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人体工程学(必考)

更新时间:2023-12-27 08:37: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人体工程学的研究内容 (简答或选择)

(1) 生理学 研究人得感觉系统、血液循环系统、运动系统等基本知识。

(2) 心理学 研究感觉、知觉、注意、警觉、拥挤、领域、私密性、向光性等概念。 (3) 环境心理学 研究人和环境的交互作用,刺激与效应,信息的传递与反馈,环境行

为特征和规律等知识。

(4) 人体测量学 研究人体特征、人体结构尺寸和功能尺寸及其在工程设计中的应用等

知识。

2.感觉特性

第一是感觉适应; 第二是感觉疲劳; 第三是感觉的对比; 第四是感觉的补偿。

3. 知觉特性

知觉是我们大脑两个半球对于一个具有某些统一特征的对象或现象所发生的反映。 具有以下四个基本特征: 一是知觉的选择性; 二是知觉的整体性; 三是知觉的理解性; 四是知觉的恒常性。

4.思维的品质 (选择,论述)

思维的品质是指人们在思维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各自不同的特点,如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创性和批判性等。

1)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敏锐程度,如有的人建筑创造思路敏捷,有的人则较慢。敏捷性是可以培养的,多思考,多观察则会提高思维的敏捷性

2)思维的灵活性,是指思维的灵活程度,有的人掌握一种创作方法,会举一反三,看到周围环境对创作有用的东西,会很快在设计中加以运用,这是思维灵活性强的表现

3)思维的深刻性,是指思维活动的深度,有的人能抓住建筑创作的本质,根据基本原理进行创作活动,他的思维活动则具有深刻性

4)思维的独创性,是指思维活动的创造精神,亦即精神创造性思维,有的人对室内设计有独特的见解,有自己的一套创作方法,则他的思维具有创造性。

5.消极后像的色彩是原刺激物色彩的补色。

6. 错觉:错觉是指和客观事物不相符合的错误的知觉。

7.. 环境行为特征:

(一) 客观环境 行为的发生,必须具备一个特点的客观环境。 (二) 自我需要 环境行为是人类的自我需要。

(三) 环境制约 环境行为是受到客观环境制约的。 (四) 从众习性 环境、行为和需要的共同作用。

8. 百分位

如将被试的身高或肩宽等在尺寸上分为一百个等分,这就是百分位,又叫百分点。 有关百分位的概念,有两点要特别注意:

(1) 人体测量中的每一个百分位数值,只表示某一项人体的尺寸,如身高和肩宽。 (2) 绝对没有一个人在各种人体尺寸的数值上都同时处在同一百分位上。 以下几点原则可供参考

(1) 够得着的距离,一般选用第5百分位的尺寸,如设计坐着或站着的功能高度,对于

第5百分位的人够得着,则95%的人肯定够得着。如适合矮个子的椅面高度,对于第5百分位以上的人来说,只要将腿向前伸一点,也就可以了,而仅有5%的人脚可能够不着地。

(2) 容得下的距离,一般选用第95百分位的尺寸,如设计通行的间距,对于95%的人

能够通过的走道,而只有5%的人通行有困难,即大个子的人能够通过,对于小个子的人一定能够通行。

(3) 常用高度,一般选用第50百分位的尺寸。如门铃、把手、电灯开关的高度,厨房设

备高度等,这样既照顾矮个子的使用要求,也考虑高个子的需求。

(4) 可调节尺寸,若确定百分位大小有一定困难,条件许可时,可增加一个调节尺寸。

如采用升降椅子或可调节高度的隔板,用这些调节尺寸的措施来满足大多数人的使用要求。调节尺寸的大小是根据人体尺寸、工作性质和家具及设备的加工能力来决定的。

9.人的行为习性

(一)抄近路(二)识途性(三)左侧通行(四)左转弯(五)从众习性(六)聚集效应

10.视力与人类种族关系不大,而同年龄比较密切。

11. 眩光:

眼睛遇到过强的光,整个视野会感到刺激,使眼睛不能完全发挥机能,这种现象称为眩光。 对不舒适眩光的感觉程度,黄种人是白种人的两倍,故日本人,中国人更加讨厌眩光,这是由于黄种人眼睛里的黑色素较多,它吸收到眼球内的散射光。

12. 视觉界面

视觉界面分客观视觉界面和主观视觉界面

客观视觉界面是指组成物质空间所有物体的表面

主观视觉界面是指由客观视觉界面围合而成的界面,它同样具有形状、大小、方向的视觉特性。

13. 室内噪音控制与隔声

噪音控制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即声源、声音的传递过程和声音的接收(即个人防护) 控制声音的传递过程

声音的传递主要是空气传递和固体传递。 1增加传递途径

2吸收或限制传递途径上的声能

3利用不连续媒质表面的反射和阻挡,主要是采用隔声处理

14.触觉的功能

触觉和视觉一样,是人们获得空间信息的主要感觉道。 触觉的第二个功能是对客体的形状知觉。 触觉的第三个功能是触觉通信。

15,当皮肤温度略微升高,振动感受性也升高,在高于正常体温约4℃时到达最高点。

16.嗅感受性与雌性激素有关。

17.室内环境质量评价内容 (1) 空间环境

室内空间环境的质量主要取决于室内空间的大小和形状。这是创建室内环境的主要内容,不同性质的空间环境,其形状和尺度都是不同的,但其共同特点都是要满足人的生活行为或生产行为的要求,而这种要求又是指当时大多数人(约80%以上)的生活行为和当时的生产条件下的生产行为的要求。 (2) 知觉环境

