.下面哪一种情况表明存在着价格下限:( A )A.尽管现在供给过剩,但生产者仍在增加供给 8.假设一种商品的需求无弹性,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那么:( C ) C.均衡数量保持不变,均衡价格上升

9.假设需求的收入弹性系数为0.5,那么当收入变动5%时,需求量变动:( B )B.2.5%

亿元。计算该经济的乘数。如果这个经济增加了总支出200亿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多少? 解:1) 已知Y1=2000亿元,S1 =400亿元,Y2 =2500亿元,S2 =500亿元。求 a 边际储蓄倾向:

MPS??S?Y?S2?S1YY?500?400?100?0.2 1?225000?20000500边际消费倾向:MPC=1-MPS=1-0.2=0.8 乘数:

a?11?MPC?11?0.8?52)已知:△AE=200亿元,求△Y 根据公式: a ? ΔY 亿元

ΔAE △Y= a×△AE = 5×200 = 1000

答:该经济的乘数是5。如果这个经济增加了总支出200亿元,实际国内生产总值会增加1000亿元 1.计算下列每种情况时的货币乘数:

(1)货币供给量为5000亿元,基础货币为2000亿元; (2)存款5000亿元,现金1000亿元,准备金500亿元。

解:1) mm?MH?50002000?2.5

(2)cu?1000?0.2 r?50000?00.1

50005mm?M?cu?1?r?0.2?10.2?0.1?4 Hcu答: (1)货币乘数是2.5,(2) 货币乘数4

2.假定某种债券每年的收益为100元,在债券价格分别为900元、1000元、1100元时,利率是多少? 解: 债券价格=债券收益 /利率,则利率 = 债券收益 /债券价格×100%债券价格为900元时,利率 =100/900×100% = 11.1%债券价格为1000元时,利率 =100/1000×100% = 10%星魂论坛,免债券价格为1100元时,利率 =100/1100×100% =9.1%

答: 在债券价格分别为900元、1000元、1100元时,利率分别为11.1%、10%、9.1%

3.一个国家边际消费倾向为0.6,边际进口倾向为0.2。如果该国总需求增加10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能增加多少?

解:1) 对外贸易乘数?111?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进口倾向?1?0.6?0.2?1.67

国内生产总值增加量(2)根据公式:

对外贸易乘数?国内总需求增加量 则:国内生产总值增加 = 对外贸易乘数×总需求增加量= 1.67×100=167(亿元) 答:如果该国总需求增加100亿元,国内生产总值能增加167亿元 填空题

B、边际效用是指某种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 满足程序。 C 财政政策的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和税收

D、当前世界上解决资源配置和资源利用的经济制度基本有两种,一种是市场经济制度,另一种是计划经济制度。

D、当收入绝对平均时,基尼系数为 零;当收入绝对不平均时,基尼系数为一

D、当边际产量为零时, 总产量 达到最大

S、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靠价格调节 并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S、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福利政策和税收政策 。

S、“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 : 资源配置问题。

S、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是需求_减少_ _,向右移动是需求增加__

S、生产要素是指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资源,这些资源可以分为_劳动_、_资本_、土地和企业家才能。 G、国内生产净值-间接税= 国民收入。

G、国际收支平衡是指 经常 项目与 资本 项目的总和平

G、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P、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1 。 Y、银行创造货币就是银行通过 存贷款业务使流通中的货币量增加。 J、经济周期可以分为两个大的阶段:扩张阶段和 收缩 阶段。

J、价格机制包括:价格调节经济的条件、价格在调节经济中的作用、以及价格调节经济的方式。 J、经济周期的中心是:国内生产总值的波动。

J、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需求 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J、假如要使经济增长率从5%提高到8%,在储蓄率为20%的条件下,根据哈罗德经济增长模型,资本-产量比率应该是: B、2.5

J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H、货币主义者认为,货币政策应该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这被称为 简单规则 的货币政策。

H、货币供给是指__流通中的货币量__。 X、选择就是如何使用、有限资源 的决策。

X、消费函数图中的45度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储蓄_。

R、如果把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等成本线必定与无数条等产量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生产者均衡。

