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教师资格证考试心理学知识点汇总

更新时间:2024-01-04 18:2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第一章

1.心理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科学。 2.冯特:构造主义 詹姆士:机能主义 华生:行为主义 韦特海默:格式塔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主义

3.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或心理活动发生、发展及其规律的科学。 4.人的心理现象包括:心理过程、人格心理。

5.心理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6.认知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

7.意志过程:自觉的确定目标,为实现目标而自觉支配,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8.人格心理:是指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人,所具有的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的总和。包括: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 9.心理学研究的任务:

①理论任务:揭示心理、意识的起源;为教育学和教学法的基本理论提供科学的依据,心理学具有丰富和充实教育理论的任务。

②实践任务:

a.提高人的心理素质,提高人的实践活动效率;

b.运用心理学原理和各种心理技术去预测和控制心理想象的发生和发展,从而为人类不同领域的实践服务;

c.心理学实践的总目标是为实现和谐社会服务,为实现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d.师范高校研究心理学的任务:为搞好教学改革服务、为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服务、为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服务、为提高自己的心理修养服务 10.心理学研究所要遵循的原则:客观性原则、发展的原则、系统性原则 11.心理的实质:①心理是人脑的机能 ②心理是客观事物的反映

第二章 意识和注意 一、名词解释

意识:是人类所特有的高水平的心理活动,是指人对自己的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的觉知。具体地说,人能意识到自己的存在、客观世界的存在和自身同客观世界关系的存在。 意识的觉知性:是人类意识最基本的特征,是指人对内外信息的了解。 非意识:人体有些活动是从来不可能意识到的,但这些活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起着重要作用,处于非意识状态。(对环境事物无感知的状态)

前意识:处于意识水平的资料是储存在记忆之中,可以通过一定的方式,提取出来。(当前未被意识到,但容易被意识到的经验) 无意识:处于无意识的经验比处于前意识水平的经验更难被人觉知,但它会对人的心理过程产生影响,指意识以外进行的心理活动,如睡眠时的梦,自动化的技能等。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

无意注意:不随意注意,是指事先没有预定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注意:随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的目的、需要做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随意后注意,是指事前有预定的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注意的稳定性:是指在同一对象(狭义)或同一活动(广义)上注意所能持续的时间。 注意的广度:即注意的范围,是指同一时间内能清楚的把握对象的数量。 注意的分配: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 注意的转移:指注意的中心根据新的任务,主动地从一个对象或一种活动转移到另一对象或活动上去。

注意起伏:人的感受性不能长时间的保持固定的状态,而是间歇性的加强或减弱。 注意的分散:是指注意离开了当前应当指向和集中的对象,而转向其他的对象。(相反状态是注意的稳定)

二、基础知识

1.意识的基本活动方式:①被动的意识活动:指意识的承受状态 ②主动的意识活动:指积极的思维活动 2.意识的特征:觉知性、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3.意识的能动性表现:①把感性材料进行信息加工提高到理性认识水平

②主动地调节和支配实践活动,按照人的意志去改造世界 4.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表明了注意具有方向和强度的特征。

5.根据人的心理活动所指向和集中的客体的性质,注意可分为:外部注意、内部注意。 6.外部注意:人对周围事物的注意;

内部注意:人对自己的思想和情感的注意

7.注意的功能:选择功能、保持功能、对活动的调节和监督功能。 8.注意的外部表现:①适应性运动 ②无关运动的停止 ③呼吸运动的变化 9.引起无意注意的原因:

(1)刺激物的特点 ①刺激物的强度

②刺激物之间的对比关系 ③刺激物的活动和变化 ④刺激物的新异性 (2)人本身的状态

①人对事物的需要和兴趣 ②人的情绪状态和精神状态 10.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和方法:

(1)加深对活动的目的、任务的理解 (2)培养间接兴趣 (3)合理地组织活动

①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有助于引起和保持有意注意。 ②根据任务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经常提醒自己保持注意。 ③提出问题有利于加强有意注意。 (4)用意志与干扰做斗争

11.注意的起伏周期:包括一个正时相和一个负时相。

注意处于正时相时,表现为感受性提高;处于负时相时,表现为感受性降低。

12.引起注意分散的原因:①无关刺激的干扰 ②单调刺激的长时间作用

13.影响注意广度的主要因素:

①知觉对象的特点:知觉对象越集中,排列越有规律,越能成为相互联系的整体,注意的范围越大

②个人知觉活动的任务和知识经验:知觉活动的任务多,注意范围就小;反之,注意范围就大;个人知识经验丰富,注意范围就大;反之,注意范围就小。 14.注意分配的条件:①同时并进的两种活动中必须有一种是熟练的 ②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之间存在协调关系 15.注意转移与注意分散的区别:

①注意转移是在实际需要时,有目的的把注意转向新的对象,一种活动合理地代替另一种活动。

②注意分散是在需要注意稳定时由无关刺激干扰或由单调刺激所引起,使注意离开需要注意的对象。

16.影响注意转移快慢的因素:

①原来注意的紧张程度

②引起注意转移的新对象的性质

三、简答题

1.简述意识的基本特征。

答:意识的基本特征:觉知性、能动性、社会制约性。

①觉知性是人类意识最基本的特征,是指人对内外信息的了解。没有觉知性就谈不上意识,人能觉知到客观事物、自身的存在以及自身同客观事物的关系。人类在劳动过程中产生了语言,当我们的心理活动在语言的水平上加工时,这种心理活动就成为意识。

②能动性:人的意识并不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而是在实践过程中积极能动的反映。意识的能动性把感性材料进行信息加工提高到理性认识水平;主动地调节和支配实践活动,按照人的意志去改造世界。

③社会制约性:首先,在社会集体活动中产生的意识,一开始便是社会产物,受社会调节的制约。其次,人的意识和语言密切联系着,有了语言,大脑才能进行抽象思维,才能产生人的意识,儿童意识的发生、发展的过程也是在与人们交往中掌握语言的过程,语言的发生、发展也表明意识具有社会制约性。再次,意识的内容是社会存在的反映,随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社会生产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和实践领域的不同,人们的意识具有不同的水平和特点。最后,个体意识的社会制约性表现在:个体意识的发生、发展取决于他的社会生活实践,以及他对社会上的知识、思想、观点的接受和掌握;个体的意识又影响社会意识的内容。

2.注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注意与心理过程有什么关系? 答:注意的基本特征:指向性和集中性。

