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籍测绘与法律法规

更新时间:2023-11-09 19:34: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地籍测绘

摘要

1、引言

1.1 地籍测绘的定义

地籍测绘是对地块权属界线的界址点坐标进行精确测定,并把地块及其附着物的位置、面积、权属关系和利用状况等要素准确地绘制在图纸上和记录在专门的表册中的测绘工作。地籍测量的成果包括数据集(控制点和界址点坐标等)、地籍图和地籍册。

地籍测量是服务于地籍管理的一种专业测量,它是为了满足地籍管理中确定宗地的权属线、位置、形状、数量等地籍要素的需要而进行的测量和面积计算工作。地籍测量的重要成果之一是地籍图,因此地籍图测绘在地籍测量乃至地籍管理中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地籍测量的主要内容包括地籍调查、地籍平面控制测量、土地界址点测定、地籍图绘制和土地面积计算等。

1.2 地籍测绘的分类

一、测绘技术

1、地籍测绘中的传统测绘技术应用

现今电子技术发展推动了全站仪智能化,计算机与绘图软件的完备使测绘更加快捷准确节省人力物力。采用全站仪与CASS6.0相结合,快速获得测量数据及成果图,大大提高了测量质量及效率,节省了费用成本,有助于地籍测绘成果数字化测绘及管理。 二、GPS技术

测量时根据地籍测量的要求,需要采集两类数据:一是地块的地理坐标数据;二是属性数据如权属、利用类型等。每测一个地物,同时填写野外记录表。

三、遥感技术

利用卫星遥感技术进行土地利用动态变更调查,及时准确地获取变更信息,就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遥感的出现,扩展了人类对于其生存环境的认识能力,较之于传统的野外测量和野外观测得到的数据,遥感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四、摄影测量技术

数字摄影测量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高效率、自动化程度高、低成本、周期短、作业方式简单以及不受气候和季节的限制,这能为我国大比例尺土地信息调查提供测绘的基础。同时能为我国现阶段新农村建设提供快速的测绘数据更新成果。所以,在地籍测量中,运用摄影测量的方法测绘地籍图具有质量高、速度快、精度均匀、经济效益高等优点,并提供了精确的数字化地籍数据,实现自动化成图。

由于摄影测量包括地面摄影测量和航空摄影测量。其中,在地面摄影测量时,由于前景可能

遮蔽后景,造成地面摄影测量工作难度加大。在航空摄影时,运载航空摄影机的航射飞机不能严格保持水平,且曝光瞬间无法精确知道航空摄影机处在空中的具体位置和状态,这些在利用航摄像片制作地形图过程中都的解决。

2、地籍管理

地籍管理,是指国家为取得有关地籍资料和为全面研究土地的权属、自然和经济状况而采取的以地籍调查(测量)、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和土地分等定级等为主要内容的国家措施。

地籍管理的对象是作为自然资源和生产资料的土地,地籍管理的核心是土地的权属问题。建立、健全地籍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及时掌握土地数量、质量的动态变化规律,而且可以对土地利用及权属变更进行监测,为土地管理的各项工作提供、保管、更新有关自然、经济、法律方面的信息。中国现阶段地籍管理的基本内容有:土地调查、土地登记、土地统计、土地分等定级、地籍档案管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国家对地籍资料需求的增长,土地管理的内容还将随之不断地变化和充实。

2.1 地籍管理的原则

为保证地籍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在进行地籍管理工作时,一般遵循以下原则: (一)必须按國家統一的制度進行 (二)保證地籍資料的連貫性和系統性 (三)保證地籍資料的可靠性和精確性 (四)保證地籍資料的概括性和完整性

2.2 地籍管理的任务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逐步完善,地籍管理在國民經濟發展中所肩負的任務愈加繁重。概括起來,地籍管理的任務如下:

(一)地籍管理是維護土地的社會主義公有制、依法保護土地所有者和使用者合法權益的重要手段

(二)地籍管理是土地管理的基礎和立足之本 (三)地籍管理是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前提條件

(四)地籍管理為國民經濟有關部門提供準確的土地數據和圖件

2.3 地籍管理的内容

根據我國基本國情和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現階段地籍管理的主要內容包括:土地調查、土地登記、土地統計、土地評價(分等、定級、估價)、地籍檔案管理、地籍管理信息系統的研製與應用等。

2.4 地籍管理的手段

地籍管理歷來是國家土地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項政策性、技術性很強的業務工作。地籍管理不僅要充分運用行政和法律的手段,而且還要充分運用測繪、圖簿冊和電子電腦等的工程技術手段。 (一)行政法律手段

為了保證地籍管理各項措施的實施,國家要強化行政手段和重視地籍管理的立法。我國早在民國時期就有《土地法》,其中立有“地籍篇”條款,制定了土地登記規劃、荒地勘測法、土地重劃辦法、地價調查估計規則等地籍法規。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重視運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促進地籍管理工作的規範化、制度化和科學化。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管理法》中規定有土地登記、發證和建立土地調查統計制度的條款,先後制定了土地登記規則、土地利用現狀調查規程、城鎮村地籍調查規程、土地統計報表制度和土地分等定級估價制度等。地籍管理還依靠一定的法律程式,形成必要的法律文件,作為地籍管理的法律依據。 (二)地籍測繪手段 (三)地籍圖簿冊手段

(四)電子電腦手段

3、地籍测绘法律法规

1、法律规定 《测绘法》第十八条“国务院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编制全国地籍测绘规划。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地籍测绘规划。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地籍测绘规划,组织管理地籍测绘”。

《测绘法》第十九条“测量土地、建筑物、构筑物和地面其他附着物的权属界址线,应当按照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确定的权属界线的界址点、界址线或者提供的有关登记资料和附图进行。权属界址线发生变化时,有关当事人应当及时进行变更测绘”。

《物权法》第十一条“当事人申请登记,应当根据不同登记事项提供权属证明和不动产界址、面积等必要材料”。

《土地管理法》第十一条规定:“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使用权。”

《土地管理法》第十二条规定: “依法改变土地权属和用途的,应当办理土地变更登记手续。”

《土地管理法》第十三条规定:“依法登记的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受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犯。 2、部门规章规定

《土地登记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40号 )第五条“土地以宗地为单位进行登记。宗地是指土地权属界线封闭的地块或者空间”。

第九条:申请人申请土地登记,应当根据不同的登记事项提交下列材料:(四)地籍调查表、宗地图及宗地界址坐标??。“前款第(四)项规定的地籍调查表、宗地图及宗地界址坐标,可以委托有资质的专业技术单位进行地籍调查获得”。

4、结论

通过以上的总结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刻的认识到,地籍测绘在我国的国土资源管理中的作用明显,它涉及到了社会政治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对我们的生产生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但是地籍测绘本身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要求我们建立地籍测绘的相应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测绘的管理,特别是人员的管理上,要不断的发挥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它是测绘工作得以顺利完成的关键,同时在进行地基测绘时要不断的提高质量,它可以说是地籍测绘的生命,如果数据上出现了问题,那么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nz9v.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