K、会计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与经营中的:各种实际支出。

L、垄断企业实行歧视定价可以实现更大的利润,其基本原则是对需求富有弹性的消费者收取:低 价,对需求缺乏弹性的消费者收取:高 价。

L、垄断竞争市场上长期均衡的条件是:( B、MR=MC,AR=AC M、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F、分配理论是_价格______理论在分配问题上的应用 M2=_ M1__+__定期存款与储蓄存款__。

Z、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 供给量 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 供给 的变动。 Z、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 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Z、资本——产量比率是指 生产-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

Z、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 Z、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支出增加,IS曲线向向右上方 移动,从而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Z、在开放经济中,出口的增加会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贸易技术状况:改善。

Z、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_等于_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大于_边际收益。 Z、周期性失业又称为_总需求不足_的失业,是由于_总需求不足_而引起的短期失业。 二、单项选择题:

IS——LM模型研究的是:(B、在利息率与投资变动的情况下,总需求对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的决定 H、互补品价格下降一般会导致:(B、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S、商品的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B、递减

S、属于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是:C、外国居民在本国旅游的支出 D、等产量曲线向右上方移动表明:(B、产量增加

D、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该曲线变为一条垂线的条件是:(D、总供给受到了资源和其他因素的制约

D、当劳伦斯曲线和绝对平均线所夹面积为零时,基尼系数:( A、等于零

X、下面关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的说法中哪一个是正确的?D、在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

X、下面存在搭便车问题的物品是:(D、路灯 T、通货是指:(C、纸币和铸币

J经济学上所说的稀缺性是指c资源的有限性

G、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引起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的原因是:A消费减少 G、公开市场活动是指:( C、中央银行在金融市场上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

G、根据对菲利普斯曲线的解释,货币主义得出的政策结论是:C、宏观经济政策只在短期中有用,而在长期中无用

F、菲利普斯曲线是一条:(

B、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Z、政府支出中的转移支付的增加可以:C、增加消费

Z、在短期中,当边际成本曲线位于平均成本曲线上方时:B平均成本是递增的 Z、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最大作用的因素是: C、技术

Z、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 C、GDP平减指数

Z、在总需求的构成中,哪一项与物价水平无关: C、政府需求 Z、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增加会引起: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 Z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上买进和卖出各种有价证券的目的是C调节货币供给量。

Y、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如果生产该种商品的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那么:(C、均衡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Y、一种商品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钭,如果其供给曲线向左移动则会引起:C,均衡1数量减少,均衡价格上升

Y、已知X商品的价格为5元,Y商品的价格为2元。如果消费者从这两种商品的消费中得到最大效用时,商品Y的边际效用为30,那么,此时X商品的边际效用为:( D.75

M、某人愿意用20元买第一件衬衫,愿意用35元买头两种衬衫。第二件衬衫的边际效用是:C、15 N、内在经济是指: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的增加 N、内在经济是指:A一个企业在生产规模扩大时由自身内部所引起的产量增加

W、完全竞争市场上,一个企业的短期供给曲线是指在停止营业点之上的:B、边际成本曲线 Q、清洁浮动是指:(A、汇率完全由外汇市场自发地决定 三、判断正误题:

W、(对)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是相互补充的。 W、(错)物价稳定就是通货膨胀为零。

W、(错)微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宏观经济学要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 W、(错)物价上升时,财产效应使实际财产增加,总需求增加。 S、(错)世界上许多城市对房租进行限制,这种作法称为价格下限。 S、实证方法要解决应该是什么的问题,规范方法要解决“是什么”的问题.错

N、(对)农产品的需求一般来说缺乏弹性,这意味着当农产品的价格上升时,农民的总收益增加。 F、(错)分析技术效率时所说的短期是指1年以内,长期是指1年以上。 Z、(错)正常利润是对承担风险的报酬。

J、(错)今年建成并出售的房屋的价格和去年建成而在今年出售的房屋的价格都应计入今年的国内生产总值。

J、(错)紧缩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大于充分就业的总需求时两者的差额,膨胀性缺口是指实际总需求小于充分就业总需求时两者之间的差额。