注意的指向性:指心理活动有选择的反映一定的对象,而离开其余的对象。 注意的集中性:指心理活动停留在被选择的对象上的强度或紧张度,它使心理活动离开一切无关的事物,而且抑制多余的活动。

注意本身并不是一种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各种心理过程的共同特性。注意总是和心理过程紧密联系的。如注意看、注意听等。上课时老师所说的“注意黑板”“注意听课”,并不意味着就是独立的心理过程,而是将看黑板的看字,听课的听字省略了。所以注意没有自己

特定的反映内容,人们也不可能专门从事注意的意象。

3.注意分哪几种?影响这几种注意的条件是什么? 答:注意分为: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影响条件:

(1)有意注意:①是否能加深对活动目的、任务的理解

②是否能稳定的培养间接兴趣 ③是否能合理的组织活动

a.智力活动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b.根据任务提出一定的自我要求,提醒自己保持注意 c.提出问题加强注意 ④用意志与干扰作斗争

(2)无意注意:①刺激物的特点(刺激物的强度、之间的对比关系、新异性、活动和变化) ②人本身的状态(人的兴趣和需要、人的精神状态和情绪状态) (3)有意后注意:①产生兴趣、熟悉过程的事

②通过意志活动,熟练后转化为有意后注意。

4.简述有意注意、无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的区别和联系。 答:有意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需要作一定意志努力的注意。 无意注意是指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有意后注意是指有预定目的,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

这三者在实践活动中紧密联系、协同作用。有意注意可以发展为有意后注意,而无意注意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有意注意。

5.注意和意识的关系。

答:区别:注意不等同于意识,注意是一种心理活动或心理动作,而意识是一种心理内容或体验。

联系:注意与意识密不可分,注意的分配和紧张度的不同,显示了个体处在什么样的意识状态。

第三章 感觉和知觉 一、名称解释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阈限:是测量人的感觉系统感受性大小的指标。感觉阈限分为绝对感觉阈限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阈限:指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量。

差别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简称差别阈限。

感受性:感觉系统对刺激物的感觉能力。它是感觉系统的基本指标,可用感觉阈限来衡量。 联觉:一种感受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一种不同的感觉。 感觉的适应:在强度不变的刺激的连续作用下,感觉会随着刺激时间的延续而逐渐发生变化。 视觉后像:指刺激停止作用于视觉感受器后,感觉并不立即消失而保留片刻的现象。 对比:是同一感觉器官在不同刺激物作用下,感觉在强度和性质上发生变化的现象。

三原色:由三种基本原色构成,分别是红、绿、蓝。原色是指不能透过其他颜色的混合调配而得出的基本色。

知觉:是人脑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 错觉:是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一种对刺激的主管歪曲的知觉,是对客观事物的不正确的知觉。

感觉的后效: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并不会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称为后效。

明适应:从暗处进入到明处,在最初一瞬间感到晃眼,经过几秒钟至1分钟视觉恢复正常的现象。

暗适应:指人从亮处进入到暗处,开始什么也看不见,经过一段时间后视觉恢复的现象。 双眼视差:左眼看到左边多一点,右眼看到右边多一点,从而使两眼的视觉稍有不同,这种差异叫双眼视差。

二、基础知识

1.外部刺激:由有机体外部给予的刺激

内部刺激:由有机体内部的变化所引起的刺激

2.韦伯定律:差别阈限和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公式:△I/I=K △I:差别阈限 I:原来的刺激强度 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的刺激强度,韦伯分数越小,辨别越灵敏。 3.视觉的后像分为:正后像、负后像。 正后像:与原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像 负后像:与原刺激性质相反的后像

4.视觉的适宜刺激波长:380—760毫微米之间的电磁波,即可见光。 5.听觉的适宜刺激频率是16—20000次/秒的音波,即可听音。 6.听觉的绝对阈限是0分贝,上阈是120分贝。 7.听觉有音调、音响、音色三种属性。 音调是由声波频率决定 音响由声波振动的强度决定 音色是反映声波混合的听觉特性 8.皮肤感觉:触压觉、温度觉、痛觉。

9.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选择性、理解性、恒常性。

10.知觉的恒常性包括:大小恒常性、形状恒常性、亮度恒常性、颜色恒常性。 11.深度知觉:即距离知觉和立体知觉。

12.深度线索:人所赖以形成深度知觉的各种条件叫深度线索。双眼视差是深度知觉的主要线索。

13.影响时间知觉的因素:①个人的兴趣和情绪、态度 ②感觉通道的性质

③一定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数量 14.运动知觉包括: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运动幻觉。 15.运动幻觉包括:

①诱导运动:是实际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 ②自主运动:如果个体在暗室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一段时间便会感到它在不停的动来动去,此为自主运动。也称为沙蓬特错觉或游动错觉。

16.影响感觉的因素:刺激强度的影响、刺激时间的影响、感觉相互作用的影响。

17.感觉主要包括:皮肤觉、嗅觉和味觉、运动觉和平衡觉、机体觉(内脏感觉)。

三、简答题

1.说明知觉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待解答)

答:通过感觉,我们只知道食物的个别属性,通过知觉,我们才对事物有一个完整的映像,从而知道它的意义。然而,事物又总是由它的许多属性组成的,只有对事物的属性感觉的越丰富,才能对事物知觉得越完整、越准确。感觉是知觉的基础,感觉是知觉的第一步,人的事物的认识活动是从感觉开始的;知觉是感觉的深入,知觉是认知的过程,包括获取感官信息、理解信息、筛选信息、组织信息等。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以知觉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

2.知觉有何基本特征?为什么?

答:知觉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恒常性、理解性、选择性。 知觉的整体性:知觉是对当前事物的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知觉的对象具有不同的属性,由不同部分组成,人在对它进行感知时,总把它当做一个统一的整体。

知觉的选择性:在一定时间内,人不能感受到所有的刺激,而仅仅感受能够引起注意的少数刺激。此时,注意的对象好像从其他事物中凸显出来,其他事物就退到后面去,前者是知觉的对象,后者成为知觉的背景。

知觉的理解性:知觉受个人知识和经验的影响,具有理解性。在感知当前的事物时人总是根据以往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和领会。

知觉的恒常性:由于知识和经验的参与,知觉往往并不随知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而表现出相对的稳定性。

3.何为观察力?怎样培养和提高观察力?

