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设计模板 - -笔算除法例2 - 图文

更新时间:2023-12-01 10:2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教学基本信息 课题 笔算除法例2 学科 数学 学段 中年级 年级 四年级 相关领域 教材 数与代数 书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出版社:人教 出版日期:2012年6月 教学设计参与人员 姓名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xx 单位 联系方式 xx xx xx xx xx 设计者 实施者 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其他参与者 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新课标注指出,运算能力主要是指能够根据法则和运算律正确地进行运算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算能力有助于学生理解运算的算理,寻求合理简介的运算途径解决问题。本节课旨在课标的指导下,以实际生活情景,学生在原有知识的认知上解决问题,从而通过探究感悟笔算除法中,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的需要。通过学生探究试商的过程,体会试商后所得的余数比除数大从而进行调商的情况,直到试商结束。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再反回来解决实际的生活问题。提升学生学习知识的成就感。 教学背景分析 (一)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的教学任务是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P84页。在二年级下册设置了表内除

1

法、三年级上册设置了有余数的除法以及三年级下册设置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本课内容为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内容: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这是小学生学习整数除法的最后阶段,它是在学生学习了多位数乘一位数、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单元主要内容有:口算除法、笔算除法,其中笔算除法部分又包含商一位数、商两位数及商的变化规律。因此本节内容应使学生深刻认识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和试商的方法,进而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

(二) 学生情况分析

1.学生在在二年级下册设置了表内除法、三年级上册设置了有余数的除法以及三年级下册设置的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如除的过程中要看被除数的前一位或前两位,商的书写位置、余数必须比除数小等。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的计算原理与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相同,只是试商的难度加大。学生在第一单学习了数位顺序表和第三单元学习了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算理和算法,对本章笔算除法的计算能力和算理上都有一定的辅助理解的作用。

2.本年级的学生十岁左右,正是活泼好动的时候,注意力很难集中下来,因此需要结合学生兴趣进行本课的计算教学,联系实际生活中买书的实际问题,从情境中吸引住学生。 3.

2

通过课前小测,有70%的学生对于笔算除法的认识还不是很清晰,把除数的估值当做准确值进行计算;有19%的学生对余数要比除数小的知识掌握不扎实,没有把剩下的32仍可分一份的意识。也有11%的学生能够正确的进行竖式计算,但学生在计算过程中也很犹豫,说明也是在摸索中尝试做题,对算理及算法不清晰。 (三)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分析 本节课通过投影出示主题图使学生深入情境,在生活中买书的过程中,解决“一本《作文选》多少元?”引发学生对生活中的问题的解决,首先使学生列出算式84÷21,通过让学生尝试计算,体会用“四舍五入” 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的过程与需要。学生尝试计算,板书学生不同的试商方法,请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通过对比的方式总结试商的实际需要以及运用“四舍五入”法把除数看做整十数来试商的方法。 在教学手段上运用多媒体进行情景的导入,通过学生动手计算解决问题,进行板书使学生进行对比的方式,感受试商的不同方法和实际过程的需要。 (四)技术准备与教学媒体 教学媒体:多媒体投影 教学目标(含重、难点)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用“四舍”法和“五入”法试商,会用这两种试商方法进行有关的笔算。 2、提升计算的基本技能和笔算中试商的能力。

3

未算出准确值算理及意义不清楚余数错误未调商正确书写计算过程

3、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掌握试商的方法 教学难点:运用四舍五入法正确的试商 教学流程示意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 观察对比 探究新知 板书由学生说出自己的试商过程 总结四舍五入的试商方法 课堂练习 反馈总结课堂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列式计算 1、 出示例3,列式计算 情景导入:21本《作文选》要付84元。一本《作文选》多少元?这本书贵不贵? 二、深入情境,自己尝试竖式计算,学习算理与算法 (1) 算理分析: 列式:84÷21 总价÷数量=单价 (2)探究84÷21的计算方法。 4

和昨天学习的除法题有什么不同?如何计算?

提问:你能计算出84÷21等于多少吗?是怎样想的?学生讨论汇报:

方法一: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把21看作20来试商,但是在计算时用21这个准确值进行计算

84÷21=4 (20) 4 21) 84

84 0

方法二:把除数和被除数都看作整十数来试商,把21看作20,把84看作80来试商,但是在计算时用21这个准确值进行计算

(3)①观察讨论两种方法,体会把除数是两位数非整十数进行估值试商更方便。但是在计算时用准确值进行计算。利用“四舍”法。 ②除数是两位数除法,看被除数的前两位 ③除到哪位商哪位

③余数要比除数小

(4)总结: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但是在计算时用准确值进行计算。利用“四舍”法。

2.出示:

王老师还有196元,要买39元一本的词典,可以买多少本?还剩多少元? (1)提问:怎样列式?怎样想的?学生独立试做完成,然后交流,订正。

196÷39=5??1

(40) 5

39) 196 195 1

(2)归纳总结:如果把除数看作和它接近的整十数来试商,就比较方便了。

39最接近40,把39看作40来试商,这样把196÷39转化成196÷40,应该

5

商几?商写在哪一位上?试商4。因为除数39,不是40,因此,商是否合适,还要看商与除数相乘的情况,可以在商的个位上先轻轻地写上“4”,不行再调商为5。 (3)讨论余数是40,结合买东西这四十元钱还可以再买一本与除法余数相联系。学生自己尝试着说,理解余数要比除数小的意义以及调商的方法。从生活中的简单计算提升到数学的算理。 (4)练习: 198÷23 215÷34 552÷63 ①提问:你把各题的除数看作多少来试商?你怎么计算的?这三道题的调商过程有什么共同点? ②小结:用“四舍”或“五入”的方法,把除数看作整十数来试商,初商容易大,大了要调小(小了要调大)。 三、反馈练习: 书后做一做 23) 69 81) 324 72) 245 板书设计:笔算除法 20 2 40 5 40 5 21 84 39 196 39 196 84 195 156 4 1 40

6

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本节课是笔算除法试商,通过情境的导入使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解决问题。当发现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难以计算出自己想要的结果。通过讨论与对比,总结出笔算除法试商的方法。从而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再通过书中的联系题来巩固笔算除法的试商方法和技能。 23) 69 81) 324 72) 245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或其它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让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学习数学知识,通过深入情境,在学习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而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当已有知识不能够解决时,通过探讨和对比总结知识。初步掌握用“四舍”法和“五入”法试商,会用这两种试商方法进行有关的笔算。提升计算的基本技能和笔算中试商的能力。 本节课与其他部分的运算知识的学习相比,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切实的需要。教法步骤循序渐进,易于学生掌握和接受,把生活与知识紧密联系。学生在实际的生活情景中,学生的不同方法通过板书展示,学生直观的进行对比,顺其自然的接受新知识。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更好的理解知识和应用知识。相较于简单的灌输用“四舍五入”法进行试商多了情感的链接。

7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7f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