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的可行性分析

更新时间:2023-07-28 19:11: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黄河金三角相关论文

2009年3月第8卷第1期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JournalofSanmenxiaPolytechnic

Mar.,2009Vol.8,No1

区域发展研究

成立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的可行性分析

雷建卢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教务处,河南三门峡472000)

摘要:随着中部崛起的步伐越来越快,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的组建成立,将为进一步建立区域高职教育合

作平台打下基础,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在分析黄河金三角综合试验区发展历程与现状和成立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的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研究了成立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的可行性。

关键词: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可行性;分析中图分类号:G718.5收稿日期:2008-12-56

作者简介:雷建卢(1971-),男,河南三门峡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123(2009)01-0032-05

一、黄河金三角综合试验区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黄河金三角综合试验区(以下简称“黄河金三角地区”)的前身———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是1986年9月在国务院能源基地规划办公室的倡议下,由晋陕豫三省联合成立的一个跨省经济协作区,包括三门峡、运城和渭南。

黄河金三角地区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地理位置临近,主体功能相近,在能源(煤炭、发电)、化工、冶金(铝工业)、机械、建材、果品加工等领域的产业经济结构十分相似,具有承东启西、沟通南北的集散和通道作用,具有良好的区域合作传统和经验。

经过20多年的区域协作实践,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在区域合作、协调发展方面富有成效:一是规划发挥了作用,促进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二是基础设施共建共享,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三是农业合作领域广泛,提升了区域农业产业化水平;四是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优势互补、合作共赢;五是能源资源利用初步整合,规模优势逐步显现;六是社会治安在本区域内实行大治安、大防范,实现了多层次、多形式、多领域的治安联防。

党的十七大召开后,在总结“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22年区域合作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原协作区的三门峡、运城、渭南三地市与临汾市经过协商,

提出了建设包括运城、三门峡、渭南、临汾四地区的“国家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的构想。2007年7月9日,三省政府联合上报国家发改委,得到了国家发改委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和支持。2008年,经过国家发改委、中科院等有关部门的反复调研和论证,国家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协调发展综合试验区将成为继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的国家第四经济增长极。

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全市辖2区2市3县,总人口220万。2007年三门峡市全年生产总值突破500亿元大关,完成518.56亿元,比上年增长

18.7%。人均GDP达到2.3万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

收入完成29.36亿元,增长35.7%,收入规模和增速分别居全省第九位和第二位。支柱产业为能源、煤化工、铝工业、黄金生产加工和林果业生产加工等产业,其中铝工业是其龙头产业。

运城市是山西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全市辖

1区2市10县。全市总人口504.6万。2007年生产

总值完成624.2亿元,比上年增长14%。规模以上

工业增加值完成253亿元,增长18.1%。财政总收入完成86.4亿元,增长23.8%,经济总量在全省排名位居前列。支柱产业为能源、冶金、发电、化工、玻璃器皿制造等产业。

渭南市地处陕西关中平原东部,素有“陕西粮仓”之称。棉花总产约占全省3/4,号称“陕西棉库”,是典型的农业市。2007年渭南市全市生产总值实现

32

黄河金三角相关论文

成立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的可行性分析

401亿元,是1994年以来增长最快的一年,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77.71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

值177.22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45.99亿元。以畜牧、果蔬为主的特色产业是其经济支柱。四大基础产业为:能源、(煤炭、发电)、化工、建材、有色金属。

临汾市位于山西省西南部,现辖1区2市14县和2个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人口420万。

经济和社会发展,加强区域社会和经济合作,快速打造中西部地区新的经济增长极无疑是一支强力的推进剂。对加强区域职业院校的合作,促进区域性高素质技能性人才培养和就业,推动区域社会文化教育和谐发展无疑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更是时代发展的强烈需求。