答:观察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比较持久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 在观察活动之前,要对所观察的事物做一定的了解,掌握一定的相关知识。

①要预先做好观察的准备,提出明确的观察任务,制定进行观察的计划,掌握观察所必须的具体方法。

②在观察时,必须按计划、有步骤、有系统地进行,并要设法让更多的感觉器官参与观察活动。

③必须在观察时及时做好记录。

4.举例说明深度知觉的形成。 答:深度知觉又称为距离知觉或立体知觉。这是个体对同一物体的凹凸或对不同物体的远近的反映。深度知觉主要是通过双眼视觉实现的。有关深度知觉的线索,既有双眼视差、双眼辐合、水晶体的调节、运动视差等生理线索,也有对象的重叠、线条透视、空气透视、对象的纹理梯度、明暗和阴影以及熟悉物体的大小等客观线索。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有关线索,单凭一只眼睛观察物体也可以产生深度知觉。用视觉来知觉深度,是以视觉和触摸觉在个体发展过程中形成的联系为基础的。通过大脑的整合活动就可作出深度和距离的判断。但是个体在知觉对象的空间关系时,并不完全意识到上述那些主、客观条件的作用。

5.时间知觉是怎样形成的?

答:时间知觉是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时间知觉的信息,既来自于外部,也来自于内部。外部信息包括计时工具,也包括宇宙环境的周期性变化,如太阳的升落等。内部

标尺是机体内部的一些有节奏的生理过程和心理活动。神经细胞的某种状态可成为时间信号。

6.举例说明运动知觉的类型及其形成。

答:运动知觉分为:真动知觉、似动知觉、运动幻觉。 真动知觉:是观察者处于静止状态时,物体的实际运动连续刺激网膜各点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 似动知觉:是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很快的相继刺激网膜上领近部位所产生的物体在运动的知觉。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知觉。 运动幻觉:包括诱导运动和自主运动。诱导运动是实际上不动的静止之物因周围物体的运动而看上去在运动的知觉现象,是一种错觉性的运动幻觉。自主运动是指若个体在暗室中注视一个静止的光点,过一段时间便会感到光点在不停的动来动去。自主运动又称为纱蓬特错觉或游动错觉。

7.感觉和知觉的联系。

答:感觉和知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联系:①它们同属于感性认识阶段的,二者密不可分,人很少有孤立的感觉存在。

②感觉是知觉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发展。

区别:①感觉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对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②感觉是人认识世界的开端,是最简单的认识活动;知觉是一种比感觉复杂的认识 活动,它更多的依赖于个人的知觉经验和个性特点。

第四章 记忆 一、基础知识

1.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验的保持和重现。包括:识记、保持、重现。 2.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 保持:是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重现:包括回忆和再认。

回忆:指经验过的事物不在面前,能把它重现回想起来。(考试中问答题) 再认:指经验过的事物再度出现时,能把它认出来。(考试中选择题) 3.从信息加工学角度,记忆是:编码阶段、存储阶段、提取阶段。 4.元记忆:指个体对自己记忆过程及内容的了解和控制。 5.记忆表象:感知过的事物不在面前,头脑中再现出来的形象。表象具有:直观性、概括性。 表象的作用:①表象是介乎知觉和思维之间的中间环节;

②在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中起到桥梁作用。

6.遗觉象:有些儿童在观察一件东西之后,可以产生连细微情节都十分清晰的表象,好像还在继续知觉一样,这类表象称为遗觉象。 7.按记忆的内容分类:

①形象记忆: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

②逻辑记忆:以概念、公式和规律等的逻辑思维过程为内容的记忆 ③情绪记忆:以体验过的某种情绪或情感为内容的记忆 ④以做过的运动或动作为内容的记忆 8.根据记忆活动特点分类:

①感觉记忆:瞬时记忆,保持时间0.25—2秒。 ②短时记忆:记忆保持在1分钟以内。(边听课边记笔记,7个容量) ③长时记忆:保持在一分钟以上甚至终身的记忆。 9.按再认或回忆时意识状态分类:

①外显记忆:有意识地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来完成当面的任务时的记忆。 ②内隐记忆: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有影响时的记忆。 10.根据有无明确的目的,识记分为:有意识记和无意识记。

11.无意识记:事前没有预定识记目的,也不用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法的识记。“潜移默化”就是指一些良好的素质可以通过无意识记获得。

12.有意识记:明确了识记目的,需要意志努力,并运用一定方法的识记。

13.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分为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意义识记和机械识记是人们识记的两种基本方法。

意义识记:是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而进行的识记。 机械识记:依靠机械重复而进行的识记。

14.保持内容的变化:数量上,保持量的减少,出现遗忘。

质量上,记忆内容的简化、概括,或详细,合理,或歪曲、替代。 15.记忆恢复现象:延缓回忆的数量超过直接回忆的数量。

16.遗忘:是对识记过的内容不能再认和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和回忆。 17.艾宾浩斯保持曲线: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时间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而一段时间过后,几乎不再遗忘了。“先快后慢” 18.影响遗忘的因素:

①时间

②识记材料的意义和作用(兴趣、需要、意义) ③识记材料的性质(熟练、有意义) ④材料的数量

⑤学习程度(过度学习) ⑥材料的系列位置

19.过度学习:学习一种材料,达到一次完全正确背诵后仍继续学习到解决学习者的最高潜能的程度(150%),称为过度学习。 20.遗忘分为暂时遗忘、永久遗忘。

暂时遗忘:指已经进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提取,但只要有适当的条件还可能再认或回忆,经验还可以恢复。

永久遗忘:指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而消失。

21.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后学习的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倒摄抑制:后学习的材料对记忆先学习材料所发生的干扰作用。

22.如何正确地组织复习:(大题)

①及时复习(晚上进行识记,第二天早晨复习效果较好)

②合理分配复习时间(初次识记时,各次识记分布应该密一些,以后各次的间隔可以逐渐延长)

③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试图回忆是一种更积极的认知过程,要求大脑更积极地活动,同时它又是一种自我检查的过程,让人集中精力学习不能识记的部分和改正回忆中的错误)

④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器官参加复习(视听结合) ⑤活动有助于记忆(把识记对象作为活动的对象或活动的结果,能使学生积极地参加活动,记忆效果就会明显提高)

23.再认的速度和确定性主要取决于:

①对旧事物识记的巩固程度

②当前出现的事物与以前识记过的有关事物的相似程度 24.根据回忆是否有预定的目的任务,分为:有意回忆(随意回忆)、无意回忆(不随意回忆) 有意回忆:指回忆的目的任务,自觉地去追忆以往的某些经验。

