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新在哪里(新课标初中物理教案) - 图文

更新时间:2024-02-01 08:31: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新的

初中物理课程

新在哪里?

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http://www.pep.com.cn

新的初中物理课程新在哪里?

一、过去的物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二、新课程特别强调的几点三、在评价改革方面能做什么事四、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

一、过去的物理课程中存在的问题

1.以知识为本的课程设计限制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领域和科学过程、科学方法领域的教育功能。

2.划一的学术要求挫伤了很多学生对于自然和科学技术的感情与兴趣。

3.严格的学科体系难以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3

二、新课程特别强调的几点

1. 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2. 强调过程和方法的教学

3. 知识与技能、科学能力与科学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可以通过科学探究的教学来实现

4. 学生实验与过去有所不同

4

1.重视物理课程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教育功能

健康的心理发育,实事求是、相信科学、独立思考等科学精神的树立,

对于科学课程来说是比传递科学知识更为重要的目标。《标准》在这个领域给出了和知识技能领域同样具体的要求。

新课程对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对科学的认识提出以下要求。

(1)情感体验(情感和态度)

·热爱自然、热爱技术,对自然现象和技术设备富有好奇心和亲近感

·乐于追求自然现象和技术问题中的道理·积极参与观察、实验、制作、调查研究等科学实践·尊重科学事实,善于改变与科学事实不一致的观念·乐于独立思考,在此基础上主动与他人交流科学思想·在科学实践活动中主动与他人合作·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勇于提出与人不同的见解·在科学思维与科学实践中,体验克服困难过程中的愉悦例:停止沸腾的水,用冷水浇上以后会怎样?(八年级上P1图0.1-1)

用放大镜看指纹,再看窗外的物体。(八年级上P1图

0.1-3)

用开水把杯子烫热,立即扣在气球上。(八年级上P7图

0.1-10)

下一页返回返回返回(2)对科学和技术的认识(价值观)

·科学(物理学)的目的是认识周围的世界,科学的发展能满足人类对世界的好奇心

例:人从水中出来为什么感到冷?(八年级上P79图4.3-5)

望远镜为什么能把远处的物体“拉近”?(八年级上

P64图3.5-2)

·科学(物理学)是技术的基础,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人类的物质文化生活,但是对科学技术的不恰当使用又带来了资源和环境问题,解决这些问题也离不开科学技术。

例:汽车的安全带和安全气囊。(九年级P37图11.5-8)

蒸汽机的发明使人类进入了工业化社会。(九年级

P139图16.4-3)

·科学技术是现代社会的重要构成因素,要积极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就要有相当高的科学素质

·物理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实验是检验科学理论的最终标准

·想像和猜测是科学创新中最活跃的因素

下一页

从水中出来为什么感到冷?

返回望远镜为什么能把远处的物体“拉近”?

返回返回科学技术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返回(3)重视学生对于科学与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认识

新课程强调这样的思想,即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上,技术发明与科学发现同样重要。在科学知识的应用上,标准不但重视科学原理的学习,而且将对技术层次的问题规定要求。标准还将体现这样的思想,即科学推动了技术的发展,同时也受到技术发展的推动或制约。

新课程强调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互动关系及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正面与负面的作用,鼓励学生对这类开放性问题的思考。

物理课程要关注社会,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2.强调过程和方法的教学

这个目标的实现更多地依赖于科学过程的教学,而不是记忆科学的结论。《标准》更确切地对教学的过程提出要求,并强调对于学习过程的评价。例如,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经历”、“体验”等活动提出要求,对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等表现要作评价。

例:探究串联电路中各点电流的关系(八年级上P97)

3. 不过分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和概念、规律的严密性,知识的要求有所降低

例:功和能。

过去:力×距离=功,为什么?“不知道,这是规定”。然后由“做功的本领”定义能。

现在:先学能,从能的变化定义功。例:焦耳定律。只学到“在电流相同的情况下,电能转化成热时的功率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

例:右手螺旋定则不做要求。例:阿基米德原理不做综合题。

……

4.知识与技能、科学能力与科学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都可以通过科学探究的教学来实现

例:重力的大小跟什么因素有关系?(九年级P43)

问题已经提出请学生进行猜想

用钩码和弹簧秤进行实验

数据处理(作图,从图中得到函数式)

通过探究得到G = mg的关系

5.学生实验与过去有所不同

(1)更加重视利用身边容易获得的材料进行的实验

(2)更加重视“非学科”的通用的实践能力(3)着重学生对于设计思想的理解,不背诵具体的操作步骤

(4)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比过去大大增加了

两种类型的实践能力。

一种类型是按照规范进行物理学的科学实验的能力。例如仪器的规范化使用,用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用作图法找出实验数据中的关系,按照规范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验……这种类型的能力具有很强的学科特征。

另一种类型是用科学知识和科学的方法处理生活中、产业中与物理相关的问题的能力。例如通过阅读说明书和尝试性操作,学习使用电器和仪器的能力,利用科学知识并沿着正确的思维路线发现和排除自行车或家庭上下水系统故障的能力……这种类型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应用特征。

义务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公民,多数学生将来并不从事科学技术方面的专业工作,因此,新课程在重视前一种实践能力的同时,更加强调后一种实践能力。

(3)着重学生对于设计思想的理解,不背诵具体的操作步骤

例:天平的教学(九年级P9)

第一步,熟记几条强制性的要求第二步,边操作边思考几个问题:

怎样把放臵天平才能使它保持水平?不称物体时,怎样使它的横梁平衡?游码是做什么用的?

