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

更新时间:2023-12-01 19:19: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2014—2015学年度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教 学 设 计

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

学 校:毕节十小 教 师:张 宾

第三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

教学内容

1.数数、数的基本含义 2.数的组成和读写

3.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4.练习五 5.数的顺序

6.比较数的大小

7.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8.练习六 9.复习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能够正确地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个位、十位,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所表示的意义,并初步认识百位;能够正确、熟练地读写100以内的数。

3.使学生了解加法和减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结合数的认识,能够正确、熟练地口算整十数加一位数以及相应的减法。

4.使学生会用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从而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从数学的角度观察周围事物和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同学之间的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在认数的活动中,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数位的意义 教学准备

小棒、计数器、数位顺序表、口算卡 课时设计 单 元 内 容 课 时 数数、数的基本含义 1课时 数的组成和读写 2课时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2课时 练习五 1课时 数的顺序 1课时 认识100以比较数的大小 2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1课时 内的数 练习六 1课时 复习 2课时 我们认识的数 1课时 单元测试及讲评 4课时 合计 18课时 第一课时 数数、数的基本含义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1—23页例1和“想想做做”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活动,初步理解非整十两位数的意义,会按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会读、写非整十的两位数,会用学具表示这些数,知道这些数的组成。

2.继续培养动手操作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用数学的观念,看周围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

教学重点:

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 教学难点:

知道几十九后面的数是几。体会满十进一的计数方法。 教学准备: 小棒若干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出示一些非整十数: 全班有 人;

小明的体重是25千克; ??

告诉学生几十几的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可大了。 讲述: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些“几十几”的两位数。(板书课题:认识几十几) 二、直观认识几十几:

1.谈话:请小朋友们数出23根小棒摆在课桌上,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让学生在小组内相互交流摆法,比一比哪种摆法好,好在哪里。

让学生感到摆成2捆(每捆10根)和3根比较好,因为这种摆法能一眼看出是23根。 2.谈话:刚才老师说出23这个数让你们摆小棒,你们摆得都很好,下面让你们先摆小棒再说数,看谁能摆得对,说得对。

提问:2捆添上4根是多少?你怎么知道这是24根的?2捆添上9根呢?你怎么知道这些是29根的?

3.讨论:二十九根添上一根是多少根?你能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吗?小组讨论后在班内交流。

提问:二十九添上一是三十,那么三十九添上一,四十九添上一??各是多少呢? 4.让学生从85一个一个地数到99,每个人都要在小组内数给同学听。 5.思考:99添上1是多少?

让学生用小棒摆出99,想添上1是多少? 提问:为什么99添上1是一百?

6.让学生十根十根数,从十数到一百。 师指出:10个十是一百。 三、组织练习: 1.“想想做做”第1题。

谈话:数一数我们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看谁数得又对又快,并告诉同学

们你是怎样数的。

结合情景图,介绍《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内容。使学生明白保护环境从小做起,从我做起。

2.“想想做做”第2题。

谈话:小朋友们爱吃香蕉吗?白菜老师给大家带来多少根香蕉呢? 请小朋友们5个5个地数。谁数对了就可以吃掉这些香蕉了。 谁还能5个5个地从5数到100呢? 3.“想想做做”第3题。

谈话:从70数到100怎么数? (1)一个一个数; (2)2个2个数; (3)5个5个数。 4.“想想做做”第4题。

看看图上的羽毛球有几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是多少?

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同桌互相交流。然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5.“想想做做”第5题。

把小球每数10颗圈一圈,数数一共有多少颗。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交流。 四、全课小结: 谈话:小朋友,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什么样的数呢?回家后去了解一下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今年各有多少岁?

板书设计:

数数、数的基本含义 10个十是一百

安全提醒:

森林防火安全:

1.不许玩火,不许私自带火山上;

2.不接触易燃易爆物品,不随便燃放烟花爆炸; 3.文明祭祀,不烧香、纸、烛; 4.小学生不参与森林救火。

教学反思:

第七课时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3—34页“例6”、“想想做做”1—6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2.使学生在活动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估计意识和合情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以及与同学合作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

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 “多得多”“少得多”这些词语的含义,并能正确运用到语言情境中去。 教学准备:

计数器、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出示情境图)瞧,这是什么?(智慧星)这些漂亮的智慧星呀,是小猴和小猫比赛时做的,你们想知道比赛结果吗?

小猴说:“我做了34个。” 小猫说:“我做了38个。” 听了对话,你能知道什么? 二、唤醒经验,学习新知: 1.学习“多一些、少一些”

(1)你怎么看出小猫赢了?小猫做的比小猴多很多吗? (2)教师小结出示:小猫比小猴做的多一些。(板书) (3)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样说? (4)交流:小猴做的比小猫少一些。(板书) 2.学习“多得多、少得多”。

(1)从图上你还知道了什么?小狗做了多少个?(10个) (2)你觉得小狗做的和小猴比怎么样?

(3)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小结为:小狗做的比小猴少得多。(板书) (4)那小猴和小狗比呢?(板书) 三、练习交流,巩固拓展: 1.想想做做第1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指导学生把话说清楚、说完整。 2、想想做做第2题。 第1小题。

(1)小熊和小兔来到了一片果园,他们看到了什么呢?他们在说什么呢? (2)梨的个数比苹果少得多,“少得多”是什么意思?