2007年经济总量和财政收入位居全省第二,在中部六省同类城市中排名第16位。地区生产总值达到658.5亿元,已形成以煤炭、焦化、冶金、电力、装备

制造为骨干,煤化工、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物流业为配套的多元产业体系,是山西省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河南省三门峡市、山西运城市和临汾市、陕西省渭南市地缘相接,产业格局相似。四市总面积5.8万平方公里,总人口1700万。晋、陕、豫三地极力构架的“黄河新三角经济区”中,仅三门峡、运城、渭南三市2007年生产总值已超过1500亿元,无疑在整个中西部地区中极具经济竞争力,而如果将“黄河新三角经济区”所涵盖的临汾计算在内,2007年生产总值已突破2000亿元。

三、成立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的可行性分析

(一)22年的区域合作实践是高职教育集团成立的前提

黄河金三角地区地脉相连、条件相近、经济相融、人缘相亲,在历史上形成了紧密的经济联系和人员往来,尤其是经过22年的区域合作实践,“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在实现规划共编、建立合作机制、基础设施共建、产业分工合作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在山西省、陕西省、河南省和国家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本区域联合建设了几座黄河公路大桥和其他基础设施,形成了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为本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本区域农业合作领域广泛,在技术推广、防灾治蝗、农产品加工等方面合作成效显著。例如,在苹果产业发展方面,各地市充分利用优越的自然条件,扩面积、建基地、创品牌、闯市场,既搞好鲜果销售,又注重果品深加工,从而使苹果产业在全国的地位举足轻重。

旅游产业发展实现了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本区域各地市签订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旅游合作协议书》,共同打造“中华根·黄河魂”旅游品牌,联合推出精品旅游线路,协议推行旅游景点门票“一票通”,初步实现了区域内无障碍旅游。

能源资源初步整合。一批颇具规模的能源化工、机械制造、新型材料、冶金建材等方面的企业迅速崛起。能源企业集团已经形成,“大唐”“漳泽”等大型企业在此投资建厂。铝生产加工企业集群在全国占重要位置,中铝集团、英国开曼公司均在这里投资建设了多家大型企业。一批年产5万吨以上的金属镁生产加工企业迅速成长,在全国同行业中举足轻重。汽车和运输设备产业集群初具规模,龙头企业通达集团进入全国民营企业500强。“南风”、“关铝”、“亚宝”、“金堆城钼业”、“龙钢”、“渭化”、“蒲电”、“灵宝黄金”、“金源晨光”、“戴卡轮毂”“湖滨果汁”等一大批企业集团和规模企业茁壮成长。

本区域实行大治安、大防范,实现了多层次、多

二、成立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的目的和意义

按照《国务院关于大力加强职业教育的决定》、《河南省人民政府贯彻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实施意见》,结合全国和河南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充分发挥黄河金三角地区区域合作与发展作用,探索出一套突破行政区域限制、形成生产要素合理流动、经济文化教育功能充分发挥、区域协调发展的模式和机制,推动黄河金三角地区高等职业教育资源整合与利用,依靠企业发展职业教育和培训,构建“校企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进双赢”的黄河金三角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新格局,探索集团化办学和产学研合作的教育模式,促进黄河金三角地区高等职业教育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为黄河金三角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全面完成黄河金三角地区发展规划与建设,培养和输送更多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人才,按照黄河金三角建设提出的“六个统一”的总体要求,设想以河南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黄河金三角地区各高职院校和主要企事业单位为主体,组建成立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

成立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对推进中西部

33

黄河金三角相关论文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形式、多领域的治安联防。上世纪90年代,建成了“晋陕豫黄河金三角经济协作区公安协作网络”,促进了本区域的社会稳定。

(二)快速发展的黄河金三角区域高职教育是高职教育集团成立的基础

高等职业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教育的高等阶段,承担着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劳动者的重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必需的人才支持和智力保障。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特别是地方经济的迅速发展,高职教育迅速发展起来,黄河金三角地区的高职院校迅速增长到了8所,而且还有望继续增加2所以上,有的高职院校经过近几年的大力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应用性本科的办学条件正在逐步具备,不远的将来,黄河金三角地区的本专科及中等职业教育的格局将会凸显。目前,黄河金三角地区区域中,已有河南三门峡职业技术学

