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治疗学复习资料整合

更新时间:2023-11-25 18:12:01 阅读量: 教育文库 文档下载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下载后的文档,内容与下面显示的完全一致。下载之前请确认下面内容是否您想要的,是否完整无缺。

1、 正骨八法?(P2)

正骨八法:摸、接、端、提、按、摩、推、拿。

2、 推拿治疗的基本作用?(P3大标题)

调整脏腑,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理筋整复。

3、 推拿治疗原则?(P14大标题)

治未病,治病求本,扶正祛邪,调整阴阳,因时、因地、因人制宜

4、 推拿基本治法?(P17)

温法、通法、补法、泻法、汗法、和法、散法、清法。

5、 颈部运动的正常活动度? (P24)

屈伸:35~45°,旋转:60~80°,侧屈:45°

6、 颈部特殊检查:挤压试验,分离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及其意义?(P24) 挤压试验(压顶试验):患者坐位,检查者双手交迭置于患者头顶,并控制颈椎在不同的角度下进行按压。阳性反应:颈部疼痛或上肢放射痛。意义:颈神经根受压。

【附:叩顶试验:检查时,病人正坐,颈胸椎挺直,牙齿咬紧,术者一手掌垫在病人头顶,另一手握拳叩击手背。阳性:颈痛上肢串痛,麻木,或引起患侧腰腿痛。意义:颈或腰神经根受压】

分离试验:患者正坐位,检查者两手分别托住患者下颌和枕部,向上牵拉。阳性反应:颈部和上肢疼痛减轻。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坐位,头微屈,术者一手置患侧头部,一手握患肢腕部,做反方向的牵拉。 阳性反应:患肢出现疼痛或麻木。意义:脊神经根或干受累,多见于神经根型颈椎病。

7、 腰部脊柱正常活动度?(P30)

前屈:90°,后伸:30°, 侧屈:20~30°,旋转:30°

8、 腰部特殊检查:直腿抬高试验及加强试验,坐位屈颈试验,及其意义?(P33)

直腿抬高实验:患者仰卧,检查者一手握住患者足部,另手保持膝关节在伸直位,将两下肢分别做直腿抬高动作。阳性:60°以下,腰部和股后部出现疼痛。意义:神经根受压。足背屈试验(加强试验):对腰椎间盘纤维环破裂症(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更有意义。 坐位屈颈试验:患者取坐位或半坐位,两腿伸直,使坐骨神经处于紧张状态,然后被动或自动向前曲颈。阳性:患肢腰腿部疼痛。意义:腰部病变或股神经受压。

9、 骨盘特殊检查:骨盘挤压试验,骨盘分离试验,及其意义?(P35)

骨盘挤压试验: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放于髂骨翼两侧,两手同时向中线挤压。阳性:疼痛。意义:骨盘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

骨盘分离试验:患者仰卧位,检查者两手分别置于两侧髂前上棘部,两手同时向外推按髂骨翼,使之向两侧分开。阳性:疼痛。意义:骨盘骨折或骶髂关节病变。 10、 疼痛弧试验?(P40)

疼痛弧试验:嘱患者肩外展或被动外展患肢,当外展到60°~120°范围时,冈上肌腱在肩峰下摩擦,肩部出现疼痛为阳性征,这一特定区域的外展痛称疼痛弧。 11、 网球肘试验?(P42)

方法:前臂稍弯曲,手呈半握拳,腕关节尽量屈曲,然后将前臂完全旋前,腕关节掌屈,再将肘伸直。阳性:肱骨外上髁处发生疼痛。意义:肱骨外上髁炎(网球肘)

12、 爪形手、猿手、腕下垂意味着?(P44)

腕下垂:桡神经损伤;前臂伸腕肌腱断裂。爪形手:由前臂缺血性肌挛缩;尺神经损伤或臂丛神经损伤形成。猿手:正中神经和尺神经损伤。

13、 握拳试验及其意义?(P46)

