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的解释与缺陷评定 级习题

更新时间:2024-01-04 14:50: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PT第八章 显示的解释与缺陷评定(Ⅱ级习题)

一、判断题: 一、 判断题:

8.1显示的解释和分类:

1.对渗透检测后所形成的显示痕迹进行评定的过程称为缺陷评定。(×)

正确的是:确定显示属于缺陷显示后,对缺陷的严重程度进行评定的过程称为缺陷评定。

2.是对肉眼所见的着色或荧光痕迹显示进行观察和分析,确定产生这些痕迹显示原因的过程,称渗透检测显示的解释。(○)

3.渗透检测后,对于观察到的所有显示均应做出解释。(○)

4.相关显示和非相关显示均是由某种缺陷或工件结构等原因引起的、由渗透剂回渗形成的渗透检测过程中的出现重复性迹痕显示。(○) 5.加工工艺过程中所造成的显示是相关显示。(×) 正确:非相关显示

6.由工件表面的外观(表面)缺陷引起的显示,经肉眼目视检验可以发现,是非相关显示。(○)

7.工件筐、吊具和工作台有残留渗透剂,溅到经过去除工序后的工件表面上,将引起非相关显示。(×) 正确:虚假显示

8.对渗透检测操作要求最高的工序是显示痕迹的解释和评定。(○)

8.2缺陷评定

9. 所谓缺陷评定就是对渗透检测出的所有显示进行分析,确定产生显示的原因及其分类过程。(×)

正确的是:所谓缺陷评定就是对观察到的渗透检测出的相关显示进行分析,确定产生显示的原因及其分类过程。

10.按照JB/T4730.5-2005规定缺陷痕迹分为线性、圆形、密集形显示。(×)

正确的是:缺陷痕迹可分为线性、圆形、密集形、纵(横)向显示类型。

11.圆形缺陷迹痕显示,是指长度(L)与宽度(B)之比(L/B)不大于3的缺陷迹痕显示。(○)

12.线性缺陷迹痕显示,是指长度(L)与宽度(B)之比(L/B)大于3的缺陷迹痕显示。(○) 13.密集缺陷迹痕显示,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存在10个以上的圆形缺陷迹痕显示。(×) 正确的是:是指在一定区域内存在多个圆形缺陷迹痕显示。

14.纵向缺陷迹痕显示,是指当其迹痕显示的长轴方向与工件轴线或母线呈现夹角为大于等于30°。(×)

正确的是:横向缺陷痕迹显示。

16. 与工件制造的各种工艺因素有关的缺陷称为工艺缺陷。(○) 17. 铸造工件中的铸造缺陷,是属于原材料缺陷。(×)

正确的是:工艺缺陷

15.金属在冶炼过程中,金属材料由液态凝固成固态时产生的缺陷称为原材料缺陷。(○)

18.工件在车、铣、磨等机械加工,电解腐蚀加工、化学腐蚀加工、热处理、表面处理等工艺过程中产生的缺陷,属于工艺缺陷。(○)

19.应力腐蚀裂纹,是工件在使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新生缺陷。(○)

20. 渗透检测时,对确认为缺陷的显示,均应进行定位、定量及定性等评定。(○) 21.缺陷显示的等级评定均只针对非相关显示进行。(×)

正确的是:相关显示

22.对缺陷显示评定等级后,需按指定的质量验收等级验收,对被检工件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

23.对能够确定为是由裂纹类缺陷(如裂纹、白点等)引起的缺陷显示,按相关标准要求进行评定。(×)

正确的是:直接评定为不允许的缺陷显示。

8.3.JB/T4730.5-2005关于渗透显示的分类和评定要求:

24. JB/T4730.5-2005规定,渗透显示分为相关显示、非相关显示和虚假显示。非相关显示和虚假显示不必记录和评定。(○)

25.JB/T4730.5-2005规定,两条或两条以上线性显示在同一条直线上且间距不大于2mm时,按一条显示处理,其长度为两条显示之和。(×)

正确的是:按一条显示处理,其长度为两条显示之和加间距。

26. JB/T4730.5-2005规定,焊缝质量等级为Ⅱ级时,要求线性缺陷长度不大于4mm。(×) 正确的是:焊缝质量等级为Ⅱ级时,线性缺陷不允许存在。

27. JB/T4730.5-2005规定,另部件质量等级为Ⅱ级时,要求线性缺陷长度不大于4mm,且不允许裂纹和横向缺陷存在。(○)

28. JB/T4730.5-2005规定,焊缝质量等级为Ⅱ级时,要求圆形缺陷在评定框尺寸35×100mm内,直径d≤1.5,且在评定框内少于或等于1个,允许存在。(○)

29. 在进行草图记录时,应在草图上标注出缺陷的位置、深度和大小,并说明缺陷的性质。(×)