无意回忆:指没有预定目的,任务,只是在某种情景中自然而然地想起某些旧经验。“触景生情,一件往事偶然涌上心头”

25.追忆:在心理学中,把那种根据有关线索,使用一定策略,通过不断的推论和探索,在意志努力下完成的有意再现称为追忆。

26.根据回忆是否需要中介,分为:直接回忆和间接回忆。 直接回忆:不需要以其他事物为中介即可提取有关信息。

间接回忆:需要以其他事物为中介,并经过一系列推理过程,提取有关信息。 27.遗忘的学说:

●干扰说:遗忘是由于记忆之间的干扰,产生相互抑制,使所需要的材料不能提取。强调新旧材料之间的干扰。

●消退说: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逐渐减弱,已至最后消退。强调生理过程对记忆痕迹的影响。

●压抑说: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所引起的遗忘,又叫动机性遗忘。忘掉不愉快的事情。 ●认知理论:感觉记忆的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的消退;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消退和干扰;长时记忆的遗忘主要是由于干扰作用。

二、简答题

1.记忆包括哪几个基本环节?

答:记忆包括识记、保持、重现三个环节。

识记:是识别和记住事物,从而积累知识经验的过程。 保持:巩固已获得的知识经验的过程。

重现:是在不同情况下恢复过去经验的过程,表现为回忆或再认。

2.试述记忆的三个储存系统。

答:三个储存系统分别是: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①感觉记忆:又被称为瞬时记忆,在感觉记忆中材料保持的时间很短,约为0.25—2秒。感觉记忆中保持的材料如果受到注意,可得到识别,进入短时记忆。如果没有受到注意,就很快消失。 ②短时记忆:指记忆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分钟以内的记忆。我们上课边听课边记笔记就是利

用了短时记忆。短时记忆的容量大致是7个。复述是短时记忆的重要保持机制。信息得到复述后可以保持较长的时间,否则很快消失。复述还可以使信息从短时记忆进入到长时记忆。 ③长时记忆:指记忆信息的保持从一分钟以上直至许多年甚至保持终身的记忆。长时记忆的记忆容量很大,保持的时间长。长时记忆是对短时记忆的重复加工的结果。 3.联系自己的学习实际,分析提高记忆效率的因素。

答:①记忆的材料组织的程度高,有助于提高记忆的效率。

②理解记忆材料的本质和内部关系,利用意义记忆,可以提高记忆效率。

③识记的目的性越强,越能集中注意,排除干扰,通过有意识记加上自己的记忆方法将材料记住。

4.试述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答:内隐记忆:是指在没有意识参与的情况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有影响时的记忆。内隐记忆是无意识的,在再认或回忆时不需要有意识。

外显记忆:是有意识的或主动地收集某些经验,来完成当前的任务时的记忆。外显记忆是有意识的。

5.遗忘的特点和原因。

答:遗忘的特点:根据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可总结出一条遗忘的发展曲线:遗忘的过程是不均衡的,在识记的最初阶段,遗忘很快,后来逐渐减慢,一段时间后,几乎不再忘记了。遗忘的发展是“先快后慢”。 遗忘的原因:

遗忘分为暂时遗忘和永久遗忘。 暂时遗忘:指已经进入长时记忆的内容一时不能提取,但只要有适当的条件还可能再认或回忆。

永久遗忘:指记忆的材料未经复习而消失。 关于遗忘的原因,心理学家有不同的观点。

干扰说:认为遗忘是新旧材料之间的相互干扰而引起的。 消退说:认为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得不到强化而消退引起的。强调了生理过程对记忆的影响。 压抑说:认为遗忘是由于某种动机引起的,例如人们对不愉快的事情的回忆较少。 认知理论:认为感觉记忆的遗忘是由于记忆痕迹的消退而引起的。短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痕迹和干扰引起的。长时记忆的遗忘是由于干扰引起的。

6.怎样有效的组织复习?

答:①及时复习,由于遗忘一般都是先快后慢,所以及时复习非常必要。当天晚上背诵的内容,第二天早上复习,效果最好。 ②合理的分配复习的时间。 ③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

④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动员多种感官参加复习 ⑤活动有助于记忆

起来的。正确的思维不但不能脱离客观规律,而且应该更加接近客观现实,使人更深刻、更正确的认识现实。感性认识的材料如果不经过思维加工,就只能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的认识上,而不能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2.思维和语言的关系怎样?

答:语言是思维的直接现实。人的思维主要是借助语言来进行的。语言和思维的这种关系是有语言本身所具有的概括性、间接性、社会性的特点决定的。语言是为全体社会成员共同理解的一种符号,通过这种物质形式的符号,才能把某一类事物的共同的、本质的特性和它们之间的联系确定下来,巩固下来。因此,人类的抽象思维是以词为中介对现实的反映。

思维与语言是有区别的。

首先,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工具,思维本身并不具有这一特点。

其次,思维与客观事物的关系是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其间有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而语言通客观现实的关系是标志与被标志的关系,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

再次,语言中的词与思维中的概念并不完全等同,概念用词来表达,但一个词可表达不同的思想。同一思想可用不同的词表达。

最后,语言的语法结构与思维规律之间既有联系,也有区别。不同的民族语法结构不同,但是思维的规律是相同的,都是从感性上升到理性,从具体到抽象,思维的过程也相同。

3.举例说明掌握概念的过程,并说明掌握概念要注意哪些条件。 答: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一般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反映。 掌握概念要注意的条件:

①提供必要的感性材料,例如学习平行线时,可以让学生辨认一些熟悉的实例,像铁轨、门框的两边、黑板的上下边缘等,从中找出共同的本质属性。

②运用变式对概念加以说明,例如学习三角形的时候,不仅要学习等腰三角形,还有学习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等。

③突出本质特征,减少或消除非本质特征,例如学习心脏各个部位时,应着重观察心脏各个部位的轮廓图,消除无关的特征。 ④适时给概念下定义,例如当老师讲到垂线的时候,经过运用变式的说明是同学们了解了垂直的概念,此时让学生给垂线下定义,什么是垂线。