方法: 患手握拳(拇指在里、四指在外),腕关节尺偏。 阳性:桡骨茎突处疼痛。意义: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

14、 推拿基本常识(了解)(P58) 15、 颈椎病的定义、分型以及各型的临床表现与阳性体征。(P65~68)

定义: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及椎间结构继发性改变,刺激、压迫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组织,出现相应的各种症状和体征的一种脊柱病证。属中医学“项痹”、“颈部伤筋”、“项筋急”、“项肩痛”、“眩晕”

分型: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混合型 临床表现及阳性体征:(划线部分为阳性体征)

(1)颈型:颈项部和肩胛骨间区肌肉处于持续紧张状态,出现肌紧张性疼痛。

易造成椎旁软组织损伤,颈椎活动节段错位。 颈部易于疲劳。 频繁出现落枕

颈部活动受限,附近肌肉有条索状改变。

(2)神经根型:肩背或颈枕部呈阵发性或持续性的隐痛或剧痛(烧灼样、刀割样痛)。

颈项部僵硬,活动受限。

患侧上肢发沉、无力,握力减弱或持物坠落。突出表现是向上肢传导的放

射痛。

检查:压痛;颈部肌肉张力增高,局部有条索状或结节状反应物;压顶叩顶试验阳性;

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脊髓型:两侧下肢的麻木、酸软无力、感觉障碍、活动障碍。(不全痉挛性瘫痪)

下肢肌张力高、肌力减退、腱反射亢进。 感觉障碍不平衡。

X片:椎体后缘骨质增生。

霍夫曼氏征和巴宾斯基征阳性。

(4)椎动脉型:位置性眩晕

精神萎靡,乏力嗜睡

伴有恶心、呕吐、耳鸣、耳聋、视力减退等。

检查:a、病变节段横突部压痛;b、颈椎旋转到一定的方位即出现眩晕,改变位置时,症状即可消失;c、椎动脉造影可见椎动脉扭曲;d、脑血流图可出现异常;e、X片:钩突或关节突骨质增生。

(5)交感神经型:慢性头痛(偏头痛,头沉或头晕,枕部或颈后痛)

眼珠疼痛

心跳加快或缓慢,心前区或有疼痛。 颈性高血压

X线片示椎体和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6)混合型:指出现两型或两型以上症状者。

16、 落枕是由哪几块肌肉痉挛引起的?(P70)

胸锁乳突肌、斜方肌、肩胛提肌 17、 落枕的治疗原则?(P71)

舒筋活血、温经通络、理顺肌筋。 18、 如何诊断急性腰肌扭伤?(P82)

临床表现:患者有明显的外伤史或搬抬重物史;腰部疼痛,较为剧烈;腰部活动受限。 体征:疼痛,有明确的疼痛部位;肌痉挛;脊柱侧弯;直腿抬高试验阳性,但足背伸加强试验阴性,骨盆旋转试验可为阳性。 辅助检查:损伤较轻者 X 线平片无异常表现;损伤严重者 X 线表现一般韧带损伤多无异常发现,棘上、棘间韧带断裂者,侧位片表现棘突间距离增大。 19、 退行性脊柱炎的病理变化?(P86) 原发性增生性脊柱炎:主要是老年人的生理退变,机体各组织细胞所含的水分和体液物质减少,而含钙的物质增加,全身各组织细胞的生理功能也随之而衰退,腰椎椎体边缘有不同程度的骨质增生,椎间盘发生变性,椎间隙变窄,椎间孔缩小,使腰骶部脊椎两侧神经根受到挤压,从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腰腿痛。

继发性增生性脊柱炎:是继发于各种损伤和劳损,慢性炎症等。因为这些疾病使软骨板的血液循环障碍,从而导致软骨的炎性变和软骨下骨反应性的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引起腰腿痛。

20、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定义,好发部位,好发年龄,及中医病名?(P87)

定义:是指腰椎间盘退变与损伤,使纤维环部分或完全破裂,髓核向外膨出或突出,压迫神经根,或刺激脊髓,而引起的一组以腰腿痛为主的等症候群。

好发年龄:30-50岁体力劳动者

好发部位:L 4、5 及 L5-S1(此两个间隙负重大、劳损重、退变多) 中医:腰痛 21、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影像学分类?

