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太白校区测量实习报告

更新时间:2024-03-08 23:10:01 阅读量: 综合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用长安大学稿纸可以写12页左右

提纲

实习目的扯测量学的概念

实习过程分组,动员,一天全站仪平面导线,两天水准仪水准测量,一天处理数据,接着碎步测量,一天整理数据和画图类似于目录一样的形式 添加每个过程中的一些细节,体会

实习过程中的具体步骤见课本和实习记忆每个步骤的规范和要求见课本

结果表格

每个步骤遇到的问题和犯下的错误 每步的体会 总的体会

------------------------------------------------------------------------------------------------------------------------------------------------------------------------------------------------------------------------------------------------------ 实习目的 实习时间表 实习过程

第一天动员会选点 选点要求

导线测量的概述和角度检核方法 第二天全站仪

全站仪测角步骤,测距步骤,注意事项

导线测量的内业计算的方法和规范以及误差要求

第三天正式水准测量水准测量的原理和外业步骤

双面尺法的详细步骤,表格,注意事项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碎步测量的规范和体会 总的体会

====================================================================================================================================================== 正文开始:

实习目的

1、巩固加深课堂学习内容 2、对实际操作进一步锻炼

3、培养科学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精神 4、培养组织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5、加深我们对校区环境的了解

6、培养我们自己发现和解决困难的能力

7、培养细心严谨的工作态度

8、掌握主要仪器(水准仪、经纬仪、皮尺、钢尺、标杆等)的使用方法、精度等。 9、掌握地形测绘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测绘小区域大比例尺地形图的工作能力。

实习目的:

(1)巩固课堂教学知识,加深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理论的理解,能够用有关理论指导作业实践,重点掌握内业外业,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对控制测量学的基本内容得到一次实际应用,使所学知识进一步巩固、深化。

(2)通过实习,熟悉并掌握控制测量,角度测量(水平角)。高程测量,水平测量等等的作业程序及施测方法。掌握角度计算,坐标计算,导线计算等。

(5)通过完成控制测量实际任务的锻炼,提高独立从事测绘工作、施工放样工作的能力,以及组织与管理能力,从而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6)熟悉水准仪、经纬仪、全站仪的工作原理。

实习时间表:11月9日到达太白校区,整理房间,进行实习动员,选点 11月9日到11月13日进行闭合导线测量和水准测量 11月14日对导线测量和水准测量成果进行计算整理 11月15日到11月18日对太白校区进行碎步测量 11月19日回到渭水校区

实习过程:

开始实习之前,作为班长,我提前把全班32个人分成5组,我所在的组是第一组,6个男生,1个女生。

11月9日早上,全班同学带着生活学习用品,按照预定时间到图书馆前,由校车把我们送到太白山实习基地。经过两个小时车程,我们到达基地。初到基地,第一件事情就是分房间,整理床铺。之后分组领取仪器,第一天上午结束。

下午,雒老师对三个班进行了实习动员。动员会上,雒老师安排了实习期间的计划(第一天选点,导线测量4天,计算一天,碎步测量4天),强调了注意事项,尤其是要注意安全(特别是在山上,注意脚下,慢速下山)。之后,老师为我们详细讲解了全站仪的使用方法,测量成果的整理规范方法(四等水准测量),以及作业的格式(50*50,1:500)。

下午4点左右,老师带着我们选点。太白校区里有1、2、3、4、15、16总共六个点,5到14号点都在山上,这样更贴近于以后工作中的实际情况,但同时也比在渭水校区的测量实习难了很多。上山以后才发现,山上刚刚下过雨,许多地方没有路并且相当滑。顿时觉得挑战大了很多。(选点的要求,意义,重要性) 选择控制点的要求和方法

在选点前,应先收集测区已有地形图和已有高级控制点的成果资料,将控制点展绘在原有地形图上,然后在地形图上拟定导线布设方案,最后到野外踏勘,核对、修改、落实导线点的位置,并建立标志。

选点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①相邻点间应相互通视良好,地势平坦,便于测角和量距。 ②点位应选在土质坚实,便于安置仪器和保存标志的地方。 ③导线点应选在视野开阔的地方,便于碎部测量 ④导线边长应大致相等,其平均边长应符合标准。