⑤在实践中运用概念,例如同学们学习了数学的定理、公式,把这些定理和公式运用到做题当中去,从抽象到具体的过程,就是概念运用过程。

5.说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及其培养。

6.说明动机的强度与问题解决效率之间的关系。

答:动机的强度与解决问题的关系,可描绘成一条“倒转的U型曲线”,动机过弱不能激起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在一定范围内,动机增加,解决问题的效率也随之增加,直到达到一个最高点;超过这一点,动机强度的提高就会造成解决问题能力的降低。动机水平处于中等强度时,问题解决的效率最高。

7.思维与感知觉有什么本质区别?人为什么不能跟着感觉走? 答:思维和感知觉有本质的区别: ①两者反映的形式不同,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间接的概括的反映;感知觉是人脑对当前作

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

②两者反映的内容不同,思维反映的是客观事物共同的,本质的特征和内在联系;感知觉反映的是客观事物的外部特征和外在联系。 ③感知觉是认知活动的开端;思维是认识活动的高级阶段;感知觉只停留在对事物表面现象和认识上,思维则认识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因为感觉反应事物的个别特征,对事物的反应仅停留在表面现象上,所以跟着感觉走必然会上当,受骗或者犯错误。

8. 简述原型启发及其在创造发明或思维中的作用。举例说明。

答:原型是指一种最初的、原始的模型。新形象的形成,新架设的提出,是顺利解决问题的关键,而启发对新架设的提出,顺利解决问题起很大作用。

原型启发在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中起着很大的作用,在创造发明的历史中屡见不鲜。瓦特由壶盖被沸水蒸汽顶起的事例启发,发明了蒸汽机。鲁班受丝茅草能割破手指的启发,发明了锯子。但是,有时候原型也会限制人的思维的广阔性。一般来说,原型越接近要解决的矛盾,它的限制会成比例地增加。

9.简述分散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养。

答:分散思维是指思考问题时信息朝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并引出更多新信息,使思考者能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泥于一个途径,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尽可能出左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

分散思维的主要功能是求异与创新。具有以下特性:①流畅性:对刺激很流畅的做出反应的能力;②变通性:对刺激随机应变的能力;③独特性:对刺激作出不寻常的反应,具有新奇的成分。

创新离不开分散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进一步加强培养分散思维水平。人们常说,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只有想到了才可能有创新。因此,教学要多用启发式,鼓励学生用新颖而独特的方法思考和解答问题,特别是能灵活解答的问题,不能一概要求以标准答案为准。

第七章情感和情绪 一、名词解释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的体验,是人的需要是否获得满足的反映。 快乐:指盼望的目的达到后随之而来的紧张解除时的情绪体验。

愤怒:是在愿望不能达到或事与愿违,并一再受到妨碍的情况下产生的。 恐惧:是企图逃避和摆脱某种情景时的情绪体验。

悲哀:是与失去所热爱的人和事物或所盼望的重要资源有关的体验。 心境:是一种比较持久的、微弱的、影响人的整个精神活动的情绪状态。 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短暂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

紧张:是在人的某种压力环境的作用下所产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情绪反应。 应激:在意料之外的紧急情况下产生的极度紧张的情绪。

焦虑:是一种伴随着某种不祥预感而产生的令人不愉快的情绪,是一种复杂的情绪状态。 特质焦虑:是相当稳定的人格心理特征,他们对未来的各种事情都感到担忧,心神不定。 状态焦虑:是指一个人在特点的情境中所表现出来的焦虑。 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理智感:是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和人的认知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求相联系的。

美感:是对事物的美的体验,是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所掌握的美的标准,对客观事物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情操:是带有理智性的与正确的价值评价结合在一起的各种高水平的情感的综合体。 理智的情操:也称为认识性的或逻辑性的情操,是在评价事物真伪的过程中引起的体验。 道德的情操:是与评价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相联系的高水平的情感体验,是情操的核心部分。

美的情操:是与崇高的人类进步事业相一致的种种美的高级情感体验,它比一般的美的情感具有更高的稳定性和概括性。

二、基础知识

1.人类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情绪包括快乐、愤怒、恐惧和悲哀。

2.情绪一般不稳定,带有情境性。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情绪是情感的表现形式。

3.情绪状态主要有心境、激情、紧张和焦虑。 4.情绪调节技术:①有意识的控制自己不良的激情 ②转移注意力以冲淡暴发的程度 5.焦虑分为: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 6.情感分为:道德感、理智感、美感。

7.道德感按其形式而言,可分为:①直觉的情绪体验 ②与具体的道德形象相联系的情绪体验 ③意识到道德理论的情绪体验

8.美感的特点:具有愉悦的体验、带有倾向性的体验。 9.高尚的情操包括:理智的情操、道德的情操、美的情操、

三、简答题

1.说明情绪和情感的区别和联系。

答:区别:①情绪是与生理的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情感是与社会性需要满足与否相联系的心理活动

②就个体而言,情绪的表现一般不稳定,发展在先,带有情境性。情感与情绪相比,较为稳定,情感产生体验在后,是比较本质的东西,是人对现实事物的比较稳定的态度。 ③情绪表现具有外显性,情感表现具有内在性。

联系:①情绪依赖于情感,情绪的各种不同的变化一般都受制于已形成的情感及其特点; ②情感也依赖于情绪,人的情感总是在各种不断变化着的情绪中得以表现。离开了具体的情绪过程,人的情感及其特点就不可能现实的存在。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情绪是情感的外在表现形式,情感是情绪的本质内容。

2.简述关于情绪的四种学说,谈谈你更倾向于哪一种或哪几种学说,为什么?

答:一、詹姆士-兰格情绪学说:情绪似乎只是被那些内脏器官的变化所引起的机体感觉的总和而已。他们把产生情绪的原因归之为外周期性变化,所以这种理论称之为“情绪的外周说”。

二、巴浦洛夫的情感学说:情感是大脑皮层上“动力定型的维持和破坏”。他认为,如果外界出现有关刺激使得原有的一些动力定型得到维持、扩大、发展,人就产生积极的情绪;如果外界条件不能使原来的动力定型得到维持,人就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体验。 三、强调认知作用的情绪学说

1.阿诺德的评价---兴奋学说:阿诺德把情绪的产生与高级的认知活动联系起来,提出情绪与个体对客观事物的评估相联系的情绪评价---兴奋学说。她强调来自外界环境的影响要经过人的认知评价与估量才能产生情绪,这种评价与估量是在大脑皮层上产生的。

2.沙赫特的认知激活学说:他提出情绪产生于下面三个因素的整个作用:刺激因素、生理因素和认知因素。他认为认知因素中的对当前情绪的估计和对过去经验的回忆在情绪形成中起着重要作用。

3.拉扎勒斯的认知---评价学说:他反对把情绪单纯的归结为生理激活这个单一变量。他主张情绪是包括环境的、生理的、认知的和行为的成分在内的一种综合性反应,他强调情绪是对意义的反应,这种反应是通过个体的认知评价来决定和完成的。

四、普拉契克的情绪进化学说:他指出,要全面、正确的认识情绪的本质,必须从情绪的种族发生和个体发展以及情绪的现实功能的角度加以考察。他认为,情绪是进化的产物,是有机体力求适应和控制生存环境所必需的心理工具。

3.为什么要控制消极的心境、激情和过度的紧张、焦虑?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举例说明怎样调节其中的两种情绪状态?

