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的一般格式和顺序

更新时间:2023-04-28 23:07:01 阅读量: 实用文档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毕业论文的一般格式和顺序

毕业论文应包括:(1)封面;(2)任务书;(2)中文论文摘要及关键词;(3)英文论文摘要及关键词;(4)目录;(5)正文;(6)致谢;(7)参考文献等7大要素并按此顺序排列.其他可以选择添加的内容有:位于目录之后的内容:(8)符号、变量、缩略词等本论文专用术语的注释表;位于参考文献后按序排列的内容:(9)附录;(10)索引(中、英文);(11)作者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1.1论文封面及任务书

统一按学校印制的规定格式及要求填写.

1.2论文摘要及关键词

中文摘要约1000字左右,英文摘要约1000词左右,二者应基本对应.摘要应说明研究目的、研究方法、成果和结论,要突出本论文的创造性成果或新的见解、用语简洁、准确,并在论文摘要后注明本文的关键词3至8个.关键词应为公知公用的词和学术术语,不可采用自造字词和略写、符号等,词组不宜过长.

英文摘要采用第三人称单数语气介绍该学位论文内容,以便其他文摘摘录.叙述实验过程所做工作时用一般过去时,叙述事实或结论时用一般现在时.中国姓名译为英文时用汉语拼音,按照姓前名后的原则,姓、名均用全名,不宜用缩写.姓全用大写,名的第一个字母大写,名用双中文字时两个字的拼音之间用短划线.论文英文封面上的署名也遵守此规定.

1.3目录

目录应层次清楚,排列整齐.

1.4本论文专用术语(符号、变量、缩略词等)的注释表

如果有必要可以设置此注释表.此部分内容可根据论文中采用的符号、变量、缩略词等专用术语加以定义和注释,以便于阅读.

1.5正文

正文是学位论文的主体和核心部分,不同学科专业和不同的选题可以有不同的写作方式.正文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5.1引言

引言是学位论文主体部分的开端,要求言简意赅,不要与摘要雷同或成为摘要的注解.除了说明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等外,还应评述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相关领域中已有的研究成果;介绍本项研究工作前提和任务,理论依据和实验基础,涉及范围和预期结果以及该论文在

已有基础上所解的问题.

1.5.2文献综述

在查阅国内外文献和了解国内外有关科技情况的基础上,围绕课题涉及的问题,综述前人工作情况,达到承前启后的目的.要求:(1)总结课题方向近几年以来的国内外动态;(2)明确前人的工作水平;(3)

介绍目前尚存在的问题;(4)说明本课题的主攻方向.

1.5.3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或统计分析

利用所掌握理论知识对所选课题进行科学地、严密地理论分析、数值计算或统计分析,剖析课题,提出自己的见解.

1.5.4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及实验装置

要求对实验原理、方法、装置、步骤和有关参数有较详细的阐述,以便评阅人及答辩委员会审核实验的可靠性,并能对试验进行重复以便验证结果的可靠性,也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个较完整的研究方法.

1.5.5实验结果及讨论分析

列出数据的图或表,并对数据结果进行讨论,对比分析、结果推论要严格准确,避免采用模棱两可的评定语言.对反常的数据要保留并

做解释或者说明.

引用的别人的研究成果及数据应加注参考文献,较长的公式推导可列入附录.采纳文献及引用数据应为可以公开并能重复查到的文献

资源,并提供准确出处(如页码或图表序号等).正文引用文献一律用

右上角方括号内的次序号(阿拉伯数字)(用“上标”格式)

1.5.6图、表、公式、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的规定

(1)图

图应具有“自明性”,即只看图、图题和图例,不阅读全文,就可

理解图意.图应编排序号.每一图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图号置于

图下.图题、图号字体比正文小半号.必要时,应将图上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实验条件等,用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图题下方,作为图例说明.

图名、图号和图例应和插图一起置于一个图文框内(框线隐去).

图文框采用锁定标记选项,以免编辑时漂移.插图尺寸不宜过大,边长

不宜大于12厘米,尽量不用整页插图.插图宜采用文字环绕方式随文

右侧编排.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三要素即“量、标准规定符号、单位”,例如“体积v(m3)”.此三者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等)

的情况下方可省略.坐标上标注的量的符号和缩略词必须与正文一致.

照片图要求主题和主要显示部分的轮廓鲜明,细节清晰,反差适中.照片上应该有表示目的物尺寸的标度.

(2)表

表的编排,采用三线表,一般是内容和测试项目由左至右横读,数

据依序竖排.表应有自明性并采用阿拉伯数字编排序号,表格较多时

可按章排序.

每一表应有简短确切的题名,连同表号置于表上.必要时,应将表

中的符号、标记、代码,以及需要说明事项,以最简练的文字,横排于

表题下,作为表注,也可以附注于表下.

表的各栏均应标明“量(或测试项目)、标准规定符号、单位”.

表中的缩略词和符号,必须与正文中一致.

表内同一栏的数字必须上下对齐.表内一律填入具体数字或文字.“空白”代表未测或无此项,“…”代表未发现,“0”表示实测结果确为零.

(3)数学、物理符号和化学式

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等应编排序号,序号标注于该式所在行的最右边;当有续行时,应标注于最后一行的最右边.

公式首行的起始位置位于行首算起第五个中文字符之处,即在段落起始行的首行缩进位置再退后两个中文字符.不要用居中、居左或居行首排列.

公式编号按阿拉伯数字顺序编号,公式较多时可按章顺序编号.

公式及文字中的一般变量(或一般函数)应用斜体,矢量用粗斜体.常用函数、数字运算符、化学元素符号及分子式、单位符号、产品代号、人名地名的外文字母等用正体.

非公知公用的符号、缩略词均应该在第一次出现时加以说明,并给以明确定义.必要时缩略词后面在括号内标明外文原文.

(4)计量单位和数字用法

论文必须采用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方法》执行.各种量、单位和符号,必须遵循国家标准的规定执行.数字和单位用法应遵照

gb/t15835.

1.5.7结论

结论应精炼、准确、完整.着重阐述作者研究的创造性成果及其在本研究领域中的意义,还可进一步提出需要讨论的问题和建议.

1.6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的撰写应本着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凡有引用他人成果之外,均应按论文中所引用的顺序列于文末.

参考文献的著录均应符合国家有关标准(遵照gb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执行).

1.6.1期刊文献

文献是期刊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j].刊名,出版年份,卷号(期号):起止页码.

例如:

[1]袁庆龙,候文义.ni-p合金镀层组织形貌及显微硬度研究[j].太原理工大学学报,2001,32(1):51-53.

1.6.2图书文献

文献是图书时,书写格式为:

[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m].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例如:

[3]刘国钧,王连成.图书馆史研究[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

社,1979:15-18.

1.7附录

该部分包括毕业环节所要求外文翻译原文与译文,与论文有关的原始数据明细表,较多的图表,计算程序及说明,过长的公式推导,或取材于复制品而不便于编入正文的材料等.附录一般与论文全文装订在一起,与正文一起编页码.如果附录内容很多时可独立成册.若有多个附录按大写英文字母排序,每一个附录均另起一页.

1.8索引

如果有必要可以设置索引.此部分可根据需要编排内容索引(关键词索引)、著者索引,中文按汉语拼音字母顺序、英文按照英文字母顺序编排.

1.9作者在学期间学术成果

指学位申请者在学期间在各类正式刊物上正式发表或已被接受的学术论文及其他学术成果.

1.10致谢

在正文后对本论文学术研究有特别贡献的组织或个人表达谢意.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56q.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