⑤导线点应有足够的密度,分布均匀,便于控制整个测区。 11月10号开始导线测量

导线测量概述:

导线从一组已知控制点出发,经过几个点,又回到起始点上,形成一闭合多边形,成为闭合导线。由于测量了多边形的各内角及边长,闭合导线也具有检核作用。 角度检核条件:

多边形各内角的观测值之和与其理论值之差, 应满足限差要求,其中n为多边形角个数。

11月10号,我们第一组用全站仪。早上,由秦老师给我们组讲解全站仪的具体操作方法(安置,使用方法,抄书),棱镜的正确架设方法,数据记录表的正确填写方法()。为了避开桥二桥三的小组,防止山路上过于拥挤而带来不便,我们从16点开始,按控制点的倒序进行测量。(先盘左对准15号点,归零,测距的D1,再对准1号点,读角度A1,测距D2。将望远镜转置,盘右对准1号点,读角度A2,测距D3,再对准15号点,读角度A3,再测距D4.。。。。。《距离:左右盘相对误差1/10000,往返相对误差1/4000。测角,测回角闭合差小于20秒。。。。》。

注意事项:由于每个测站测得的数据都要满足这个要求,因此需要当场记录数据并且当场计算出误差值。由于所测的是导线多边形的内角,所以要对准标号较大的点归零。(此处我们组的一个同学因为对于全站仪测角原理不清楚,对于仪器应顺时针转还是逆时针转与我们发生争论。最后我们每个人都对这个问题有了新的认识)

在测15点到16点的距离时误差超出标准,重新测了一次,后来分析原因可能是因为棱镜架没有完全竖直,而且棱镜高与仪器高的差值太大,导致两次测出的距离误差偏大。总结出原因后,我们固定了两个棱镜的高度,并且尽量使每次架设仪器时高度相差不多。

在每个人都学会如何操作全站仪之后,我们就正式开始导线测量了。每个人测量两个点,记两次数据,目的是进一步熟悉并且熟练使用全站仪的步骤,以及测量数据的记录格式,误差计算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法。

当把仪器安设在山上的时候,某些地方的松软土质导致仪器整平时比较困难,后将三脚架深扎入土中解决问题。因为用了全站仪,并且只有16个测点,所以导线测量完成的速度比较快。

下午3点左右,我们完成导线测量,回到寝室计算转角闭合差(容许闭合差=。。。计算出的闭合差=。。。)在计算方位角的时候出现了一次错误,结果导致之后的方位角和坐标增量和坐标增量闭合差都要重新计算,白费了大量的时间。不过最终还是正确计算出了各个控制点的坐标。

(3)导线测量内业计算:

导线测量内业计算的目的就是计算各导线点的平面坐标x、y。 计算之前,应先全面检查导线测量外业记录、数据是否齐全,有无记错 算错,成果是否符合精度要求,起算数据是否准确。 1)准备工作

将校核过的外业观测数据及起算数据填入“闭合导线坐标计算表”中,见表6-6,起算数据用单线标明。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①计算角度闭合差 n边形闭合导线内角和的理论值为:

式中 n——导线边数或转折角数。

由于观测水平角不可避免地含有误差,致使实测的内角之和不等于理论值,两者之差,称为角度闭合差,用fβ表示,即

②计算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角度闭合差的大小反映了水平角观测的质量。各级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其中图根导线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fβp的计算公式为:

如果>,说明所测水平角不符合要求,应对水平角重新检查或重测。 如果 ≤ ,说明所测水平角符合要求,可对所测水平角进行调整。

③计算水平角改正数如角度闭合差不超过角度闭合差的容许值,则将角度闭合差反符号平均分配到各观测水平角中,也就是每个水平角加相同的改正数vβ,vβ的计算公式为:

计算检核:水平角改正数之和应与角度闭合差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即

④计算改正后的水平角改正后的水平角βi改等于所测水平角加上 计算检核:改正后的闭合导线内角之和应为(n-2)×180?。

3)推算各边的坐标方位角

根据起始边的已知坐标方位角及改正后的水平角,按式(4-18)和式(4-19)推算其它各导线边的坐标方位角。

计算检核:最后推算出起始边坐标方位角,它应与原有的起始边已知坐标方位角相等,否则应重新检查计算。

4)坐标增量的计算及其闭合差的调整

①计算坐标增量根据已推算出的导线各边的坐标方位角和相应边的边长,计算各边的坐标增量。 ②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实际上由于导线边长测量误差和角度闭合差调整后的残余误差,使得实际计算所得的、不等于零,从而产生纵坐标增量闭合差Wx和横坐标增量闭合差Wy,即 ④调整坐标标增量闭合差调整的原则是将Wx、Wy反号,并按与边长成正比的原则,分配到各边对应的纵、横坐标增量中去。以vxi、vyi分别表示第i边的纵、横坐标增量改正数,即

⑤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各边坐标增量计算值加上相应的改正数,即得各边的改正后的坐标增量,即

完成11月10号的计算以后,我们队第二天要进行的水准测量进行了一次尝试,测量了1-2的高差。但是之前实习都是在相对水平的地面上,所以我们第一次测1-2高差时只增加了一个转点,后视看到尺底,前视看到尺子上端,导致后视的视线离地面高小于20厘米。之后我们1-2两点之间增加一个转点,才正确的把1-2的高程计算出。

11月11号正式开始进行水准测量,我们用的是双面尺法。因为一开始没有注意k105和k106两种水准尺的差别,所以计算黑红面高差和平均高差时候出现了错误。我们后来发现错误,又对照课本认真看了测量方法,和数据处理公式,最终弄清楚了水准测量的具体步骤和方法。4点在山下,5点在山上,两点的高差达到米,中间设置了个转点,第一次在这样的地形上测量,对我们是个不小的考验。在山顶凉亭附近是一个坡度比较小的斜坡,我们本以为在这里最多两个转点就能完成测量,结果因为水平距离太大,两点的高差实际上接近10米,让一心想取巧的我们白费了不少时间。并且在这期间组员发生了争执。经过了这次不大不小的争执,我们明白了测量中最重要的是一步一步,脚踏实地。之后的测量中我们进行的比较顺利。但是,由于没有彻底理解“前后视距差不超过10米”这句话,导致我们测量的时候存在连续的几个点视距差都是正值,结果此段的视距差过大,导致重测了两个点。

(水准测量步骤和方法,自动安平水准仪使用方法) (1)水准测量原理:

水准测量是利用水准仪提供的水平视线,借助于带有分划的水准尺,直接测定地面上两点间的高差,然后根据已知点高程和测得的高差,推算出未知点高程。

设水准测量的进行方向为从A至B,A称为后视点,a为后视读数;B称为前视点,b称为前视读数。如果已知A点的高程HA,则B点的高程为: HB=HA+hab HA+a=HB+b HA=HB+a-b

B点的高程也可以通过水准仪的视线高程Hi来计算,即 Hi=HA+a

HB=Hi-b

(2)水准测量的外业施测:

1)水准点:用水准测量方法测定高程的点。 2)当预测高程的水准点与已知水准点相距较远或高差太大时,两点之间安置一次仪器九无法测出其高差,这时需要连续多次设站,每测站高差之和即可得预测水准点到已知水准点的高差,从而可得其高程。

3)水准测量的检核 计算检核:闭合导线的高差和等于个转点之间高差之和,又等于后视读数之和减去前视读数之和,因此利用该式可进行计算正确性的检核。闭合水准路线的成果检测:理论上各测段高差之和应等于零,实际上上不会,存在高差闭合差,其不应该大于你容许值,即,若高差闭合差超出此范围,表明成果中有错误存在,则要重返工作。

4)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检查水准测量手簿;填写已知和观测数据;计算高差闭合差及其限差

双面尺法的 作业方法及要求 (插入表格)

(1)水准仪的操作步骤:整平,瞄准,读数。

(2)水准仪尽量安置在两点之间,使前后视距差误差不大于5m。 (3)黑红面读数之差≤3.0mm,黑红面高差之差≤5.0mm (4)站点采用双面尺法进行检核。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76a.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