答:消极不良的心境使人厌烦、消沉,难以激起人的工作热情,影响人际关系与工作、学习效率。处于激起状态下的人,控制自己的能力会减弱,往往不约束自己的行为,不能正确的评价自己的意义及预见行为的后果。不适宜的紧张则会分散注意力,引起思维迟钝,动作反应减慢,降低工作和学习的效率。过度的紧张会干扰人的感知、记忆、思维等认知活动。长期处于焦虑的人,不仅会影响工作学习,而且会影响健康,甚至引起行为异常和精神病变。 生活中,受到过度剥夺的人容易受陷入激情爱之中甚至导致犯罪。

生活中,当我们遇到重大问题时非常紧张,不能急中生智,往往不能冷静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就会酿成不可设想的后果。所以,我们必须学会调节自己的紧张度,及时控制好血压和心率,或者立即离开此应激情境。

当我们学习成绩下降时,会感到非常焦虑,但是过高的焦虑会降低行为效率,中等水平的焦虑行为效率是高的。所以,我们应该保持乐观、开朗、心情舒畅,各种内脏功能正常的运转,增强对外来不良因素的抵抗力。只有在这种平静的情绪状态下,人才能持续的从事智力活动。

4.谈谈道德感、理智感、美感的作用及其培养。

答:道德感:是关于人的行为、举止、思想、意图是否符合社会道德行为准则而产生的情绪体验,是由那些能满足人的社会道德行为准则的需要而产生的。

道德感的作用:道德感可以成为行为的最重要的动机,同时也是自我监督的手段。道德感使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使人坚决抵制任何人的怂恿和教唆,避免不道德的、违法的、犯罪的行为,使人不断的鞭策个体前进,成为善心的忠实保卫者。

道德感的培养:①道德品质教育要注意道德情感的感染,要使道德观念和情感体验联系起来。教师应以称赞、欣赏的词句讲述爱护集体利益的行为事迹,使学生产生荣誉、向往、羡慕的体验;应以斥责、责备的词句讲述不遵守纪律的事例,使学生产生羞耻、鄙视、不满的体验。学生对某种道德认识有了积极的情绪体验,就为其形成相应的信念打下了基础。 ②通过实践活动,通过情绪体验的积累才能培养和改变学生的情感。 ③教育者必须以沉厚的无产阶级感情去点燃学生幼小的自尊心的火花。

理智感:是在人的智力活动过程中产生的情感体验,是和人的认知活动、求知欲、认识兴趣的满足、对真理的探索相联系的。

理智感的作用:理智感对人的智慧活动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只有在理智感的激励下,人才会不懈的追求真理,使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

理智感的培养:①唤起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在学习过程中经常鼓励和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尽力避免使他们产生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②教师应对学生持期望态度,会明显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

美感:是对事物的美的体验,是根据美的需要,按照个人所掌握的美的标准,对客观事物的内容和形式进行评价时所产生的情绪体验。 美感的作用: 美感的培养:

第八章意志 一、名词解释

意志:是自觉地确定目的,根据目的来支配和调节行为,从而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随意运动:是一种受意志调节的、具有一定目的和方向性的运动,是学会了的、较熟练的动作。

意志行动:即意志行动,意志通过行动表现出来,受意志支配的行为。

接近---接近冲突:双趋冲突,各种不同目的之间的冲突,会使选择发生困难。

回避---回避冲突:双避冲突,当个体必须在两个令人不快的选择对象之间作抉择时所产生的冲突。

接近---回避冲突:趋避冲突,当一个客体或情境具有的特征既使人喜欢,同时又令人厌恶时,接近的倾向与回避的倾向便发生了冲突。“想吃粥,又怕烫”。当面临多重选择的时候,称之为多重趋避冲突。

动因(做某件事的原因):指的是引起一个人开始参加某种活动的相当稳定的行为倾向,它只有在行为中才能得以实现。 动机:指的是有机体在某一刻对于参加某种实际活动负有责任的状态,是实际引起人去行动或抑制这个行动的一种内在推动力。

自觉性:是指个体在行动中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并充分认识行动的社会意义,使自己的行动服从于社会的要求。相反的品质:受暗示性、独断性、盲目性。

果断性:是一种明辨是非、迅速而合理的采取决定,并实现所做决定的品质。相反的品质:优柔寡断、草率决定。 坚韧性:是指个体在执行决定时能坚持到底,在行动中能长期保持充沛的精力和坚韧的毅力,能勇往直前,顽强的克服达到目的过程中的重重困难等方面的品质。相反的品质:顽固,执拗。

自制力:是能够自觉、灵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绪,约束自己的动作和言语方面的品质。相反的品质:任性和怯懦。

归因:指的是人们对他人或对自己的某种行为或倾向的原因进行分析、解释的过程。 归因理论:就是人们用来解释自己或他人行为因果关系的理论。

二、基础知识

1.意志的特征:①意志行动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③意志行动往往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2.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①发生动机的斗争 ②确定行动的目的

③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方式和方法 ④做出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 ⑤实现所做出的决定

3.主导的动机决定着意志行动的结果,决定着实现行动的方式和行动的坚持性。 4.内部动机:是指不接受任何一种外部奖励的行为,它本身就是一种有价值的行为。 5.外部动机:为了获得外部奖励而激起的动机。

6.美国心理学家韦纳:归因理论,他按照稳定性和控制点这两个维度,稳定的因素(能力、任务的难度),不稳定因素(努力、运气);内部因素(能力、努力),外部因素(运气、任务的难度)。

7.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8.怎样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

①加强目的性教育,注意培养道德情感

②组织实践活动,使学生取得意志锻炼的直接经验 ③针对学生的意志类型,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④启发学生加强自我锻炼