膨出型:纤维环部分破裂,表层完整,退变的髓核经薄弱处膨出。纤维坏已超出椎体后缘,但髓核未超出,硬脊膜囊未受压。

突出型:退变和破碎的髓核从不完全破裂的纤维环部突出,髓核已超出椎体后缘,但纤维坏包膜尚完整,硬脊膜囊受压。

脱出型:纤维坏包膜完全破裂,髓核碎块经纤维环破口向椎管内脱出,脊髓明显受压。 22、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检查要点,诊断依据?(P89)

临床表现:腰部的扭、挫、闪伤史,或慢性劳损、感受风寒湿邪侵袭病史。 腰痛:反复发作,疼痛程度轻重不一。腹压增高可诱发症状加重。 下肢放射痛:多为一侧下肢放射痛,疼痛沿坐骨神经区域放射。 感觉障碍:主观麻木感,患肢温度下降。 腰部活动受限。 腰椎脊柱姿势改变。

检查:压痛点:病变节段(腰4~5或腰5~骶1)同侧椎间旁深压痛,重按压时下肢可有放射痛。

直腿抬高及加强试验阳性;屈颈试验阳性;挺腹试验阳性;下肢后伸试验阳性。 X片:脊柱侧弯、椎间隙变窄、椎体边缘唇样增生 诊断依据:X光片,CT,MRI检查 23、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原则,主要手法,操作方法,注意事项?(P90~91)

治疗原则:舒筋通络,活血化瘀,松解粘连,理筋整复。 主要手法:滚、按、揉、压、弹拨、运动关节类等手法 操作方法:舒筋通络:滚腰背部 按压脊柱。

解痉止痛:点压穴位

松解粘连:牵引拉宽椎间隙,腰部斜扳法

减压止痛:屈膝屈髋抱臀压腿法;下肢后伸扳法;直腿抬高扳法 整复关节:坐位旋转扳法,腰部斜扳法

理筋法:滚、拿、揉、弹拨腰部及患侧坐骨神经分布区,擦热患处

注意事项:急性期制动,治疗期间宜卧硬板床,局部注意保暖:选用腰围以护腰,中央型突出者不宜用重手法及后伸扳法,治疗的基础上加强功能锻炼 24、 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的临床表现?(P95)

(1)疼痛:患者一侧腰或臀部疼痛,并沿大腿向下放射到膝平面以上(L2神经受压),少数病例至小腿外侧,弯腰及旋转腰部疼痛加重。

(2)压痛: L3横突尖端有明显压痛,并可触及粗硬而活动的“索状物” 结节。

(3)肌萎缩:早期患者,患侧腰部、臀部稍显丰满,晚期则臀肌可能发生轻度萎缩。 (4)腰部活动受限。 25、 肩周炎的定义,及中医命名?(P98)

定义:是指肩关节及其周围的肌腱、韧带、腱鞘、滑囊等软组织的急、慢性损伤,或退行性变,致局部产生无菌性炎症,从而引起肩部疼痛和功能障碍为主症的一种疾病。 中医命名: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肩痹,肩凝症。 26、 肩周炎的分期?

①急性期 又称肩周炎的早期或冻结进行期。该期表现多为肩部的自发性、持续性的疼痛.