正确的是:应在草图上标注出缺陷的位置、形状和大小,

30.对荧光渗透检测出的相关显示进行照相记录时,应在紫外线灯下拍照,拍照时,镜头上要加黄色滤光片,且采用较长的曝光时间。(○) 二、 单选题:

8.1显示的解释和分类:

1.下面有关渗透检测显示叙述正确的是(c)

a.虚假显示是由工件结构引起的显示;

b.非相关显示是由表面未清洗干净而残留的渗透剂引起的显示; c. 相关显示是由缺陷引起的显示; d.以上都对;

2.下面有关渗透检测相关显示叙述正确的是(d)

a.不连续是工件正常组织结构或外形的任何间断,这种间断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影响工件的使用。

b.缺陷是其尺寸、形状、取向、位置或性质对工件的有效使用可能不会造成损害或不满足验收标准要求的不连续。

c.超标缺陷是其尺寸、形状、取向、位置或性质对工件的有效使用会造成损害且超出验收标准规定的不连续。

d. 以上都对;

3.有关渗透检测正确进行迹痕显示分析和解释的意义正确叙述是(d) a.可以避免误判、漏检造成的重大质量隐患和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b.可为产品的设计和工艺改进提供较可靠的信息;

c.对在用承压设备进行渗透检测时可重点发现危害性缺陷,及早预防、避免设备和人身事故的发生。

d. 以上都对;

4.下列焊缝中哪种缺陷可引起的相关显示(c)

a.焊缝内部气孔;b.焊缝内夹渣;c.焊缝弧坑裂纹;d. 焊缝内裂纹 5.非相关显示是由什么引起的(d)

a.工件结构外形; b. 工艺过程; c.工件外观; d.以上都对; 6.下面有关非相关显示叙述不正确的是(b) a.非相关显示与缺陷无关; b.非相关显示与缺陷有关; c.非相关显示是由外部因素形成; d.相关显示不作为渗透检测评定依据;

7.下面那个不是由工艺加工造成的非相关显示(a) a.键槽; b. 装配压印; c.铆接印; d.以上都对; 8.在渗透检测过程中下面哪种情况会引起虚假显示(d)

a.操作人员手上的渗透剂; b.渗透检测台上的渗透剂;

c.清洗时,渗透剂飞溅到干净的工件上; d.以上都对;

9.工件上的缺陷处渗出的渗透剂污染了相邻的工件会引起什么显示(c)

a.相关显示;b.非相关显示; c.虚假显示; d.以上不对;

10.渗透检测时,由于工件表面粗糙、焊接接头表面凹凸、清洗不足等原因而产生的局部过度背景属于何种显示(c)

a.相关显示;b.非相关显示; c.虚假显示; d.以上都对;

8.2缺陷评定(Ⅱ级)

11.下面哪种缺陷不能形成圆形缺陷显示的是(c) a. 缩孔;b.疏松;c.冷隔;d. 针孔;

12. 下面哪种缺陷不能形成线性缺陷迹痕显示的是(c) a.裂纹;b. 锻造折叠;c. 疏松;d.冷隔;

13.渗透检测显示缺陷的长轴方向与工件轴线夹角呈多大角度时,按纵向缺陷评定。(a)

a.<30度;b. <40度;c. ≥30度;d.≥40度;

14. 以下缺陷不属于工艺缺陷的是(d)

a.铸造裂纹;b.热裂纹;c.磨削裂纹;d. 磨损裂纹; 15. 以下缺陷不属于使用缺陷的是(b)

a.疲劳裂纹;b. 弯曲裂纹;c.应力腐蚀裂纹;d. 磨损裂纹; 16. 以下缺陷不属于原材料缺陷的是(b) a.缩孔;b. 折叠;c.发纹;d. 夹杂物; 17.下列哪种缺陷可能产生线状显示(d): a.气孔 b.夹杂 c.麻点 d.裂纹

18.渗透检验时,工件表面上的圆形迹痕可能是(b) a.疲劳裂纹 b.气孔 c.焊缝满溢 d.热撕裂 19.锻造折叠的渗透迹痕显示通常是(c)

a.圆形的或近似圆形的显示 b.聚集的显示 c.连续的线条 d.断续的线条 20.裂纹的渗透迹痕显示一般为(b)

a.圆形显示;

b.连续的直线状或锯齿状显示; c.笔直的单条实线显示 ; d.不规则的圆孔形或长孔形显示; 21.铸件表面上的冷隔的渗透迹痕显示为(a)

a.断续的或连续的光滑线条; b.聚集的小显示; c.粗糙的深显示; d.大型的泡状显示;

22.渗透检测时,锻件上呈现连续或断续红色线条(黄绿色荧光亮线条)显示是(a)

a.折叠;b.中心线状气孔;c.热处理裂纹;d.虚假显示; 23.下列哪种缺陷显示呈现为一条连续或断续红色线条,宽度均匀(c)

a.热裂纹; b.冷隔;c.未焊透;d.未熔合;

24. 下列哪种缺陷显示呈现为直线状或椭圆状的红色条状 (d)

a.热裂纹; b.冷隔;c.未焊透;d.未熔合;