院、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陕西渭南职业技术学院、山西临汾职业技术学院等8所高职院校,

20余所中职院校和千余家知名企事业单位,5万余

名高职在校生,近10万余名中职在校生。各职业学院内办学情况如表所示。

因此,在本区域中,为促进各学校专业课程建设、学生顶岗实习与就业、社会培训与技术服务、企事业人才利用与筹备,按照“资源共享、集约发展、内外开放”的建设理念,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双赢共进”的黄河金三角区域职业教育的新格局,搭建并成立一个非赢利性的松散型的跨区域合作组织———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显得十分必要。

(三)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牵头筹建高职教育集团是高职教育集团成立的重要依托

近年来,黄河金三角地区高职院校发展迅猛,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更是区域高职发展的旗帜。

类别

院校

三门峡职

业技术学院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临汾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学校开始举办高职时间(年)在校学生数量(人)教职工人数(人)专任教师人数(人)高职称高学历人数(人)占地面积(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万元)图书馆藏书量(册)建筑面积(万平方米)

19992005200320042003

2008年

筹建

20022003

17000

6800(其中7600(其中3000(其中4332(其中

大专生5120)

大专生6000)

大专生2500)

大专生3373)

中大专生2821)

10100(其3203(其中

大专生3111)

640709390210345590345

450406280123232347205

22038268515746

120060015050387403200

400015002500959200039002000

52385015305221

20185.2135.215.48.9

34

黄河金三角相关论文

成立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的可行性分析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

山西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类别

院校

渭南职业技术学院运城职业技术学院临汾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数量(个)省级以上特色专业数量(个)省级以上精品课程数量(门)省级实训基地数量(个)国家级实训基地数量(个)省级以上教学团队数量(个)省级以上教育部门对该校进行人才水平评估结

40101711182011

5221

122

3221

111

12006年被

12007年被

2008年被

2007年被

2008年被

2008年被

评为河南省人才水平评估优秀院校评为陕西省人才水平评估优秀院校评为山西省人才水平评估良好院校评为山西省人才水平评估优秀院校评为山西省人才水平评估良好院校评为山西省人才水平评估良好院校

1.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的发展实力强劲,牵头

成立高职教育集团肩负重任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校园占地1200亩,校舍建筑面积20多万平方米,教学、生活设施齐全,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学院现设有十个教学系部,开设40个专业,其中省级教改试点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5个,省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教学团队1个,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实训基地。学院现有在校生17000余人,其中高职学生13000余人,成人电大在校生4000余人。教职工640人,其中博士、硕士学历120人,教授、副教授技术职务100余人,全国人大代表1人,入选省“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省市级拔尖人才和学术技术带头人8人,具备“双师素质”教师235人。近年来,学院取得各项科研成果1165项,获省市奖73项180余人次,有5项科技成果通过鉴定并推广运用,发表论文910余篇,主编、参编教材或合著、专著127部。

学院目前是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优秀学校、落实毕业生就业政策优秀学校、河南省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2008年5月,被河南公众评为“河南公众最满意的十佳高职高专院校”。学院坚持把学生就业作为立校之本,建立了完善的学生就业服务体系,与三门峡地区200余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长期用人关系,并开通了广州、深圳、珠海等珠三角地区以及上海、苏州等长三角地区的就业渠道,使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6.46%(2007年)。供用电技术、应用化工技术、旅游管理等专业毕业生连续几年供不应求。学院加强横向联合,已与国内外十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日本北上电脑技术学院互派留学生。

当前,学院牢牢抓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正在朝着“特色鲜明、质量过硬、省内一流、人民满意”的奋斗目标阔步前进。