三、简答题

1.说明意志的特征,并说明“意志自由论”的错误何在。 答:意志的特征:①有明确的预定目的 ②随意运动是意志行动的基础 ③意志行动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意志自由论者认为,一个人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把意志看作是脱离现实而独立存在的,这是唯心主义的错误理论。意志行动的目的的确定始终受客观因素的制约,它是在反映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产生的,是根据对客观现实的认识而确定的。即人的一切行动都必须服从客观规律和人对客观规律的认识。所以,在相对的、有条件的意义上,意志是自由的,在绝对的意义上,意志是不自由的。

2.试用实例说明意志行动的心理过程。

答:①发生动机的斗争:高中生想通过高考进入一所认知度高的大学继续学习,但是高中生又同时对建筑学和生物工程都很感兴趣。 ②确定行动的目的。此时,高中生就要权衡这两个专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就业率,薪资水平,最后选择一个自己满意的专业。

③选择达到目的的行为方式和方法。高中生已经确定了大学和专业目标,此时,要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和路径。 ④作出实现意志行动的决定。高中生在确立自己的目标后,最终找到了适合自己学习的方法和途径。

⑤实现所作出的决定。高中生努力的学习,通过自己坚强的意志,遇到困难不退缩,考取了自己理想的大学和理想的专业。

3.说明动机强度与活动效率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怎样有效的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

答:活动效率与动机强度之间的关系呈倒“U”型的函数关系。动机强度太低,会影响行为的效率;动机强度过高,会产生焦虑和紧张,干扰记忆和思维活动的顺利进行,时活动效率降低;保持适当的动机强度,活动效率最高。所以,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要保持适当水平,不宜把他们的动机激发得过高或过低。

4.运用韦纳的归因理论说明:为激发学生的活动动机,教师应当如何指导他们对成功和失败进行归因?

答:①使学生有比较平衡的成就感和失败感。 ②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对学生做出适当的评价,每次评价既要支出学生的成功之处,又要指出其不足之处,以激起他们不断努力。

③对那些确实感到面临的任务难度很大的学生,教师必须热情地加以指导,或者可以适当降低任务的难度,让他们循序渐进地掌握知识和技能。 ④对每个学生不仅应当有适合于他们学习基础的、合适的期望水平,而且期望水平应随学生的努力和能力的提高而相应的提高。

第九章人格和人格倾向性 一、名词解释

人格:是指一个人的比较稳定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人格也称为个性。广义的人格包括心理方面的特质,还包括身体方面的特质。狭义的人格指性格和气质。

人格倾向性:指人对社会环境的态度和行为的特征。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人格倾向性决定人对现实的态度,决定着人对认识活动的对象的趋向和选择。是人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格结构中最活跃的因素。

人格心理特征:是指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主要包括气质、性格和能力。

人格的整体性:人格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结构,是人的整个心理面貌。每个人的人格倾向性和

人格心理特征并不是孤立的,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组成一个完整的人格。

人格的稳定性:个人在行为中的偶然表现不能表征他的人格,只有在行为中比较稳定的、经常表现出来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才能表征他的人格。

人格的可塑性:人格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发展起来,同时又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发生变化。 人格的独立性:人和人之间没有完全相同的心理面貌。每一个人的人格都由独特的人格倾向和人格心理特征所组成。

人格的社会性和生物性:人的人格不仅受生物因素的制约,而且还有受社会因素的制约。 人格的结构:是指人格所包含的成分或单位。

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是个体的一种内部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倾向,它反映了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要求。 生理性需要:是指个体为维持生命和延续后代而产生的需要。

社会性需要: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形成,为维持社会的存在和发展而产生的需要。 交往需要:是指一个人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友谊的需要。

动机:动机是一个过程,它以某种方式引发、促进、保持和中止指向目标的行为。(个体为什么有这样或那样的行为)

成就动机:指个体在完成某种任务时力图取得成功的动机。

交往动机:亲合动机,指个体愿意与他人接近、合作、互惠,并发展有益的动机。

生理性动机:源于生理需要。它是以有机体的生理性需要为基础的,如饥、渴、性、睡眠、母性等。

社会性动机:心理性动机。它源于社会性需要,与人的社会性需要相联系,如成就、交往、威信、归属和赞誉等动机。

兴趣: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 直接兴趣:指对活动过程本身的兴趣。 间接兴趣:指对活动结果的兴趣。

理想:是个人对未来有可能实现的奋斗目标的向往和追求。 信念:是坚持某种观点的正确性,并支配自己行动的人格倾向。

世界观:是信念的体系,即一个人对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世界观包括自然观、社会观、人生观、价值观、历史观。

二、基础知识

1.人格的基本特征:整体性、稳定性和可塑性、独特性、社会性和生物性。 2.人格的心理结构:人格倾向性和人格心理特征。 3.需要:是人脑对生理需求和社会需求的反映。 需要的作用:①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 ②需要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

③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通常以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 4.根据需要的起源,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5.根据需要的对象,分为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 6.美国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关系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一类:基本需要,低级需要,生长需要: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

二类:成长性需要:包括认知需要、审美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7.马斯洛认为:①人类的需要具有层次性:只有低级需要基本满足后才会出现高一级的需要,只有所有的需要相继满足后,才会出现自我实现的需要。 ②每一时刻最占优势的需要支配着一个人的意识,成为组织行为的核心力量,已经满足了的需要,就不再是行为的积极推动力量。

8.晚年,马斯洛将需要分为:基本需要、心理需要、自我实现需要。 9.最早将动机引入心理学的是美国心理学家伍德沃斯。 10.引起动机的内在条件是需要,外在条件是诱因。 11.驱使有机体产生一定行为的外部因素称为诱因。 12.诱因分为正诱因和负诱因。

13.正诱因:凡是个体趋向诱因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正诱因。

负诱因:凡是个体因逃避或躲避诱因而得到满足时,这种诱因称为负诱因。 14.动机具有活动性、选择性。

15.动机的功能:引发功能、指引功能、激励功能。 16.根据动机的起源,分为生理性动机和社会性动机。 17.成就动机和交往动机是两种主要的社会性动机。 18.影响成就动机的因素有:

①成就动机的高低与童年所接收的家庭教育关系密切 ②教师的言行影响学生的成就动机的强弱

③经常参加竞争和竞赛活动的人比一般人的成就动机强 ④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成就动机呈正相关 ⑤个人对工作难度的看法影响成就动机 ⑥个性因素影响成就动机

