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培养硕士学位研究生-扬州大学研究生院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23 16:15:02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附件3:

扬州大学申请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任职资格简况表 (2014版)

□正常申报 □破格申报 ■直接提交 □直接认定

申 请 人 姓 名: 周领顺 二 级 学 科 名 称:中外语言文化比较与会通 二 级 学 科 代 码: 0501Z2 一 级 学 科 名 称: 中国语言文学 一 级 学 科 代 码: 0501 学 科 所 在 学 院: 扬州大学文学院 申请人所在单位: 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

(指本人人事档案所在单位)

扬州大学研究生院制

2014年9月20日填

填 表 说 明

一、本表由申请者本人填写,填写的内容必须真实并符合本说明要求。 二、“学科、专业名称”及“代码”按照http://xkb.yzu.edu.cn/col/col16196/index.html网页公布的学科名称和代码填写。学科所在学院指一级学科所在学院,如无一级学科授权,则按二级学科填写。申请人所在单位,本单位填写扬州大学××学院(部门),外单位填写其工作单位。

三、第I栏,“主要学习和工作经历”中的“任职”,是指当时本人担任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和行政职务。

四、本表中“近五年”自2009.1.1算起,“近三年”自2011.1.1算起,年龄等相关信息的截止时间为2014.8.31。第II-1栏目,公开发表论文,人文社科类申请人须为第一作者,或学生为第一作者、本人为第二作者;自然科学类申请人须为第一作者,或学生为第一作者、本人为唯一通讯作者。且联合署名论文中至少有1篇以上第一作者SCI、SSCI、A&HCI(限境外外文期刊)收录论文或人文社科C类以上期刊论文,以上论文需提供图书馆检索证明供科研部门审核。在《扬州大学学报》发表的论文可相当于CSSCI(核心期刊目录)、CSCD(核心库)收录论文纳入统计范围,但最多按1篇计。

五、第II-2栏目,应填写本人在科研和培养研究生工作中,较长期从事的相对稳定并富有成果的主要研究方向,以及在这些研究方向上与同行相比所具有的特色和所处的学术地位、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水平,对当前与长远的社会、经济、科学及文化发展的作用和意义。文字要简明扼要,不超过600字。

六、第II-3栏目是II-1栏目数字的清单,须逐一填写,成果需由科学技术处或人文社科处认定。

七、第II-4栏目,选择本人最有代表性的若干项(限5项)科研成果,着重介绍本人自己进行的工作内容,可以是论文摘要、专著简介、获奖项目简介等,每项简介限一页。

八、第III-4栏目,每篇论文仅可填写一次。

九、第IV~VI栏目,由申请兼职的校外人员填写。其中第IV栏目,主要填写与我校开展合作科研、科技开发,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情况。

十、申请学科推荐意见栏负责人指一级学科负责人,如无一级学科授权,则由二级学科负责人签章。

十一、本表复制(复印)时,须保持原格式不变,纸张限用A4规格,装订要整齐。

-1-

I.个人概况 姓 名 专业技术 职 称 研究方向 参加何学 术团体、 任何职务 最后学历(包括 毕业时间、学 校、系科、学位) 国外: 国内:2008年12月获上海师范大学对外汉语学院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专业博士学位。 周领顺 教授 性别 定职时间 男 2003, 8 出生年月 行政职务 1963, 3 翻译行为研究中心主任 汉英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 1. 任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2. 任江苏省翻译协会副秘书长 主 要 学 习 和 工 作 经 历 自何年月 1981, 9 1997, 9 1985, 7 2012, 8 2001, 10