应该先加大砝码还应该先加小砝码?

第三步,还有什么应该注意的问题?(4)学生动手操作的内容比过去大大增加了每节课学生都要“做实验”!

天平的教学不再要求背诵某种具体器材的操作方法,增加了许多“怎么办?”、“为什么?”。

台秤是一种不等臂天平

三、在评价改革方面能做什么事

1.进行发展性评价,例如建立成长手册(也称档案式评价)

2.积极探索书面考试题型的改革3.……

返回27

(1)可以考查观察能力例题:有些微型手电筒虽然很小,也没有反光罩,但它的光却很集中。这种电筒的小灯泡与普通的小灯泡有很大的区别。

观察这样的小灯泡,指出它的结构特点。用微型手电筒照亮一个目标,观察它的发光特点。

(2)可以考查通过阅读获取知识的能力

例题:阅读--园艺家这什么失败

一个爱研究的园艺家想,植物叶子多数呈现绿色,可能是植物喜爱绿色的缘故。于是他将温室的房顶和四周都安装绿色的玻璃,只让阳光中的绿光照射植物。他认为这样必将使植物生长得更好。可是园世艺家失败了,这是由于他不懂得物体的颜色构成所致。因为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叶子呈绿色,说明植物反射的是绿光,也就说明绿光正是植物不喜爱的(或说恰恰是对植物生长无用的)。只给植物照绿光,植物就会因为缺少所需的其他色光而生长缓慢,甚至枯萎。

请回答:

1.绿色植物喜欢什么颜色的光?

2.请你分析,红花会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它喜欢什么颜色的光?

3.文中提到,“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文章中有没有提到或暗示,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如果有,请在文章中标出来,并概括出结论。

例题:热管(《套餐》P78)“热管”是80年代研制出的一种导热本领非大的装臵。它比铜的导热本领大1000倍以上。“热管”是一根两端封闭的金属管,管内壁衬了一层多孔的材料,其中充有酒精或其他容易汽化的液体。

当管的一端受热时,热量会很快地传到另一端,这是什么道理呢?

原来,当管的一端受热时,这一端的液体因吸热而汽化……冷凝的液化被多孔材料吸附,通过毛细作用……

1. 被加热的一端的温度为什么不会很快升上去,没有加热的一端的温度为什么会升高?

2.比较一下,“热管”的工作原理与电冰箱有哪些相似的地方?

3.“热管”可以把物体内部的热量很快地散发出来,你能想像它的一个应用实例吗?

(3)可以考查数据处理的能力

例题:小明用图××的实验装臵探究某种物质在熔化前后其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规律,得到下表的实验记录。(数表和方格纸略)

请按上述实验数据在坐标格中作出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根据上述数据,你可以归纳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的哪些特点?

(4)可以考查实验和探究的能力

例题:凸透镜和光屏都是有支架的,凸透镜中心离桌面的高度约6cm,光屏中心亢桌面的高度约7cm,还有一个烛台,高度约1cm。小红将一支新习来的长蜡烛一下切成了两段,只把其中的一段插在蜡烛台上,你觉得这样做有必要吗?说出你的理由。

(5)可以考查没学过的内容

例题:图示为一种电表的刻度盘,但测量的不是电流也不是电压,而是一种你没有学过的物理量,这个物理量的单位符号是Ω。尽管你没有这个物理量,也没有见过这种刻度的表盘,但只要仔细观察,也许你就能够读出它的示数。试试看!

(6)可以……

四、新课程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更新教育观念

2.开展教育科研,进行教学探索3.扩大知识面

4.在更高的层面上关心物理课程

返回33

2.开展教育科研,进行教学探索

学生的活动比过去多了,课堂教学怎样组织?怎样处理探究式学习与接受式学习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的教育目标?

怎样改革评价,才能为课程改革正确导向?

师生关系变了(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不是回答问题的百科全书),教师应该充当什么样的角色?

……

3.扩大知识面

4.在更高的层面上关心物理课程

过去关心的只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

现在:

(1)教师要关心全面的课程目标(2)教师要关心知识的选取

课程中知识的选取及要求的高低是为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的,在物理学庞大的知识体系中,一些不同的知识可以用来达到相同的课程目标。因此,在明确的总体目标之下,知识的选取和要求的高低有一定的灵活性,使教材的编者和教师获得主动权。这是新的物理课程与过去以知识为本的物理课程的重要区别之一。

(3)教师要关心课程的设置

例如对简单机械的要求:

过去的大纲非常具体:理解力臂的概念,理解杠杆的平衡条件;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会组装简单的滑轮组,选学轮轴。

现在的《标准》更具有原则性: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改变力的大小和方向。

具有法规性地位的是课程标准,不是教科书。

过去关心的只是知识和技能的教学。现在:(1)教师要关心全面的课程目标

(2)教师要关心知识的选取

课程中知识的选取及要求的高低是为课程的总体目标服务的,在物理学庞大的知识体系中,一些不同的知识可以用来达到相同的课程目标。因此,在明确的总体目标之下,知识的选取和要求的高低有一定的灵活性,使教材的编者和教师获得主动权。这是新的物理课程与过去以知识为本的物理课程的重要区别之一。(3)教师要关心课程的设置

谢谢大家!人民教育出版社物理室

http://www.pep.com.cn

38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kd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