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试题

更新时间:2023-09-09 04:58: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

1. 企业的法律形式有很多,如果要想筹集大量的资金,那一种形式的企业最有效( )

A. 个体企业 B. 合伙制企业 C 无限责任公司 D 股份有限公司

2. 在企业的组织结构类型中,( )最具有弹性,能迅速调整以适应不同环境的需要。 A 直线制 B 矩阵结构 C 事业部门制 D职能制 3. 在企业的发展历程中,( )标志着企业的真正形成。

A 手工业生产时期 B 工厂生产时期 C 企业生产时期 D 现代企业时期

4.某拖拉机轴承车间,设有为制造轴承所需要的各种设备及操作工人,这个车间的组织形式是( )。

A.对象专业化 B.工艺专业化 C.混合专业化 D.成组技术 5. 在管理的职能当中,( )具备前提性。

A 计划 B 组织 C 控制 D 领导

6. 在现代管理理论的形成阶段, ( )研究的主要是把企业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其管理。 A 泰勒 B 梅奥 C 巴纳德 D 法约尔 7. ( )将人作为管理活动中的首位因素来对待的。

A 古典管理理论 B 行为科学理论 C 科学管理理论 D 当代管理理论 8. 在泰勒的科学管理理论当中,员工被视为( )

A 经济人 B 社会人 C 复杂人 D 现代人 9. 企业的经营战略最高层是( )

A 发展战略 B 公司级战略 C 事业部级战略 D 职能级战略 10.流水线的节拍是( )。 A.一件产品在流水线上的加工时间 B.连续出产前后两件制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C.连续出产前后两批制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D.连续出产几批制品之间的时间间隔

11.假定某零件批量为4,共有四道工序,它们在各道工序上的单件加工时间分别为30’、

25’、35’、20’,按平行移动方式计算,这一批产品的生产周期为( )。

A.230分 B.215分 C.440分

D.205分

12.质量管理过程当中,过程控制的常用工具用来分析影响产品质量的首要因素的是( ) A 分层法 B 排列图法 C 因果分析图法 D 直方图法 13.观察控制图( )。

A.只要点子不出界就表示正常波动

B.点子不出界,而且又看不出有什么规则性变化,就表示正常波动 C.点子不出界,而且是有规律性波动,就表示正常波动 D.连续三个点子中有两个点子接近控制线,就表示正常波动

14. 在市场营销组合当中,( )是最核心的

A 产品 B 价格 C 促销方式 D 销售渠道

15. 在买方市场的条件下,消费者在营销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在此情况下,( )便对应于传统组合中的销售渠道

A 顾客的需要 B 便利性 C 沟通 D 成本 16. 从企业角度,投资少、见效快和风险小的发展战略是( )

A.企业兼并 B。企业合并 C。多角化经营 D。市场发展 17.竞争战略的核心是( )

A.取得低的成本 B。创造差异 C。大量的促销 D。分销渠道 18.股份有限公司的最高权利机构是( )

A 董事会 B 公司总经理 C 股东会 D 监事会 19.在企业的职能管理中,( )担负着企业与外部环境的沟通。

A 市场营销管理 B 质量管理 C 生产管理 D财务管理 20. 企业的生存以( )为前提。

A.经济性目标 B 社会性目标 C 公益性目标 D 非盈利性目标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企业管理的两种基本职能是( )

A、合理组织生产力 B、不断巩固、完善生产关系 C、指挥职能 D、协调职能 E、计划与控制职能

2.马斯洛在他发表的《人类动机理论》一书中,把人的需要排成( )

A、工作需要与生活需要 B、生理需要与安全需要 C、社交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现需要 3.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 )

A、产权清晰 B、权责明确 C、政企分开 D、管理科学 E、自主经营

4.战略“金三角”的三个顶点分别是( )

A.产品战略 B。市场战略 C.投资战略 D。集中战略 5.合理组织生产过程的要求是( )。

A.连续性 B.比例性 C.均衡性 D.适应性 E.平行性

三.问答题(共25分)

1. 简述全面质量管理及其特点。(5分) 2. 简述新产品开发的程序。(5分)

3. 简述泰罗对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5分)

4.试述产品寿命的成熟阶段的特点及其营销策略。(10分)

四.计算题(每题15分,共30分)

1.某企业准备生产一种新产品,对未来三年的市场情况预测如下:高、中、低三种市场需求量出现的概率分别为0。3、0。5、0。2。企业有三个方案可供选择:一是新建一个新产品车间,需要投资140万元;二是扩建原有车间,需要投资60万元;三是协作生产,需要投资40万元。三个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年收益如下表:

某企业不同方案的年收益

自然状态 高 需 求 中 需 求 低 需 求

方案

新 建 170 90  6 扩 建 100 50 20 协作生产 60 30 10

要求:①绘制决策树;②进行决策。

2.某车间车床组需加工A、B、C、D四种零件,其计划任务及台时定额分别为:1 000台、900台、1 800台、400台;l0台时、30台时、20台时、25台时;已知该车间共有车床22台,两班制生产,设备停修率10%。问该车床组生产能力与计划任务能否平衡?