-2-

至何年月 1985, 7 2000, 7 2001, 9 2013, 1 2014, 9 单 位 在河南大学外语系学习(本科) 在河南大学文学院学习(硕士) 在河南大学外语学院工作 在美国得克萨斯大学访学 在扬州大学外国语学院工作 任 职 讲师、副教授 副教授、教授 II. 本人科学研究及人才培养工作情况 II-1 近五年科研及人才培养工作概况 人文社科类:在本学科发表SCI、SSCI、A&HCI(限境外外文期刊)、CSSCI(核心期刊目录)收录论文 12 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发表论文 篇,在本学科A类以上期刊论文 篇、B类 1 篇、C类 3 篇,被《新华文摘》转载 篇(论点摘录除外))。 理科类:在本学科发表SCI、SSCI、A&HCI(限境外外文期刊)收录论文 篇(其中SCI一区论文 篇、二区论文 篇、三区论文 篇)。 工科类:在本学科发表SCI、SSCI、A&HCI(限境外外文期刊)、EI(限境内中文期刊)、发表 论文 CSCD(核心库)收录论文 篇(其中SCI收录论文 篇)。 农科类:在本学科发表SCI、SSCI、A&HCI(限境外外文期刊)、EI(限境内中文期刊)、CSCD(核心库)收录论文 篇(其中SCI二区论文 篇、三区论文 篇)。 医科类:在本学科发表SCI、SSCI、A&HCI(限境外外文期刊)、MI、CSCD(核心库)收录论文或中华医学会系列期刊论文或北大图书馆中文核心期刊目录(中国医学类)权威期刊论文 篇(其中SCI收录论文 篇)。 出版 著作 学术著作(第一作者,15万字左右) 5 部。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二等奖以上奖励,其中一等奖(排名____) 项,二等奖(排科研成果奖励 名____) 项。 教育部人文社科三等奖及以上,其中一等奖(排名____) 项,二等奖(排名____) 项,三等奖(排名____) 项。 省部级科研成果二等奖及以上,其中一等奖(排名_1_) 1 项,二等奖(排名____) 项。 发明 专利 承担 项目 发明专利(第一发明人) 项。 主持在研国家哲学社科基金 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项。 近三年主持完成国家级课题 1 项、主持在研省部级课题 2 项。 -3-

已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 30 名,毕业 24 名。 人才培养 主讲过 5 门研究生课程, 1 门本科生核心课程。 近三年指导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检 无 (有/无)“不合格”等级。

-4-

II-2本人从事的主要研究方向及其特点和意义 多年来,我形成了稳定而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即:语言学研究和翻译研究。研究路径多是双语交叉对比。 在语言学研究领域,形成了两大研究特色,其一是英汉“转类词”研究,在《外语教学与研究》、《外语与外语教学》、《外语教学》、《外语学刊》、《山东外语教学》等主要外语类学术期刊发表7篇论文; 其二是框架语义学研究,代表作是《汉语移动域框架语义分析》(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专著,以及在《中国外语》、《外语研究》等重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多篇论文。专著《汉语移动域框架语义分析》获得了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在翻译研究领域,我于2003年发起过翻译界翻译理论与实践关系大讨论(《上海科技翻译》2003年第1-4期),影响颇大。目前逐步形成了以译者行为批评研究为主要特色的翻译批评研究,代表作是《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商务印书馆,2014)和《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商务印书馆,2014)两部专著,以及在《中国翻译》、《外语研究》、《外语教学》等主要外语类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数十篇系列研究论文。中国译协常务副会长许钧教授将我开创的“译者行为批评”定位为“国际前沿”(《山东外语教学》2014年第1期),全国首家“翻译行为研究中心”也在扬州大学成立。译者行为系列研究获得了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其他:我主持了国家社科、教育部人文社科和省社科等各级基金项目;任国家一级学会——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常务理事和江苏省翻译协会副秘书长;被聘为上海师范大学、青岛大学、三峡大学等校兼职教授。 注:本页栏目可另加附页。

-5-

II-3 本人近五年主要科研成果目录 (II-1所填论文、著作、奖励、专利的清单) 序 号 成果 类别 名 称 时 间 等级 收录 情况 影响 因子 作者 名次 1 论文 汉、英语义框架网络对比,2009, 4 《中国外语》 框架元素Cause的翻译和认定,《外语研究》 音误现象的学理分析,《扬州大学学报》 2009, 6 C类 CSSCI 独立 2 论文 D类 CSSCI 独立 3 论文 2010, 1 D类 CSSCI 独立 4 译者行为与“求真-务实”连论文 续统评价模式:译者行为研究(其一),《外语教学》 译者“变译”行为的自律和论文 他评——译者行为研究(其五),《外语研究》 论文 汉语方式动词的移动状态层级,《外语教学与研究》 D类(省政府三2010, 1 等奖系CSSCI 列论文之一) 2010, 4 D类 CSSCI 独立 5 独立 6 2011, 6 B类 CSSCI 独立 7 “译内效果”和“译外效果”:译文与译者行为的双向论文 评价——译者行为研究(其六),《外语教学》 D类(省政府三2011, 2 等奖系CSSCI 列论文之二) D类 CSSCI 独立 8 9 参与构成移动事件的“非移论文 动动词+趋向词”格式,《扬2011, 5 州大学学报》 译者行为批评:翻译批评新聚论文 焦——译者行为研究(其十),2012, 3 《外语教学》 论文 我和“编辑学”英文术语“Redactology”,《出版科学》 2012, 1 独立 D类 CSSCI 独立 10 D类 CSSCI 独立 -6-