2.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成立高职教育集团成为必然

从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规模最大,影响面最广,特色鲜明,成效显著,已经成为本区域高职教育的领军院校,有责任有义务也唯有其可以担负起组建职教集团的重任,发挥其社会影响力,实现整合黄河金三角地区的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的教育资源,搭建合作共赢平台,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黄河金三角职业教育新格局,满足金三角综合试验区

35

黄河金三角相关论文

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和人民群众继续教育的需要,促进区域快速和谐发展,为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四)高职教育集团的定位、宗旨及主要工作任务是成立集团的核心

高职教育集团的定位、宗旨及主要工作任务是成立集团的核心问题,也是影响集团今后发展的关键。从区域合作发展角度来看,高职教育集团的定位、宗旨及主要工作任务理应包括以下内容。

定位: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是以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为依托,以自愿加入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的黄河金三角地区高等职业院校和企事业单位为主体,以人才培养、技术开发、技术服务为纽带,以自愿、平等、互惠、互利为原则的非赢利性、松散型区域职业教育联合体。

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成立的宗旨是:

(1)搭建黄河金三角产、学、研结合和校企高度融合的平台;

(2)整合黄河金三角职业教育和技术服务的资源,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3)通过会员单位间的传、帮、带和互帮互学,促进黄河金三角地区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4)把金三角地区企事业单位的人才需求和黄河金三角地区职业院校的教育培养统一起来,实现黄河金三角地区高等职业教育的工学结合;

(5)加强黄河金三角地区职业院校对企事业单位的职工培训和技术服务;

(6)推进黄河金三角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的主要工作任务是:(1)通过高职院校间的专业整合与调整,办出强势专业,凸显各自办学特色,促进金三角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

(2)开展联合办学,实现中高职人才培养对接;

(3)发挥校企联合、产学研合作和院校专业技术群体的优势,积极探索课程改革,推进具有专业和行业特色的教育教学模式创新;

(4)协调职业院校与企业的供求关系,拓宽院校招生与就业渠道,实现产、学在人才教育培养方面的高度融合;

(5)以校企联动的方式,实现集团内院校与企事业单位优质资源共享,培养企事业单位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6)构筑集团内企业人员和院校师资培训平台。(五)院校和企事业高度关注和积极参与筹建是高职教育集团成立的重要推动力量

通过前期我们在四地市的关于成立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事宜的调研情况来看,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组建意向得到了黄河金三角四地市高职院校及知名企业高度关注和积极认可,均表示,这是一个促进区域合作与交流,大力发展校企合作,促进高职院校纵向横向交流,实现开放共赢区域高职教育发展格局的好举措。更是企业进行人才利用与储备,实现经济持续增长的人才与智力保障。黄河金三角高职教育集团一旦成立,将充分发挥其特有区域示范功能和社会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三省四地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提升三门峡职业技术学院及各兄弟高职院校的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黄河金三角经济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更多更好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中原崛起和中部崛起,推进中西部地区的建设和发展将会起到积极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2]王前新,孙泽文.教育学术新探索—

论[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2.

FeasibilityAnalysisontheSettingupofHighVocationalEducationGroupin

theGoldenTriangleRegionofYellowRiver

LeiJian-lu

(SanmenxiaPolytechnic,Sanmenxia472000,China)

Abstract:WiththeriseofCentralChina,thesettingupofhighvocationaleducationgroupwillprovideabasisforfurthercooperation.Italsoproridestalentedpersonnelandintellectualsupport.ThearticleanalyzesthedevelopmentprocessofthecooperationinthegoldentrangleregionofYellowRiver.What'smore,thearticlefocusesonthesignificance,aimandfeasibilityoftheestablishmentofhighvocationalgroupinsucharegion.Keywords:TheglodentriangleregionofYellowRiver;Highvocationaleducationgroup;Feasibility;Analysis

(责任编辑

王会战)

36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phm.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