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检测新人教版

更新时间:2023-10-29 17:48: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10课 中华民国的创建

1.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临时政府宣布以中华民国纪年,改用公历。1921年是

民国年。( ) A.8 B.9 C.10 D.11

2.清帝退位发生于哪一年( B )

A.1911年 B.1912年 C.1913年 D.1900年

3.1912年元旦,孙中山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地点是( )

A.北京 B.南京 C.武昌 D.广州

4.小明同学制作了以下表格,请判断他研究的学习主题是( ) 时间 1912年2月12日 1912年2月13日 1912年2月15日 1912年3月 1912年4月 史实 在袁世凯软硬兼施的逼迫下,宣统帝下诏退位 孙中山向临时参议院提出辞职,并推荐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 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 A.武昌起义过程 B.孙中山革命活动

C.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的过程 D.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5.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孙中山在灯下阅读《民报》

C.几艘外国军舰在长江上航行向革命党施压

D.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正式大总统的消息 6.说辛亥革命成功了的关键原因是( ) A.废除了封建帝制,建立起中华民国 B.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D.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孙中山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 ) A.总统 B.参议院 C.总理 D.全体国民

8.下列文件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是( ) A.“明定国是”诏书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南京条约》 D.《清帝退位诏书》

9.1912年,孙中山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10.下列关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说法错误的是( ) A.颁布于1912年 B.袁世凯颁布

C.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D.它的颁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11.阅读下列材料:

武昌起义以后,帝国主义看到清政府已经不中用了,就从封建营垒里选中袁世凯作为它们新的工具。清政府被迫任命袁世凯为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一方面派军队进攻武汉,一方面派人南下同革命党人谈判。帝国主义各国采取军事威胁、外交孤立和经济封锁等手段,对南京革命政权施加压力。混入革命政权内部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也乘机向革命派进攻。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被迫向袁世凯妥协。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请回答: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到清王朝走到尽头是袁世凯威逼的结果。有人说:“没有袁世凯的努力,就没有清王朝的灭亡。”这种说法对吗?说说你的理由。 答案:这种说法是错误的。1911年爆发的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清政府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在这种情况下,帝国主义把掌握新军的袁世凯列为扶植的对象。袁世凯见风使舵。他的主要目的是尽快坐上大总统的宝座。他一方面派军队进攻武汉,一方面派人南下同革命党人谈判。武力逼宫只是袁世凯玩弄的手段而已,目的是骗取革命者的信任,而清朝的灭亡只是辛亥革命浪潮冲击下的必然结果。这种观点没有透过现象看本质,所以是错误的。 12.(思维拓展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午十时(即晚上10点)行就任礼,宣读誓词,词曰:“颠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谨以此誓于国民。”誓毕,旋即发令,改用阳历,以本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月元日。

材料二 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中华民国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其统治权。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使之。……临时大总统、副总统由参议院选举之。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颁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法院依法审判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参议院对于临时大总统,认为有谋叛行为时,得以总员四分之三以上出席,出席三分之二以上可弹劾之。

材料三 1912年2月15日,南京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3月10日他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1)材料一中誓词是谁在就任什么职务时发表的?材料一中的“本日”具体是哪天? (2)结合材料所述内容判断,材料二出自什么文件?它具有什么突出的历史地位?

(3)依据材料二,分析其内容体现了什么宪法精神?通过该文献为我国确立了怎样的政治体制?

(4)材料三中袁世凯为什么会被选举为临时大总统?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五色旗 参议院在提请临时大总统公布国旗的咨文中称:“以五色旗为中华民国国旗,就道德上、历史上、习惯上、政治上种种方面观察,非惟足以代表全国精神,且为中华民国永久不磨之特色。现友邦公使、外域华侨,函电所通均已共晓。而外人并有目此旗为虹旗,谓中国驱除专制、建设共和正如彩虹亘天,阴霾尽扫者。此尤可见此旗荣誉中外欢迎,应即定为中华民国国旗。”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4m2.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