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实验版必修3《启蒙运动》word教案

更新时间:2023-12-01 19: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启蒙运动 主题导言

启蒙运动出现在欧洲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日益发展的17-18世纪。其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之后,伴随着西欧自然科学的迅速发展,近代启蒙运动发端于17世纪的英国,在18世纪的法国形成了波澜壮阔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的影响遍及欧、美、亚三洲。启蒙运动是人类历史上的丰碑,它高扬理性的大旗,引导人们向近代社会前进,

为近代世界各国的变革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 ——高三拓展课程教材 洛克:立法(议会)行政(君主)对外(君主)

孟德斯鸠:立法(议会)行政(君主)司法(法院) 霍布斯 个性 唯物主义的国家学说 维护君主专制制度 维护“光荣革命”的成果 首创政治分权学说 启蒙运动的泰斗 开明君主制度 近代法学理论的奠基人 三权分立、相互制衡 启蒙运动中最激进的思想家 人类不平等起源于私有制 人民主权,直接民主 人民对政府拥有永远革命权 共性 主张自然权利;崇尚理性主义;反对封建神权 ;反对封建王权;主张法治;宣扬自由平等 洛克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霍布斯 洛克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政 体 君主专制 君主立宪制 开明君主制 君主立宪制 民主共和政体 (直接民主) 对政府或国家的态度 不能反对、绝对服从 政府违反受托,人民有权取消或撤换 反对革命、主张改革 反抗暴政会导致政府解体、不会造成国家解散 人民对政府拥有永远 的革命权

法律文献

美国独立战争:《独立宣言》《联邦宪法》 法国大革命: 《人权宣言》《民法典》 中国辛亥革命:《临时约法》

启蒙 SOLO

视角1:18世纪法国启蒙运动是第二次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它比第一次更成熟、深刻。它反对的是王权、教权和特权——这三者是封建专制主义的体现,也是封建制度的最后一道防线。

视角2:高扬理性的大旗。否定神的意志,注重人的思考和判断、注重人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打破了欧洲中世纪的神学枷锁,开启了科学和理性之门。如伏尔泰、卢梭等人的学说。

视角3:人的自然权利是最崇高的权利。提出“天赋人权”学说,包括人们谋求生存、追求幸福的权利。阐述“主权在民”学说,更是把人权理论提高到一个新的顶点——人民对政府拥有永远的革命权。

视角4:启蒙思想家在批判旧制度的同时,为“理性社会”,即他们渴望中的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一幅蓝图。如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学说。

视角5:启蒙运动为18世纪法国大革命培养了一代革命家, 他们制定的革命文献和领导的革命行动,都有启蒙运动的烙印。如拿破仑和19世纪的民主革命家也是在启蒙运动的培养下成长起来的。

视角6:启蒙思想是个长期的国际性的发展过程,其先进的思想越过国界,传播到世界各地。 使人民以新的观念看待国家、政权机构、宗教生活。如传播到中国、日本等国家引发的改革或革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封建制度

一、封建制度的产生:(B) 1.时间

产生:6世纪下半夜 基本确立:11世纪前后 2、背景:

476年随着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罗马帝国时期的隶农制和日耳曼人的氏族制因素互相影响,互相结合,催生出西欧封建制度 3、采邑改革

时间:8世纪上半叶

推行者:法兰克王国宫相查理马特

内容:改革土地分配制度,变无条件赏赐为有条件分封。 影响:

(1)采邑改革促进了西欧封建制度的发展。采邑连同居住其上的耕种者一起分封,加速了自由农民的农奴化进程。

(2)在采邑制度下,国王仅仅是名义上的全国最高土地所有者,实际权力有限。

(3)法兰克王国后期,采邑渐渐演变为世袭领地,封建领主势力坐大,王国陷于分裂割据状态。 二、等级君主制:(B) 1、背景:

12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复兴和商品经济的活跃,英、法等国王权呈加强之势。以国王为代表的中央集权势力与新兴的市民阶层在共同利益驱使下,力图携手打破封建割据局面。 2、形成:

自13世纪下半叶起,英、法相继出现了新的权力机构——等级代表会议,与会者大多为教会贵族、世俗贵族和城市市民,等级君主制产生。1265年召开的英国议会和1302年举行的法国三级会议标志着英、法两国等级君主制的初步形成。 3、特征:

贵族和市民等阶层共同参政,并在一定程度上分享权利。这是西欧封建制度的重要特征之一。司法和军事等方面的权利渐渐集中到中央,等级代表会议则主要掌控国家赋税的批准权和分摊权,市民阶层的利益和要求开始受到重视。 4、意义:

等级君主制相对于中世纪早期的政治混乱和割据状态而言,具有历史进步意义,推动了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庄园和城市(经济)

一、中世纪庄园:庄园的特征(A)

大体上是一个自给自足的经济实体。国王、教会贵族和世俗贵族都是庄园领主。

二、城市的自治

背景:中世纪城市都建于封建领地之上,受领主盘剥。

目的:为了维护自身利益,营造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环境,争取城市

? ? ? ? ? ? ? ?

自治,夺取司法权和行政权。

手段:金钱赎买和武装斗争是常用的两种手段。

结果:经过斗争,部分城市获得了完全自治权,由国王和城市代表共同管理。

大学的兴起 1、原因

随着城市复习和商品经济的活跃,新兴的市民阶层出于经济活动的需要,强烈要求开展世俗教育。 2时间:11——12世纪 3、影响:

有助于学术研究摆脱教会控制,有利于师生自由探索,为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准备了条件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b2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