②慢性期 又称中间期、冻结期或僵硬期。该期病人疼痛症状减轻,肩关节活动功能严重受限,肩关节周围软组织广泛粘连、挛缩,呈“冻结”状态。

③恢复期 又称末期、解冻期或功能恢复期。该期不仅疼痛逐渐消减,肩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挛缩,粘连逐渐消除,大多数病人的肩关节功能恢复到正常或接近正常。

27、 肩周炎的治疗原则,取穴,操作方法,注意事项,功能锻炼?(P100)

治疗原则:初期:舒筋通络,活血止痛;中期:松解粘连,滑利关节;后期:促进功能锻炼。

取穴:肩内陵(肱二头肌长、短头附着处 ),肩髃(三角肌上部中央,肩峰下缘),肩髎(三角肌中,深部有大、小圆肌),肩贞(小圆肌上缘 ),秉风(肩胛岗上缘),天宗(冈下窝中央冈下肌),臂臑(三角肌止点),曲池 ,肩关节周围、三角肌部 操作方法:滚法、一指禅推法:肩前部、三角肌部、肩后部;

滚法:配合患肢外展、旋内、旋外;

按揉穴位:肩髃、秉风、天宗、肩贞、肩内陵、曲池

摇肩(握手摇肩法、托肘摇肩法、运肩法) 内收扳、后伸扳、后伸旋内扳、外展扳

提拉法:医者立于病人对面或背后,手握住患肢前臂远端,向上牵拉患肢,

逐渐用力,以病人能够忍而为度。

搓抖法:嘱病人患侧肌肉放松,医者双手紧握上肢末端,稍稍拨伸,同时徐徐似波浪样起伏颤动,反复5-7次,以起到舒筋活络,滑利关节的作用。

注意事项:(1)初期病人,肩关节周围炎症未消以前,局部疼痛剧烈,此时手法一定要轻柔缓和,否则会加重局部病理变化,进一步粘连受限。

(2)经穴按摩过程中,病人必须进行肩关节活动功能锻炼,即使有些疼痛,也

要坚持,循序渐进,持之以恒,日久自能收到奇效。

(3)注意肩部保暖。

功能锻炼:(1)弯腰晃肩法:弯腰伸臂,做肩关节环转运动,动作由小到大,由慢到快.

(2)爬墙运动:面对墙壁,用双手或单手沿墙壁缓慢向上爬动,使上肢尽量

高举,然后再缓缓向下回到原处,反复数次。

(3)体后拉手:双手向后,由健侧手拉住患侧腕部,渐渐向上拉动,反复进行。 (4)外旋锻炼:背靠墙而立,握拳屈肘,手臂外旋,尽量使拳背碰到墙壁,反复数次 。

(5)双肩内收外展运动:双手在颈后部交叉,肩关节尽量内收及外展。

(6)甩手锻炼:患者站立位,做肩关节前屈、后伸及内收、外展运动,动作幅度由小到大,反复进行数次。 28、 网球肘的定义?(P111)

肱骨外上髁炎是指由各种损伤所引起肱骨外上髁周围软组织的无菌性炎症,出现以肘关节外侧疼痛、乏力、旋前功能受限为主症状的一种疾病。 29、 网球肘的临床表现,诊断?(P112)

临床表现:有急、慢性损伤史;肘关节外侧疼痛,劳累后加重;前臂旋转,腕背伸、提拉、端、推等活动时疼痛加重。

诊断:(1)肿胀:局部肿胀;(2)压痛:肱骨外上髁处疼痛、局部压痛;(3)前臂旋前用力时,肱骨外上髁处疼痛更明显。(4)特殊检查:网球肘试验阳性,腕伸、屈肌紧张(抗阻力)试验阳性。 30、 桡骨茎突部狭窄性腱鞘炎的诊断?(P117) 症状:起病多较缓慢,一般无明显外伤史。患者桡骨茎突部疼痛,可放射至肘部和拇指,拇、食、中、1/2环指感觉异样、麻木、刺痛。拇指活动或遇温热刺激时疼痛加剧。拇指无

本文来源:https://www.bwwdw.com/article/pnkt.html

Top