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简介

更新时间:2024-01-30 07:3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发展简介

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管理委员会

一、示范区简介

无锡地处长江三角洲区域核心位置,总面积478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619万,是全国十大经济发达城市之一。无锡新区是无锡市最重要的经济增长极、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产业高地。

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面积23平方公里,是以科技研发、自主创新为主导,以高新技术产业为支撑,以文化休闲、商务服务、生态居住为配套的创新型科技园区和滨水型城市新区,将建成“感知中国”中心的核心示范区。

自2009年11月13日国务院正式批复无锡成立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园区以来,无锡市以示范区四园一中心为核心区域,以其他区为支撑,布局全市物联网产业发展。

◆位置:无锡国家高新区 ◆面积:10.8平方公里 ◆组成:四园一中心 规划面积:1200亩建设规模:100万平方米 传感网建设目标:重点引进各类科研机构、研发中心,打造传感网公共技术创新园 服务平台。今年8月9日已正式开园。 规划面积:11660亩建设规模:550万平方米 传感网建设目标:集聚传感网产业的规模企业,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传感产业园 网产业化园区。重点引进传感网硬件制造商、节点以及配件配套商、传感网系统工程公司、国际和国内的大型跨国公司。 规划面积:2584亩建设规模:180万平方米 建设目标:汇聚传感网专业运营商、信息服务商、应用服务商和中介传感网机构,形成行业和公众应用产业集群,为传感网走向全面信息服应用提供完善的解决方案。引进中国联通、电信、移动等务园 通讯运营商和互联网运营商、广电网公司、电网公司共同研发与传感网的融合与应用,及各具特色的“精特专新”的传感网运营商。 规划面积:756亩建设规模:50万平方米 传感网建设目标:集聚国内外知名高校的传感网重点实验室等科研机构,培大学科育高端科研人才,促使高校传感网科研成果尽快向产业化技园 转化。北邮、南邮、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等物联网研究中心均已入驻。 面积:230亩总投资:3-5亿元 国家物建设目标:中国物联网应用展示中心——展示物联网应用场景,验证联网应物联网行业标准及共性技术,物联网思想策源地。 用展示中心 ◆建设任务: 攻破核心技术,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形成产业集群,着力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推广应用示范,着力培育市场服务体系 促进两化融合,着力推动三网应用发展

二、一年重点推进工作

国家物联网工程研究中心(申报中) 发改委 重点工程实验室(申报中) 传感网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已授牌) 国家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已授牌) 国家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通过) 科技部 国家级传感网专业孵化器(通过)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申报中) 国家级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通过) 国家新型工业示范基地(通过) 国家物联网应用展示中心(已授牌) 工信部 国家物联网产业特色园区(申报中) 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获批) 省级国际服务外包示范区(获批) 省级创新园区(获批) 江苏省 省级科技创业园(获批) 传感网大学科技园(已授牌) 省级物联网高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通过)

中央八部委联席会议:全力推进中心建设

2010年9月3日,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第一次部际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八部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科技部、国土资源部、教育部、中国科学院)和江苏省政府共同出席。

一.优先在示范区部署实施国家级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 二.优先采购示范区物联网自主创新技术、产品和服务。 三.支持重点高校在示范区设立研究生院和独立学院。 四.支持示范区建立引进高端国际物联网人才培训机构。 五.支持物联网研发机构与配套服务平台建设。

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工作会议

1. 传达部际建设协调领导小组会议和省领导小组会议精神; 2. 总结一年来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成就; 3. 部署下阶段主要工作。

2010中国国际物联网(传感网)博览会

2010年10月28日至30日,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科技部、中科院、新华社、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了第一届中国物联网(传感网)大会。该会是迄今为止中国物联网领域最高级别的行业大会,是中国乃至全球物联网行业“达沃斯”盛会。

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无锡调研基地 全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无锡调研基地

2010年10月29日,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和全军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无锡调研基地揭牌仪式在太科园感知中国博览园会议中心成功举行。

国家物联网应用展示中心(感知中国博览园)

2010年10月28日,国家物联网应用展示中心获工信部授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迄今唯一的物联网产业的国家级应用展示中心,真正成为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的标志性园区。

国际物联网标准工作组

1.物联网体系架构工作组: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任联合责任编辑 2.协同感知体系工作组: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任责任编辑 国内物联网标准工作组

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院作为国内两个标准化工作组组长单位,主要推进国家物联网的体系标准,并推进相关行业标准的制定。 1. 工信部和国标委成立的传感网标准化工作组 2. 发改委和国标委成立的物联网标准化工作组 物联网标准化建设

智能电网、智能交通、智能安防产业研讨会

2010年11月30日,在无锡国家传感信息中心举行了物联网重点产业研讨会,来自国家电网、国网信通、日本YRP、公安部研究所、信息运营商等在深度探讨产业发展等相关问题。

智能电网物联网

实现功能:用电信息采集、用电分析、用电监控、电气控制、多网融合、区域信息服务

智能用电

实施规模:220千伏西泾智能化变电站、梅村15000户(接入)、太科园新安花苑、青年公社、龙虎地产等,共5000户

感知中国博览园

园区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MEMS公共技术服务平台

?智能高速列车系统数据传输与处理平台 ?国家光电传感技术公共服务平台 ?物联网(物流)公共技术平台 ?盘古天地—软件创新服务平台 ?物联网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

?感知融汇平台

?具有柔性特征的传感网产品中试平台

?面向移动智能终端与物联网通讯电子产品研发和产业化的产学研联合创新服务平台

资源聚焦

●五大运营商: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国家电网、国家广电网

●中科院——中国物联网研究发展中心、微电子所、微系统所、电子所、自动化所、光机所等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中电科物联网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航天科工集团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中国普天、大唐电信、华为、中兴 ●中烟电子商务

●大型跨国企业:英特尔诺基亚西门子思科IBM??