19.高恐惧的人,合群的倾向越强烈 高忧虑的人,不合群的倾向越强烈

20.根据动机影响范围和持续时间,分为长远的、概括的动机和暂时的、具体的动机。 21.根据动机的性质和社会价值,分为高尚动机和低级动机。 22.根据动机对活动作用的大小,分为主导动机和辅助动机。 23.根据动机的意识性,分为意识动机和潜意识动机。(定势就是潜意识动机) 24.兴趣对人的活动的作用:

①对未来活动的准备作用 ②对正在进行活动的推动作用 ③促进对活动的创造性态度

25.根据兴趣的内容,分为物质兴趣和精神兴趣。

26.根据兴趣所指向的目标,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27.兴趣的品质:兴趣的广度、兴趣的倾向性、兴趣的持久性(稳定性)、兴趣的效能。 28.根据理想的内容,分为社会理想和个人理想。

29.根据认识能力的不同,分为具体形象理想、综合形象理想、概括性理想。 30.信念形成的方式:①直接经验②间接经验③推论

31.信念的作用或性质:坚信感、稳定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32.世界观是人格倾向性的最高层次。 32.世界观对人的心理活动的作用表现在:(简答题)

①决定个性发展的趋向和稳定性

②影响认识的正确性和深度、制约情绪的性质和变化 ③调节人的行为习惯

33.动机:是一个过程,它以某种方式引发、促进、保持、中止指向目标的行为。

三、简答题

1.简述需要的作用。

答:需要是个体的一种内部状态,或者说是一种倾向,它反映了个体对内部环境和外部生活条件的较为稳定的要求。

①需要是个体行为积极性的源泉。各种需要推动人们在各个方面积极地活动。需要和人的活动紧密联系着,需要越强烈,由此引起的活动也就越有利,它是个体活动的动力。没有需要,也就没有人的一切活动。需要永远具有动力性,它不会因暂时地满足而终止。 ②需要是个体认识过程的内部动力。情绪就是人对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关系的反映。需要推动意志的发展。个体为了满足需要,从事一定活动,要用一定的意志力去克服。人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也锻炼了意志。

③需要是个性倾向性的基础,通常以动机、兴趣和信念等形式表现出来。

2.简述动机对人类活动的功能。

答:①引发功能:人类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动机所引起的,没有动机也就没有活动。动机是活动的原动力,它对活动起着始动作用。

②指引功能:动机像指南针一样指引着活动的方向,它使活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朝着预定的目标前进。

③激励功能:动机对活动具有维持和加强的作用,不同性质和强度的动机,对活动的激励作用是不同的。

3.良好的兴趣应具备哪些品质?(怎样培养青少年的学习兴趣,论述) 答:①兴趣的广度:良好的兴趣品质在广泛兴趣的基础上有一个中心兴趣,否则样样都喜欢,样样都不专,结果往往是一无所长。人的兴趣即博又专,才能取得成就。 ②兴趣的倾向性:高尚的兴趣倾向性,有益于自身和人类社会的发展。

③兴趣的持久性:保持兴趣的稳定性,才能把工作持续地进行下去,从而把工作做好,取得创造性的成就;若没有稳定的兴趣,朝三暮四,则会一事无成。

④兴趣的效能:有效的兴趣能够成为推动工作和学习的动力,把工作和学习引向深入,促使个体能力和性格的发展。无效的兴趣不能产生实际效果,仅仅是一种向往。

4.合理的需要结构应具备什么条件?

答:①个人的需要必须符合个人的具体生活状况,不与个人实际相脱离。首先,个人的主导需要应该与个人的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任务相一致;其次,个人需要的满足应该建立在可能的、现实的基础上。

②必须不断发展高层次的需要,使个人的需要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相一致。首先,在个人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之间应建立起健康、明智的和谐关系;其次,努力通过学习和工作促进“自我实现”需要的产生和发展。

5.古语云:“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样说有道理吗?而红军战士为什么又能够在“高原寒,炊断粮”的缺衣少食的艰苦条件下革命斗志越来越坚强?试用需要理论分析其中包含着什么心理学道理。 答:“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意思是粮仓充足才能知道礼仪,丰衣足食才会知晓荣誉和耻辱。

④学习的认知—指导说: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他认为,学习是形成越来越复杂和抽象的认知结构的过程。强调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必须把新输入的信息与过去的经验联系起来,并对它们进行加工,纳入到已有的认知结构中,或依次建立另外的结构,作为高一级学习的基础。加涅指出,人的学习行为有八个有机联系的系统:动机、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括、操作、反馈。在教学中,教师必须依据学习过程的这八个阶段的不同要求,给予不同的指导;学生必须将外部输入的信息转换为长时记忆状态的信息,必要时能以作业的形式输出,并逐渐地由简单的低级学习向复杂的高级学习发展。

学习的建构理论:主张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只能靠他们自己的建构来完成,以他们自己的经验,信念为背景来分析知识的合理性。该理论认为,学生所学知识的意义并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起来的。学习者以自己原有的经验系统对新信息进行编码和吸纳,构建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同时有些知识又因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改变和结构重组。

3.说明洛克有关动机的目标设置理论的主要观点,并用该理论说明怎样培养和激发学习动机,提高学习成绩。

答:洛克认为:动机依赖于目标难度和目标承诺等认知因素。前者指可接受的成绩标准,后者指自己为达到目标而下的决心程度。目标难度和目标承诺共同决定着学习成绩水平。 能导致更高学习成绩水平的最有效目标:是有一定难度的,但又在能力所及范围之内的目标;既有长期目标,又有近期目标;有定期反馈,能及时分析自己朝着既定目标前进了多少,达到了目标又能获得奖励的目标;以及全力以赴去努力达到的目标。

4.运用德西有关动机的认知期望理论的主要观点说明学习的内部动机与外部动机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教师应该怎样给予学生奖励。 答:德西认为,只有奖励突出的是人的能力,能提高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认识时,这种奖励才会加强内部动机。这种情况下的奖励具有控制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两方面的作用。外部奖励对内部动机的作用主要依赖于实际情境中突出对个体的能力和自我价值的肯定。

教师在奖励学生时,应该突出能力方面的信息,以加强学生的内部动机。

备注:由于新疆教师资格证心理学考试要点网上很多都不是新疆教师资格证考试的大纲内容,此心理学知识点系本人精心总结,望对新疆考生有帮助。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ia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