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复习题

更新时间:2023-03-14 18: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绪论

1、思想政治教育学就是一门研究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和对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的应用性科学。

2、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基本范畴有哪些?

个人与社会;思想和行为;教育主体与教育客体;内化与外化;教育与管理。 3、内化和外化

内化是指人们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将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观念、规范纳入自己的态度体系,成为自己意识体系有机组成部分的过程。外化则是将个体品德意识转化为行为表现和行为习惯的过程。

4、政治工作是一定的阶级、政党、团体为实现自己的纲领和根本任务而进行的活动。 5、思想工作则是一定的阶级或群体帮助人们树立与社会发展要求一致的思想,改变偏离社会发展要求的思想所进行的活动。 6、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的关系。

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不是完全相同的概念。不是所有的思想工作都是政治工作。因为人们产生思想问题的原因,既有政治方面的因素,也还有思想方法、心理因素、生活习惯以及认识上的因素。不是所有的政治工作都是思想工作,组织工作、纪检工作、保卫工作显然只是政治工作而不属于思想工作的范畴。 在实际工作中,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往往密切相关,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不能完全等同。 7、辨析: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而不是艺术。

不对。思想政治教育不是科学。思想政治教育是指社会或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它是一项专门的工作,但不等同于思想政治教育学,它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的研究客体。所以把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科学,这个命题时不妥当的。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艺术。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为了有效地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而创造性运用的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技能和技巧的总和。思想政治教育艺术贯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始终。思想政治教育者履行职责的过程,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科学因素和艺术因素相互结合、彼此交织的过程。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各个方面、各个环节都存在着思想政治教育艺术性的问题。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是科学而不是艺术的论断是错误的。

二、理论基础和知识借鉴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意义。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辨证关系原理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原理。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又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它或促进社会进步,或阻碍社会发展。这一原理说明,思想政治教育作为社会意识的组成部分,既被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又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我们必须据此去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和地位作用,自觉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基础进步的要求,防止和克服思想政治教育“无用论”或“万能论”这两种错误倾向。

2、简述列宁灌输论的主要内容。

工人运动不可能单独产生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学说是从有产阶级的有教养的人即知识分子创造的哲学理论、历史理论、经济理论中发展起来的;对工人运动自发性的任何崇拜,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对无产阶级政党的作用的任何轻视,都是加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对工人的影响;要把自发的工人运动变为自觉的革命运动,就必须实现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的结合,把社会主义意识从外面灌输给工人。

三、地位和功能

1、思想政治教育的个体性功能和社会性功能及其相互关系。

个体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在促进受教育者全面发展方面的作用和影响。社会性功能是指思想政治教育对社会发展所能发挥的积极作用。个体性功能是社会性功能的基础,因为思想政治教育直接作用就是促进人的发展,其社会性功能必须通过个体性功能的提升和外化才能实现。社会性功能是衡量个体性功能的重要尺度。因为只有当思想政治教育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个体性功能才算是得到了很好的发挥。 2、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

立社会主义社会的有力工具。半个多世纪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充分说明,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的传家宝,它在我党的事业中居于重要的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党的工作的一条重要战线。党自建党起就十分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在某种意义上说,我党是靠思想政治工作起家的。在建党初期,中国工人阶级一无所有,靠的是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工人阶级中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唤醒广大工农群众的阶级意识。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党首先在红军中建立了政治工作制度,坚持用革命思想教育部队,启发官兵的革命觉悟。建国后,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总之,党的历史证明,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事业之所以能够不断地取得胜利,就是因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思想政治工作是我党的一个优良传统。 四、目的和任务

1、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 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要不断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提高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共产主义而努力奋斗。

2、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教育广大人民群众,培养和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 3、 完成新世纪新阶段思想政治教育任务的基本要求:坚持抓好邓小平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教育;突出主旋律教育;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努力消除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 五、环境

1、思想政治教育环境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对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产生影响的一切外部因素的总和。

2、同辈群体对思想政治教育和人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具有自由性、渗透性、独特性等特点。

3、学校环境影响的特点:全面性、阶级性、渗透性、导向性。 六、过程和规律

1、思想品德结构 思想品德结构是一个以世界观为核心,由心理、思想和行为三个子系统及其多种要素按照一定的方式联接起来,具有稳定倾向性的多维立体结构。 2、人的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是什么?