●重点高校:北京邮电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东南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复旦大学

三、政策扶持

? 无锡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及行动计划——锡政发【2010】127号

? 关于更大力度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六年行动计划——锡政办发【2010】220号

? 无锡市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锡政办发【2010】163号

? 关于开展传感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锡政办发【2009】334号 ? 关于更大力度实施无锡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建设3年行动计划——锡政办发【2010】203号

? 关于更大力度吸引物联网技术和产业高层次人才三年行动计划——锡政办发【2010】227号 ? ??

政府优先采购

物联网产业自主创新产品和服务产品优先列入政府采购目录,并使用财政性资金优先安排采购,支持物联网企业自主创新和成果产业化。 加大金融扶持力度

1.建立银行信贷风险补偿机制; 2.建立创业投资奖励机制;

3.建立创业投资风险补偿机制; 加大服务保障力度

1.经认定的物联网产业项目,全部进入“绿色通道”办理审批,办结期限提速50%以上;

2.设立专门服务窗口,提供申请、咨询、指导、督办等服务 加大政府财政补助

1.对经认定的物联网公共平台、专利、品牌、标准等,通过资金补助、奖励

等形式给予补贴。

2.减免各类行政事业性收费

3.优惠各类中介经营服务性收费 加强项目用地保障

1.在数量和结构上确保物联网产业用地的科学合理供应,保障重点项目用地计划指标,并优先审批、优先供地;

2.经认定的物联网产业投资项目,在自有原工业用地上改扩建厂房、增加建筑容量,免收国有土地有偿使用费;

《关于更大力度吸引物联网技术和产业高层次人才三年行动计划》——“1113工程”:

从2010年起,用3年时间,在物联网特色产业基地、企业和研发机构,引进并重点支持100名以上物联网企业高级经营管理人才,集聚一批物联网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和团队,形成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人才特区、人才高地。

主要对象:物联网科技领军型创业人才、物联网科技领军型创新人才、物联网企业高层次经营管理人才

支持政策:在创业启动资金、风险投资、商业担保、工作场所、住房公寓等方面享受相关支持政策;在个人所得税、股权等方面享受相关政策优惠待遇;创办的企业,建立市级物联网公共服务平台,以补贴、作价入股等方式给 予补贴;住房优惠政策。

“政产学研用”加强科技引领,全面提升自主创新力

无锡实施物联网应用示范工程3年行动计划

以创新为驱动、以应用为牵引,以企业为主体,以需求为导向,以产学研合作为途径,强化技术突破和自主创新,强化市场驱动和政府引导,强化统筹规划和分步实施,抢占物联网核心技术制高点,带动物联网研发和产业化。 ? 率先推进共性平台建设 ? 广泛开展应用子集建设 ? 积极争取行业标准确立 ? 大力推进应用市场形成

感知太科园应用示范工程

城市管理部门 ?

未来智慧城市的探索、规划、基建和管理

物联网应用系统功能、性能、造价、与现有系统融合、迁移、演进

企业、商业用户单位

物联网系统的实用和商用价值:系统开发、测试环境,与平台融合;相关设备产品标准符合性测试验证;物联网相关设备制造解决方案;相关技术支持、培训;应用系统设计、集成;应用服务;商业模式。

城市居民

体验物联网对日常生活带来的便利和作用

四、示范工程

应用 功能 分解 交通诱导 电子警察 重要路口视频监控 交通信息发布 特殊车辆监管(基于GIS) 智能停车场 感知公交 能源管理、路灯控制 博览园所有场馆 公共广播 感知安防 移动实时多媒体 综合应急信息 2个基站、4个终端 虚拟场景,真实系统交互 规模 菱湖大道、高浪路、吴越路、震泽路、清晏路5条路,47个路口 4处感知站台,10辆公交车 1个停车场,50车位左右 感知交通 感知场馆 应急指挥 公共设施监管 地下管线及附属设施基于GIS的图形管理系统 管理 用电分析 感知电力 用电监控 智能用电 梅村15000户(接入),太科园5000户 博览园餐饮中心 太湖水质监测、预测接入现有太湖预警平台数据 及预警 2个环境监测站 感知环境 空气质量监测 污染源、危废固监管 排污监测 覆盖全馆的人员定位参观者路径、分布和智能分析发布 系统 感知照明 感知电器 家居智能联动 入侵检测报警 在综合管建立1:1医疗场景 还原 一所学校(新安中学) 在综合管建立1:1家居场景 还原 感知商业 感知家居 远程医疗协作 感知医疗 移动医护 电子远程医疗设备 感知校园 感知农贸市场 学生定位 考勤 源 远程电子称监管 一至两种本地蔬菜溯新安农贸市场 共性平台+应用子集

综合馆共性平台不仅是感知中国博览园展示中心,又是太科园物联网信息中心,将成为国际首个按照统一“共性平台+应用子集”标准体系与系统架构,建设的城市级物联网样板平台,成为“感知中国”的最佳诠释,引领全国物联网产业发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51w.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