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考点1

更新时间:2023-05-18 02:35: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宏观经济学考试范围

名词解析(10*3=30)

1、 名义GDP(或货币GDP):是用生产物品和劳务的当年价格计算的全部最终

产品的市场价值。名义GDP的变动可以有两种原 因:一种是实际产量的变动,另一种是价格的变动。也就是说,名义GDP的变动既反映了实际产量变动的情况,又反映了价格变动的情况。

2、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的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

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3、 挤出效应:指一个相对平面的市场上,由于供应、需求有新的增加,导致部

分资金从原来的预支中挤出,而流入到新的商品中。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4、 利率传导机制: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的是货币政策变动经由某种渠道或变

量的传导引发真实经济变动的全过程

5、 边际消费倾向:增加的消费和增加的收入之间的比率,也就是增加的1单位

的收入中用于增加的消费部分的比率,用公式表示就是:MPC=ΔC/ΔY。 例如,收入增加到3万亿元(增加了1万亿元),消费增加到2万亿元(增加了0.5万亿元),边际消费倾向就是0.5(0.5/1)。

6、 菲利普斯曲线:表明失业与通货膨胀存在一种交替关系的曲线,通货膨胀率

高时,失业率低;通货膨胀率低时,失业率高。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由新西兰经济学家W·菲利普斯于1958年在《1861-1957年英国失业和货币工资变动率之间的关系》一文中最先提出。

7、 实际GDP:是用从前某一年作为基期价格计算出来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

价值。

8、 摩擦性失业:是指在生产过程中由于难以避免的摩擦而造成的短期、局部性

失业。

9、 银行法定存款准备金:

10、货币流通性陷阱:

11、奥肯定律:奥肯定律是来描述GDP变化和失业率变化之间存在的一种相当稳定的关系。这一定律认为,GDP每增加2%,失业率大约下降一个百分点,这种关系并不是十分严格,它只是说明了,产量增加1%时,就业人数上升达不到1%。原因可能是产量的增加是通过工人加班加点来达到的,而非由于增加就业人数;也可能是社会增加了第二职业人数,从而使就业量小于产量增加的百分比。

12、费雪效应:效应是由著名的经济学家费雪第一个揭示了率预期与利率之间关系的一个发现,它指出当通货膨胀率预期上升时,利率也将上升。英文名称:Fisher Effect .

13、存款准备金:就是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根据法律的规定,要求各商业银行按一定的比例将吸收的存款存入在人民银行开设的准备金账户,对商业银行利用存款发放贷款的行为进行控制。

14、再贴现率:再贴现率是商业银行将其贴现的未到期票据向中央银行申请再贴现时的预扣利率。再贴现意味着中央银行向商业银行贷款,从而增加了货币投放,直接增加货币供应量。再贴现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决定再贴现额的高低,而且会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再贴现需求,从而整体影响再贴现规模。

15、公开市场业务: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简答题(5*5=25)

1、 梭罗模型中储蓄率怎样影响稳态产出水平以及稳态增长率:

2、 什么是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两者的联系与区别:

通俗地说,失业可以分为三类:周期性失业、摩擦性失业和结构性失业。后两种失业在一般的经济学里面都被归结为自然失业,也就是说是不可避免的。周期性事业是由国民经济的波动导致的,与经济周期相一致;摩擦性失业是由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导致的;结构型失业则是由于经济结构变化导致的,比如技术更新或者消费者偏好发生变化。

3、 简述生命周期消费理论的主要内容:

4、 什么是财政政策的自动稳定器?

5、 什么是斟酌使用的财政和货币政策?

6、 中央银行的货币工具有哪些?各起什么着用?

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一般性政策工具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即传统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政策和公开市场操作.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主要包括:如优惠利率,保证金利率,行业信用管制等的间接信用控制;如贷款量的最高限额和存款利率的最高限额的直接信用管制手段.

7、 说明需求拉动型通胀:

8、 经济增长的源泉是什么(劳动、资本、技术、制度):

9、 试解析总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

第一,价格水平上升时,实际货币供给下降,货币供给小于货币需求,导致利率上升,投资下降,总需求量减少。

第二,价格总水平上升时,资产的实际价值下降,人们实际拥有的财富减少,为了保持一定量的财富,人们必然增加储蓄,减少消费。

第三,价格总水平上升时,人们的名义收入水平增加,会使人们进入更高的纳税等级,从而增加人们的税收负担,减少可支配收入,进而减少消费。

第四,国内物价水平上升,在汇率不变条件下,使进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下降,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上升,导致本国居民增加对国外的商品购买,外国居民购买本国商品减少。因此,净出口减少。

10、为什么银行危机会导致货币供给的下降?

计算题

1, IS—LM模型

IS:y=c+i+g+nx

LM:M/P=KY-HR

2、梭罗模型

P696

论述题

AD—AS模型

还有选择题老师不说啦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hs4.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