25.在一焊缝呈圆形的区域内出现一个显示,该显示从圆形区中心向外辐射,这个显示应

该是(d)

a.疏松 b.不相关显示 c.淬火裂纹 d.弧口裂纹 26.深的弧坑裂纹显示常呈现为(b):

a.小而紧密 b.圆形 c.细线状 d.微弱而断续

8.3 JB/T4730.5-2005关于渗透显示的分类和评定要求:

27.有一容器焊缝表面经渗透检测后,发现两个线性缺陷显示,如下图所示,其尺寸,E1:长度为2mm;E2:长度为4mm、θ=35度,按照JB/T4730.5-2005质量分级进行评定,应评为(c)级。

a.Ⅰ; b.Ⅱ; c.Ⅲ ;d.Ⅳ; 28. 有一圆销表面经渗透检测后,发现一线性缺陷显示,如下图所示,其尺寸,长度为4mm、θ=30度,按照JB/T4730.5-2005质量分级进行评定,应评为(d)级。

a.Ⅰ; b.Ⅱ; c.Ⅲ ;d.Ⅳ; 29. 有一容器焊缝表面经渗透检测后,发现两个线性缺陷显示,如下图所示,其尺寸,E1:长度为1.8mm;E2:长度为2mm,间距为1.8mm,按照JB/T4730.5-2005质量分级进行评定,应评为(d)级。

a.Ⅰ; b.Ⅱ; c.Ⅲ ;d.Ⅳ;

30. 有一容器焊缝表面经渗透检测后,发现2个缺陷显示,如下图所示,其尺寸, d1=1.5mm;d2=4mm,在评定框范围内,按照JB/T4730.5-2005质量分级进行评定,应评为(b)级。

a.Ⅰ; b.Ⅱ; c.Ⅲ ;d.Ⅳ; 三、 多选题:

8.1显示的解释和分类:

1.采用下面哪种措施可以避免虚假显示(a b c d) a.渗透检测操作者的手应保持干净; b.工件筐、吊具和工作台应始终保持洁净; c.应使用干净不脱毛的无丝绒布擦洗工件; d.荧光渗透时应在黑光灯下清洗等。 8.2.缺陷评定:

2. JB/T4730.5-2005规定,缺陷显示记录可采用方式有(a b c d) a.草图; b.照相; c.录像;d.可剥性塑料薄膜;

8.3. JB/T4730.5-2005关于渗透显示的分类和评定要求: 3.JB/T4730,5-2005对渗透检测缺陷显示类型有(a b c d) a.线性; b.圆形; c.密集型 d.纵(横)向; 四、问答题:

1 .渗透检测时,痕迹显示可分为哪几种类型?如何形成?举例说明? 答:渗透检测显示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相关显示、非相关显示、虚假显示。 1)相关显示:由真实缺陷引起的显示迹痕; 如:裂纹、气孔、夹杂、折叠、分层等缺陷中渗出的渗透剂所形成的迹痕显示,它是缺陷存在的标志。

2)非相关显示:由工件结构、工艺过程、工件表面外观等原因所引起的显示迹痕;如:装配压印、铆接印、电阻焊时未焊接部位所引起的显示;如键槽、花键、装配结合的缝隙等引起的显示;如机械损伤、划伤、刻痕、凹坑、毛刺、焊接接头表面状态或铸件上松散的氧化皮等。

3)虚假显示:由于表面未清洗干净而残留的渗透剂所引起的显示迹痕; 如:操作者手上的渗透剂污染;检测工作台上的渗透剂污染;显像剂受到渗透剂的污染;清洗时,渗透剂飞溅到干净的工件上;擦布或棉花纤维上的渗透剂污染;工件筐、吊具上残存的渗透剂与清洗干净的工件接触造成的污染;工件上缺陷处渗出的渗透剂污染了邻近的工件等;渗透检测时,由于工件表面粗糙、焊接接头表面凹凸、清洗不足等原因而产生的局部过度背景也属于虚假显示。

2.相关显示、非相关显示和虚假显示有何区别?

答:1)相关显示和非相关显示均是由某种缺陷或工件结构等原因引起的、由渗透剂回渗形

成的渗透检测过程中的出现重复性迹痕显示; 2)而虚假显示不是重复性显示。

3)相关显示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需要进行评定;

4)非相关显示和虚假显示都不是由缺陷引起、并不影响工件使用性能,故不必进行评定。

3. 何为渗透检测缺陷显示等级评定?评定目的是什么?

答:1)渗透检测缺陷显示等级评定:是对渗透检测显示做出解释之后,确 定其是否符合规定的验收标准的过程。

2)评定目的:是对渗透检测得到的迹痕显示,通过观察、解释和分析, 确定为缺陷迹痕显示的,按照相关标准或技术文件等的要求进行分类和质量等级评定,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质量验收,判定受检工件是否质量合格。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za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