11 专著 《汉语移动域框架语义分2012, 5 析》,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 2012, 6 省政府一等奖 出版社图书二等奖 C类 独立 12 《散文英译过程》,北京:国编著 防工业出版社 美国中餐馆菜谱英译评价原论文 则——从译者身份的角度谈起,《中国翻译》 论文 第一 13 2013, 5 CSSCI 独立 14 汉语“移动”的框架语义认知,2014, 4 《扬州大学学报》 汉语散文英译中的韵味再现原则,《中国翻译》 2014, 5 D类 CSSCI 独立 15 论文 C类 CSSCI 第一 16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下的《圣经》翻译批评——译者行为研论文 究(其十一),《圣经文学研究》 论文 行为批评视域与文本批评视域,《外语教学》 2014, 8 D类 CSSCI 独立 17 2014, 2 D类 国家级出版社 国家级出版社 国家级出版社 CSSCI 独立 18 专著 《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2014, 8 北京:商务印书馆 《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2014, 8 北京:商务印书馆 《翻译识途:学·赏·用》,2014, 6 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 独立 19 专著 独立 20 专著 第一 科研部门审核意见: 经审核,序号为 的成果无误。 序号为 的成果无法确定。 审核人: (部门盖章) 2014年9月25日 注:本页栏目可另加附页。

-7-

II-4本人近五年代表性的科研成果简介 (包括著作、论文摘要、获得省、部级以上奖或通过省、部级以上鉴定的成果介绍和社会评价等,限填5项) 成果名称(1) 专著《汉语移动域框架语义分析》,北京:社科文献出版社,2012 中文信息处理需要以庞大的语义知识库为依托,而我参与研制的汉语框架网络CFN便是这样一项基础性的资源。汉语框架网络以框架语义学理论为指导,并以英语框架网络FN的实践为重要参考,结合中文信息处理应用目标的需要,通过英汉框架网络的比较,展示了CFN的研究思路。 汉语框架网络的构建研究具有开拓性,是继美国英语框架网络构建以来根据汉语的实际而着力构建的。世界上只有英语、德语、西班牙语、日语等少数几个语种在尝试着构建自己的框架网络。 本书获得江苏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 论文“汉语方式动词的移动状态层级”,《外语教学与研究》2011, 6 《汉语方式动词的移动状态层级》一文根据框架语义学原理,分析了汉语移动动词中方式动词词元激活某些框架元素的内在规律。语料统计发现,方式动词有层级之分。层级高,描写性就强。描写性越强,叙事性(过程性、移动性)就越弱,表现移动事件图式节点的可能性就越小,反之亦然。移动方式动词词元叙事性和描写性程度的强弱,直接作用于框架元素的共现和选择机制。与路径动词词元相比,移动方式动词词元总体上显现为较强的描写性和较弱的叙事性。 该文发表于外语界权威学术期刊上,表明了它的理论深度和研究的前瞻性。 论文“译者行为批评:翻译批评新聚焦”,《外语教学》2012, 3 译者行为批评是对译者借翻译活动参与社会的社会化过程的评价,也即对译者角色化过程的评价。行为具有规律性,译者行为亦然。随着“文化转向”对翻译外译者行为的关注和译者主体性研究的蓬勃开展,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译者行为批评正在成为翻译批评新的聚焦点。 本文讨论了译者行为批评正在成为翻译批评新的聚焦点的理由,并对译者行为批评进行了体系化的建构。 译者行为批评研究系列论文获得了江苏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成果简介 成果名称(2) 成果简介 成果名称(3) -8-