五、案例分析(30分) 案例1

把握商机

——可口可乐的金罐计划

2001年7月13夜对所有的中国人来说是一个不眠之夜,而对于北京可口可乐公司的员工来说,除兴奋外,还是个激动之夜。这就是可口可乐公司为实施“金色的喝彩”推出的庆祝北京申奥成功所配套的一系列造势及生产、配送工作。据我们所知,这是在北京申奥成功以后第一时间内第一个做出反映的公司。

据可口可乐公司的负责人说,当晚他们都集中在电视机前,当22:09分萨马兰奇宣布

中国获胜时,大家在短暂的庆祝以后,全部都来到生产线。22:15分总经理宋秦山启动生产线,开始生产金罐可乐,10分钟以后举行了首批下线仪式。与此同时,长安街上的可口可乐的广告全部更换金罐广告;农联广场与中种广场内用金罐做特殊陈列。除罐装厂外,送货车全在待命,分成五组将生产的金罐可乐送入五家超市及全部的麦当劳餐厅,一直忙活到凌晨的四、五点钟。

那这种金罐到底是什么样的?金色和红色在中华文化中代表着喜乐和胜利,这次限量生产的全国3万箱共72万罐的金罐可乐,罐体由金色和红色作为主色调,并巧妙的加入长城、天坛等北京的代表建筑以及各种运动的画面,将成功的喜庆、体育的动感,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与中国的文化有机的结合起来。罐身中央飞溅出可口可乐的大瓶,把可口可乐的企业文化融合其中。罐口大字写着“为奥运牵手,为中国喝彩”。罐下方还不忘用小字标出“自1928年起即为奥运会全球合作伙伴”,以告诉顾客可口可乐的不解之缘。

有趣的是 7月14日凌晨,闪亮登场的金罐,在经过了半天的静候之后,下午开始了顾客的抢购。大家先买13日生产的,再抢购14日生产的。据了解,到15日各商场就告罄。更有趣的是,15日亚运村的某超市挂出了“金罐可乐已售完”的牌子,可见抢购者之多。仅以北京为例,在如此短的时间里售出2万箱的可乐,这在可口可乐的销售历史上是头一次。 如此周密的安排,如此有序的行动,不难看出,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市场营销活动。有关人士透漏,他们几个月前就已由市场部开始进行金罐的创意调查,组织者再安排生产数量、生产时间及配送到商场销售,这一系列的行动早在周密的计划之中,因此它是一次生产、销售的团体行动。

可口可乐在中国有24家装罐厂,全国每天产量240万箱。此次金罐活动仅由北京生产2万箱,上海1万箱,共三万箱,金罐的产量在可口可乐的总产量中所占比例甚微。然而由于它的宣传攻势和市场营销活动,却赢得了市场的巨大回报。此举也使人们的眼光更多的关注可口可乐,因为它不断在给人们创造新闻,给人更多的欢喜。这也不正是可口可乐想得到的吗? 问题:

(1) 为何可口可乐只生产了3万箱金罐产品? (2) 谈谈可口可乐成功经验对中国企业的启示。

企业管理试题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20分,答错不得分)

1.D 2.B 3.C 4.A 5.A 6.D 7.B 8.A 9.B 10.B 11.B 12.B 13.B 14.A 15.C 16.A 17.B 18.C 19.A 20.A

三、问答题

3. 答:泰罗对科学管理理论的主要贡献是:①劳动报酬差别化;②操作方法规范化;③工人培训标准化;④职能划分明确化。(四方面全部答对的5分,少一项,扣1分)

4. 答:产品寿命周期在成熟期的特点是:产品销售量最大;单位顾客成本低,利润高;这一时期的消费者属于大众消费者;竞争者数量有所减少;企业营销目标是保护市场份额,争取最大利润。(5分)

市场营销策略是:品牌和型号多样化;以优势价格战胜竞争者;

建立个密集的分销渠道,进行分销;在宣传时强调品牌差异和利益;加强促销,鼓励转换品牌。(5分)

三计算题: 1. 解:

(1) 画决策树如图(图示正确,数据完整,所选方案清楚。5分)

(2)计算个方案未来三年的期望值:(6分)

新建方案: EVM=(170*0.3+90*0.5+(-6)*0.2)*3

=284.4(元)

扩建方案:EVM=(100*0.3+50*0.5+20*0.2)*3 =177(元)

协作生产:EVM=(60*0.3+30*0.5+10*0.2)*3 =105(元) 计算三方案的净收益:

新建方案净收益=284.4140=144.4(元)

扩建方案净收益=17760=117(元) 协作生产净收益=10540=65(元) (3)比较选优 (4分)

通过比较三个方案的净收益,新建方案的净收益值最大,因此,新建方案为最优方案。

2.解:用台时平衡法进行计算

(1)按台时计算计划任务:(4分)

计划指标=1000*10+900*30+1800*20+400*25=83000(台时) (2)计算车床组的生产能力:(4分)

生产能力=22*(365114)*8*2*(110%)=79516.8(台时) 生产能力小于计划任务,需要采取措施扩大生产能力或者调整生产任务。(2分)

3.解:

(1)计算赢亏平衡点的产量Q=1000000/(500250)=4000(件)(4分)

(2)目标利润为1000万元时的销售量:(4分) Q=(100万元+1000万元)/(500250)=44000(件) 金额 销售收入 总成本 固定成本

销售量 (2分)

四、案例分析要点:

(1)答:之所以生产3万箱产品,是因为三方面的原因:物以稀为贵;(3分)本次生产3万箱可乐投放市场,主要目的是通过公

关、扩大宣传,提高产品的知名度,进而提升公司的声望;(3分)尽可能的降低风险,一旦申奥不成,产品就无法起到相应的作用。(4分)(只有要点,不论述,得该点分数的一半分)

(2)答:①分析环境因素变化,善于抓住商机,高效率的工作。(2分)②充分调研,周密策划,快速落实。(2分)③注重文化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2分)④密集促销。(2分)⑤地理优势。(2分)(只有要点,不论述,得该点分数的一半分)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mxkh.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