J、价格管制就是政府对所有商品的价格都进行控制。 (错)

J、经济学家认为,引起工资推动的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的通货膨胀的根源都在于经济中的垄断。(对 C、(错)充分就业意味着失业率为零。

T、(对)投资函数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K、(错)开放经济中的总需求和封闭经济中的总需求是完全相同的。

Y、与单一定价相比,歧视定价获得的利润更多,因此垄断者普遍采用歧视定价。(错) Y因为资源是有限的,所以产量是既定的,永远无法增加。错

G、根据总需求决定原理,在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时,增加储蓄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减少储蓄会使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对)

D、(错)当香蕉的价格为每公斤3元时,消费者购买500公斤香蕉,而水果商愿意提供600公斤香蕉。所以,3元是香蕉的均衡价格。

D、当我们想让人们节约水时,提价是最有效的方法。 ( 对) D、(错)对于同一个消费者来说,同样数量的商品总是提供同量的效用。 D、等产量线是一条凹向原点的线。 (错 Z、(对)在长期中没有固定投入与可变投入之分。

Z、(错)自发消费随收入的变动而变动,它取决于收入和边际消费倾向。 Z、在工作年龄人口中,所有人都是劳动力。 (错)

X、(对)现代生产的特征之一是迂回生产的过程加长,从而生产效率提高。

X、消费者均衡之点可以是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的交点,也可以是它们的切点。 (错) M、(对)某一年的名义GDP与实际GDP之差就是GDP平减指数。 H、(错)货币乘数是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

H、货币中性论认为,商品的价格水平和货币价值是由流通中货币的数量决定的。( 错) H哈罗德模型和多马模型是基本相同的。对 计算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1、某种商品的需求弹性系数为1.5,当它降价10%时,需求量会增加多少?

答、已知Ed=1.5,ΔP/P=10%,根据计算弹性系数的一般公式:Ed=

需求量会增加:ΔQ/Q=Ed·ΔP/P=1.5×10%=15%。

2、1950年,教授的平均工资为300元,2000年,教授的平均工资为4000元,以1950年的物价指数为100,2000年的物价指数为2100,教授的实际平均工资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答:2002年教授的实际平均工资=1950年的名义工资×

=300元×=6300元。

从计算结果来看,教授的实际平均工资减少了。

3、某种商品的价格上升10%,供给量增加了25%,这种商品的供给弹性是多少?答、解:ES=

==2.5

4、某个国家共有1亿人,16岁以下儿童2000万人,65岁以上老年人1000万人。在全日制学校学生1400万人,家庭妇女500万人,残疾人和其他没有劳动能力者100万人,失业者500万人,其余为就业者。这个经济中劳动力参工率与失业率分别是多少? 答、解:工作年龄人口=1亿-2000万-1000万=7000(万人) 劳动力人数=7000-2000=5000(万人) 劳动力参工率=5000/7000=0.714

失业率=500/5000=0.1

5、 20世纪70年代汽油价格上升了200%。豪华汽车(耗油大)的需求量减少了50%,这两者之间的需求交叉弹性是多少?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答、(1)根据交叉弹性的弹性系数计算公式,将已知数据代入:

Ecx==-50%/20%=-0.25

(2)由于交叉弹性为负值,故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6、 一个经济中的消费需求为8000亿元,投资需求为1800亿元,出口为1000亿元,进口为800亿元,计算该经济的总需求,并计算各部分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

答、根据题意,C=8000亿元,I=1800亿元,NX=1000-800=200亿元,因此:YD=C+I+NX=8000+1800+200=10000亿元。

(2)消费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8000/10000=0.8,即80% 。

(3)投资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1800/10000=0.18,即18% 。 (4)国外需求在总需求中所占的比例为:200/10000=0.02,即2% 。 五、简答题(每小题15分,共30分)

1、划分市场结构根据什么标准?市场结构有哪几种类型?