(3)那么,梨可能有多少个呢,书上提供了三个答案,你认为哪个答案合适就在它下面画“√”。

第2小题。

(1)小芳和小明在拍球,小芳说:“我拍了50下”小明说:“我拍的比你少一些”。

(2)小明可能拍了多少下?

学生完成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订正。 3.想想做做第3小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多一些,多得多。然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4.想想做做第4题。

引导学生交流:所谓比较合适是指车辆的座位数要比人数多,但只适合多一些,而不适合多得多。

5、想想做做第5题。

引导学生观察左边书的高度,再根据20本推算右边书的本数。 四、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

板书设计:

差不多:多一些、少一些(接近) 差得多:多得多、少得多

安全教育:

防溺水安全:1.不要私自离开学校下水游泳; 2.游泳应有成年人陪伴; 3.不到不熟悉的水域游泳;

4.同伴溺水,自己不能下水救援,要大声呼救。

教学反思:

第八课时 练习六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5—36页“练习六” 1—8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数的顺序,会比较数的大小。

2.使学生认识单数和双数,学会判断单数和双数的方法。 3.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并理解“差不多”的含义,会正确运用这些词语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和相差程度。 教学重点:

认识单数和双数,学会判断单数和双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

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差不多”这些词语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和相差程度。 教学准备:

计数器、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数的顺序和比较数的大小。 1.第1题。

(1)让学生观察数轴上的数的排列规律,独立填出方框里面的数。 (2)指名汇报,集体订正。

(3)口答:在填出的数中,哪个数更接近90?97接近100还是接近90?93呢? 2.第2题。

学生先自己数一数,再同桌互数,然后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3.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在小组内交流订正。 4.第4题。实际生活中的比大小。

(1)你能从图上看出这是什么季节吗?从哪里看出的?(景物、衣物、动作、温度计) (2)谁能介绍一下怎么看温度计?

(3)你能用符号表示三个数的大小关系吗? 5.第5题。

让学生独立观察,找出规律,然后填写在书上,指名汇报展示,全班交流、订正,并说一说规律是什么。

二、教学单数和双数。 1.第7题。

(1)出示表格。教师示范在表格中依次圈3个双数,提出:你能照样子接着圈一圈吗?再把圈出的数读一读。

启发思考:你觉得这些数有什么共同特点?没有圈出来的数呢? 指出:圈出来的是双数,没有圈出来的是单数。

(2)进一步要求学生随意说一个数,让大家听听是单数还是双数。

(3)教师小结:个位上是2、4、6、8、0的是双数,个位上是1、3、5、7、9的是单数。 (4)游戏。教师报数,学生判断:单数拍一下手,双数拍两下手。 (5)你能说出几个单数和双数吗? 2.生活中的单数和双数。(第6题)

(1)引导学生看图,理解题意。

(2)思考:53号住在哪边?68号呢?

(3)说一个门牌号码,让同桌猜猜在哪边? 三、体会“差不多”。 (练习六第8题) 1.学生读题,小明说“我校一年级有80人”,小红说“二年级的人数和一年级差不多”。 2.提问:“差不多”是什么意思?小组内讨论交流。

3.二年级可能有多少人呢?在你认为合适的答案后面划“√”。 指名汇报,全班交流、订正。 四、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新的收获?

板书设计:

安全提示

预防食物中毒:

1.养成良好卫生习惯,勤换衣、勤洗澡、勤洗手

2.不喝生水或不洁净的水,不吃生冷变质食物,不购买、食用“三无”食品。 3.不采摘食用不熟悉的野果或蘑菇。

教学反思:

第九、十课时 复习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37—39页“复习” 1—7题、8—11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读写方法和数的顺序。 2.通过复习,让学生熟练掌握比较100以内数的大小的方法。 3.通过复习培养学生的数感,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教学重点:

进一步帮助学生巩固1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 教学难点: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 教学准备:

计数器、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100以内数的组成和读写方法。 1.写一写,读一读。(复习第1题)

(1)复习计数器上的数位。提问:个位上的一颗珠子表示?十位呢?百位呢? (2)让学生看计数器写数,并说说数的组成。 指名汇报,全班交流。 2.第2题

提问:上下两组数你发现有什么不同?

小组讨论、交流,指名汇报发现的规律,引导学生发现第1组数是一个一个的数,第2组是是十个十个的数。然后让学生独立把数轴填完整。

3.数的组成和顺序。(复习第3题) (1)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2)出示类似的题型进行练习:

5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 )个一和( )个十组成32。 83接近90还是接近80( ); ( )最接近100。 4.数数填填。(复习第4题)

(1)在生活中,我们认识了钟面,你知道钟面上有哪些东西吗? (2)齐读白菜先生的介绍。说说一大格和一小格指什么? (3)再观察钟面旁边的“5”和“10”指什么? (4)说说你是怎么填的?用什么方法填出来的? (5)一圈共有多少个小格? 二、复习计算和比较数的大小。 1.复习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并说一说是怎么比较的。 复习数的大小的比较方法。 2.第7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明确从小到大排列。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订正,并说一说排列的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rb2t.html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