成果名称(4) 专著《译者行为批评:理论框架》,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这是一部以译者并具体以译者行为为切入口、以社会视域为评价视域,旨在评价译者行为和译文质量双边关系的描写性、批评性和框架性翻译理论论著。 译者行为批评,属于译者批评,是翻译批评学科的进一步细化;译者行为批评定位于翻译批评性研究范式转变的第三阶段,是翻译内外相结合的翻译社会学研究,是对译者语言性和社会性角色行为之于译文关系的评价,是对译者在翻译社会化过程中的角色化及其作用于文本的一般性行为规律特征的研究。 译者行为批评视域是“以人为本”的研究视域。批评意义上的“译者行为”为作者首创。 专著《译者行为批评:路径探索》,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 本书是一部集中讨论译者行为的翻译学专著,书中结合具体译例,分专题展开论述,涉及翻译策略的选择、正法翻译与非正法翻译、个体译者行为与群体译者行为、译文质量评价、风格传译、译者角色化行为等多个论题,并对奈达、严复等人提出的翻译学概念进行了重新梳理和澄清。 译者行为批评和文本批评互不可分,译者身份和角色决定译者行为,译者行为决定译文品质,而译文品质高低是与译者的身份和角色相一致的。从译者身份和角色入手进行译文质量评价,有望实现全面和客观。 成果简介 成果名称(5) 成果简介 II-5 近五年已主持的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课题情况 项目、课题名称(下达编号) 译者行为评价 译者行为研究 苏籍翻译家翻译行为共性研究 项目级别、 来源 全国社科规划办 教育部社科规划基金 江苏省社科规划基金 迄止时间 2011, 6-2013, 12 2010, 6-2014, 11 2014, 9-2016, 12 经费(万元) 是否结题 15 9 4 已结题 在研 在研 科研部门审核意见: 经审核,序号为 的成果无误。 序号为 的成果无法确定。 审核人: (部门盖章) 2014年 月 日 -9-

III. 指导研究生情况

III-1 本人指导硕士研究生情况 入学年月 2004,9 2005,9 2007,9 2012,9 研 究 方 向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 英汉语言对比与翻译研究 人数 5 2 4 6 获得学 位人数 5 2 4 考取博士人数 III-2 本人在国内外协助指导博士研究生情况 时 间 2014年9月开始 国别、学校 扬州大学 学生 姓名 唐 蕾 导师 姓名 俞洪亮 协助指导的博士生 研究方向 语言学 本人担任 工作 承担两门课程 III-3 本人主讲的研究生课程或本科生核心课程 时 间 秋季(1) 秋季(1) 春季(2) 春季(2) 春季(2) 课 程 名 称 外汉语言对比 翻译批评 语义学 高级笔译 论文指导与写作 课 时 2/周 2/周 2/周 2/周 2/周 授 课 对 象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硕士研究生 -10-

III-4 本人指导的硕士研究生发表论文情况(限10篇) 研究生 姓 名 倪月梅 宋彩菊 郭乐之 王相博 师亚瑾 周 梅 冯 焱 刘 梦 王 莹 强 卉 论 文 题 目 浅析寒暄语“吃饭了吗” 语篇衔接手段对比及翻译——以散文翻译为例 “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下的译者之非译行为 智能技术会让我们变笨吗(翻译) 目的支配下译者的自由度 年轻、有为而无业(翻译) 杂合理论下的旅游文化翻译 “求真-务实”连续统评价模式下的校训汉外翻译策略 电影片名翻译视域下的译者角色解读 厚翻译该有多厚?厚翻译现象研究 发表刊物及时间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 9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08, 7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0, 3 《英语世界》2014, 5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 11 《英语世界》2014, 5 东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 5 《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11, 3 《江苏外语教学研究》2010, 3 《翻译论坛》2014, 2 排名情况 收录情况 独立 独立 独立 独立 独立 独立 独立 独立 独立 独立 IV. 与我校开展产学研合作情况 注:表IV—VI为校外申请兼职人员填写。

-11-

V. 申请兼职人员所在单位推荐意见 负责人签名: (公章) 年 月 日 VI. 我校本学科博士研究生导师推荐意见 导师一推荐意见: 导师二推荐意见: -12-

VII 学位点、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及学院意见

学位点推荐意见: 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审核意见: 经审核:_______同志正常申报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符合文件中第三条基本条件中(一)、(二)、(三)中______类第( )点、(四)中第( )点、(五)、(六)、(七)项要求。 经审核:_______同志破格申报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符合文件中第四条破格申报条件中(一)、(二)中1类第( 1 )项要求。 经审核:_______同志破格申报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符合文件中第四条破格申报条件中(三)中______类第( )项要求。 经审核:_______同志申请认定博士研究生导师资格,符合文件中第五条直接认定条件中( )项要求。 院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人数: 11人 建议增补: 7人 出席委员: 7 人 不建议增补: 0人 主席: (签章) 年 月 日 学院意见: 负责人: (签章) 年 月 日

-13-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op75.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