人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在客观外界条件的影响与主观内部因素的相互作用、相互协调和主体内在的思想矛盾运动转化的过程中产生、发展和变化的。 3、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基本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基本要素是: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介体。教育者,即教育主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有目的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个人或群体。受教育者,即教育客体,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的对象。教育介体,包括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等,是指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者用来影响受教育者的一定社会所要求

的思想品德规范以及教育活动的各种方式与手段。

4、思想政治教育“张力”规律 思想政治教育“张力”规律的基本内涵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教育要求与受教育者思想品德之间要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具体地说,是指教育者所提出的教育要求要适当超越受教育者目前的思想品德基础,有提升其思想品德水平的可能,同时这一超越又不能高到受教育者经过努力也难以达到的高度。“张力”规律揭示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育要求和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发展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矛盾运动的基本趋势,是思想政治教育过程的重要规律。 七、教育者和教育对象

1、简述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特征、职能和基本素质。

特征:阶级性、主导性、客体性。职能:教育职能和管理职能。基本素质:政治素质、道德素质、思想素质、知识素质、道德素质、生理心理素质。

2、思想政治教育对象的特征:广泛性、层次性、可塑性、主体性。 八、内容

1、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体系及各方面教育内容的内在联系。

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是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武装人们的头脑。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世界观、人生观、政治观、道德观、法制观等五个方面的教育。这五个方面的内容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渗透的。其中,道德观教育是基础,政治观、法制观教育是主导,世界观、人生观教育是根本。

2、世界观教育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教育。

3、人生观教育内容:理想教育、人生价值观教育、成才教育和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等。无产阶级人生价值观认为,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而不是索取;对于人生价值观的评价以人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主要标准。

4、道德观教育包括:职业道德教育、社会公德教育、恋爱婚姻家庭道德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

5、生命价值观教育的内容认识生命的教育、尊重生命的教育、生命意义的教育、人生幸福的教育、死亡教育 九、原则

1、思想政治教育原则体系的基本特点有:辩证性、整体性、层次性、动态性。

2、方向原则是指全部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要始终与社会发展的要求相一致,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不动摇。这一原则反映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要求和基本规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原则主要体现为思想政治教育要旗帜鲜明地坚持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方向,要与中国共产党的纲领与宗旨相一致。

3、如何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原则?P206-207

4、激励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运用各种激励手段,对教育对象施加正强化或负强化的信息反馈,以引起其心理和思想情感的变化,使其产生社会所期望的行为反应,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5、主体原则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在开展教育活动时,应充分尊重教育对象的主体地位,注重调动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行为准则。 十、方法和艺术

1、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承担着传递教育内容、实现教育目的的使命,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所采取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思想方法就是思想政治教育认识活动的方法,工作方法就是具体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促进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的方法。

2、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主要有哪些?理论灌输法;实践锻炼法;榜样示范法;自我教育法;比较鉴别法;咨询辅导法。 3、自我教育法的主要形式

自我教育分为个体自我教育和集体自我教育。个体自我教育形式:自学、反省、反思、自制和自律;集体自我教育具体形式:评比竞赛、讨论会、演讲会、辩论会、民主生活会等。 4、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艺术:运用语言的艺术、选择时机的艺术、选择突破口的艺术、把握适度的艺术、综合运用的艺术。 十一、载体

1、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

2、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动载体 活动载体即“以活动为载体”之意,是指教育者为达到一定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有意识地开展各种活动,寓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于活动之中,使受教育者在活动的过程中受到教育,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在“活动”这一教育形式中,受教育者在接受教育的同时也在直接践行教育要求,这是活动载体区别于其他载体的一个显著特征。教育者施加教育影响、受教育者接受教育、进行自我教育与实践教育要求在活动中是有机统一在一起的。

3、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载体 所谓文化载体,即以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之意,是指思想政治教育者充分利用各种文化产品并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寓于文化建设之中,借此对人们进行教育,以达到提高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的目的。

4、大众传播载体的优点:覆盖面广、时效性强、大众传播的影响具有增殖力。 5、辨析:社会环境是思想政治教育载体。

不对。思想政治教育载体是指承载、传导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所运用且主客体可借此相互作用的一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形式。社会环境因素非常复杂,有些因素能承载并传递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且易于操作,可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运用;有些因素如社会经济状况、社会风气状况等则难以作这样的运用,因而不能作为教育载体。 十二、管理

1、思想政治教育管理是指思想政治教育领导部门、主管机构及其管理人员,运用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管理手段,对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进行有效整合,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和任务的创造性活动过程。

2、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特征:方向性 、民主性、开放性。

3、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管理所指的信息,包括教育对象的思想信息、思想政治教育信息、思想政治教育管理信息。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ttx.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