室内知觉环境的质量主要是满足人的视觉、听觉、肤觉和嗅觉对环境的质量要求。 (3) 围合实体 (4) 设备技术

设备技术是指室内的家具和设备的数量和质量,以及室内环境的通风、采光、供暖、送冷等技术措施的质量。 (5) 环境艺术

环境艺术是指室内环境的气氛和室内空间的象征意义。 (6) 使用后效

使用后效是指室内环境建成后的使用效果和对相邻环境的影响。

18. 知觉空间尺度

所谓“知觉空间尺度”是指人体活动空间和家具设备空间以外的空间尺度,因“知觉”因素而决定的空间大小。

20. 购物心理对购物环境的要求 (大题 可能 自己编例子) 1. 购物环境便捷性 2. 购物环境选择性 3. 购物环境的识别性 4. 购物环境的舒适性 5. 购物环境的安全性

21. 无论何种类型与形式的商店,其基本设计要求均为: (1) 满足顾客购物行为和心理需求。 (2) 促进卖方营销活动的顺利进行。 (3) 便于商品展示陈列、收存发售。 (4) 适应社会发展,利于城市环境。

22. 人的注意力一次能涉及的范围不超过6~7个目及物。 如何将室外顾客引入店堂?

这主要是通过诱导视线、诱导线路、诱导方向三方来实现的。

了解下(完善合理的导向系统,会直接影响购物行为。室内设计的具体做法就是根据人的外感官的知觉特征,进行诱导,而最主要是视觉和听觉的诱导。

视觉的导向有文字导向、图形导向、摄影导向、灯光导向、商品陈列向以及空间导向等。)

23.几种商店空间划分方式:

(1) 利用家具或隔断划分营业空间

(2) 以竖向插入空间的手法划分营业空间

(3) 利用地面、顶棚的处理划分营业厅空间

24. 橱窗主要有三种形式:一种柜式橱窗; 二是厅式橱窗; 三是岛式橱窗。

25. 展厅构成及特性

展示,也可称展览或陈列,它是指在一定的空间内,以实物样本为基础,配合辅助技术手段,按一定的主题,以陈列或演示的方式,给人以教育或信息的传播。

26. 展厅特性 1空间特性

(1) 四维性和综合性 (2) 序列性和系列性 (3) 开放性和灵活性 2展示环境

(1) 可视性(2)舒适性 (3)安全性 3展品

(1) 知识性(2)科学性(3)趣味性(4)时间性

27.观展行为特性

(1)秩序特性 (2)流动特性 (3)分布特性 观展行为习性

(1) 求知性(2)猎奇性(3)渐进性(4)抄近性(5)向左拐和向右看(6)向光性

28. 展示流线

展示流线包括展厅各组成部分互相关系的功能流线和展示空间中观众和工作人员的活动流线。

观众流线控制

控制观众的流向、流量、流速和行走方式是展示设计成功与否的关键。

29陈列区布局类型

(1) 串联式 各陈列室互相串联,观众参观路线连贯,方向单一,但灵活性差,易堵塞。

适于中型或小型馆的连续性强的展出。

(2) 放射式 各陈列室环绕放射枢纽(前厅、门厅)来布置,观众参观一个或一组陈列

室后,经由放射枢纽到其他部分参观,路线灵活,适于大、中型馆展出。

(3) 放射串联式 陈列室与交通枢纽直接相连,而各室间彼此串联。适于中、小型馆的

连续或分段式展出。

(4) 走道式 各陈列室之间用走道串联或并联,参观路线明确而灵活,但交通面积多,

适于连续或分段连续式展出。

(5) 大厅式 利用大厅综合展出或灵活分割为小空间,布局紧凑、灵活,可根据要求,

连续或不联系展出。

30. 展厅设计概念

展厅设计主要涉及四个方面的问题:即展厅平面布置、展厅空间尺度、展览陈列和展示环境。

31.多数展厅的净高>6m 32. 展示陈列

垂直面上的平面展品陈列地带一般由地面0.8m开始,高度为1.7m。高过陈列地带,即2.5m以上,通常只布置一些大型的美术作品。小件或重要的展品,宜布置在观众视平线上(高1.4m左右)

33. 温、湿环境

条件许可时则采用空调系统。而对于永久陈列的展厅,如博物馆的展厅,特别是收藏贵重物品、书画等,为防止温度和湿度的变化而影响展品,则需采用空调系统,一般认为20~30 ℃,相对湿度不大于75%比较合适。

34.爱德华·T·霍尔将西欧及美国文化圈中不同交往的习惯距离分为四种: (1)亲密距离(0~45cm) (2)个人距离(0.45~1.3m) (3)社会距离(1.3~3.75m) (4)公共距离(>3.75m)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lzs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