答、(1)市场结构是指市场的垄断与竞争程度,各市场的竞争垄断程度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市场结构,根据三个标准来划分市场结构。

第一,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即大企业在市场上的控制程度,用市场占有额来表示。 第二,行业的进入限制,它来自自然原因和立法原因。

第三,产品差别。是同一种产品在质量、牌号、形式、包装等方面的差别。

(2)根据行业的市场集中程度、行业的进入限制和产品差别,可以把市场结构分为四种类型: 第一、完全竞争。它是一种竞争不受任何阻碍和干扰的市场结构。 第二、垄断竞争。它是既有垄断又有竞争,垄断与竞争相结合的市场。 第三、寡头。它是只有几家大企业的市场。

第四、垄断。它是只有一家企业控制整个市场的供给。

2、用图形说明总需求—总供给模型分析的三种宏观经济均衡状况

答、(1)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是说明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与物价水平的决定的,总需求曲线与短期总

供给曲线相交时就决定了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和均衡的物价水平。这时总需求与总供给相等,实现了宏观经济的均衡。(3分)

(2)总需求曲线(AD)与短期总供给曲线(SAS)以及长期总供给曲线(LAS)正好相交于一点。这时Y0=Y1。(3分)

(3)总需求曲线(AD)与短期总供给曲线(SAS)相交时,长期总供给曲线(LAS)在交点的左边,这时Y0>Y1。这种均衡称为大于充分就业的均衡。这时,存在通货膨胀的压力,经济过热。(3分)

(4)总需求曲线(AD)与短期总供给曲线(SAS)相交时,长期总供给曲线(LAS)在交点的右边,这时Y0

(5)作图3分,见教材P296图12-8。(三种宏观经济均衡状况可以画在一个图止,也可以分别画图) 3、什么是公共物品?公共物品为什么会引起市场失灵?

答:(1)市场失灵指在有些情况下仅仅依靠价格调节不能实现资源配置最优。

答、(1)在经济萧条时期,财政政策是增加政府支出,减少政府税收,这样就必须出现财政赤条,即政府收入小于支出。

(2)赤字财政用货币筹资与债务筹资来筹资。

货币筹资就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这种方法的好处是政府不必还本利息,从而减轻了政府的债务负担。但缺点是会增加货币供给量引起通货膨胀。

债务筹资就是把债券买给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这种筹资方法相当于向公众借钱,不会增加货币量,(2)公共物品是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这种特征决定了人们不用购买仍然可以消费,这样公共物品就没有交易,没有市场价格,生产者不愿意生产。如果仅仅依靠市场调节,由于公共物品没有交易和相应的交易价格,就没人生产,或生产远远不足。但公共物品是一个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这样,市场调节就无法提供足够的公共物品。公共物品的供小于求是资源配置失误,这种失误是由于仅仅依靠市场机制引起的,这就是市场失灵 4、在经济衰退时应该采取什么财政政策?

答: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与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其主要内容包括政府支出与税收。政府支出包括政府公共工程支出、政府购买,以及转移支付。政府税收主要是个人所得税、公司所得税和其他税收。

财政政策就是要运用政府开支与税收来调节经济。具体来说,在经济萧条时期,总需求小于总供给,经济中存在失业,政府就要通过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来刺激总需求,以实现充分就业。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加政府支出与减少税收。

5、用图形说明平均成本与边际成本的关系。 答、(1)平均成本是生产每一单位产品平均所需要的成本。边际成本是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总成本量。

(2)边际成本小于平均成本(AC﹥MC)时,平均成本AC一直递减。 (3)边际成本大于平均成本(AC﹤MC)时,平均成本AC一直递增。 (4)边际成本等于平均成本(AC=MC)时,平均成本AC最低。 (5)作图。 C MC AC 0

Q 6、各国在不同时期都采用过赤字财政政策,分析赤字财政政策的筹资方式及对经济的影响。

也不会直接引发通货膨胀,但政府必须还本付息,这就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 (3)赤字财政在短期内可以刺激经济,尤其是可以较快使经济走出衰退。 (4)赤字财政会加重财政负担,并引起通货膨胀,减少储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e4d.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